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察官手记》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检察官手记- 第2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你告诉大家,心意我领了,我不是别人,我是政委,这钱我不能收!”
  王书田先后三次住院,摘掉了脾脏,他自身的机能已不能合成蛋白,为了维持生命,按医生要求,每周要注射两次血白蛋白,一支200多元。一个月下来,他的工资收入几乎就用完了。为给王书田治病,耗光了家里本来就不多的积蓄,还借遍了亲戚的钱。无奈之下,妻子李玉琴只得卖掉了王书田工作大半生唯一落下的一套房子,全家日子过得十分清苦。王书田的岳父,也拿出自己积攒多年的养老钱为女婿治病,自己竟拄着拐杖在离家不远的菜市场捡拾别人丢下的菜叶。王书田住院时,女儿王楠欣每天到医院给父亲送饭,却舍不得坐公共汽车,为的是节省五毛钱的车票钱。妻子为了照顾他的身体和生活,完全待在了家里,为维持家庭生计操碎了心。王书田对妻子说:“下次我要是再犯病,你就别救我了,我不忍心让你、老人和孩子为我活得这么苦、这么难。”
  按说王书田是副检察长,有困难完全可以向单位开口,妻子几次劝他申请补助,但王书田却说:“医保是国家的政策,我作为一名领导更不能提这个特殊要求。咱宁为公穷,不为私富。”这就是王书田!
  谈到王书田的生活习惯,王书田的妻子李玉琴说:“他简直太节俭了,我和女儿也深受他的影响。我和书田结婚22年来,他只有三件T恤衫,全是我给他买的。最贵的一件T恤,是2003年夏天,他第一次大出血住院摘除了脾脏后回到家我拉着他上街买的,花了240多元。当时他还死活不让买,嫌太贵了。我火了,就说他,你现在都什么样了,还能穿多长时间呀。其实我心里有些话,不愿当他面再说下去。那是他那次大出血把我吓怕了,我是担心他哪一天要是真的去了,连一件像样的衣服都没有穿过。”
  王书田在针织厂当工人时,他最爱穿的衣服就是工作服。当警察、当检察官时,他最爱穿的衣服还是制服,连过年过节都舍不得脱。他常常对家人说:“制服最好看了,穿上它让自己什么时候都记得自己是干什么的,什么时候都不忘自己身上的职责。”
  七十多岁的刘老太太,是王书田的一个老邻居,她常对人说,王书田这领导,没一点架子,真是个好人。当王书田生病后,刘老太太坚持到家里看望他,看到王书田简陋的家,老太太更是感慨万千:“我一辈子都没见过书田这么好的人,这么穷的领导。”
  

4。不为名利动心,不为权欲熏心,不为排场劳心(3)
王书田自己说:“守得清贫,工作踏实,吃饭踏实,睡觉也踏实。”“谁不想让自己的家人过上富裕的生活,但生活要看自己的条件,条件达不到,就不要硬求。”王书田豁达地说。
  常言道:“难耐清贫莫当领导。”能不能以平静的心态耐住清贫,是考验每一个领导干部的修养品位、思想道德的重要尺度。
  清贫、朴素的生活,正是我们革命者能够战胜许多困难的地方。无数事实证明,我们所以能够逐步走向富裕,获得新生,也正是安贫乐道、艰苦创业的结果。
  当今的领导者,应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只有耐得住清贫,才能守一方乐土。只有耐得住清贫,才能舒两袖清风。耐得住清贫,是一种超然于物的自制力,是一个领导干部思想成熟的重要标志。
  诚然,耐得住清贫,并不是厮守清贫、甘于受穷,而是在特定的情况下,贫贱不移,矢志不改,以清贫养平静的心态,以清贫求发展的空间,以清贫砥砺青云之志,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当领导。
  清贫不是贫困,而是富有。清贫是精神的富有,物质的适中,是物质和精神在一个人心中的协调统一,是摆脱了物欲缠绕,主动放弃对多余物质享受的追求,是自由、充实、舒展、向上的生活理念。
  清贫也是一种崇高的思想境界,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相伴,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伍。清贫还是人生的一种动力之源,它所产生的动力,能战胜人生路上艰难困苦的阻挡,也能排除横在人生路上的权力、金钱、美色的诱惑。
  当今社会,各种诱惑频向我们的干部招手,因此,“清贫”两字不可丢弃。纵观近年来落马的贪婪的领导,哪个不是因私欲膨胀、贪图享受而堕落?
