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读孙子兵法》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我读孙子兵法- 第6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在“绝地”不要停留,

  围地则谋,

  在“围地”要巧设奇谋,

  死地则战,

  陷入“死地”就要殊死战斗。

  途有所不由,军有所不击,城有所不攻,地有所不争,君命有所不受。

  有的道路不要通行,有的敌军不要攻打,有的城邑不要攻取,有的地方不要争夺,国君有的命令不要执行。

  故将通于九变之利者,知用兵矣;

  所以,将帅如果能精通随机应变的运用,就是懂得用兵了。

  将不通九变之利,虽知地形,不能得地之利矣;

  将帅如果不能精通各种机变的运用,那么即使了解地形,也不能够得到地利。

  治兵不知九变之术,虽知五利,不能得人之用矣。

  指挥军队不知道各种机变的方法,虽然知道“五利”,也不能充分发挥军队的作用。

  笔者感悟

  孙子阐述了带兵打仗,在不同情况应对方法。

  大凡用兵的法则是:将帅接受国君的命令,征集民众、组织军队,聚集军需。

  所谓“圮地”就是指难于通行的地方。如果部队难于通过,就更不用说驻军了,所以指挥军队遇到“圮地”时,千万不要驻扎下来。

  所谓“衢地”就是四通八达的地方,这种地方最容易遭到攻击、最容易被敌人包围,所以解决好与周边邻国的外交关系非常重要。

  所谓“绝地”就是没有退路的地方,行军打仗遇到“绝地”时,一定要侦查地形,确认没有危险时,一定要迅速通过,绝不能久留。否则一旦遭到攻击,就会使军队陷入绝境。

  所谓“围地”就是可以设伏的地方,行军打仗遇到“围地”时,千万不要错过机会,要巧设奇谋,一定要想法设法的把敌军引入埋伏圈。

  所谓“死地”就是没有任何生存机会的地方,遇到“死地”时,除了殊死战斗以外,没有其他办法。

  所以,善于指挥大军的将帅,一定要弄明白:那些道路是不能通行的;那些敌军是不能攻打的;那些城邑是不能攻取的;那些地方是不能争夺的;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善于指挥战争的将帅,必须掌握随机应变的灵活运用,不能呆板的制定战略,不能跟着敌人的屁股后面打转转,要做到敌变我变,敌不变我还要引导他变,这才是懂得用兵之道的人。

  所谓“九变”就是:九为极数,九变指极其机动灵活之作战方法。将帅如果不能精通各种机变的运用,那么即使了解地形,也不能抢占主动权,不能得到地利。

  所谓“五利”就是:途可由、不由?军可击、不击?城可攻、不攻?地可争、不争?若战道自得,君命可不受焉。

  指挥军队不知道各种机变的方法,虽然知道“五利”,也不能充分发挥军队的作用。

  孙子说:“圮地无舍,衢地合交,绝地无留,围地则谋,死地则战,途有所不由,军有所不击,城有所不攻,地有所不争,君命有所不受。”这些都是针对善于指挥战争的将帅所说的,也就是说能够做到这些要求的将帅,一定是个好将军。如果引申到企业管理中来,对企业如何投资、如何发展、如何开发产品、如何创新、如何建立企业文化、如何提高竞争力等等这些,都是专家该做的事。如何领导这些专家就成了一大学问了。

  随着企业的不断地发展和规模的不断壮大,外行领导内行的情况必然发生,也必将在一定阶段内持续存在。这一方面是由于目前企业整体的发展水平决定的,另一方面是由于人才的供需状况决定的。

  因此,不管是作为外行的领导来说,还是作为内行的下属来讲,面对这种状况,端正心态、摆正位置、把正尺度却是很重要的。但更重要的就是要找到外行领导内行的前提,尤其是对于外行的领导来说。不然,没有了前提,外行领导内行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作为外行的领导来说,要想真正领导好和管理好内行的下属,通过专家辩论式的*提案来实现外行管理内行才有可能(其他文章有详细阐述)。但是外行绝对不能代替内行,否则就变成“瞎指挥”了。 。 想看书来

粟裕的建议
粟裕的建议

  渡江战略跃进工作,一切都在按计划秘密进行。所成立的东南野战军全力以赴进行紧张的准备工作。

  二三月间,毛主席命令刘邓、陈谢等部集中打几个胜仗,以配合粟裕部休整。

  粟裕则遵照中央军委的指示,率领一兵团开赴黄河以北的濮阳地区休整补充,为渡江南下做最后的准备。

  就在这紧锣密鼓的准备过程中,粟裕在华东野前委扩大会议期间,突然向陈毅提出暂不渡江,而是留在中原,协助刘邓在打几个歼灭战,把1948年的南线作战重点,从渡江跃进完全转为“歼敌主力于长江以北”的大胆设想。

