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幸福生活的密码:生活中的心理学》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找到幸福生活的密码:生活中的心理学- 第1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为什么最后一根稻草能压死人?
  因为之前老给一个人加稻草,他也没什么反应,他能忍,一声不吭,人家就觉得还可以继续给他加稻草,直到他倒下毙命,别人还很奇怪,没觉得有什么呀,他不一直这样吗?
  没人告诉他,需要警惕第一根稻草。
  关节点:破窗效应
  一些看起来是偶然的、轻微的“妥协”,如果你没有警觉并加以矫正,只会纵容更多的人“去打烂更多的窗户”。
  人与人的交往就是这样,双方都在不断试探彼此的底线,然后在一个不能前进的地方停住,划一道线,彼此相安无事。
  无论在什么样的状态下,无论对谁,都慎开第一扇破窗。如果第一扇窗户已经在不自知的时候打破了,当机立断及时修补无疑是明智之选。
  演练一下:
  哪天被上司叫进了办公室,说升职,你气定神闲地说:“我现在的职位挺好的。”
  或许总有一天用得上──如果你不想成为彼得原理的牺牲者。
  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2.从晋升的梯子上走下来
几年前,大学里一位特有学生缘的教授晋升为副院长。其学生们欢欣鼓舞,早该这样了,他是如此有学问!
  几天前,我听到了一个坏消息:教授不仅没当好副院长,连教授也不会当了。
  当场定住。细想,教授真的不是擅长为官之人。他淡泊名利,不擅交际,虽然在课堂上熠熠生辉,生活中却稍显木讷。
  他本应该在自己的位置上继续做学问!
  可惜,证明这点的代价是教授的学术前途。而且,如果不犯重大错误,他可能要在这个不称职的位子上直到终老。
  研究层级组织学的劳伦斯·彼得说,“在一个等级制度中,每个职工趋向于上升到他所不能胜任的地位”。换句话说,一个人,无论他有多大的聪明才智,也无论他如何努力进取,总会有一个胜任不了的职位在等待着他,并且他一定会达到那个位置。
  我那才华横溢的教授就这样登上了“彼得高地”,成为“彼得原理”的现实注脚。
  据说,“彼得原理”在1960年首次发表时遭到的是敌意和嘲笑。有一名年轻的职员捧腹大笑,甚至从椅子上跌下来。他向别人解释,他的强烈反应是彼得博士具有冒犯意味的幽默演说引起的,他却没有注意到自己顶头上司的脸正一阵红一阵紫。
  世界上每一个职位,都可能碰到无法胜任的人。
  或许,这个职员还在胜任或者勉强胜任状态,而他的上级已经濒临无法胜任。可以想见的是,如果他干得不错,终究会上升到上司所在的位子。就算他比上司略胜一筹,再往上升,最终,他也将在上一级或者再上一级职位上勉力为之,最终把工作搞得一塌糊涂。
  我们常常把晋升看做成功的标尺,比如,你会听到,谁谁谁和你前后脚进来,都是副处了,谁谁谁已经是部门副主任了。
  你无言以对,即使你在自己的位子上干得非常愉快非常称职,大家也不觉得你是成功的。只有一张公示下来,这批提的有你,你才突然进入权力视野。
  你还会看到,谁谁谁对官场有着莫大的兴趣,好像沾了权力的边,就变得无比优越。本来业务能力挺强的一些人,因为想要谋个一官半职,好像变了一个人,走的是官场的路子,说的是官场的调子,行的是官场的步子,结果,在吃喝玩乐和人情练达中弄丢了自己。
  我就认识一位朋友,一门心思往官路上走。每隔不久,就组织一次各种由头的聚会,参会者都是跟他有点儿关联的小头目,要么是老乡,要么是校友,要么是老同事,要么是新贵,只要嗅到一些权力的气息,他就如同飞蛾扑火一般迎上去,用他的话说,“机会就藏在这些关系网中”。
  每次请客,档次还不低,可怜他那点收入,很快就捉襟见肘。一年前,房价飙升之时,他把房子给卖了。现在,房子又飙了一倍不止,他却开始租房住。再见面,还是老样子,“有什么实权人士给引荐一下”?
  还听到一个段子。一位溜须拍马之徒盯准了一头儿,鞍前马后,服务得那叫一个周到。从头儿的忌口到习惯,再到日常生活,还有烦心琐事,都一一把准了脉。头儿从此罩定了这个人。有一次,头儿要被提拔,居然说,如果不提这个人,我就不去!可以想见,这人的功力有多深厚。
  很多人就这样在“爬不完的晋升梯子”上不断觊觎上一级职位,得到它,然后,继续攀爬。
  不过,身边也有另一类人:
  某才子本可以谋取更高的职位,却一直奋战在第一线,写出一批又一批的佳作;某部门领导谢绝了上级的提拔,甘愿在他的小字辈下工作;某女中层放弃了如日中天的事业,主动调到一个平级的职位……
  朋友说起一位薪资优厚的外企男,几年前在一家小公司落了脚,职位和薪水都大不如前。原因仅仅是,那里可以准时下班。而之前的单位,在别人看来光鲜耀眼,前途无量,但一切的代价是无休止地加班。
  不加班省下来的时间,他去旅游、搞摄影、看京剧、打桥牌……过得很是惬意滋润。有人替他不平,要是在从前的公司继续干下去,肯定早就是经理了,有房有车有老婆,可他只是笑笑,现在已经挺好了,真不想在你追我赶中,搞得满面风尘。
  脑子有病?
