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国运- 第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混战的先后有赵王、齐王、成都王、河间王、长沙王、东海王,再加上被杀的汝南王和楚王,一共有八个诸侯王,这就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八王之乱”。八王之乱前后延续了16年,到了最后,八王中的七个都死了,留下最后一个东海王司马越,毒死了晋惠帝;另立了惠帝的弟弟司马炽,这就是晋怀帝。八王之乱使西晋数十万人丧失了生命,许多城市遭到洗劫和焚毁。最让人扼腕的是诸侯王纷纷利用少数民族武装参加这场混战,让中原成为匈奴族和鲜卑族横行的地域。当这场战乱接近尾声时,匈奴人刘渊于公元304年,正式称汉王,打出了反晋的旗号。又过了12年,洛阳和长安先后被匈奴人攻破,晋怀帝被杀,西晋彻底灭亡。
  公元265年,司马炎以晋代魏,执掌大权达25年,但当他死后,西晋政权只维持了26年便灭亡了,是什么原因导致西晋政权灭亡的如此迅速?
  杨太后当年因为贪财接受贾南风母亲的贿赂,让贾南风做了太子妃,结果自食其果,自己后来反被贾南风囚禁饿死。
  观武帝一生,器量开阔宽厚,聪明通达,颇有智谋,能容纳直言,但他在许多战略性的决策上犯了错误。
  错误之一,也是最核心的错误是对接班人的选择。
  司马炎的长子司马衷可能是武帝酒后的产物,生得既笨又蠢,大臣们都向武帝建言说太子脑子不中用恐怕难以继承大统。想让武帝的弟弟司马攸继承皇位。但这恰好触动了武帝心中的痛处。
  司马攸是武帝司马炎的亲弟弟,为人温和公允,礼贤下士,爱读书,善写文章,才能、声望都比武帝高,深受父亲司马昭的宠爱,几次想立他为太子。但古代嫡长子继承制影响深远,有所谓“立长不立贤”的说法,司马攸不是长子,名份上说不过去,因此司马昭最后还是立司马炎为太子。到了晋武帝晚年,太子是众所周知的笨蛋,所以朝廷内外都想让武帝将皇位传给弟弟司马攸。当年为了和弟弟争夺皇位,司马炎受尽了惊吓,现在当然不肯把帝位送给这个自己平生最大的潜在对手,武帝宁愿将江山托给痴呆的儿子司马衷。西晋灭亡的悲剧实际上在这时就奠定了。想想看,一个傻子皇帝谁都想控制,况且司马家的江山本来也是从曹家手里夺来的。
  人言道:兄弟如手足。但这手足只能共患难时使用,到了共享富贵时手足便有些多余。想当年,曹操的兄弟曹洪、曹仁、曹休等跟随曹操东征西讨,血洒疆场。但到了曹丕称帝时,对他的兄弟曹彰、曹植、曹熊等极尽打压之能事。以致后来司马氏篡权,曹家宗亲中竟没人能与司马氏抗衡。司马炎的父亲司马昭和伯父司马师感情甚笃,但那是因为双方有共同的敌人——曹魏政权。等到司马炎一登基,便手足相残。司马攸一生郁郁不得志,于公元283年忧愤而死。

第二章:贵族时代(6)
司马炎的第二个大错误是对太子妃的选择。贾南风是武帝宠臣贾充的女儿,可她的长相、品德却让人难以恭维,能做太子妃源于武帝的糊涂。司马衷13岁的时候,武帝打算给他娶亲。最初,武帝想找个门风好而且漂亮的儿媳妇,中意的是卫瓘的女儿,但是司马衷的母亲杨皇后收了贾充的老婆郭槐不少礼物,坚决主张以贾充女为妃。武帝说:“卫家女儿有五可,贾家的则有五不可。卫家女人贤惠多子,长得漂亮,身材好,皮肤白;贾家的女人则喜欢嫉妒,生的子女不多,长得丑,又矮又黑。”但是杨皇后固执己见,贾充的死党们又都向武帝进言,说贾充的女儿贤惠。无奈之下,武帝只好同意和贾家订婚。
  贾南风既继承了母亲郭槐的忌妒脾气,又承袭了父亲贾充狡诈阴狠的性格。她曾亲手杀死好几个人,并让太子的小妾流产。武帝去世前下诏由汝南王司马亮与杨皇后的父亲杨骏共同辅佐太子。但武帝一去世,杨骏和女儿杨皇后趁机假造诏书,杨骏大权独揽。公元291年,不甘下风的贾南风决心与杨家争夺权力,她密召司马玮(司马炎第五子)带兵进京,由惠帝下诏宣布杨骏图谋不轨,杀死杨骏及其党徒数千人,废杨太后为庶人,将她囚禁饿死(可怜的杨太后当初因贪财接受贾南风母亲的贿赂让贾南风做了太子妃,结果自食其果)。
  当初帮司马昭收复邓艾和钟会的将军卫瓘,为平定蜀国立下汗马功劳,但结局却十分悲惨,不但女儿没做成皇后,自己还被后来做了皇后的贾南风砍了头。
  扳倒了杨家,贾南风让汝南王司马亮入朝辅政,楚王司马玮以卫将军领北军中侯,掌握中央兵权,这两人为争夺权力产生了矛盾。贾后认为司马亮、司马玮二人都妨碍自己专权,于是诬陷司马亮与老仇家卫瓘想废掉惠帝,以惠帝的名义下诏,命令司马玮率军杀死司马亮和卫瓘,紧接着,她又否认惠帝曾经下过这道诏书,以司马玮“矫诏”擅杀大臣的罪名,收杀司马玮(这一情节和后来太平天国洪秀全密召韦昌辉进京杀杨秀清有极其相似之处,韦昌辉后来也被杀死)。贾后从此大权独揽,*后宫并废掉太子,终于引发朝臣不满,导致了后来的“八王之乱”。
  当然,仅凭一个愚夫妒妇并不一定会导致西晋政权的垮台。西晋政权的来历也是促使西晋垮台的一个原因。自东汉以后,群雄逐鹿,后来魏代汉,晋又代魏,这种“篡权立国”的事实使得世人对西晋政权缺乏必要的忠诚度。事实上后来导致西晋灭亡的匈奴部族就是打着“扶立汉室”的名义造反的。
  司马氏政权的支柱是当时的门阀士族,西晋时期,特别讲究门第,政权大多由大贵族把持,司马氏就出身于贵族世家。皇帝对皇亲贵族多有纵容。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石崇和王恺斗富的故事就发生在司马炎执政后期。后来富豪们斗富斗到挖空心思、弄虚作假,乌烟瘴气。晋武帝自己也没能克制自己,不但贪恋女色,搜刮财富,还特别宽待贵戚大臣,让他们更加肆无忌惮,于是让人瞠目结舌之事便层出不穷,西晋朝廷很快便湮没在贪鄙无厌、穷奢极欲的浊流之中,灭亡的钟声便也早早敲响。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假使东吴不灭,西晋的日子或许还长久一些,东吴一亡,西晋的日子便屈指可数了。唐人李白感而慨之,作《登金陵凤凰台》一首,诗曰:

