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富进化史》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首富进化史- 第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于500万美金的嫁妆带回去,提议她和自己的次子结婚。按照天主教的风俗,这不被允许。“人若娶弟兄之妻,这本是污秽的事……二人必无子女。”(《圣经·利未记》)当然,国王们自有他们的办法。亨利七世说动当时的教皇帮忙,许可了这门婚事。如今亨利八世再次希望教皇判这持续了二十来年的婚姻无效,这样,他可以名正言顺地娶一位新王后,生育子嗣。
  新王后早有人选。凯瑟琳的女侍安妮·博林已经和国王打得火热。她不像自己的姐姐玛丽那么“不求上进”。玛丽也曾是国王的情人,还为他生下过一个孩子。安妮聪明绝顶,她希望和亨利是一种更牢固的婚姻关系。“亨利对安之迷恋”,教皇特使洛伦佐1529年2月发回的报告里说,“已至白热化程度。现在,除了安,他已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他已一刻不能无安。亨利的一生与英国的安危,皆系于此一问题,此种情况至为可悲。”
  “亨利因为爱上了一个女人而毁了英国的历史。” 美国HBO热门剧集《都铎王朝》和《金色年代》的剧作者迈克尔·赫斯特说。他这话不无道理。500年后,2009年4月23日,英国图书馆名为“亨利八世:男人和君主”的展览,展品包括亨利八世写于1528年左右的情书。身陷爱情中的英格兰铁血暴君显得如此卿卿我我:
  我的心肝,你走后,我感到一片空虚寂寞。别后,两周以来,日子长得难以打发。为什么会这样?因为你太好,以致我的爱情之火在燃烧。……但当我想到我很快就可到你身边时,我所受爱情煎熬的痛苦无形中便减轻了一半。……想到我(特别在一个静静的黄昏),能躺在你的怀里,嗅到你的乳香,尝着你的香吻,我便快乐无穷。这封信,系写自一个过去、现在及将来都深爱你之人的手。亨利。
  真令人感动。
  如果不是几年之后亨利八世就砍掉了安妮·博林的脑袋,后世很可以赞美这一段荡气回肠的爱情。这段感情以爱情为基础,以权力为点缀,最后却成为一出地道的悲剧。
  *年代
  至少迈克尔·赫斯特说对了一件事,他评价英国亨利八世统治期间:“那真是个*的年代。其中的暴力和美实在无法被超越。”
  确实,没有比亨利八世更适合今天这个时代的普通观众和读者了。他家世显赫,父亲是都铎王朝的第一任国王亨利七世,母亲是约克郡的伊丽莎白(外祖父是爱德华四世);他的三个子女均为英国国王,爱德华六世、血腥玛丽和伊丽莎白一世。作为国王,他仪容俊美,多才多艺,箭术一流,还是位能作曲的音乐家。当时人在书信中赞美,“看他打网球,是天下第一等乐事。他的皮肤和雪白的衬衫相映,相信谁见了都会喜欢”。一句话,他简直就是一位耀眼而充满魅力的“天皇巨星”。虽然他晚年肥硕难看。1536年画家小霍尔拜因画笔下的亨利八世,穿着华丽的袍服,手抚剑柄,看上去颇为威严,鼻翼挺直,眼神冷峻。

封面故事 首富进化史(10)
当然,他还是一个有着娶妻杀妻欲的偏执狂,先后娶了六任王后,并砍了其中两个王后的脑袋。那是英国历史上丑闻最盛的时代,相较之下,他的后辈查尔斯王子戴安娜王妃的那点小外遇闹离婚简直就是小把戏。
  1509年他登基之时,英国人谁也不会想到,他们遇上了一位集英雄和恶棍为一身的国王。他的登基礼声势浩大,人民发自内心欢呼黄金时代来临。知识分子也欢欣雀跃。“对于一位国王,既精于哲学,又通文艺,你说还有什么可苛求的?”后来成为亨利八世重臣的学者托尔斯·莫尔说。“英王对于学者,像莫尔等人不但延揽,甚至可说‘强迫’他们进入宫廷。”人文主义者伊拉斯谟这样写,“他要他们分享他的责任,分享他的工作,分享他的快乐。他喜欢莫尔等人做伴,其喜欢程度,甚至甚于美丽的少年男女之上。”
  关于他的文学影视作品极多。在他女儿、伟大的伊丽莎白时代,莎士比亚就写了戏剧《亨利八世》,好莱坞也拍了很多和他有关的电影。通过娱乐业来揭示他和他那个年代的确是件有意思的事,但是,他决不止是《太阳报》的super男主角。就是这位亨利八世,把英国搅得天翻地覆。 他贪权又贪财,是英国历史上第一位最为专制*的君主。“亨利八世既愚蠢又邪恶:君主当中少有。”(雅各布·布克哈特:《历史讲稿》)
  为了生一个男性继承人,他不惜得罪罗马教廷,在英国施行了宗教改革,以严厉的手段切断了英国人和罗马之间根深蒂固的联系。在他秉政的37年里,亨利八世处死了很多人,他的股肱大臣沃尔西、托尔斯·莫尔,还有为数众多的“异端”。 据史学家们估计,从1513年到1547年,他治下处决的*达到了72000人。 他把原先缴纳教皇的财富都收到自己的口袋里。
