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有情牵》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唯有情牵- 第3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临走,何慧芳一再邀请刘梅两口子在安云多玩两天,但刘梅瞅着别人的舒心日子自己难受啊!便坚持要走。何慧芳见留不住,就托刘梅带了一大堆东西给老院长和姐妹们,医院结账时,何慧芳自己先垫了2000元,只剩下1200元让刘梅结算,何慧芳一再交待医院收费处不要让刘梅知道实情。
  要上车了,刘梅只说了一句话:“慧芳,你心好,这日子该你过。”回到边境小县城,刘梅好好把何慧芳宣传了一番,老院长和几个要好的姐妹也打电话给何慧芳表示感谢,都说她到了大地方不忘家乡人。这事折腾完了,何慧芳突然感觉比平时更在乎自己的丈夫了。
  在有些人看来,人活着有时不外乎个脸面。看到刘梅现在的生活,何慧芳的虚荣心得到了点满足,幸福感得到进一步增强。幸福很难定义;对于女人,幸福既复杂又简单;要她们具体说出自己的幸福来;也许就是渴望别人对自己目前的幸福生活做个见证,让别人面对着自己的幸福; 投来更多羡慕的眼光吧! 当然,何慧芳并非对刘梅窘困的生活幸灾乐祸,大抵上,她不过是有几分庆幸罢了。
  何慧芳很快从这种满足感中清醒过来,从刘梅一家诚惶诚恐的表情里,何慧芳突然觉得丈夫不再是当年一文不名的小排长,而是一个事业有成,成熟稳健的男人,这种男人对女人是很有杀伤力的。当然何慧芳不会像其他女人一样紧张得像惊弓之鸟,要美容、要健身,参加各种培训班。
  婚姻使何慧芳过早离开自己的父母,远离了她年轻时的姐妹们,在安云她并没有更多朋友,像米什莱写的,“女人,这个相对的人,只能作为夫妻中的一员来生活,她往往比男人孤独。”黎铁个性开朗,朋友战友一大堆,而她何慧芳这么些年只是在黎铁和女儿两个人的中间徘徊。对于女人,有时可以这样认为:家庭是一种摧残人的负担,它的全部重量都压在女人的肩上。何况何慧芳的工作每天都按部就班,没有什么新意,生活激不起半点涟漪。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唯有情牵 四(17)
以前她没有那么在乎黎铁的去留,已经习惯了他的忙碌,倒是他不忙碌,她就感觉不正常了。何慧芳经常嘲笑黎铁以后退休了可能需要搬个办公桌到家里,这样才觉得充实。她经常想象着那一天到来,似乎可以弥补作为一名留守家庭女人的*。她觉得什么事适当就可,你把工作当生活就不正常了。像有些国家的工作、生活的时间是划分得很严格的,所以为了提前接受外国的新理念,女儿在初一就跟一大学的外教学习英语。
  何慧芳平时是杜绝黎铁把工作带到家里的,何慧芳认为工作是为了让生活快乐,如果大部分时间都给了工作,生活质量就要大打折扣,这就违背了快乐的初衷了。黎铁却觉得自己总能在工作中找到快乐,这也是一种生活的状态。这让何慧芳很难理解。
  算算离更年期还有些时候,何慧芳却提前感觉到了,特别是范国良离婚找了个小年轻结婚的事,让何慧芳大受刺激,觉得这个年代什么事都可能发生,似乎离自己越来越近。像范国良这样的行为换到以前,早被唾沫给淹死了。而且,黎铁对这种行为还表现出特有的大度和认可,让何慧芳不得不重新审视这些现象对家庭稳固性的影响。
  但这个善变的年代,都说女人善变的是脸,男人善变的是心,人生多了现实的形物而少了感情的本色。更多的女孩们宁愿把自己流放到名利场,在一夜之间让自己的物质生活舒适一生。她们便不再有渐入佳境的爱情心境了。年龄不是问题和距离的口号似乎越来越理直气壮。于是便有了第四种、第五种情感概念,相反窝在一边含辛茹苦的家庭主妇们却担心着用一枝一泥垒起来的小巢随时面临着倾覆的危机。
  女人在有危机感的时候,想要拴牢这个家庭,最有力的杀手锏往往就是两个人的结晶——孩子。在黎铁长期以办公室为家的日子,女儿就是何慧芳的全部寄托,女儿都15岁了,在这个养育成人的过程中,黎铁每一次回家都说女儿又长大了,又长高了。当然了,天天看着孩子就不觉得孩子会突然有什么变化,像黎铁这样分时间段地看着孩子成长,就是跳跃性的了。黎铁一说,何慧芳就和他急。孩子的事他真没有操过心,自从有了孩子,何慧芳把自己的时间都交给了女儿。小时候不用说,大了上学,除了功课,女儿自小还学习了钢琴、英语、游泳,要是在边境老家县城不用这么费事,可孩子生长在大城市,身边的孩子都是“十八般武艺”都精通了,要是自己家的啥也不会,这也不入流吧。但何慧芳确实感觉到孩子上个学真辛苦,孩子7岁的时候就曾发出过“我好累”的成人感慨。
