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官员》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问题官员- 第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当庭也表示,自己当时只是问问儿子是否有这样为公事结账的卡,并没有别的想法。这是整个庭审过程中,*发表的有限的意见之一。
  庭审中,辩护律师提出,在弟弟陈良军倒卖土地问题上,*只应负领导责任,不构成玩忽职守罪。控辩双方对此一时争执不下。
  此时,*突然主动对律师说:“你们别争了,在这个问题上我是有责任的。”
  *在两分钟的最后陈述中以感慨的语调连说三声“对不起”:“我对不起党,对不起上海人民,对不起我的家人。”
  曾经敢闯实干
  “胆子大,态度强硬,能办事,也能闯祸。”一位老干部这样评价*。*专横跋扈的性格,伴随其30载仕途,直至归于沉沦。
  *所犯受贿罪中,有一条是让上海新黄浦集团原总裁吴明烈为*的父亲陈更华换房,新换住房同旧房差价大约为93万余元。此外,*的家人还接受吴明烈的安排出国旅游,吴明烈用公款支出万元。
  而在此之前,人们看到的却是不为父亲分房批条子和“面疙瘩区长”的*。
  *就任上海市老干部局局长后,便向曾在*时期被迫交出住房的父亲陈更华表态:“老干部中要解决这类问题的人很多,我不能先为自家着想”;此后他升任黄浦区区长,又告诫家人不要反映住房问题,“决不能打我区长的牌子”;到了1989年10月,陈更华欲致信市长反映住房问题,托儿子转交,再次遭拒。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陈良宇:案起上海社保案(2)
时任黄浦区区长的*经常加班加点地工作,很晚才能回家。肚子饿了,总是让食堂做点面疙瘩充饥,于是就得了“面疙瘩区长”这个风趣的绰号。”
  与陈家交往半个多世纪的上海市老干部张黎也曾撰文叙述:“我到医院干部门诊看病,恰遇他也在那儿排队候诊。看到我,他站起来打了个招呼,还把我让到前面”。张黎在文中感慨:“党的高级干部,又有多少人能做到一个人在医院默默排队候诊?”
  上世纪90年代初,上海城市建设全面启动。*大力度引进外资,亲自策划实施了黄浦区旧城改造。数年间,城市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成为*重要的政治资本,在仕途上也扶摇直上。1992年10月获任上海市委副秘书长;两个月后,便升任上海市委副书记。
  有一个细节是,他1992年1月被外派英国进修学习,获英国政府提供的“志奋领奖学金”,到英国伯明翰大学公共政策学院学习一年。然而,学业尚未结束,已逢上海党政领导换届,*却匆忙中断学习提前返回上海,于当年10月获任上海市委副秘书长。两个月后,他又顺利升任上海市委副书记。此事助长了他“非我莫属”的骄横跋扈的气焰。
  在当上海市委书记前,*给上海媒体的印象是“为人低调”,但成功“上位”后,他骄横跋扈的性格便开始显现。到其案发前,上海媒体更是经常接到其秘书秦裕或宣传部门指示,直接为各种关于*的报道“定篇幅”、“定版位”,为其树立亲民勤政的形象。
  上海电视媒体每晚6时30分的新闻报道长约25分钟,而*晋身*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后,就立即通过宣传部门给电视台“规定”:凡是有陈出席的活动,报道篇幅不能短于3分钟,而且必须在6时30分的新闻开播后率先播出。
  2005年8月,*在上海市委市政府召开的一次重要反腐会议上,向上海市各主要领导干部强调要认真贯彻中央反腐方针,加强对领导干部的重点监督,他还重点谈到了预防国有资产流失、城镇拆迁等领域的*问题。实际上,此时的*已是“台上说一套,台下做一套”。
  《人民日报》原副总编辑周瑞金曾在一篇文章中认为,在上世纪80年代,*是上海市委重点培养的年轻干部,有水平、有能力、思想解放、办事果断,在任上海市副职领导期间,的确为上海的改革开放做了不少有益的事。但人是会变的,他身上存在的性格弱点和缺点,非但没有伴随他一帆风顺的升迁得以克服或遏制,相反得到纵容和发展。
  文中谈到,1992年春,中央某领导住在上海西郊宾馆,时任上海黄浦区区长的*未经批准,擅闯西郊宾馆打网球,遭中央警卫局人员阻拦后,他竟大发脾气吵起来。此事惊动了当时的上海市领导,立即打电话对他厉声斥责。
  社保案起
  任人惟私的“小圈子”作风,最后使*走向末路。
  陈氏干将吴明烈,从一街道办副主任被破格提拔为黄浦区房地管理局局长。在区内旧城改造及外滩照明工程中,吴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与企业谈判的任务基本由其完成。
  出任上海市委副书记、分管人事干部后,*拉帮结派更加肆无忌惮。时任黄浦区副区长的陈超贤已出现经济问题,*却断然将其调任长宁区区长。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陈良宇:案起上海社保案(3)
