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鬼"为邻》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与"鬼"为邻- 第4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而,在同处东方的中国人眼里,它还是充满了似是而非的地方。
  比如这个书名就大有问题,其实菊与剑无一是被日本人自己看作民族特征的东西。日本传统的兵器是高碳钢制作的武士刀而不是剑,日本人最为心醉的花是樱而不是菊。
  这里面其实就反映了日本人的民族性格,日本与中国同属东方,但两国的文化却存在着微妙的区别。用中国来对比一下,可以让樱花武士刀代表的日本文化原形毕露。
  先说说刀,中国古代军队也用刀。
  中国古代兵器中刀代替剑的原因是实用主义的。随着汉代建立威震北亚的铁骑部队,快速行进的骑兵交手时来不及进行第二次攻击就错马而过,使剑两面有刃的优点无从发挥,利于劈砍的环首刀因此成为当时中国军队最主要的作战武器。然而,日本古代的马近似大驴子,所以没有条件建立成规模的骑兵,但日本古代军人却选择了刀而不是剑作为武器。究其原因,众说纷纭之下我个人的看法是它正反映了日本民族喜欢追求极端的特点。日本是一个古老的海岛国家,土地贫瘠,国土狭窄,使日本人的生活充满艰险又缺乏弹性,他们因为生路维艰而狂热于成功与出人头地,又因为生活困苦而产生对生命的轻视。武士刀精密的制作工艺和得当的弧度使它的攻击力极为凶狠,但修长的刀身和只一面有刃的特点,又使它成为一种“孤注一掷”,要么全赢,要么全输的兵器,一旦出手攻击失败,很难转入防御。从中国人“中庸”的视角,这种攻守不平衡的武器很有问题,但日本人却为它“乾坤一掷”,“非死即荣”不留后路的特点醉心。日本古代的文学作品中,充满了对非荣即死的讴歌,庶几可以铨叙武士刀在日本盛行的原因。
  要谈到樱,情况就复杂得多。
  中国人虽然也喜欢樱花,却很难像日本人那样把樱作为自己民族性和灵魂的寄托。中国人喜欢兰香远益清,或者牡丹富丽堂皇,还有人对梅花傲雪凌霜情有独钟,到底中国的国花是哪个?其实并不容易选择。中国人民族性的多样性和豁达宽宏在此也可见一斑。本尼迪克特女士认为应该用菊代表日本民族,可能是因为她写此文的时候正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当时日军步枪上,军舰上都带有一个*徽。其实,*是日本皇室的徽章,据说是崇尚中国文化的产品。当时中国的唐王朝崇尚牡丹,日本也以牡丹的繁复富丽为美。然而,作为学生终归不敢偕越,只能选择比较类似牡丹,但是稍减堂皇之色的*作为自己的徽章了。日本人对于*的感情是尊重而不是认同,假如投票选举日本的国花,我想日本极少会有人选择樱花以外来投票的。
  我曾问过日本同事,为什么日本人对于樱花有着这样强烈的感情?日本同事答道,樱花,飒,一瞬间满树皆花,一旦风雨吹过,飒,一瞬间便尽数坠落,虽然灿烂,花期不过一周,还在完美时刻就凋零无尽,怎么能不让人感动呢。
  此人说的时候双眼闪闪放光。
  “美不过樱花,勇不过武士”,冰心曾经提到过这种说法,这种日本人对于樱花的略带悲观的感情,让我想起高君宇在给石评梅的信中写的那段话:“我愿生如闪电之耀亮,我愿死如彗星之迅忽。”确实让人感动。樱花在灿烂中凋谢的带悲怆的美,也曾被日本军国主义所利用,使千百万日本兵满怀着以樱花自许的心情,送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场上。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樱花树下醉胡姬——谈谈日本的“花见”之节(2)
教日语的老先生观点与我的同事不太相同,他对我讲,樱花之所以受到日本人的喜爱,是因为它的完美。樱花单独一朵是美的,所有的聚在一起也是美的,随风飘落在地,还是美的,樱树的枝条隽秀雅致,樱树的叶子清丽脱俗,所以,樱的美,不仅仅在开花,它一年四季都是美丽的。
  追求完美,宛然是日本民族性的另一个组成部分,和它的易于极端,略带悲观的自恋心理矛盾而又相互依存。
  和日本的工程师一起工作,虽然他们的开拓性思维不及中国同事,但他们的认真,和在工作中追求完美的精神,给人留下极深刻的印象。比如做完一项网络工程,日本工程师总是很小心的将工作中落在地上的残线碎屑一一收起,打扫干净,从不例外。这与其说是作秀,倒更应该说是日本人追求完美的民族性在起作用了。
  樱花的开放,的确是一种完美的展示,开花季节,走在奈良吉野或者东京不忍池这样的樱花胜地,其绚烂只能用满山满谷来形容,满开的樱花远看如一片片灿烂的云霞,走到近处,拾起一朵,又是弱不胜衣的清丽。而无论远近,置身樱花树下,都宛如佳人一握,便是心中快乐无限。
