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十年》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香港十年- 第1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体制的冲击。今年更出现了香港的大学到内地“掐尖”的说法,有人开始担心北大、清华“面临生源流失”,这就有点杞人忧天了。实际上,今年全国考生近千万,香港不过只招收一二千名,就算把考分最高的“尖子”全部“掐去”,对清华、北大的新生素质也不会有什么影响;是不是高材生,并不在于高考成绩一两分的差别。反倒因为这千多名学生有机会去香港,等于增加了同样数量的学生可以进北大、清华等一流大学,以此一层层类推下去,最后又会使一批本来可能进不了大学的孩子,得到了入学机会。把这些数字加起来就可以知道,香港在内地多招收一名学生,就可能“造福”多名学生和他们的家庭。所以,香港招生多多益善。
  香港的大学今年招生过程中的一些做法,再次被内地媒体用来批评中国自己的教育体制。例如,香港中文大学今年取消了对内地学生的面试,原因是“我们希望尽量做到机会公平,不能因为面试把大部分人排除在外。我们要给更多人,尤其是家境贫困的学生以机会。我们是办教育的,目的是要改变学生的一生。那些小地方来的穷学生,他们的一生会被我们改变。因此,把资源投到这里最有价值”。对此,《中国经济时报》的评论说:“公平,成为第一考虑,这值得内地教育认真反思——这是极为深刻的一课!”而《北京青年报》的评论,则称赞“香港中文大学对政策和价值取向矫正机制的一个‘快’字”,呼吁###门的决策者“反思和学习”。“自己来考试半小时都找不到考场,这样的人怎么能过关?”香港大学中国事务处的范冠豪先生有感而发的这番话,也成了对内地学生的警示。事因六月十七日,一千六百多名学生在北京参加香港大学的英语笔试,考试快开始了,仍然有不少考生找不到考场。北京一家媒体的报道即以“港大考试测验独立性”为标题。另一家媒体更评论说,许多内地学生过于依赖家长和老师,自理能力太差,这在港大老师眼里,也许是不可原谅之事,可是在我们现实中却司空见惯,甚至这部分学生往往就是好学生的代名词。香港的大学到内地招生,本来只能算是一份“薄礼”,没想到会引出那么些意想不到的效果,真是“礼轻情义重”了。所以,香港到内地招收应该一年年继续下去,而且应该招得更多。
  

香港能成为中国的教育中心?
不久前香港大学在内地招收了二百五十名考生,但引来南北媒体高度关注的,却是它同时把十一名面试表现不佳的“高考状元”拒之门外。校方的理由是港大对申请人的成绩与面试表现同等重视,以免出现“高分低能”学生。一时间,内地的众多评论人士对香港大学的做法大加赞扬,更以此来反衬内地饱受诟病的“应试教育”。广州的《南方都市报》就说: “它让我们看到,应试教育体制下培养出来的佼佼者,在素质教育体制下可能门都进不了。”香港大学是不是所谓“素质教育”的典范,可以另当别论,但这件事情表明香港大学在内地许多人心目中的地位,至少不低于清华和北大。香港有八所大学,由于本地人才资源有限,十多年前就开始招收来自中国内地的硕士生和博士生,而且逐年增加,尤其是读理工科的。招收本科生则是最近五六年的事情,最初由香港马会每年提供数十个奖学金名额,吸引了一批中国名牌大学的顶尖学生。我曾不止一次劝说内地朋友的子女放弃已被本地名校录取的机会,转来香港就读。他们也很争气,不用一个学期就叫香港同学刮目相看。这两年香港的大学又开始招收来自内地的自费本科生,人数由几十增加到今年的几百上千,每年学费加上生活费要十万港币左右,报名者仍然众多。不久前我到山东省会济南市,就在所住的酒店中遇上香港科技大学举办招生介绍活动。如此发展下去,香港有没有可能如理工大学陈文鸿博士所建议的那样,变成中国的教育中心呢?恐怕不行。最直接的原因是香港高等教育总体规模太小,根本不能同北京、西安或者上海等地相比,甚至比广州也差许多。但另一方面,香港的大学确实可以而且应该招收更多来自内地的学生。因为内地有强烈的需求,而香港则有此能力和吸引力,更可由此而缓解香港持续已久的“人才荒”。外出留学在中国内地早就成为风气,香港的大学只是碍于两大障碍,一直无法向内地学生敞开大门。首先因为香港的大学得到政府大量资助,如果到香港以外招收学生,就会被指责为用香港纳税人的钱补贴“外人”。几年前香港一位大学校长就告诉我,全香港的大学共有三千名具有博士学位的教授、讲师,实力雄厚,却只能够在这么个小地方招生,把自己困死,教育品质也越来越差,连许多香港的优秀学生都纷纷外出求学,而不愿进本地的大学。
  解决办法实际很简单,向境外学生(包括内地学生)按照实际成本多收学费就是了,这样不仅可以不补贴,还能够增加大学收入;香港今天终于这么做了,只是晚了很多年。再就是香港在英国人管治时期后期,严格限制内地人士移入;今天特区仍然沿袭这样的政策,来自内地的学生毕业后一般不能留在香港直接就业。近年来情况有所改变,那些享受马会奖学金的内地学生,毕业后只要得到香港公司聘用,都可以获准居留,而且工资不低。但自费来香港读书的内地学生,今后能不能得到同样待遇,特区政府还没有给个明确的“说法”。这个问题如果解决了,香港的大学对内地学生的吸引力就会更大。从香港的长远利益来看,当然应该鼓励他们留下来。问题是一旦这样的人数多了,或者香港本地学生找工作越来越难了,一定会冒出“内地人抢走香港人饭碗”的说法,更可能被某些政客用来大做文章。实际上,香港新一代的年轻人越是“困守孤岛”,就越没有竞争力;只有到了香港的大学生不怕内地学生来抢饭碗,更有勇气和能力到内地去抢饭碗,香港的大学体系才有可能突破当前的困境。在此之前,香港要在中国的高等教育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只是空谈。
   txt小说上传分享

