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一起上清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我们一起上清华- 第2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有波动?有还没弄懂的地方?”(2)
这一阶段的各科复习都要有重点。先抓重点,有时间再铺展开来。这时我在“二诊”复习时记录的复习重点就发挥了它的作用。我总是把上轮复习最薄弱的环节先攻克掉,再复习其他的。同时,为了能在复习的时候适当刺激自己的大脑,让自己不至于太厌烦那些重复过若干次的复习内容,我还调整了一些科目的复习体系,让自己从另一个角度复习。然而无论怎么复习,这时的我们都应该回归基础,回归课本。作为文科生尤其应该这样,我记得自己就在高考前的两个月内,把历史的五本教材复习了两遍。
  但到了五月中下旬,真正该摆在第一位的却是心态和生物钟的调整。
  我的心态调整就一个概念:快乐轻松。
  但事实上,这个时候很容易陷入各种消极的情绪。杀伤力最大的绝对是发现越复习问题越多,或者发现以前复习过的内容居然又忘了。我也同样遭遇过这些情况。恰恰是在高考前不久,我的数学和英语相继陷入了低谷,总是不在状态,莫名其妙地错一些很奇怪的题。这完全可以把我搞得火冒三丈或者忧虑不安,但因为我深知这段时间心态决定胜负,所以从一开始就告诉自己:无论遇到什么事,一定要轻松快乐。当然我并不只是说说而已,我把这个作为一个信念,不断地加强,每天都要告诉自己很多遍并付诸行动,始终让自己保持愉快。我给每件让我烦恼的事定了个界限——烦恼当然是正常的,但我一旦走出教室或者一堂课结束,我就要把刚才的烦恼统统留在产生它的那个地方或那段时间。一句话,每天我都会有无数个烦恼,但每天,我也有无数个重新开始。
  对于自己复习过又忘了的内容,我采取的做法是:那就再复习一次呗。我完全没有自责,或因此产生任何多余的联想和担忧。我过去曾向上几届的学姐请教过这个问题,我想知道会不会在高三后期还发现自己复习过的内容却忘了,学姐告诉我这很正常。的确,即便从遗忘规律来看,这也完全是合情合理的。那么对于合情合理的事,我还多抱怨干什么呢?与其抱怨,还不如利用发牢骚的时间把这个问题解决了。高三后期就应该有这样的心态:解决一个问题就是胜利,能解决多少就解决多少。遗忘是正常的,最后比的就是谁把他记住的用好了。这段时期,我们应该让自己成为“头脑简单”的人,只是就事论事、就题论题,不要引发多余的联想和担忧,尤其是心思细腻的女同学,更不要因为一点点不顺心就引起对高考甚至整个人生的怀疑和否定。“快乐哲学”是每个高三人需要的,这也同时是我们所需要的一种境界,面对各种困难仍然可以开怀而笑。一开始,我并没有真正做到,但因为我不断地加强信念,不断地努力保持快乐,真的从最初的“假装快乐”变成了最后“享受快乐”,我可以说:高考前的我真的是愉快的。
  因为我其实是个容易紧张的人,高考前过浓的备考气氛甚至是决战气氛并不是特别适合我,所以我自己针对这个情况作了这样的心态调整:淡化高考。我避而不谈大学的打算,不考虑暑假的安排,更不去看倒计时,我只是每天完成该完成的任务,轻轻松松,开开心心。但每个人的情况不同,对那些有压力才有动力的人,不妨就把倒计时贴在桌上。总而言之,到高考前,在知识上的准备几乎是“大局已定”,决胜的就是心态了。你一定要找出适合自己的心态调整法。
  软件上去了,硬件也得过硬。我们的身体在这个时候可是宝贵得不得了。能否有一个健康的体魄和充沛的精力对最后的成败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要做的,就是调整生物钟,让自己休息得更好,精力更充沛。
  其实这件事我们寝室在“二诊”后不久就开始做了。我们一致同意把晚上睡觉的时间从12点提前到11点半,“三诊”后又提前到11点。中午的午休也逐渐增加到一个小时。对于住校的同学来说,休息时间的调整需要整个寝室的配合。想想,你的同学都在奋笔疾书,你一个人能睡得着吗?一开始,我们寝室也是这样,有时候我先睡了,但一两个室友仍然在看书或者讲话,这样我就很难入睡或者很容易被吵醒。但我们寝室有一个特点,彼此很坦率,有问题有想法就说出来。所以我把我的想法告诉了她们,还顺便倡导了个所谓的“十一点睡觉运动”。结果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寝室的休息时间成功提前。后来,我们还对中午的休息时间做了大刀阔斧的改革,过去我们是1点到1点40分学习,然后午休到2点20分,但为了配合高考的时间,我们决定先休息,并且加长到一个小时。