  每个民族都不免有优点和缺点。同样是热爱樱花,假如日本人都是因为它的完美沉醉留连,而少把这清丽的*与极端与死亡一类阴抑的东西联系起来,或许这个民族在世界上会更容易受到别人的喜爱。
  无论如何,樱花盛开的4月,在日本是一个疯狂的季节。抗战时代,中国军队的军歌中有这样两句:“富士山顶扬汉旗,樱花树下醉胡姬”。这肯定是对于日本非常熟悉的中国人写的。富士山和樱花,在日本的文化中,都是因为美丽而可以令人疯狂的。
  但是,富士山的美,与樱花的美还有些不同。在日本的地名中,最多重名的地方大概就是“富士见”,意思是可以看到富士山的地方。静冈县有十七八个叫富士见的村子,东京都也有六七个,甚至千叶县、神奈川县等地也有“富士见”。当然你要是真以为那里可以看到富士山则多半会失望,那更多的是日本人的一种心理追求而未必真实。日本人还会告诉你这里现在看不到富士山是因为今天空气污染太严重了,“我爷爷的时候”,这里是天天可以看到富士山的。终年覆盖着白雪,遥远而外观完美的富士山,在日本人的眼里是神圣之山,如果说它的象征意义,就是日本人心中追求但遥远不可及的幸福的含义吧。
  现在的日本人已经多半富裕了,但他们幸福吗?问问忙碌如工蚁的日本人,他们多半是来不及去想。所谓只懂得工作却不懂得生活的名声,日本人已经背负很多年了。
  所以富士山的这种象征意义到今天也毫无减色,也许只有面对这座秀丽神秘的圣山,日本人才会暂时放下股票和工程尺,静下来想一想自己的人生是为了什么。
  而樱花就少了一些高高在上的色彩,几乎每个日本人,都对樱花有着狂热的喜爱。个人认为,在日本人的审美观点里面,大概富士山带有一点男性色彩,而樱花带有一点女性色彩。日本是一个男性社会,但男性之间缺乏平等意识,等级森严,有趣的是“下位”者也多半安之若素,俯首帖耳,很少有中国人“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的反抗精神(据说此语出自当时的伪军兵痞,本来一共四句,后面两句是“处处不留爷,爷今投八路”)。日本人对于富士山,便是那种把自己放在“下位”的崇敬感情。而日本传统上女性只是男性的陪衬和欣赏对象,像樱花这样“我为君开”,完美灿烂而又易于凋零的形象,大概很容易在日本人的潜意识里,唤起“只有英雄与美女,不许白发见红颜”那样的感受,因为樱花的性格和《源氏物语》中三公主那样日本的理想女性太相像。

樱花树下醉胡姬——谈谈日本的“花见”之节(3)
日本的樱花,受到纬度和品种的影响,其实并不限于春季开放,在特殊的情况下,还有摄影师拍摄到雪中樱花盛开的景色。但是,绝大部分樱花的开放,都集中在4月下旬到5月上旬大约两个星期之内,这个时节,在日本叫做“花见”季节。有一种说法是这应该叫做“樱花节”,其实日本并无如此节日名称,因为日本人只要一提“花见”,那“花”就只能是樱花,绝不会被误会为杜鹃或者桃花李花,由此可见樱花在日本不同一般的地位。在这个季节里,日本的新闻每天要公布各地樱花开放的情况,天气预报随时通报风、雨对本地樱花影响的程度范围。至于走在路上,不时被派发小广告的塞给你一份去某个樱花名所的旅游指南,更属于见怪不怪的事情了。此时整个日本樱花盛开,各公司纷纷放假,以便职工可以携家赏花。各观光地的樱花树下,不时可以看到留连的赏花人群。大多树观花者会在树下铺设席子,留连于纷纷飞落的樱花瓣中,更有人携酒在树下畅饮以至醉卧。即便是晚上,来树下观赏“夜樱”的游客也络绎不绝。这段时间因此被称为“黄金周”,当然,交通部门的紧张也不亚于中国的春运了。从观赏角度,东京的上野动物园,大阪的造币局和大阪城公园,都是观樱花的极好地方,而我个人更加欣赏的是京都的円山到岚山一线。
  京都,日本的故都,是日本古代达官贵人聚居的地方,因此观赏樱花的传统胜地众多,比如平安神宫,八坂神社,都有大量的樱树。円山,地处京都近郊,自古便有“樱花名所”的美称。其独特之处是在此处有一株古老的“枝垂樱”,此树植于平安京时代,树围4米,已经有三百多年的历史,一树花开,可覆数亩之地,被称为“樱王”。从円山经过哲学小道可以前往岚山。哲学小道两侧樱花直拂人面,一阵风过花瓣飘满路面,与王者风范的“枝垂樱”又是别样风情。岚山则樱花满山,就不是可以很容易找到词语来形容它的美丽了。
  而且,岚山的樱花树下,真的有和服的女孩子在殷勤奉茶,所说“樱花树下醉胡姬”倒也不全是传说。
  日本的同事平时循规蹈矩,若喝得多了便会胡闹,据说他们古代有一派叶隐武士,还常常在喝多了以后*衣服满街跳舞。这种景象想象一下也不堪。然而,樱花树下喝醉的却不会让人觉得讨厌,反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