第二章:贵族时代(7)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4
  东晋的统治时间实在太过短暂,以致人们经常将它遗忘;东晋是门阀政治发展的鼎盛时期,皇权衰落,山河破碎。
  东晋太元六年,前秦灭掉了河西的前凉政权和拓跋鲜卑建立的代国,基本统一了中国北方。一心想要抢夺华夏正统,创下百世基业的氐族皇帝苻坚,并没有打算就此住手,他那深邃的眼光,投向了千里之外的东晋朝廷。
  苻坚一心想向当年灭掉吴国,统一天下的晋武帝学习,他拿出地图量了量前秦名下的土地,又扳起指头数了数自己的兵马,发觉和晋武帝相比,自己要强很多。从20年前登基以来,苻坚勤政为民,国家大治,史书上甚至出现了“夜不闭户,路不拾遗”的太平景象。苻坚的武功更是西晋以来天下第一:太和五年(370)灭劲敌前燕,次年灭仇池(今甘肃成县西北)氐族杨氏,宁康元年(373)取东晋梁益二州,太元元年(376)灭掉前凉和代。如今前秦帝国东西南北纵横千里,有氐、汉、匈奴、鲜卑、羯、羌等各族人口千万,精兵强将多得无法计算,再看看东晋那点微不足道的人马,苻坚在梦里都快笑出了声。
  苻坚统一北方的这一年,正是公元376年,距离西晋灭亡整整六十年,距东晋开国整整58年。
  自从公元316年,匈奴人攻破长安后,北方的领土在随后二百多年就没安静过。先后有匈奴、鲜卑、羯、氐等少数民族先后登上主宰中国北方的历史舞台。
  西晋王朝灭亡后,汉族政权退守江东。公元317年,镇守建康的晋宗室司马睿在江南重建晋室,史称东晋。东晋政权维持了长期的偏安统治,到公元420年被刘裕所建立的宋所取代,共享国103年,历四代八帝。
  东晋的统治时间实在太过短暂,以致人们经常将它遗忘,东晋是门阀政治发展的鼎盛时期,皇权衰落。司马睿称帝有赖于南方官僚士族的拥戴,东晋政权建立之初,先后平息了王敦和苏峻之乱,统治趋于稳定。门阀大族王、谢、庾、桓先后支配着王朝政局。
  南来士族祖逖曾率军北伐,一度收复黄河流域。在此之后,当权的士族多标榜北伐以增加门户威望,其中以桓温的三次北伐最为著名。他曾经收复洛阳,进入关中,进兵河北,但都未能够巩固北伐成果。公元386年,东晋在淝水之战中获胜。此后,由于外乱威胁解除而爆发内战,孙恩、卢循起兵。桓玄在内战中获胜,一度篡晋。北府兵将领刘裕起兵*了农民军,并通过北伐树立威望,最终取代了东晋。
  东晋王朝是中国经济格局产生转变的重要时期。东晋统治者不以恢复中原为意,一味贪图江南美景。后来的南宋王朝和东晋王朝几乎同出一辙。
  北方来的门阀士族致力于南方的庄园经营。北方大族及大量汉族人口迁徒江南,给南方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南下的北方农民和南方土著居民辛勤劳动,开辟南方广大的山泽荒野,促进了江南的开发,使中国经济重心开始由黄河流域向长江流域转移。
  5
  在东晋开国皇帝司马睿的登基仪式上,发生了千百年来罕见的一幕……
  东晋时代,经常发生一些匪夷所思的事情,“王马共天下”便是典型的一例。 。 想看书来

第二章:贵族时代(8)
公元318年3月,西晋皇帝被害的消息传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