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平原》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平原- 第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以几千年的耐心,建立起了这个同姓同族的王国。在高村人看来,这世界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高村的世界,一部分是高村以外的世界。
  不独是高村,渭河平原上几乎所有的村庄,都是这种组成形式。它们是从哪里来的?不知道。是大禹王的年代吗?不知道!是历朝历代的战乱形成的吗?不知道!或者如中国北方那个家喻户晓的传说,是从山西老槐树下走过来的吗?亦不知道。
  山西老槐树底下这个话题,中国民间众口一词的说法,是说这事发生在宋。北宋年代,连年战乱使得中国北方人口骤减,域内空虚,于是朝廷从山西老槐树底下迁出大量的人丁,以补北方的空虚。
  但是,这个传说也许不至于只是北宋年间,那大槐树移民北宋年间有,但是,早在北宋之前,这样的移民活动就发生过。须知,就连山西境内的居民,他们大部分也是移居来的。他们的祖先是匈奴人。早在东汉年间,当时的朝廷采取“内附”政策,在山西境内设河东六郡,然后将长城线外游牧的匈奴安置在这里。着名的五胡十六国之乱,它的初始,就是一个被安置在山西离石的名叫刘渊的匈奴人发动的。
  那么,让我们大胆猜想,是不是将那些匈奴人收了马匹,缚了手臂,然后牵着他们,从这山西老槐树下走了一遭,从此他们成为汉人,继而撒播到中国北方的广大区域里去了呢?如果是这样的话,那山西大槐树的移民传说,当在更早。
  不过,自从五胡十六国之乱以后,中国北方的人种,他们的身上都或多或少地有了一些“胡羯之血”。这是为大家都公认的事情。在中国北方,纯粹的汉民族血统的人已经不多。白鹿原底下有个半坡遗址,那里出土的七千年前的北方人,他们的体型相貌类似于今天的南方人。
  高村这个同姓同氏族的村落,是如何形成的,起于哪一年?不知道!渭河两岸那像一根藤上结出无数的瓜的同姓同氏族村落,又是如何形成,起源于哪一年?亦不知道!而广袤的渭河平原上,那些星罗棋布的同姓同氏族村落,又是如何形成的,起源于哪一年?回答说还是不知道!
  是和五胡十六国之乱有关吗?或者更早,是沼泽退去,平原裸露出它黑色的泥土,河床相对固定的那一刻就来到的?或者更晚些,正是民间那口口相传的从山西洪洞大槐树下来的?
  这些同姓同氏族村落散布在渭河两岸,散布在广袤的平原上,组成了中国北方农村的一道风景,成了北方农民支撑他们生存的一个堡垒,成了种族香火不灭千年延续的一个保证。
  从高村顺渭河上溯二十华里,我们看到,所有的村子都是同姓同氏族的自然村。它们是上白村,下白村,弯里马村,母猪李村,樊村,胡村,刘村,赵村,南杨村,北杨村,季村,季堡,东安村,西安村,然后是高村。往渭河的下游追溯,横卧在渭河老崖上的有几个大村子,这几个大村子分割成小村,这些小村亦都是以同姓同氏族的单位居住。而再往下,又是一个一个的同姓同氏族的村落了。 。 想看书来

第三章 村庄与家族(2)
在我们说话的这个年代里,这些村子都是一姓。千百年来,村子的人们以百倍的警觉提防着外姓介入。他们觉得,渭河岸边这块或者丰饶或者贫瘠的地面是他们的,他们防止着有人在他们睡觉的时刻将口中的吃食夺去。更兼之,这也是一种崇拜,对遥远祖先的崇拜,对《百家姓》中自己额头上顶着的这个姓氏的崇拜。在平原上,所有的村子除叫它们“村子”之外,都可以另外叫成“堡子”。“堡子”这两个字就充满了一种防卫心理。
  眼下,高村的这一户高姓人家,遇到了一个难题。这个难题就是“断后”。我的老爷膝下无子,只有一个女儿,且这女儿显得有些笨拙。平原上的习俗,遇到这种情形了,延续香火的方法一般有两个。
  一个方法,就是给女儿招上门女婿。那个村庄的那户人家,男孩多,问不起媳妇,愿意把自己的男孩招出去,给人做上门女婿。这女婿过门以后,得改姓,他的娃娃们,也得从女方的姓氏。也就是说,这个村子将这个人淹没了,他来这里的任务只是像一匹种马一样来延续香火,而这个同姓村落依然纯粹,依然是铁板一块。
  另一个办法是将外甥接来,让他顶门立户,延续香火。三亲六故中,这最亲的人,大约就是外甥了,所以没有办法的办法,请他来,当作子嗣看待。为他问一房媳妇,这媳妇再生上一堆娃娃,于是这家的香火就又有年没月地延续下去了。
