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山海经》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读山海经- 第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第八山,成山

  又东五百里,曰成山,四方而三坛,其上多金玉,其下多青雘,豕(门框)水出焉,而南流注于虖勺,其中多黄金。

  第九山,会稽山

  又东五百里,曰会稽之山。四方,其上多金玉,其下多砆fu石,勺水出焉,而南流注于溴。

  第十山,夷山

  又东五百里,曰夷山。无草木,多沙石。溴水出焉,而南流注于列涂。

  第十一山,仆钩山

  又东五百里,曰仆钩之山,其上多金玉,其下多草木,无鸟兽,无水。

  第十二山,咸阴山

  又东五百里,曰咸阴之山,无草木,无水,

  第十三山,洵山

  又东四百里,曰洵山,其阳多金,其阴多玉,有兽焉,其状如羊而无口,不可杀也,其名曰患(羊旁)洵水出焉,而南流注于阏yan之泽,其中多芘pi蠃luo。

  第十四山,虖勺山

  又东四百里,曰虖勺之山,其上多梓木(丹),其下多荆杞qi,滂水出焉,而东流注于海。

  第十五山,区吴山

  又东五百里,曰区吴之山,上无草木,多沙石,鹿水出焉,而南流注于滂水。

  第十六山,鹿吴山

  又东五百里,曰鹿吴之山,上无草木,多金石。泽更之水出焉,而南流注于滂水,水有兽焉,名曰蛊雕,其状如雕而有角。其音如婴儿之音。是食人。

  第十七山,漆吴山

  东五百里曰漆吴之山,无草木,多博石,无玉,处于东海,望丘山,其光载出载入,是惟日次。

  注释与探索

  “南次二经之首曰柜山”:柜,是地名又是一支始族的名字。文中说,北望诸此,诸此是渭河上游河段。渭河发源于六盘山的北段。这一篇史诗记录柜人从六盘山向东迁徙到渭河大湖边,史诗结束。渭河大湖淤积为渭河平原。柜人的后代继续向东迁徙到达了黄淮地区,柜人的迁徙记录在黄淮地区保留下来。这一篇史诗被古汉语收集整理为南次二经。

  ――流黄,诸此,长右,英水,赤水――这些名字是柜山的地理位置,在渭河的源头。渭河发源于六盘山,英水向西南流,流向六盘山的西坡。柜山在渭河南。

  ――诸此――是一条水,这个名字多次出现,在西山经记做诸资。“北望诸此”,诸此就是渭河。今天的渭河和秦岭之间是一片河谷平地,叫做渭河平原,又叫做八百里秦川,可是在这一经时还是不适宜居住的水域。

  ――丹粟――就是高粱。高粱能够在干旱地区生长,可知在柜人时期六盘山的气候条件与今天差不多。

  ――县,士功,放士――是秦方言,县是居住区,士是居住区的“人”。这一处是山经中唯一写社会村落的地方。一部山海经全部是巫祠的记录。是从巫祠的角度对环境的描述。因为巫祠没有从村落脱离出来,巫祠的地方也是村落集中的地方,所以,对巫祠的描述,也就是对始族村落的描述。

  ――狸力――猪。“其状如豚,有距,其音如狗吠。”都是猪的特征,豚是秦方言,家猪。从柜到秦,柜方言也带进了古汉语。猪叫豚,脚叫距,狸力呢?模仿猪的叫声,流传在“经”里,“其状如豚”,却不知道就是豚。猪的又一个名字是彘。狸力在柜地区通用,彘在浮玉地区通用。豚也是猪。可知这一篇的柜人已经由多个始族汇合,使用过多种方言。

  ――鴸――“其状如鸱而人手”,是蝙蝠。

  ――多放士,多士功――人口兴旺。茂盛的水草引来了猪,柜人将猪和蝙蝠当做吉祥动物。

  从语言看,柜人与鹊人的语言不同:诸此(渭河),流黄(不知),长右(猴子),豚(家猪),狸力(野猪),距(脚),鴸(蝙蝠)。再如:县(村落),郡县,士功,放士,这些词语在春秋以后和秦时大量使用。柜人的方言保留在秦语里,从语言来判断,柜人是秦人的一支祖先。

  ――长右――方言,就是猴子。其状如禺(猴子),如禺,就是说,不同于猴子,这是画在巫祠墙壁上面的图画。在鹊人,叫做狌狌,白猿,猨,在柜人叫做长右。“见则郡县大水”,这是巫对长右的解说。

  ――猾裹――“其状如人而彘鬣”,彘鬣就是猪毛,象人而长着猪毛,在今天,叫做野人。野人不同于灵长类,是人类的近支。万年来,人类进入了社会,野人脱离在社会外面,停滞在旧石器阶段。在今天野人近于绝迹。人形的动物在古书时有记载。这一经记录了野人,在渭河山里还有野人的踪迹,可知,野人是在社会以后消失。

  ――穴居而冬蟄――这是万年前人类,旧石器人类的生存方式,居住在山洞里,冬眠。这样具体地描绘,可知与野人接触过。距今万年以后,社会人逐渐走向平地,组成村落,拉大了与野人的距离。

