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贪报告》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反贪报告- 第1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模盛大的国际商品交易会。这一空前的盛举,充分体现了当时的中国奉行开放政策的决心。唐朝,社会相对稳定,生产力大发展,创造了大量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经济繁荣和文化发达局面,使中国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盛的文明国家,同时也使得唐代成为我国历史上对外经济文化交流极为繁荣的时代。当时的首都长安可谓“万国之冠,络绎不绝”。唐太宗说过,从古以来都是贵中华,歧视外族,他独不取这种偏见。因此,唐朝在大批接纳外国留学生和外国使团的同时,积极遣使到他国传经送宝,学习他人长处。鉴真和尚6次东渡日本,唐玄奘西游17载,都为增进中国与亚洲各国人民的友谊和经济、科学、文化交流作出了重要的贡献。明朝,虽然在西北因鞑靼人的盘踞而交通受阻,但海路的对外活动却创造了世界瞩目的奇迹。15世纪中叶,郑和率两万多人的船队7次下“西洋”,抵达非洲东岸。尽管这一壮举的目的是出于扩大明王朝的政治影响,但客观上对当时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中国对外经济文化交流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一)民族振兴之路(2)
这一时期,是中国封建文明的鼎盛时期,亦是中国历史上最为开放的时期。中华民族凭借异常发达的精神文化和物质文明掌握了开放的主动权,在持续深入的开放中,长期保持了在世界民族中的领先地位。国盛而门启!这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对外开放的第一种形态。
  但是,一部中国近代史,却浸透了中华民族的辛酸和血泪。
  明朝中后期,由于内忧外患等诸多原因,明朝廷逐步采取了闭关锁国的对外政策。然而,这种消极的防范和自卫政策并没有改变它走向灭亡的历史命运。到了封建社会没落时期的满清王朝,更加封闭。从总体上看,清朝前期的200多年都是采取了一种闭关锁国的政策。而恰恰在这个时期,地球另一侧的西方各国,正是资产阶级革命和工业化革命风起云涌,推动社会飞速发展的时期。而地球这一端的泱泱大国,却醉心于“天朝”的美誉,“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沉迷天朝梦!”企图通过闭关锁国,实行“片帆不准入口”、“寸板不得下海”等被动的自我保护政策,以求苟且偷安。当我们正在用祖宗发明的罗盘去测风水、寻宝地的时候,西洋人已把我们的罗盘用于航海,去寻找新大陆了;当我们正在将火药制成鞭炮用于玩耍时,传到西欧的火药已被制成战争的武器,用于摧毁封建制度了。闭关锁国为中华民族种下了万劫难复的祸根!
  我们并不否认,满清王朝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有其内部的(国内反清起义此起彼伏)、外部的(达伽马发现东方航线后,西欧各国纷纷以海盗式的殖民方式对中国进行野蛮的掠夺和骚扰)、主观的(安于现状、抱残守缺、因循守旧、固步自封的腐朽思想观念和万邦之王意识)、客观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原因。但是,不管其主观原因与客观历史背景如何复杂,这种闭关锁国政策确确实实窒息了中国刚刚萌芽的资本主义经济,不仅禁锢了人们的思想,闭塞了人们的耳目,助长了虚缈的狂妄自大、封闭守旧的思想观念,而且使中国经济在自我封闭中失去了同国外交流、竞争,得到更快发展的良好机会,最终导致衰退和落后。落后就要挨打!这是中国封建历史留下的一个惨痛教训。19世纪中叶,当帝国主义的坚船利炮向我们逼近的时候,清朝士兵手中那大刀长矛和弓箭已于事无补。清王朝在第一次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中日战争等一连串战争中节节败退,西方资本主义列强纷纷入侵中国、蚕食中国、瓜分中国。
  门户被迫开放!大片江山任人宰割,支离破碎!香港割让给英国人的硝烟未散,宝岛台湾又被新崛起的日本夺去了;海疆寇氛未靖,陆界狼烟又起;北疆中俄瑷珲割让条约墨汁未干,西陲阿古柏分裂中国的美梦又差点圆成……
  饱尝国破家亡的中华民族致力于寻求一条独立自主之路,曲折多舛的民族命运,赋予了中华儿女特定的历史任务。在帝国主义列强肆无忌惮地侵略中国,奴役中国人民,中国一步步地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中,中国人民逐渐认识到对外交流,学习外国长处的重要性。一些仁人志士也在努力寻找开放兴国的道路。从“师夷之长技以制夷”(魏源)的思想,到“款既筹不出,时又等不及,我们就要用此开放主义。凡是我们中国应兴事业,我们无资本,即借外国资本,我们无人才,即用外国人才,我们方法不好,即用外国方法。物质上文明,外国费二三百年功夫,始有今日结果。我们采来就用,请君看看,便宜不便宜?”孙中山著:《总理全集》(第2卷),第145页。观点的提出,从李鸿章为代表的洋务派掀起的“洋务运动”,到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派的“戊戌变法”运动,这些均由于种种历史条件的限制,最终只能成为一种良好的愿望而未能实现,事实上也根本无法实现。因为,没有国家的独立、主权,是不可能有真正的对外开放的。鸦片战争以后,虽然英国的大炮破坏了中国皇帝的权威,迫使天朝帝国与地上的世界接触;虽然在西方列强的侵略下,国门大开,中国与外界的经济文化交流剧增;但是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国家的主权并没有掌握在中国人的手里。因此,准确地说,鸦片战争后中国近百年的对外经济、文化交流,实质上是被剥削、被掠夺、被奴役的过程。总体上来说,这种对外经济文化往来不可能使中国日益走向繁荣富强,而只能使中国成为外国资本主义的附庸。这就是中国近代史的带有悲剧色彩的第二种开放形态。

