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愈有道》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自愈有道- 第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人体是一架具有高度智慧的机器,只要不去干扰它,顺应它的需要,养足血气,它总能有条不紊、主次分明地完成自我修整的工作。
  进一步静心
  我深知,心定气血安,心乱气血翻,“心静则血清,血清则无疾”。要想使调养成果更上一层楼,仅通过听古琴和练习金鸡独立达到初步的静心是不够的,最好能从根本上改变原来的生活态度,达到一种气定神闲、淡然从容的精神境界。不论是对于调养本身,还是日后重返社会,以及人生的境界,这都显得极为重要。诸葛亮说,“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真言也!

第四章 手术后的调养法和常见病的家庭治疗术(6)
于是,我又教小L练习“鼻端调息法”,任何时候,只要想练,随时可练。小L最喜欢在热水泡脚时练习,说舒服极了,一个人静静地调息泡脚,30分钟就不知不觉过去了,还有些意犹未尽的感觉。而且每次泡脚,他都会出一身透汗,浑身说不出的轻松畅快。
  后来,小L问我,刚开始泡脚是边看电视边泡,并没有出很多汗,后来一个人静静地调息泡脚,每次都会出一身舒爽的透汗,而且泡的过程中会有膝关节和肘关节发冷的现象,这是为什么呢?
  我告诉他,看电视时泡脚,思维活跃,血气要供应给大脑和眼睛,处于耗散状态,不能专心干其他的。而调息时泡脚,心很静,思维消耗能量很少,血气能够专注地循着身体的纹理运行,借助脚底的热力升腾而上,顺势排汗,将血气中的浊物推出体外,所以会感觉非常清爽。
  “那为什么会有膝关节和肘关节发冷的现象呢?”小L问。
  “那是因为膝关节和肘关节这种地方最容易堆积寒凝浊物。调息泡脚时,身体的气血开始有余力来温化这些东西。寒凝之物被温化的同时,要吸收周围血气里的热量,所以你会觉得由内而外地冒冷气——就像你把一块冰放在一杯热水里,冰会融化掉,但冰周围的水温也会降低。”我说道。
  祛寒三部曲——温灸法、热水泡脚、温坐法
  针对体内寒气重、浊湿多的体质,我给大家设计了另外一套方案——“祛寒三部曲”,也就是“温灸法+热水泡脚+温坐法”。
  “引血下行三部曲”,即“推腹法+跪膝法+金鸡独立”,这三套小功法配合起来运用,能很好地改善现代人普遍存在的上实下虚、上热下寒的体质。而针对体内寒气重、浊湿多的体质,我给大家设计了另外一套方案——“祛寒三部曲”,也就是“温灸法+热水泡脚+温坐法”。
  温灸法
  温灸法(包括黄豆灸,具体方法我在前面已经讲过)主要是通过对经络和穴位施以温热来通经祛寒。
  大家知道,古代的皇帝都是“南面而坐”的,因而有“南面称王”“南面为君”的说法。为什么皇帝要面南而坐呢?
  中医认为,人体背为阳,腹为阴。如果阳光照射在背部,属于阳上加阳,就会造成阳气过盛而化为虚火;如果照射在属阴的腹部,则正好阴阳交感、阴阳相抱,这才符合传统文化的哲学理念。而阳光是从南面照射过来的,南方代表了光明温热之地。因此,“朝南坐”这种最好的位置当然是要给至高无上的皇帝,而做臣子的就只能“北面称臣”了。
  日常生活中也是这个道理,腹部是最应该保暖、避免受凉的部位。比如,小时候,妈妈常常会嘱咐我们盖好被子,小心着凉。但她不会说“把后背盖好”,而总是说“把肚子盖好”。
  因此,我们可以看到,灸法里常用的穴位大多集中在腹部,尤其是下腹部(上为阳,下为阴,再加上腹为阴,所以下腹部更是阴中之阴),比如中脘穴、关元穴、气海穴、神阙穴和天枢穴。
  其中,灸神阙穴可治虚脱、四肢厥冷、形惫体乏、绕脐腹痛、水肿鼓胀、脱肛、腹泻、便秘、小便频繁及妇女不孕等症。
  天枢穴和其他穴位配合着灸,可以治不同的疾病,比如,配足三里穴可治腹胀肠鸣,配气海穴治绕脐痛,配上巨虚穴和下巨虚穴治便秘和腹泻。
  热水泡脚
  这个方法主要针对“寒从足底生”的症状。脚底是人体血气循环的末端,如果血气不足,首先出现供应短缺、循环停滞的地方当然就是这里。血气不足,抵御力就不足,寒气就容易借机入侵。许多朋友天气稍凉,足部就出现冰凉的状况,所以说,“寒从足底生”。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第四章 手术后的调养法和常见病的家庭治疗术(7)
《黄帝内经》上说:“血气者,喜温而恶寒,寒则泣而不流(像哭泣时粘黏的眼泪),温则消而去之。”热水泡脚正好送来温热之力,能促进血液循环,引来新鲜血气并温化寒凝之物。
  温坐法