  这个方案已经折磨粟裕几个月了。

  还在2 月1 日给中央军委的那封探讨式的电报中,粟裕就表露过这种倾向,提出把战略重点放在歼敌主力于长江以北的主张。他曾建议将在中原的3 支野战军划归刘邓指挥,打几个歼灭战。由于没有考虑成熟,粟裕当时没有对中央南下跃进的方针提出异议。随后,他在指导并亲自主持渡江准备工作的同时,反复琢磨,反复思考,在两个月中对渡江跃进的利害作出了一系列新的分析和判断。

  作为战区指挥员,粟裕总是从战略、从全局来看问题,按照他自己的说法,是把渡江跃进“和未来的南线决战联系起来考虑的,这涉及到以什么样的战法,在江南还是在江北和在什么时机同敌人进行南线决战的问题”。在这个问题上,粟裕对自己、对敌人,对党中央和毛主席的战略意图都有深刻的理解和准确的把握。

  他知道自己部队的长处,对如何作战更是无比熟悉。解放战争第三年的转折就是同蒋军进行决战,而过去两年的基本经验则是只有成建制地歼灭敌军主力,才是决定战争胜负的第一要旨,第一兵团的3 个纵队,和华野其他主力一样,经过近两年的浴血奋战,不断探索,不断发展,已壮大成为火力装备不下于蒋军精锐主力的部队。

  而在粟裕看来,今后要同敌人展开决战,要攻克重点设防的城市要塞,要在野战中与迅速构成防御阵地的蒋军作战,正是需要这样的部队,需要强大火力才能歼灭旅、师以至兵团建制的敌军。而这样的部队和作战,对战争的贡献非常之大,同时粮食、兵员、弹药及其战争物资的消耗也极大,这些可以部分地取自于敌方敌区,但大部分还需要取自于解放区的大后方。他想起目前刘邓、陈谢以及自己和陈毅,实际上都依靠后方作战,还是在相当大程度上依靠晋冀鲁豫和山东的支援,方敢与国民党逐鹿中原,争取在统一指挥协同作战中打大歼灭战。

  粟裕对渡江后能否吸引那么多敌人也表示怀疑。毛主席在1 月17日的电报中估计。3 个纵队过江会吸引敌军20、30个旅回防,而粟裕则不这么看。当年跟随毛主席一起上井冈山,又善于实施全局性指挥的粟裕,同样了解敌人,摸透了敌人的脾气。在他看来,解放军以一个兵团10万多人的兵力渡江,蒋介石不会调他的两个整编师等机械化重装备的主力部队,而放弃重武器到江南水网地区寻解放军作战,也不会让战斗力很强的广西部队回江南,那是放虎归山,会与他争夺江南宝地。蒋介石只会调动他在中原的二流三流的部队,刘邓在中原,他不敢抽一个精兵去江南。这样,对于大局也就没有决定作用。

  粟裕还有他更为重要的看法。他从陈毅的传达中得知,中央和毛主席的意图是“变江南为中原,变中原为华北,胜利就来了”。他认为,这种设想非常富有远见。可是,如果不能在中原先打几个歼灭战,大量消灭敌之主力,就匆匆忙忙跃进江南,那么江南在无后方的半游击性作战中,就未必能迅速变成半后方大兵团作战的中原。而中原敌人则可以重点防御,机动增援,在我分兵江南,主力削弱的情况下,也难以迅速成巩固的华北。

  粟裕还看到,刘邓大军跃进大别山和回师中原,确系避我之短,扬我之长,而跃进江南,对于一兵团这样一个重装备运用已很熟练、围歼敌人能力很强的部队来说,反倒成了丢其所长。跃进江南,计划上是这样讲,但实际上并不轻松,要边打边走,至少损失5 万人,如果这些人用于中原作战,完全有把握歼灭敌人好几个整编师。这样,减轻老解放区负担、避免后方崩溃的战略任务,既然可以通过出击中原而完成,就没有必要放弃集中全力在中原歼敌的机会,而急于跃进江南去。

  粟裕还有更妙的一条,那就是他的经验、他的战场直觉。擅长韬略、智勇双全的粟裕,已有20多年的作战经历,诸多的经验教训造就了他那灵敏的战场直觉。他担任参谋长时的红十军团的覆没,他所指挥领导的苏浙军区部队绝粮久困于天目山,一年前刘邓首长千里跃大别山几乎丢弃全部重装备,使他看到现在10万多人跃进长江以南杀出一条血路,作完全没有后方的作战,必然要丢弃全部重装备,减员一半,出现大批伤亡,伤员无法收容与归队,逃亡失散不断;尤其是火力减弱与伤员、弹药的极大困难,将使指挥员难以捕捉战机和坚持歼敌,在当前国共决战的非常形势下,补给严重困难和“与民争食”,将使10万大军难以立足。

  经过这样反反复复思考,反反复复对比,最后,粟裕终于鼓足勇气,向他的老军长陈毅司令员详详细细汇报了2 个月来一直在折磨着他的这些重大问题。

  一直在忙于主持军政要务的陈毅,被粟裕这一大胆设想给提“懵”了,感到非常意外。这种改变中央战略方针而牵动全局的意见,又是在国共两军即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