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中国:中外名人解读北京奥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奥运中国:中外名人解读北京奥运- 第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来已将他们使用的显示器型号通知了中国方面,但我们的技术人员却认为,我们在这方面的设备比人家好,用好一些的器材总不会错吧,结果造成双方器材接口不符。
    三、2008奥运会能给中国带来什么
  2001年7月13日,“莫斯科大捷”之后,中国进入了一个紧张的筹办奥运阶段。何振梁更忙了,这位年近70岁的老人,为奥运没有停下来休息。
  “体育有体育的梦,中国有中国的梦。中国的梦是中华的腾飞,体育的梦是中国成为世界体育强国。只有在中国梦的圆梦过程中才能够实现体育的梦想,而体育反过来又会为实现我们的中国梦起到积极的作用。”在不同场合,他经常重复这段话。
  他常常想起100年前张伯苓提出的那三个问题,“当时中国国弱民贫,有人希望体育救国,这三个问题实际上就是当时中国的体育梦,”何振梁说,“今天这三个梦想都已实现或即将实现。”他说,现在,我们正在努力实现的体育梦是中国成为世界体育强国。
  多年担任国际奥委会副主席和执委的何振梁认为,奥林匹克所提倡的体育思想和价值观具有积极意义。他说,奥林匹克的宗旨是通过体育和教育的结合,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并以此为基础构建维护人的尊严的社会,进而建立和平美好的世界。奥林匹克的格言是“更快、更高、更强”。奥林匹克所提倡的公平竞争、互相尊重、遵守规则和道德、发扬团队精神的主张,对我们塑造公民社会有很大意义。
  在何振梁看来,体育是全球化最早的一个领域,不论价值观有何分歧,大家都遵守共同的规则,人民群众也喜爱。体育应该并且可以成为各国人民增进相互理解和友好交流的一个重要渠道。比如姚明,何振梁笑着说:“美国人可能不知道中国驻美国大使是谁,但是大部分人都知道姚明,姚明在美国的出现,大大改变了美国普通老百姓对中国的看法。”
  何振梁算过一笔账:北京奥运会举办16天的时间里,将有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两万多名官员和运动员参加,还有近万名的国际组织官员和数十万名旅游者及赞助商来参观或者是参赛。可以想象,这样最直接、最集中的人民跟人民之间的交流,对于让世界了解中国能产生多么大的积极影响!
  何振梁说,北京奥运会将留下重要的物质遗产和精神遗产,但他更看重的是精神和文化方面的遗产,特别是精神遗产,因为这将长期产生积极影响。如果北京奥运会对内留下的遗产是大大提高中国民族的自信心;对外留下的遗产是让世界都理解中华的崛起将是和平的发展,中国的发展将与世界分享,那么北京奥运会确实将是一届影响深远的奥运会。
  在2006年12月的多哈亚运会比赛期间,我曾经多次近距离接触何振梁先生,他很注意观察、学习、研究多哈经验。 
  对多哈亚运会的组织工作,何老表达自己的看法:“卡塔尔国家不大,人口不多,然而整个亚运会组织得秩序井然,主办方聘请了世界各国有经验的专家作为智囊,并结合了本国的特点,有很多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
  多哈亚运会的开幕式,何振梁觉得很好地体现了阿拉伯传统文化与现代高科技的完美结合,“对他们的努力和所取得的成果表示敬意”。作为一个洲内运动会,多哈亚运会的开幕式取的成功无疑会对北京奥运开幕式主创人员形成压力,但何老认为这“是件好事情,因为这迫使我们追求创新,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去探索符合中华文明特色的最佳的表现形式”。
  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霍震霆:一个家族的奥运情结(1)
霍震霆,香港奥委会主席,著名实业家霍英东先生的长子。
  从霍英东到霍震霆,再到少年霍启刚,这个华人巨富家族和奥运会有着怎样的千丝万缕的关系?