  但也许如果没有这位恐怖而强悍的君主打下的基础,也不会出现英国历史上光辉灿烂的伊丽莎白时代。
  宗教改革
  亨利的离婚案一拖再拖。这成为他和罗马天主教廷决裂的开场白。他拉开了和罗马的拉锯战。急于生个儿子的亨利甚至接受了一项建议。1530年夏天,剑桥的一位神学博士请求由欧洲知名大学投票表决,教皇是否有权力批准弟弟娶寡嫂。亨利当然希望是“否”,而凯瑟琳的侄儿、西班牙国王查理希望是“是”。两位国王为此开始一场贿赂战。他同时把凯瑟琳和女儿玛丽逐出了温莎堡。
  两年后国会和教士会议通过了亨利限制教士权力的方案:重罪归普通法庭审理;降低宗教法庭的诉讼费用和罚金;取消或降低教会所收的遗产税和遗嘱查验费;新任高级教士第一年收入归罗马的作法,也予以豁免;英国承担的行政、免罪等教廷事务的经费,一概取消。
  当然,如果教皇宣布他和凯瑟琳的婚姻无效,新任教士的第一年收入随时都可以还给罗马,亨利暗示。就在这年,英国教士会议宣称与罗马教廷脱离关系,宣誓效忠英王。英国国教诞生。亨利八世的御前大臣莫尔只好辞职,以此表示对亨利反教士浪潮的反对。国会接着制定“诉愿法”,从前须呈教廷裁决的一切事项,今后皆可以由国内临时宗教法庭裁决。
  安妮怀孕了。急切盼望着一个儿子的亨利,彻底放弃了获得教皇同意的意愿,坎特伯雷大主教宣称亨利与凯瑟琳的婚姻无效。安妮如愿加冕。教皇亦宣布新的婚姻无效,所生子女都是私生子,并把亨利逐出了教会。四个月后,安妮生下了伊丽莎白。莎士比亚在戏剧里奉承他的女王出生之际,大主教预言这个婴儿将成为“与她同时代的和以后继起的所有君王中的模范”,“和平、富庶、亲爱、忠诚、威望,这都是为这个特别选定的婴儿而服役的臣仆,那时节将是他的臣仆,他的威名即将无远弗届,而且兴建新的国家;他必将昌盛,像一颗山上的杉树,枝叶伸展到他周围的土地;我们的孩子们的孩子可以看到这番盛况而感谢上苍。”事实上,据说,亨利只是对他的王后说,如果能生下一个健康的女孩,那么他们就可以再生出健康的男孩来。 。。

封面故事 首富进化史(11)
1534年1月15日,国会再次通过如下议案:以前归教皇的所有收入一律转为英王所有;主教的任免权同样为英王特权;惩治异端的权利,也由教会移交政府。接着通过的“王位继承法”令人感慨作为王室子女的痛苦:此法再次申明凯瑟琳和亨利的婚姻无效,玛丽公主变成了私生子;如果安妮不再生下男孩,伊丽莎白公主将是王位继承人。亨利越走越远。国会最后通过的“王权至上法案”,重申国王对国家和教会拥有绝对主权;英国教会更名为“英国国教会”;英王可以处理道德、宗教、异端、教会改组等一切大权。根据这项法案,要是某个英国人骂了亨利一声暴君,他就会被当作叛国罪处决。
  教皇的权力在英国被连根拔起。修道院的僧侣们被勒令宣誓效忠英王。为此,虔诚的天主教徒们人头滚滚。甚至莫尔,亨利的大臣和朋友,也在1535年被判叛国罪,上了断头台。
  历史后果
  引发英国宗教改革的导火索不是一个女人的美色。这完全是现代人“娱乐至死”的态度,2008年好莱坞出品的电影《另一个博林家的女孩》(又译《鸠占鹊巢》),就完全归之于亨利对安妮的性冲动。如果凯瑟琳不是那么强硬,如果教皇不是在神圣罗马皇帝理查的控制之下,像很多时候一样能够灵活处理,也许亨利仅仅满足于再娶一个老婆,生下一个合法的儿子。当然历史无法预测或逆转,只是由此造成的结果,恐怕亨利八世也始料未及。
  结果之一是亨利一口气又娶了五个老婆。可怜的安妮·博林,因为没有给国王生下男性继承人,上了断头台,她的罪名有:使用巫术诱使国王与之结婚;与另外五个男人通奸;与兄弟乔治·博林*;伤害国王、阴谋杀害国王等等。应该都是子虚乌有之事。爱情果然是靠不住的。她的头颅落地的第二天,亨利就和她的侍女简·西摩海誓山盟。她做出了两个贡献:一个是为亨利生下了一个盼望已久的儿子,未来的爱德华六世;一个是让亨利和女儿玛丽言归于好。也许是简的命运还算不错,她早早去见上帝,把上断头台的机会让给别的女人。另一位安妮,德国一位公爵的姐姐成为了亨利的第四任妻子。这位长相丑陋的女子却极为明智,既然国王不喜欢她,这桩婚姻被宣布为无效, 她作为“国王的姐妹”,僻居他乡。安妮·博林的表妹凯瑟琳·霍华德嫁给了国王,结果步她表姐的后尘,六年之后也上了断头台。他的最后一任王后凯瑟琳总算得以善终,在亨利死后如愿嫁给了初恋情人。
  英王没收了教会的财产。无数修道院的固定资产、土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