香港人对内地客的矛盾心态
2005年11月
  迪斯尼乐园成了香港最新的宝贝,却有些叫人担心的事。首先是能不能吸引足够多的内地游客来玩来消费。香港为“米奇老鼠”安家花了那么多的心血,就怕像法国的迪斯尼乐园那样冷冷清清。因为香港本地才六七百万人,好多人早已去过美国、日本的迪斯尼,今后势难成为主要客源。来自欧美、日本甚至台湾的游客,对小一码的香港迪斯尼想必更没有兴趣。所以,香港建迪斯尼,从一开始就是打内地客的主意。现在香港迪斯尼风光开张,连国家副主席###都到场剪彩,为的是表示支持香港。内地游客也很捧场,纷纷弃香港本土的海洋公园,转而拥抱米奇老鼠。却又叫香港人产生另一个担忧: 内地游客把“不良习惯”带进迪斯尼,让乐园变了味道。于是,香港多家媒体就把镜头对准他们,连日图文并茂、绘声绘色地大篇幅报道这些北方来客的斑斑劣迹: 当众脱鞋脱袜,在不准吸烟的地方大过烟瘾,当街就让孩子小便,当然少不了随地吐痰。某些内地游客“丢脸丢到迪斯尼”(此为北京《新京报》社评题目的用语),本来是意料中的事情。但在香港那几家媒体、那些个“名嘴名笔”的嬉笑怒骂当中却带有对内地民众的一贯强烈鄙视。许多年来,那些香港人自己可以男盗女娼、偷鸡摸狗,但只要一谈到内地的事物,一遇到内地来的“表叔表嫂”,马上就会摆出有教养的“高等华人”姿态。他们对内地游客横竖都看不顺眼,能欺负就欺负,常常敲诈了人家的钱财,背后还要再嘲弄一番。这几年情况大有改变,许多店铺中的伙计听到来客讲普通话,就会抢着去做生意,甚至把讲广东话的本地客冷落在旁边。但香港人仍然有一种强烈的矛盾心态,一方面他们知道香港经济以及自己的生计都要靠内地和内地游客支撑,另一方面他们内心仍然看不起内地来客。迪斯尼开张期间香港媒体的作为,就是最好的例子。香港人担心,每天都来这么多的内地游客,会把迪斯尼糟蹋掉。问题是,香港迪斯尼本来就是以内地游客为主要目标,为什么不针对他们中一些人的习性,及早就做好相应的准备措施,让内地游客知道该怎么做,并且增加相关的服务设施呢?把美国、日本迪斯尼的那套管理游客的办法硬搬过来,肯定不行。如果今后香港迪斯尼摸索出一套办法,寓教育于游乐,把迪斯尼变成某些内地游客学习现代文明行为的场所,倒是功德无量的大好事。但要根本改变内地一些游客的习性,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香港人为此而怨声载道,那只能说明他们自己没有远见。当初筹建迪斯尼时,为什么不多划出一块地,多投入几百亿资金,同时建造两个迪斯尼呢?一个专门给内地游客玩,另一个给香港人自己玩,就像当年美国南部和南非实行种族隔离政策那样。而且,从内地人头上赚来的钱,还可以用来补贴香港人那个乐园的亏损,岂不是皆大欢喜?!
  。 最好的txt下载网

香港是中国与世界的交汇点(1)
1997年6月
  六月三十日子夜的旗降旗升,象征着香港一个时代的终结及另一个时代的开始。但要说将来的香港究竟会同今天有何不同,未来的香港究竟会呈现怎样的面貌,还没有多少人作过周详而深入的思考。多数香港人虽然对九七之变较以前坦然,但眼光仍停留在六月三十日之前的“今天”,而不是放到七月一日之后的“明天”,尽管再过三十多天“明天”就会变成“今天”。关注“今天”正是香港人的一大特征。香港社会的活力,源自香港人善于抓住眼前的一切机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