两点钟我们起床稍作梳洗后,大家就拿出数学的选择填空题练20分钟。这都是为了配合高考下午的数学考试。因为我们发现起床后脑袋很可能是昏昏沉沉的,所以需要做一些题清醒清醒,也可以算作“热身”了吧。这样的调整当然更需要整个寝室的努力了,一到了休息时间,总会有人提醒忘记的人,每天也有人负责调闹钟。经过这样的调整,我明显感到自己的精力更充沛了。但这样的调整也许会因人而异。在我们寝室的调整过程中,就出现了一两个小插曲。当我们的休息时间加长后,黄景怡反而发现自己越睡越昏了。几天后她得出结论:她睡得太多了。因为她长期以来已经习惯了那种较少的睡眠,现在突然增加时间反而让她很不适应。所以她最后退出了我们的“十一点睡觉运动”,仍然看书到11点半,但她把床头灯尽量压低,也没有弄出响声吵醒我们,所以我们每个人仍然获得了自己的最佳休息。
   电子书 分享网站

“有波动?有还没弄懂的地方?”(3)
除了睡眠这样的休息时间的调整,其实还涉及很多其他零碎时间的利用和调整。过去我习惯抓紧晚饭后到自习的几十分钟时间学习,每天晚自习下课后,除了在教室多学习半个小时,我回到寝室还会学习半个小时以上。但在高考前一段时间,我发现自己每天一上晚自习就困得不行,有一天脑子几乎没法转了,同时,早上我起床的时间也越拖越晚——从六点四十五变成七点。我找老师谈了谈我的问题,他告诉我造成这一切的原因是我没休息好。他建议我以后晚饭后不用急着去学习,可以小睡一会儿或散散步;晚上在教室自习后,回寝室就不用再学习太久了。他甚至还建议我,回寝室可以翻翻自己喜欢的杂志,读读散文等等,总之就是要放松身心,保持愉快,只要不把自己弄得太兴奋就行。虽然一开始看见一些同学都那么抓紧时间,我实在没有勇气多休息一会儿,但后来自己在那两个时间段越来越困,再加上老师的建议,我心一横:少看点书没关系,一定要休息好。 我照老师的话做了,也真切地感受到了这样做的好处。自己的精力一充沛,心情也好,效率也高,那个乐呀。
  总之,高考前的任务是调整,千万千万不可忽略。不要为了自我安慰而在这段时间开夜车或者打乱作息时间。高考就像运动场上的竞技,要看当时的状态,而这个状态就要通过这段时间的调整来找到。
  

“尽吾志可以无悔矣!”
带着平和的心,我走向了考场
  在学《游褒禅山记》这篇课文的时候,我很深刻地感受到真是太难背了,尤其是说理的那一段,根本没有心思去思考它背后的含义。但当后来细细品味时,才发现个中深意。我最喜欢的一句话是:“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高三整个一年的辛苦,让我对这句话有了很深刻的感受。如果一定要严格衡量的话,我们的努力总是几倍甚至几十倍于我们的回报。如果过分苛求某个结果,单从最终的结果来断定自己成与败,那么我们很容易就会心理失衡,而这带来的最恶劣的结果之一就是否定自己的努力,甚至否定自己整个人。我本来是这样一个人,但高三改变了我。我看到自己如何从一个一个挫折中成长,我明白自己的付出有多大,我珍惜我的努力,所以我不会轻易因为一个结果而否定它。高考是最后的战役,虽然我们已经做了充分的准备,但发生意外的概率还是存在的。每年都有这样的事,要么因为过于紧张,要么因为身体突然不适,要么因为当年的题无论如何都很不对自己的胃口,或者因为改卷老师在看你的试卷时心情就是不爽所以下手狠了点……总之,很多人在辛苦一年后却换来了一个令人哭笑不得的结果。这样的事,当然也有可能发生在我身上。如果要去担心,恐怕我会紧张得什么也做不了。而唯一能对抗这种无谓的担心的方法就是做好接受一切结果的准备——尽吾志可以无悔矣。这当然也可以看作考前的心理安慰。毕竟带着一颗平和的心才能更好地面对考试,才不至于在问题出现时因过多的牵绊和考量而分去了心神。同时,经过一年的奋斗,我已经看到了自己的成长,我看到自己可以为了梦想而甘冒失败的风险,可以勇敢地接受挑战;我看到自己能够更坦然地面对失败,能够很快地从阴霾中走出;我看到自己更珍惜朋友、家人,更懂得发现生活的美、享受生活的美……这所有的成长已给了我充分的理由,让我相信,无论身处什么位置,我一样可以不断前进,我一样可以成就未来。即使当前的失败,也无法阻止我未来的辉煌。这些想法,让我既平和,又有斗志。在这样的心态下,我走向了考场。
  高考对于高三的学生而言,总是充满神秘感。过去我向那些走过高三的学长学姐询问高考的感觉时,听到最多的答案是:“就那样呗。”这真是一个模糊不清的答案。“那样”是哪样?但当我自己也经历了高考后,我才发现高考的确一点都不神秘。现在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