  现在这个社会充满了挑战和竞争,学习和就业的双重压力就像是悬在他们头上的达摩克力斯之剑。在钢筋混凝土构筑的城市里,又哪来的那么多的童趣和童心。光女儿上名校的事,都和黎铁争执过多次,哪个当父母的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有出息呢?上了名校等于放心了一半,这也是多半家长的心理,而黎铁认为孩子只要自觉勤奋,在一般的重点中学也是可以成就一番学业的,总队统一联系的八中就挺好,也是一所重点中学,孩子上学还有总队的交通车接送,但何慧芳死活不答应,非要女儿上全省一流的安云师范大学附中。黎铁觉得,好的学校固然教学质量和管理都是靠前的,但学生的个人素质和校园环境因素不得不考虑,一流的学校门槛高,都是些家庭条件较好的孩子在里边,现在的孩子攀比的风气比起黎铁他们那个时代真可谓是天壤之别,比谁家接送的车好,比谁家有钱,比谁穿戴得好,这些现像是客观存在的。选择名校在黎铁看来是弊大于利,一个学校,一个班级,就这样,被划分为诸多等级,这是很悲哀的事情。如果孩子从小就选择了这样一个同质性高的群体,孩子就只会不断地在这个圈子里面找认同,对非此群体的人往往采取排斥或者不接受的态度。这对一个孩子的成长是很不利的。 。。

唯有情牵 四(18)
但何慧芳在孩子问题上毫不让步,黎铁只好由着何慧芳折腾。让黎铁感到麻烦的是,由于总队所在地不是附中那个街道办事处,要上附中得交3万元的附加费。本来黎铁劝何慧芳算了,总队大院里别的孩子能去八中,自己家的就不能去吗,前年总队柳副总队长的女儿不也是在八中考取的军医大吗?但不知道谁告诉何慧芳的,附中的副校长竟然是黎铁运输营所在的团部政治处的赵干事,他是安云人,转业早,现在都干附中副校长了。原来运输营的战友在安云聚会时,赵干事老调侃自己官越当越小,当上孩子王,哪像在部队的战友都走上师团的领导岗位,带着成千上万的队伍,一声号令,不怒自威。如今的情况可不一样,在外面不管你多大的领导,当多大的官,在家是孩子说了算,何况现在城市家庭都是一个宝贝疙瘩,男方、女方的所有长辈都会给这个孩子最大的关爱,希望这个孩子可以过得更好。和孩子将来生活的好坏有最直接关联的,就是他所受的教育,既然如此,学校就跟着水涨船高了,何况是炙手可热的一流名校。去年战友聚会,赵干事的座驾竟然是战友中最好的,那就是效应。有个在做家具生意的战友说:“早知道不开家具店,开个学校算了。”这虽然是玩笑话,但确实今非昔比啊。
  何慧芳盯着这事不放,黎铁没办法,就只有找老战友,战友情自然深厚,何况是那个艰苦的年代一起滚打过来的人,同吃同住同训练同学习,关系无拘无束,当过兵的人就是义气。赵副校长分管招生,一句话,按最低标准收择校费,一万就行了,干脆。这样女儿顺利地进入了何慧芳期盼已久的名校。
  读名校是个好事,但孩子上学可远了,总队在南边,学校在北边,有8公里左右,每天孩子得早上6点起来坐公交车,当然是何慧芳送,很辛苦,有时女儿稍微懒一下床就得迟到。何慧芳干脆在附中附近租了一套房子,才55平米,租金却每月要800元,为了孩子也得给,把黎铁弄得哭笑不得。明明总队有房子,却到外面租旧房子住,回家都不知道往哪边走,都是择什么名校的结果,孩子累,家长忙,有多少家庭人户分离都不知道。事到如今,老战友面子也给了,女儿懂事,成绩也不错了,维持现状吧,这日子也无风雨也无晴。
  孩子得中考了,这全部的担子好像又全压在了何慧芳身上。她比任何人都紧张,不是说黎铁就不紧张孩子的前途,黎铁的观点是孩子都大了,不能什么事家长都包着办,考好的大学是为了找个好的工作,成就一番事业,可要真正做到这一步,得让孩子经受更多的磨炼,将来才能更好地在社会上立足。当初,孩子升初中,黎铁是和老战友打过招呼的,但在附中升高中,成绩必须过硬,如果分数达不到那还是交钱没商量,6万元是一分也少不了的,分数如果低过指定分数线,交钱也没有用。尽管国家三令五申遏制教育收费的问题,但对于学校和家长来说是一个愿打,一个愿挨,两厢情愿的事,要不收费就换着名目来,改变这种状况任重道远,但教育大刀阔斧的改革至少在女儿这几年是改变不了现状的,至少今年改变不了吧。女儿今后三年高中是关键中的关键,何慧芳觉得自己真是太操心了,而且黎铁也说过女儿考不取,决不找老战友说情了,差几分还是照旧上八中,非附中不读啊!这都六月了,还有几个星期就中考了,黎铁倒好,集训非要到边防学校住着,也管不着孩子。女儿能经常看见父亲,对她考试是个鼓励,最近自己单位医院搞评估不能老请假,何慧芳就希望黎铁能经常在家关心一下孩子,黎铁却坚持让驾驶员把洗漱工具和被褥搬到了边防学校。 。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