  ――县有大繇――县,居民区。繇,灾难。可知山经人已经将野人当做动物。鹊人在水湿的环境,记载的动物和植物与健身,治病有关。这一经在六盘山山区,没有关于植物的记载,讲述的动物也是大体形的野兽。

  ――羽山――一个著名的名字,鲧神话流传在羽山。羽山在渭河,在渭河的上游河段的水湿地区。原来鲧是一位治理渭水的神话英雄。今天知道的尧舜禹故事由多个传说并合在一起,鲧这一部分神话起源在渭河地区,是“秦文化”。从这一山开始,进入渭河水域。鹊人从丘陵的西坡走向水湿的平地。在这一经,随着渭河土地的形成,柜人也走向了水湿的平地。

  ――多腹虫――腹虫就是蛇,是水湿地区的动物。动物有动物的领地,村落是始族人的领地。在始族时代,走进动物领地是很危险的,唯有蛇这种动物频繁在村落出现。从始族到后代,人们对蛇的态度不一样,有畏惧,有崇拜,有好奇,有想像。在这一经,是“多草木,多腹虫”,望而生畏。

  ――无草木,多金玉――以上三山“无草木,多金玉”,金玉就是山石和巫祠废墟遗弃物。流传鲧治水神话的地方竞这么荒凉,怎么可能?可知,这里讲述的是遗址。

  ――北望县区――从始族巫到专业巫,巫祠建立起来了,从巫祠角度看,县区在北面。下面的话:“笤水出于其阴,北流注于县区。”就是说,巫祠建立在秦岭的北坡,有笤水从秦岭流向居住区。

  ――东望诸此――在柜山是北望诸此。从柜山到浮玉山,千余年过去了,渭河的土地形成,渭河道向东延伸,在浮玉是东望诸此,渭河水流向东方。

  ――彘――古猪字。“其状如虎而牛尾,其音如犬吠,”也是猪的形象。猪,在柜山叫做狸力,一种动物两个名字,又叫豚。这是因为,在始族时代采集生存,逐食物而迁徙。就巫祠来讲,接受了不同始族的“朝拜”,保留了不同的方言。

  ――是食人――这是野猪,野猪是山林动物,说明浮玉山在秦岭的北坡。这是一块水草茂盛的地方,水草茂盛,引来了野猪,猪多为患,到了“食人”的程度。

  读者是聪明的,一定想到了浮玉人就是千年前柜人的后代。柜人是浮玉人千年前的祖先。在柜山,“英水向南流注于赤水,”是说六盘山是渭河和洮河的分水岭,“东望长右”,是说六盘山的东坡,“北望诸此”,已经在山脚下,而“无草木,多金玉”是在山下的平地。这是一条始族人迁徙的路线。柜人源自六盘山山里,逐渐向东,随着渭河道的形成,来到了渭河边。在浮玉,描述了渭河道的一个弯曲。

  (从柜山到浮玉山,这一经给出了详细的位置,能不能在今天的地图上找到?能够。打开地图,渭河的源头,沿河有:渭源,陇西,武山,秦安,天水,宝鸡几个市镇,柜山在渭源,浮玉山应当在武山附近。(秦安距武山七○公里,在秦安出土了值得大书特书的一座大型建筑,时间是公元前三千年,这座大型建筑的主人应当是柜人的后代,秦人的祖先。)

  “成山”:突兀孤立,是地下火留下的地貌。

  “会稽”:是一片山地,在武山东,宝鸡南。这片山地发源了嘉陵江和汉水。以下几山也在这个地区。会稽也是禹治水神话的一个名字。羽山与会稽相距不远,是鲧神话起源的地区。

  咸字在书中频繁出现,是秦岭的古名。咸阴,秦岭北。秦岭的名字有咸,华,秦以后称秦岭。

  ――阏之泽――从全文看,柜山和浮玉山都是伸进水域的坡地,这洵山也同样是。

  从第八山到第十三山离开了渭河,在渭河南,出现了虖勺,勺水,溴水,列涂,洵水几条水,这是坡,沟交错的地貌,柜人的村落散布在坡地上。

  ――虖勺,滂水――大约是嘉陵江(或汉水)的源头。嘉陵江在宝鸡南。以上从第八山到第十五山是在从武山到宝鸡的一段山地。

  “吴”:似“昊”字。少昊是秦人的重要崇拜。在这一经,吴字出现了三次。从始族时代到今天五,六千年,能够流传下来的信息不是很多。而且,这些信息呈“碎片”状,需要我们细心的“并合”。在后来的古书中,少昊是崇拜,是神,在这里显然是巫祠的名字。

  ――蛊雕――状如雕,像婴儿哭,又吃人,鹿吴山怎么会有吃人的水兽?分明是山地间和大湖的猛禽。

  ――是惟日次――日次就是日出,从宝鸡向东是大湖,叫做东海。“望丘山”,是说有土地露出水面,太阳从湖中升起。

  这是一篇始族史诗的片断。文中说到了多水,无草木的地貌,说到了东海日次,这是渭河平原形成以前的地貌,柜山和浮玉山是范围不大的山间平地,这里水草茂盛,始族汇集,多种方言融合。柜人的分支走出了秦安地区向东迁徙,在嘉陵江的源头东望大湖的日出。史诗到此结束。

  这一篇史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