  1974年,中国提出要重返国际奥委会,请霍英东帮忙。这次霍英东不仅自己出面,同时也把擅长英文的长子霍震霆带上,凭借其国际足联执委的身份和在国际商界的名望,多次往返于国际奥委会总部以及相关国家之间,在国际奥委会委员中间斡旋。
  前国际奥委会副主席、国际奥委会文化和教育委员会主席何振梁在《重返五环》的一书中提到,从1951年准备参加1952年赫尔辛基奥运会开始,这场在国际体育界争取维护中国合法权利的28年斗争中,中国终于恢复了在国际奥委会的合法席位。“在亚洲,出力最多的是香港朋友霍英东。”
  然而,历史总是给人留下遗憾,霍英东也没能等到2008年8月8日,中国举办奥运会的时刻。2006年10月28日,一代香江大佬、著名华人实业家霍英东在北京去世,享年84岁。
  作为继承者,霍震霆与父亲一样,终日为中国的奥运奔忙。他身兼香港奥委会主席,同时是一个不折不扣的体育迷。
  2005年“两会”期间,我在北京第一次采访霍震霆;2006年年底,在多哈亚运会比赛现场,又与霍先生不期而遇:他全家出动,妻子朱玲,儿子霍启刚。
    一、讲述父亲霍英东
  “父亲虽然不是中国申奥委员会的成员,但却是北京申办奥运会最得力的幕后活动家。那段时间,他向不少国际奥委会执委游说,鼓励他们支持北京申办奥运会。事实上,他还参与了申办奥运的策划工作和推广工作。
  父亲与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是多年的老朋友,我们曾经在香港私邸宴请过萨马兰奇。北京首次申办奥运会,父亲充分发挥他的影响力,多次向萨马兰奇进行游说。那时,萨马兰奇正好在瑞典洛桑筹办奥林匹克博物馆,父亲决定出资100万美元,以中国奥委会的名义捐给国际奥委会。”
  除了国际游说和财力支持外,霍英东父子还积极为北京造势。1993年9月16日,霍英东以中国代表团顾问的身份前往摩洛哥蒙地卡罗,为北京申奥作最后的努力。本来霍英东对北京申奥很乐观,但结果却令他大失所望。这次失败对霍英东的打击非常大:“有人甚至担心他会因此自杀”。
  “到了2001年中国第二次申奥,父亲当时虽然年岁已高,无法亲赴莫斯科见证这一伟大时刻,但他依然让担任香港奥委会会长的我代为出力。当萨马兰奇宣布北京获胜时,父亲在香港家中马上与身在莫斯科的霍震霆通电话,父子两人十分兴奋,在电话里反复地说:“我们赢了!我们赢了!”巨大的喜悦让他兴奋无比。
  在霍英东看来,北京申奥成功并不仅仅是中国体育的胜利,更重要的是意味着世界对中国进步的认可。霍英东在北京申奥成功后指出,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短短20年间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民族团结、城市建设、环境保护,以至民主和法制都在向前发展,北京申奥成功反映出世界对中国成就的肯定,至于北京举办奥运会把中华民族团结起来的作用更是难以想象的。
  1990年北京亚运会,是中国重返奥运舞台之后举行的规模最大的体育盛会,霍英东当即宣布拿出1亿元港币在亚运村兴建英东游泳馆,当时的英东游泳馆号称亚洲最大的游泳馆,如今它还将在2008年奥运会中使用。此外,为配合亚运会在北京举行,霍英东还在北京兴建一家高级酒店——贵宾楼,以接待亚洲各地前来参观北京亚运会的嘉宾。
  2004年1月24日,一笔高达2亿元港币的捐资,带着霍英东对北京奥运会的热望,通过霍震霆交给北京市市长王岐山。
    二、细说北京2008
  对北京2008年奥运会,霍震霆先生充满了太多的希望。比如,他觉得奥运更重要的是提升中国的“软实力”;比如,他觉得弘扬奥运精神远比拿金牌重要;比如,他每次到北京来,对一些胡同的拆掉“很痛心”。
  “现在,国家实力强大,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发展,令世界瞩目。我每一次来北京,都能感受到这个城市的巨大变化,因此,我有信心,北京奥运会将会是一届出色的奥林匹克盛会。”但霍震霆也有担忧,“在筹办奥运会过程中,奥运场馆以及配套设施的建设不是一个短期计划,它需要长期和整体规划。而且,在加快北京建设的同时,应该注重保持古都风貌。”说到这里,霍先生回头望望窗外:“像最能体现‘老北京’文化的胡同,拆掉就永远没有了。”
  

霍震霆:一个家族的奥运情结(2)
“把北京奥运作为一个契机,展示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是中国体育的一部分,也与奥运精神系于一脉,从此意义上说,文化价值远远大于体育竞技本身。”霍震霆说,“正如雅典奥运会留给世人印象最深的是这个古老城市的独特文化,是承载这种文化的开幕式,而不是它在这届奥运会上所获得的奖牌数量。”
  多哈亚运会期间,我在卡塔尔外交俱乐部见到霍震霆的时候,正是香港自行车运动员黄金宝获得冠军的当晚,霍震霆格外兴奋,话也格外多。
  霍震霆先生深刻感受到大陆同胞把阿宝的金牌看做是自己的胜利。“阿宝夺冠领奖仪式上演奏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这是我们共同的胜利。”霍震霆表示说,“多哈亚运会上,中国的奖牌毫无疑问一定是最多的,所以,现在强调奖牌已经没有多么大意义了,要更多地谈体育精神、运动员对社会的承担,这些来得更重要。”霍震霆希望人们能够超越奖牌体育的局限,以更宽广的胸怀看待体育:“北京奥运也是一样,体育硬件设施一定是一流的,中国的金牌也不会少,这样,社会的参与,北京乃至中国留给各国客人的印象就变得更为关键了。最难的是奥运期间世界媒体将全方位聚焦北京,中国人呈现出来的精神面貌。”
  跟何振梁先生一样,霍震霆先生对多哈亚运会也称赞有加,认为“它艺术地表现了###文明在世界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