(一)民族振兴之路(3)
1949年10月1日,伴随天安门广场28声礼炮的巨响,中华民族终于推翻了压在身上的“三座大山”,结束了被帝国主义侵略、奴役的屈辱历史。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国人民在对外经济文化交流方面又面临着新的严峻的考验。
  新中国成立初期,由于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为了扼杀新生的人民共和国,对我国采取敌视和封锁政策,使我国的对外交流和经济技术合作基本上限于与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进行。但是到20世纪50年代末期,国内遭受严重的自然灾害,国外中苏关系急剧恶化,加之,帝国主义加紧对我国的经济封锁,致使刚恢复和起步的我国经济遇到了罕有的困难,我国不得不完全依靠自力更生进行经济建设,并胜利地渡过难关。在这之后,恰恰正是世界科技革命大潮汹涌,产业结构转换机遇扑面而来,世界经济飞速发展时期。但是,我们却由于指导思想上“左”的错误愈来愈严重,对自力更生的理解也越来越片面,特别是震荡五洲的“*”的严重破坏,在对外经济关系方面不仅没有任何发展,反而在批判所谓“崇洋媚外”、“洋奴哲学”、“卖国主义”的一片声中,关起门来,热衷于窝内的“斗争哲学”,闭关自守发展到无以复加的地步。穷得快吃不上饭了,还说什么只要社会主义的草,不要资本主义的苗。对此,*作了十分精辟的分析和总结:“毛泽东同志在世的时候,我们也想扩大中外经济技术交流,包括同一些资本主义国家发展经济贸易关系,甚至引进外资、合资经营等等。但是那时候没有条件,人家封锁我们。后来,‘四人帮’搞得什么都是‘崇洋媚外’、‘卖国主义’,把我们同世界隔绝了。”*:“高举毛泽东思想旗帜,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载《*文选》(1975—1982年),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122页。这样使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同发达国家在经济、技术上一度曾经缩小的差距又重新拉大,甚至导致整个国民经济临近崩溃的边缘。
  历史是一面镜子,它给人以直观的对比和深沉的启迪。追溯中国数千年的历史,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兴盛总是与开放相伴,衰落始终与封闭同在。虽然在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绝对优势的条件下,这种对外经济文化交流暂时还不像现代高度发达的商品经济那样具有决定性意义,但它对国家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所起的作用,仍然是不可低估的。近代的历史告诉我们,国家的兴旺发达,必须实行对外开放,而对外开放则必然促进国家的兴盛。违背了对外开放这一历史潮流,国家经济就必然贫穷落后,社会就必然衰退,而衰退和落后就得挨打。这是我国绵延几千年的历史留给我们的沉重启示。
  2国际化发展大趋势
  在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相当漫长的历史时期,人类社会的各个组织基本上是在孤立的状态下缓慢发展的,各国的经济发展极不平衡,落后的国家从外界吸收的营养很少,需要很长的时间和很偶然的机遇才有可能赶上和超过先进国家。但是,在资本主义的商品货币“大炮”打破封闭的世界格局之后,特别是在现代社会经济中,任何国家都可以通过开放最大限度地利用世界上的一切先进成果和积极因素,通过自身的努力迅速崛起。相反,在世界日趋开放的历史时代,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可以在与外界完全隔绝的情况下,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赶上和超过其他先进国家的水平。封闭只会使差距越拉越大。纵横观察现代资本主义的发迹史,无论是一度号称“日不落帝国”的老牌英国,还是一次、二次大战后崛起的美国、德国、法国、日本,抑或是近在眼前的有“跨国公司的乐园”之称的新加坡,国际三大金融中心之一的香港以及我国台湾地区、韩国,一个个都是在对外经济开放中逐渐繁荣起来的。后者总是利用前者已经取得的成就作为跳板,迎头追赶。所以,无论从理论上讲还是从实践上看,从封闭走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