《检察官手记》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检察官手记- 第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种现象存在的原因,说到底还是“主人”的监督权、决定权虚大于实,领导的权力缺乏有力的、有效的监督和制衡,为“权力变现”创造了空间和土壤。于是,“老子为儿子撑腰,儿子为老子捞钱”的“衙内现象”便得以粉墨登场。以老子的权力作后盾,有些领导的子女从事着一本万利的生意,在建筑、房地产、工程招投标等热门领域所向披靡,战无不胜,赚取大把大把的经过“漂白”的黑钱。“衙内”们不断成为其老子变相受贿、出卖公权的“道具”和“遮羞布”。
  前段时间,有一位贪婪的局长被抓之后,不由得捧头大哭感叹道:“都是家人害了我。”此人曾经年少气盛,誓言将来当领导定要为百姓做几件好事。在他寒窗苦读,功成名就时,从基层,经过几年努力,初任地方领导,据说是一身清廉,当地百姓都是竖拇指夸赞。这样年年都得到提拔,升到了局长的位置。自他坐上局长的位置,四面八方的亲戚纷纷都抱住这棵大树乘凉,你来灌一碗迷汤,他来点一支迷香,再则加上枕边人的吹风,把他搞得晕头转向,以前的理想和抱负瞬间消失得无影无踪。手中握着方向盘,却不知朝哪个方向开,就糊里糊涂跟着他们一起走。
  结果几年下来,他的私人账本里糊里糊涂地多了几千万元。待他被抓的那天,方才如梦初醒地拍打自己的脑袋。据说他被抓之后,他初任之地,有不少百姓前来求情,认为这是不可能的。他看到的时候,也只有热泪盈眶而无语。这足可见,一位领导所做出的成绩,对平头老百姓来说,大家都是有目共睹的,铭记于心。
  

1。第一条死路——家人缠死(3)
一位领导如果想实实在在为百姓办事,少发誓言,少喊空口号,埋头办一些实事。再则还是先管好家人,如果放纵家人的行为,迟早会被家人拖下水去,在污水里一起游泳。
  可是作为一名领导要想“管好家人”并非是一件易事。按中国传统士大夫的特权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不难看出,在现今民主时代的中国,不少领导依然还有这样的情结,把手中的权力私有化,绝对化。
  比如说老子在某地当地方领导,在老子管辖区内其子女必定要享受各种特殊化,因此培养了不少游手好闲的“公子哥”、“娇小姐”,在人前耍威风,动不动便抬出该“领导老子”的名号来吓唬人!自然,寻常平头老百姓见这些人就像躲瘟疫一般,远远躲之。这并非是害怕,而应该是一种无声的讽刺!该“领导老子”则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假装没看到。就算被人揭露出来,便会演一出一问三不知的好戏。
  这里,我们来看一看周总理私下定的“十条家规”:一是晚辈不准丢下工作专程来看望他;二是来者一律住招待所;三是一律到食堂排队买饭菜;四是看戏以家属身份买票入场,不得用招待券;五是不许请客送礼;六是不许动用公家的汽车;七是凡个人生活上能做的事,不要别人代办;八是生活要艰苦朴素;九是不要说出与总理的关系,不要炫耀自己;十是不谋私利,不搞特殊化。
  这些家规,不知让现今多少领导汗颜而无地自容。
  贪廉一念间,荣辱两世界。不要总以为天知地知你知我知,觉得有保护伞保护,自己行为隐蔽就没问题。有些贪婪的领导,一有人出事,就寝食不安,到处打听,这个人交代了没有,都交代了谁,深恐把他也说出来。警车一叫心惊肉跳,半夜有人敲门,后半宿就睡不着了。何必呢?
  有些干部之所以成为腐败分子,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即使是“曲线受贿”,其间不可能没有蛛丝马迹暴露出来。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拒腐防变的一道重要防线,也是预防和抵制腐败的重要阵地。
  共产党员的楷模郑培民。当有人“送礼”时,他不仅拒绝而且批评。于是,有些人又把贿赂的“枪口”对准了郑培民的妻子。而郑培民的妻子说得更是绵里藏针:“你们这是给我们送错误啊,快拿走!”
  “送错误”,说得多有诗意,同时也揭示了收受贿赂的危险。倘若来者不拒,一个“错误”加上又一个“错误”……许多“错误”累积起来,就会铺成曲径通“牢”、通“死”之路。
  身居高位的领导的家人,倘若贪得无厌,或来者不拒,就是害了自己所爱的人。所以,家人若真爱他,就不要贪图眼前蝇头小利,而将自己爱人的大好前途毁于一旦。
  