前述老干部表示,*看上去提拔了很多年轻有抱负的干部,但这种提拔并无严格标准与正常程序,首要标准就是与他个人关系好。比如*喜欢体育,出任市委书记后,就将他原来的网球教练、一名区级学校的体育老师提拔到市政府办公厅任职。
  据《财经》报道,1995年1月,被称为学者型官员的秦裕,破格从上海华东师范大学教师入选上海市委办公厅,并开始担任时任市委副书记的*的秘书。伴随*由市委副书记到市长,再由市长到市委书记、中央政治局委员,秦裕亦一路当红,人称“上海一秘”。但正是*的这一爱将,在1995年4月至2006年6月担任*的秘书期间,涉嫌受贿680万元,并与4名女性保持不正当性关系。
  事后表明,正是*的“身边好友”秦裕等人的“牵线搭桥”,加剧了陈的腐化蜕变。同样,于社保案中落马的损友吴明烈、干将祝均一等人,皆为查处*提供了重要线索。*涉嫌受贿的部分证据,是由上海新黄浦集团原总裁吴明烈提供。有人称,吴明烈同*交往20多年,算是铁哥们。社保案发后,他把*交往的明细账交了出来,什么时候送*及其老婆什么东西,上面都记得清清楚楚。
  2006年7月,上海社保案发。中央纪委会同有关部门对该案进行调查,发现*身陷其间。2006年8月24日,*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作出了对*有关问题进行初核的决定。
  2006年9月24日,*被免去上海市委书记、中央政治局委员等职务,中纪委展开调查。2007年7月,陈因涉嫌犯罪问题被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二号人物张荣坤
  法院认定的*犯罪事实中,涉及国资损失金额最大的一笔,便是在2002年,*违反有关程序规定,擅自决定上海市城市建设投资开发总公司持有的上海路桥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的股权限期转让给福禧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导致该股权价值未按规定进行评估而被低价转让,给国家造成直接经济损失亿余元。
  福禧投资董事长张荣坤,年仅35岁,刚刚在4天前先*而被判决,并以一审获刑19年、个人及公司资产16亿元被罚没的“悲剧结局”收场,他在这起涉及百亿权钱交易、波及上海高层官员、国企高管等近30人的社保大案中扮演的枢纽角色也渐次浮出水面。
  2001年,张荣坤在秦裕和祝均一攀上了*。从此,张荣坤开始进入社保案的利益集团中,直至成为排在*之后的社保案的第二号人物。
  根据圈内人士介绍,上海社保局委托贷款,在业内已经不是什么秘密,近两年来找过不少融资中介服务公司,为社保局的委托贷款寻找好的项目。直到*对张荣坤一见钟情,独独让张荣坤来做这笔大生意。
  张荣坤于2002年2月在上海创建福禧投资,注册资本为5亿元,后增资至10亿元。创建这家公司的目的就是为了操作社保基金。2002年3月,刚注册不久的福禧投资以亿元的价格,收购了上海城投持有的上海路桥发展公司的股权,从而取得了沪杭高速公路上海段30年经营权。由于是承债式收购,福禧投资实际现金出资只需要亿元。而事实上,上海路桥转让前评估总资产约37亿元,负债总额为亿元,所有者权益(净资产)为亿元,张荣坤的这笔巨额收购,单在交易成功的瞬间,其差价便已经赚取了3亿元之多。这其中少不了*的帮助。

陈良宇:案起上海社保案(4)
此后,张荣坤的收购帝国开始呈现膨胀式扩张:2003年,张荣坤斥资10多亿元控制了新建项目嘉金(上海嘉定至金山)高速;2004年,又出资亿元收购了苏州苏嘉杭高速公路有限公司20%的股权;到2005年6月底,福禧投资参与管理的公路里程超过200公里。张荣坤的“公路大王”头衔由此而来。
  与此同时,张荣坤陆续投资约4亿元持有中国财产再保险公司、中国人寿再保险公司、中再资产管理公司、中国保险报业公司等到15%不等的股权。
  胃口日益变大的张荣坤,还在2004年借上海电气改制之机,击败西门子、GE等各路对手,出资近10亿元持有了这家集中了上海电气集团核心资产的企业(上市摊薄后)的股权,2005年4月,上海电气在香港上市,这笔股权资产顿时上涨了6个多亿,而社保案发时,其溢价已经达到15亿元左右。
  而在上述投资的背后,均闪动着权钱交易的影子,自2002年到2005年,上海社保局多次动用社保资金向张荣坤名下企业发放贷款共30余亿元,以支撑其诸多投资。最终,从社保局、海欣股份到上海电气等一系列高官高管,最终也因此纷纷落马。
  随着*的宣判,轰轰烈烈的上海社保案也终于告一段落。而世人在这个案件中要学习的还有很多很多。
  【案例分析】
  *是一面镜子
  备受全国人民关注的原*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案,终于落下帷幕。在天津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作出一审判决,*犯有受贿罪、滥用职权罪,判处*18年徒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