  或者,这是一种忠于自我的、更有价值的生活。
  职场中的你我,别忘了时时看看自己的职场坐标,如果还在胜任状态,不妨将注意力集中在自己熟练的领域,谋求升职之前,了解在你之上职位的压力、报酬以及所需要的新能力。如果已经很吃力,注意提升自己的能力或利用下属资源,把眼前的一摊打理好,没有稳扎稳打的能力,先别忙着向上爬;如果你根本不想在这个体系内拼杀,觉得外边才是一片室外桃源,那么,放弃也不是什么稀罕事,有的时候,没有追求也是一种追求。
  演练一下:
  哪天被上司叫进了办公室,说升职,你气定神闲地说:“我现在的职位挺好的。”
  或许总有一天用得上──如果你不想成为“彼得原理”的牺牲者。
  关节点:彼得原理
  一个人,无论他有多大的聪明才智,也无论他如何努力进取,总会有一个胜任不了的职位在等待着他,并且他一定会达到那个位置。
  世界上每一个职位,都可能碰到无法胜任的人。
  如果你根本不想在这个体系内拼杀,觉得外边才是一片世外桃源,那么,放弃也不是什么稀罕事,有的时候,没有追求也是一种追求。
  或许,每个人都可以回到事件最原始的状态中来。把身边的你我他,都看作脱了社会外衣、没有身份和光环的人。内心优势是一个此消彼长的东西。当你给出去时,别人就会拥有得多一点;当你收回来时,自己也会变得更加从容。
  

3.别把你的优势拱手相让
认识一位文艺界的腕儿。
  他在场的时候,大家都不敢说话,好像生怕自己的观点不成熟,贻笑大方露了怯。可是,他又是和善之人,通常自己不先发言,觉得先提话题定了调,别人就会不得不跟着走。每次和他的交流,就像打太极,推来推去就没下文了。有时他让人谈谈体会感受,对方也是客套得狠,只在外围说事儿,一到发表意见的时候,就打住了。
  所以,有他在的场合,基本冷场。
  我的一位教授,总是喜欢先发言。
  几天前来北京开会,组织了一场小聚。哪里是吃饭,简直是又一场班级研讨会。她先发言,承前启后,继往开来,从入学时的细枝末节讲到如今的行业境遇。我们如同小学生,拿着筷子盯着她,点头称是。偶尔的时候,放下筷子,附和。读书的时候就是如此,她总是滔滔不绝,从来没有一点话语停歇。你的思路,从来都是跟着她走。
  所以,有她在的场合,大家已经懒得动脑。
  还有我的爸爸。他既不是不发言的那类,也不是先发言的那类,而是第三种情况──无论他何时开口,都是这件事的定论。一件事情,大家争执不下,或者有存疑,他一开口,这件事基本就完了,完全没有商量的余地,因为肯定是他说了算。
  说起来很有意思。定好第二天出去玩,爸爸会安排好在哪儿吃早饭,几时出发,路线如何,都安排哪些项目,玩到几点比较合适。就像学校里的日程表,一节课结束,铃声响起,接着上第二节;第二节结束中场休息,然后第三节、第四节,一直到放学,各自回家。就算你有一百个不乐意,到了第二天,肯定得照此执行。你觉得玩本是件轻松的事,不需要像上学一样不迟到。不行,老爸就是老师,你根本没有说“不”的余地。
  所以,有他在的场合,从来都是一边倒。
  这就是我身边的三类“优势个人”,以及他们在场时的三种状态──冷场、依附心理、一边倒。
  说他们“优势”,是因为在某个群体中,他们总是有意无意成了一种隐形的压力。只要他们在场,别人通常会迫于某种形势,改变自己的行为模式,以顺应他为第一要义。他不发言,每个人都不愿轻易表达自己的观点,他不表态,每个人都不敢轻易亮出自己的底牌。事情本身的自然状态可能并非如此,但因为他们的存在,大家都变得面目全非,准确地说,是面目模糊。
  比如,每当那位腕儿出现时,我们就算刚才还在侃侃而谈,下一刻一定毕恭毕敬;每当那位教授在场时,我们就算很有想法,也会变得依附于她,认为她说得没错;每当我的爸爸一开口,家人会立刻停止讨论,一下倒向他那边……
  同事要退休,送给我们每人一幅摄影作品,偏偏老大没有。老大假装拍了桌子,同事谨小慎微:“您要吗?大师?”在同事眼里,老大可不就是大师。她给我们看“每周一展”,本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