2。第二条死路——外人送死(1)
我当了副检察长后,始终坚持与自己有感情交往的朋友可以礼尚往来,对看到我的职务与我交往的人绝不掉以轻心。这种人逢年过节,以给小孩“压岁钱”或其他名义的几百元、上千元钱,我是坚决予以谢绝的,我不怕得罪人,不怕感到情面难却,不怕伤了对方感情。
  我深知这个防线一旦松懈,正如女人和男人一旦有了第一次,就必然会一发不可收拾的。后来,逢年过节给我送钱的人自然会越来越多,送的金额也会逐步增加。我是当过兵的,我知道防线的重要,防线一破,兵败如山倒!所以,一定要死守住第一次。
  良好的习惯,是一个人终生取之不尽、用之不绝的财富。
  我平时没什么爱好,帮了许多人的忙,别人总想感谢我。我又不收别人的红包。于是他们就想邀我打牌,甚至拿上几千元底金,并说,赢了是你的,输了是我的。
  我总会当场拒绝说:这个使不得。我一个月就那么点钱,我要养老婆孩子的。俗话说,人有脸树有皮,我也是个男子汉,我能经常厚着脸皮拿别人的钱去玩吗,你的好意我领了。
  如果不能自己把持住自己,拿了人家的钱,无论输赢。还要记住人家的情,这为以后办事公正留下麻烦。我认为,这样被带入进去了,不值得。一个人只要不贪人家的钱财,就能行得正。我从来没有想要非分之财的欲望,因为我自己也不愿随意送别人什么东西。
  中国人有一句古话:吃得菜根,百事可为。你能吃苦,你什么境况都能对付。我是吃过苦的人,是从苦中泡大的人。所以,我当领导这么多年,从不铺张浪费。而且,我还时常对儿子说:别想入非非,别老做白日梦想过好日子。
  人生是由定位决定的。习惯、性格都是由定位决定的。你有怎样的定位,就有怎样的人生。不过,人说到底是俗物,血肉之躯吃五谷杂粮自然少不了七情六欲。
  有欲望就有了故事,爱好就是人生这部长篇小说里的一个不断出现的细节,她的点染让枯燥的日子有了色彩。爱好便是情趣,没有爱好的人肯定让人生厌。
  细细一想,世上找不出一个没有一丁点爱好的人,只是我们没有发现而已。爱好是发动机,能让人弄出大事。爱好也是粉碎机,外人投其所好,好多本来不错的领导一下摔成了腐败分子,甚至命丧黄泉,也都是爱好惹的祸,是被外人活活“送死”的。
  爱好是当领导者的一根软肋,想利用你的权办事的人大多都盯上了你的爱好。
  你爱钱吗?好办,信封里送,逢年过节意思意思;你好色吗?送你公关美女;你爱打牌吗?故意放牌让你吃给你点炮;你爱跳舞、你爱旅游、你爱靓车、你爱喝酒……好办,只要花钱没有过不去的关,什么都不怕,就怕你没爱好。
  万一你没有俗人的俗好,也能想出办法。譬如说厦门走私案中那个只爱好书法的领导不是也收了人家几万块钱的极品书吗?
  我记得有这样一个案例:
  防线一旦松懈,就会一发不可收拾。1991年5月开始,某领导先后担任沈阳市政府副秘书长兼商办主任、市长助理、副市长职务,城建、交通部门和县、区一些干部,为了谋求此领导对他们个人及工作上的支持、关照,也在春节期间以拜年为名义给他送钱。他虽然也拒收一些,但由于贪心作怪,对那些自己感觉“靠得住”的,请托的事情不出“大格”的,也就收下了。
  现在他知道,这世界上“靠得住”的人是永远不存在的!而当时他是存在严重的侥幸心理的,认为给自己送钱的人绝大多数都是下属干部和朋友,不会出卖自己。同时,还一味认为自己虽然凭借职务和地位形成的便利收取了他人钱财,但是对他人请托的事情属于政策允许范围内的才帮忙办理,提拔使用的干部也是基本符合条件的,因此,他的问题不容易暴露。
  我认为,现在过年过节的送礼活动,已经发展成为一个成熟的经济链条。从送礼者的刻意为之,到送礼者的有所求,再到受礼者的坦然接受,最后到中间环节上的各色人等,有人说“送礼经济”甚至以一种一年上一个台阶的气势在腐败中越爬越高。
  

2。第二条死路——外人送死(2)
一位经济学家把中国的拜年队伍分成两支:第一支基本由各级领导组成,他们下乡、下工厂慰问职工和群众;第二支既有基层领导、职能部门干部、企事业单位负责人,也有纯粹的经商者,他们专门跑领导机关,跑垄断行业的决策机关。
  给上级部门和领导送礼是个很大的学问,因为你送轻了,人家会觉得你没有诚意;送重了,又容易给人造成不必要的麻烦。所以,出奇出新就成了一个很大的挑战。
  现在直接把礼物和钱拿到领导家,领导不一定收,这里的变通之法,就是通过组织玩麻将来送现金。
  不仅是机关和企业送礼成风,许多外国企业在年关来临之时,也入乡随俗,对各个相关部门进行礼品攻势。
  中国现在已经形成一个送礼产业链。而作为源头的产商,在中国的几个重要传统节日,都会产生出一些充满噱头、价格远远高于价值的产品。
  从宏观上讲,“送礼经济”的出现,带来了三大颠覆:
  一是对社会良性供求关系的颠覆。在这个购买链中间,出现了隐性交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