  有一贪婪的领导东窗事发后,在监狱写下了“忏悔录”。他提到腐化变质之前,也曾因看电影《焦裕禄》而感动涕零,也曾立志要做焦裕禄式的好干部,奈何领导当得越大,越与清贫背离,道德底线崩溃,沦为财色的奴隶。
  欲望的沉迷与心灵的清明难以并存,就好像拔河比赛的绳索两端,执于物质的一端,心的清明也就输掉了。又像是天平的两边,一边重,另一边自然轻浮。为了使我们的心一直处在清明的一端和停在重要的一边,对物质欲望的放下,就成为必然。
  对领导来说,清贫是一种价值观念,只有恪守清贫,才能坚定信仰,与时俱进;清贫是一种品德修养,只有恪守清贫,才能廉洁奉公,乐当公仆;清贫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只有恪守清贫,才能艰苦奋斗,拼搏进取。甘于清贫、乐道清贫也是长久幸福的保证。
  

5。失去监督,私心就会自然膨胀(1)
民主可能使少数人沉沦,却能使更多人在平等、自由中自我完善!
  有百姓说,在我们这里,“当了市长就没人管了”。综观时下落马的贪官,“一把手”可谓“独占鳌头”,不论是在腐败的数量上、还是在危害程度上,都是比较大的。
  有的干部一旦被提拔重用,掌握实权,就狂妄自大,为所欲为,心里根本就没有“人民”二字,在“放手培养”中放任自流,在“放水养鱼”中混杂鱼龙,在“放心重用”中放纵腐化。
  在我国,副手和员工都有人监督,而对“一把手”的监督是很不力的。一把手若有能力,头脑清醒还好,若是个糊涂领导,人民就惨了。
  另外,这些贪婪的领导为什么要为贪而自我毁灭呢?我以为,这与他们所处的环境不无关系。长期以来,从上到下对领导干部尤其是主要领导干部的监督比较薄弱,只有他们来监督别人,没有人敢去或者有人敢也不见得就能监督他们。
  落马的腐败者中不少人都是苦出身。成克杰上学之前没穿过鞋;安徽的王怀忠,是要饭的出身……这些人年轻时候奋斗成才,中年不断进取,然后到一定位置了,腐败了。这固然有主观因素,但监督机制的缺失因素不能忽视。
  权力过分集中,又失去了有效的监督,为贪污腐败提供了条件。慕绥新说:“我当了市长以后,没人管,成了党内个体户,如果有人经常管我,不至于走到今天。”
  这就是民主监督的误区。
  所谓领导大一级压死人。长期封建统治金字塔式的权力结构把社会中的人养成了只唯上不唯下的习惯,民主不民主放在一边,主要看上面满不满意,因为职务和权力是“上面”给的,不管什么人不会不明白士为知己者死的道理,真正不识趣的还真正少,即使有也混不了几天。
  正是由于这样的权力组织结构,使上级领导的个人威力增长,而下级领导与其的依附关系十分强烈,君君臣臣,子子父父的三从四德般一套权力场游戏规则已经形成,发挥作用,它像一股强大的旋涡,将一些领导干部无奈地卷入卑鄙可耻的钱色权的交易中不能自拔。
  民主政治的关键在于,确保掌握公共权力的少数人,在权力运行的过程中,必须受到监督,防止他们滥用权力和个人专断。
  人类几千年的政治发展史反复证明这样一个规律,当掌握公共权力的少数人滥用权力时,如果感受不到强有力约束的存在,就会更加自我膨胀,最终必然导致权力腐败。所以民主政治的核心是监督,用人民的权利监督公共权力,而民主监督是遏止和减少权力腐败的根本途径。
  吴鼎富从当所长的那天起就告诫自己:个人的权力是组织赋予的,带好一班人的威信要靠自己的人格魅力。他经常说的一句话是:“当领导是一阵子,做人是一辈子,当领导要讲领导德,做人要讲人格。”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坚持从细枝末节做起,把严于律己与接受群众、职工的监督结合起来,在工作中兢兢业业,在生活上保持清贫,在交往中把握小节。
  改革开放的20多年里,中国开始了社会转型。就在这一转型期内,所面对的反腐形势也十分严峻,腐败在有些地方甚至蔓延进了人事与组织领域。
  就在近两年,黑龙江绥化市原市委书记马德“买官卖官”案曝出,在1992年11月至2002年2月的10年间,马德收受、索取17人贿赂,总额达603万余元,其中12起案件与买官卖官有关,该案被称为新中国成立以来查处的最大卖官案。此案又牵出了黑龙江原省委副书记、省政协主席###腐败案,据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公开开庭审理查明,###的主要犯罪事实是:1993年至2003年期间,利用担任中共黑龙江省委组织部副部长、部长、省委常委、省委副书记等职务便利,为马德等人在职务晋升、职务调整等方面谋取利益,先后多次非法收受上述人员给予的款物共计人民币702万余元。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5。失去监督,私心就会自然膨胀(2)
马德“买官卖官”案表明,一些地方人事与组织领域的腐败仍然令人触目惊心,这固然是我们在社会转型过程中的“阵痛”,也说明如果不能从根本上彻底而干净地清除干部管理制度的弊端,腐败现象就难以得到根治。
  在“砸烂”声中,在“减员增效”、“下岗分流”呼啸里,国有企业职工的饭碗特别脆弱,也特别危险。握有权力的人想要谁下岗,只是一句话的事。既不必经过审批,也不必经过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