  如果说,那前一种情形,上门女婿还偶然地在此生中,用一下他原来的姓氏的话,村上人有时候也就睁一个眼闭一个眼,由他去吧!因为他即使蹦得再高,也已经没有根了,现在他的孩子是跟着媳妇姓着,他将很快老去,没了踪影,好像村庄里从来没有出现过这个人似的。
  但是对于后一种情形,全村的人会以百倍的警觉来对待。从外甥顶门的第一天开始,他就改为与全村人一样的姓了,往事不准再提。
  我的老之将至的老爷权衡再三,采取了第二种方法。即从渭河上游的一个叫鸿门镇的地方,接来了他的外甥,来给自家顶门。接着,又从邻村为这个顶门过来的小伙子问了房媳妇。那小伙子就是后来我的爷爷,而那新媳妇就是我的三寸金莲的乡间美人小脚祖母。
  乡间美人迅速地为这户人家生下来一窝儿女。高大出生了,高二出生了,高三出生了,齐刷刷的三个男丁。那第四个是女儿,苦命的桃儿也在那个年代来到了人间。
  这一切多么的符合乡间规矩呀,这一幕乡间喜剧演得多么的圆满呀!从此以后,这户人家将成为这个大族中的一个支系,从此头顶着同一个“高”字,开始自己少盐寡汤刨食吃的岁月。
  但是不然。
  其实,早在高老爷子张罗着用他的外甥来顶门的时候,这种不祥的根就埋了下来。这原因就是,除了上面那两种延续香火的形式之外,在平原上,通常还有第三种形式。
  这情形就是,从自己就近的族人中,挑一个侄儿过来顶门。因为侄儿和外甥一样亲,他甚至连姓氏都不需要动,就走入这个家庭,登堂入室了。
  前面说过,高村通村都是一族,因此从理论上讲,这个班辈上的所有的人,他都有理由来顶门,或者再直白一些说,有理由来继承高老爷子这一份家业。
  高老爷子那时候老崖上有三十亩良田,河滩里还有二十亩滩地,家里一挂铁轱辘的牛车。此外,他还有五间宽的庄子。那庄子有三间盖满了房,剩下的,空在那里,准备有力量了以后再盖。
  族人们,尤其是就近的族人们,也许曾向高老爷子提出过那第三个方案。但是被高老爷子严词拒绝了,他明白所谓的顶门只是一个话头,人们眼红的是他辛辛苦苦攒来的那份家产。他坚决不能让这些家产落到他的那些族里弟兄们手里去。他决心要保卫它。
  这样做的结果,就是渭河上游村子里的那个年轻人走入了高村,并开始了他后来的故事。
  这个既不像农民,又不像商人,亦不像读书人的年轻人,当他担着个货郎担子,摇着个拨浪鼓,吆喝着穿村而过的时候,一定会招来许多人忌恨的目光,因为这个村子的一户富户的家业,被这个不知从哪里冒出来的外姓人得了。
  但是在高老爷子在世的时候,人们还不敢造次。高老爷子拄着根南山藤木做成的疙瘩拐杖,一步一点,从东头走到西头,西头又走到东头,人们见了,纷纷打招呼。招呼罢了,人们指着他的脊背说:“有一天你死了,这好戏在后头哩!”第四章摔纸盆儿
   。 想看书来

第四章 摔纸盆儿(1)
好戏果然在后头。终于有一天,老爷子一口气上不来,脚一蹬,头一歪,走人了。家族纷争于是从“摔纸盆儿”的那一刻开始。
  平原上的习俗,老人死了,在抬埋他的时候,一顶棺木,请八条大汉用杠子抬着,棺木的后面,有无数条纤绳,女孝子们蒙着脸,穿着孝衣,手牵着这绳子,一边拽着不让这棺木走,一边移动着步子往前撵。棺木前边,则是两行男孝子领路。那男孝子中,挑出一人,或是长子,或是长孙,或是至亲的外甥,头顶上顶着一个纸盆子。别人恸哭,他可以不哭。他只把这个盆子顶好,就行了。
  这叫“顶盆子”,也叫“顶门”。所谓的顶门,其实正是顶这个盆子。这纸盆子应当摔碎。出殡的队伍在行走中,前面的孝子在行走中,来到一个十字路口或三岔路口,觉得这里距家宅和墓穴的距离刚好适中,于是停下。
  停下以后,所有的孝子们都知道要摔盆子了,出殡中最庄严的那一幕要开始了,于是停住脚步,按班辈、分长幼站定,就在当路上跪成两行。而那后边的棺木也停下来,后边的哀恸的女孝子们也停下脚步。
  这样,在乐人们的嘹亮的唢呐声中,在男孝子们压抑的低沉的嘶哑的哭声当中,在女孝子们一板一眼抑扬顿挫仿佛唱歌一样的哭声当中,顶盆子的这个孝子,将纸盆子高高地举起,叫一声“从此后我就成了没大的娃了”!叫罢,然后重重地摔下。盆子是陶土的,青色,摔到地下,“哗啦”一声,成为一堆碎片。
  啥叫“纸盆子”?其实,它不过是一个普通的瓦盆而已。这个瓦盆在此之前是放在家宅里的灵牌前的,烧纸用。如今起灵了,牌位拔了,于是这盛满纸灰的瓦盆儿,便被端起,随灵柩一起走。
  高老爷子的出殡仪式也是这样进行着的,那顶盆子走在孝子前面的正是那个外乡人,我的爷爷。如果没有人从中作梗,盆子一摔,这场丧事就算走到头了。老爷子将顺顺当当地入土为安,去见他的列祖列宗们。平原上的老坟堆里将会出现一座新坟。
  但是正当这个外乡人高高地举起盆子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