  北方人家里取暖一般都用暖气,暖气片基本上都安装在墙壁靠地面的位置。现在,也有不少人选择地暖的方式,就是装修时在地板下埋设管线,靠燃气给地板加热的一种取暖方法。其中的原理很简单:热气总是往上升的(用传统文化的说法叫“火性上炎”),在底部加热才能使整个空间都温暖起来,没有哪一家会把暖气或者供暖管装在天花板上的。相反,寒性下降,空调出风口总是装在靠上的位置。
  如果我们把身体看作一栋房子,那么五脏六腑就是住在里面的一家人。要让一家人都暖和起来,供暖最恰当的位置当然就是体腔的最底部了,也就是以会阴穴为中心,我们平时坐着接触椅面的部位。这便是“温坐法”的原理所在。
  具体操作起来,方法也很简单:用热水袋灌上温热的水(不可太热,以温暖为宜),把袋口拧紧,然后放在床角或者椅子上,叉开腿(不要并着腿)坐上去就行了。您可以边坐边看书或者看电视,什么事都不耽误。
  如果没有热水袋也不要紧,您可以找两条较厚的毛巾,在水里浸湿,拧到不能往下滴水的程度后,装进一个相应大小的塑料袋,放入微波炉里转20秒钟左右;然后系好塑料袋口,防止湿气渗出来;用手铺平,放在床角或者椅子上,叉开腿坐上去就可以了。
  注意,温坐前要喝一杯温开水,因为热力有可能引起出汗,喝水既可以补充体液,还可以帮助活血化瘀,一举两得。
  对于虚火旺且寒湿重(上热下寒)的人来说,坐前喝水尤为重要,而且要配合练习引血下行的功法,以防止“虚不受补”,温补化为虚火上窜。
  温坐法就像是给体腔安装了一套“地暖系统”,五脏六腑受寒了,就适时地开启。汩汩暖意轻缓而出,如坐春风,不经意间,冰霜渐解,燕归柳绿矣。
  其实,现代人养生应该特别重视这三条主线,就是要改善上实下虚的体质,解决体内三浊过重的问题,克服外在干扰、保持心性清净。而“引血下行三部曲”“祛寒三部曲”和修心养性正是解决这三个难题的钥匙。
  “祛寒三部曲”就像是主生长的春夏,破击寒邪,温化浊物,助正气生长伸张,使全身生机茁壮;“引血下行三部曲”则像是主收藏的秋冬,泄有余而补不足,引火归元,固藏阳气,使精气不再耗损外泄;修心养性更像是天清地宁,日月正位,给春夏秋冬、生长收藏的顺畅流转提供了最好的背景和载体。
  生、长、收、藏是天地四季的法则,亦是养生的法则。能“参赞天地之化育”,受自然之启发而顺应自然者,唯人而已。故曰:
  繁枝容易纷纷落,嫩蕊商量细细开,春也。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夏也。
  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秋也。
  谁将平地万堆雪,剪刻作此连天花,冬也。
  鼓之以雷霆,润之以风雨。日月运行,一寒一暑,天地也。
  心含大道,体和自然,法于天地,形神兼备者,真人也。
  。 最好的txt下载网

第五章 养生有术,心想事成(1)
不要被表面症状牵着鼻子走
  经常有朋友问我:“学习中医养生这么久了,怎么还是没找到我这个病的调治方法呢?”这是因为中西医是两种不同的体系,如果您拿着西医诊断的病名或者某一局部的症状去找中医的调养方法,确实不容易找到。
  很多朋友都是被一种病名或者无名的症状所困惑,迷失了调养的方向,不知从何下手,甚至干脆放弃,无奈地任由病情发展。
  抓住治病关键,就能以不变应万病
  事实上,病症虽然千变万化,病名也千奇百怪,但下面这些东西是固定不变的:
  1。无论什么病,都是发生在我们的身体上;
  2。身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最主要的零件就是五脏六腑。脏腑互为表里,又可以简化成肝和胆、心和小肠、脾和胃、肺和大肠、肾和膀胱、心包和三焦这六对组合。它们再通过所属经络影响其从属的类别部分,比如肝主筋,肾主骨。
  3。血气是身体的能量系统,通过十四条经络(五脏六腑本经+任脉、督脉)主干道,维持并推动五脏六腑和身体其他部分的运转。
  基于以上三点,我们可以看到,中医采取的是整体思辨、化繁为简的医治方法。绝大多数慢性病都可以从五脏六腑和经络血气的角度进行调治。
  破除万病的三*
  1。倒推法
  用倒推的方法将症状一步一步归类到五脏和血气。比如,有的女士月经延迟、量少,甚至闭经,最容易想到的原因是血气不足。再往下推,脾胃是化生血气的源头,所以可以推论到脾虚。那么,健脾胃就是主要思路。
  一个人有油脂性脱发是因为油脂从头皮渗出,污染了发根,导致头发脱落。这说明是他的油脂代谢出了问题,而油脂代谢是由胆汁完成的,胆汁又是由肝脏分泌的,所以应当从疏肝利胆这方面进行调治。
  有的朋友常常手脚冰凉,这说明两点:血气不足和血气下行不畅。因此,养血气和引血下行就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