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清朝当大官》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回到清朝当大官- 第23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对于这本账,杜唐的心里算了很多遍了:“北王。你就放心吧,这些开支还是可以支撑的,你就不用担心了”。

    “这些银子不光是要来造枪遭炮造船的,以后我们的开支会更大。而且,即使火枪火炮铁船研制成功了,我们后面还需要不停的改进和完善。另外将士们要是人手一把枪,每个营一门炮,这得要多少银子啊,至于战船,那就更不用说了,一艘船所耗费的银两够一个县的百姓吃一年,你信不?”,李序然对一脸不在乎的杜唐说道。

    “那怎么了?那我们的银子也够,没事,只要不是每人一艘船就行了”,杜唐还是没有明白李序然的话。

    “哎,我说你是猪脑子啊,本王给你说的意思不是说,我们闲杂的银子不够,是要给以后不断扩充的军备还有老百姓的生活打下更坚实的基础。换句话说,我们就是要在现在的粮食、牛马羊、茶叶、瓷器和布匹丝绸等意外找另外一条可以增加收入的路子,这样才可以为我们以后庞大的开支提供源源不断的支持,明白了吗?”,李序然没好气的说道。

    这时杜唐才明白过来李序然说的重点,但是他还是不明白,除了这些庄稼和牲口外,顶多弄个茶叶和瓷器还有绸缎什么的。现在李序然要在这些东西以外的地方寻找一条能为大家挣来银子的出路,这不是天方夜谭吗?

    于是,杜唐问道:“大哥,那你说说,我们还有什么法子能带来银子?”。

    “开银行”李序然脱口而出。

    “什么?银?什么银行?我怎么从来就没听说”,杜唐说道。

    李序然哈哈大笑几声,这才知道自己又用错词了:“我倒给忘了,这都是洋人说的玩意,这个银行嘛,就和我们平时说的钱庄呀票号啊什么的差不多,就是很多人把银子存在一个固定的地方,然后由银行给他们开出证明,他们可以随时取钱,也可以长期存着,银行可以给利息”。

    “何为利息?”,杜唐问道。

    “利息就是,这么给你说吧,举个例子,你在银行存一百两银子,在银行方三年后,银行给你一百零五两银子,这多出来的五两银子就是利息,知道吗?其实,不光是可以赚利息,银行可以做的事情有很多”,李序然对杜唐继续说道:

    “比如说做买卖的人,他在南江省,要去北沙卖牛羊,当他经过长途跋涉后他来到了北沙,可是,北沙买东西的人给的他全部是散银子。他要将这些银子全部带走后就会非常的麻烦,而且路上还有危险。但是现在有了银行,他就可以把银子存在北沙的银行,银行给他开了银票,他到南江当地的银行再取出来就可以了”。

    “这个现在就有啊,我们有了银票不就是这么回事吗?没有特别啊“,杜唐说道。

    这时,李序然只好再给他举例子:“这只是银行最基本的一项的内容,另外,急需要钱的人只要有房屋或者粮食牛马羊等东西但他又不想卖,这种情况下他就可以向银行借银子,但是银行要收取利息。同时,以后大家缴税或者衙门里发放俸禄这些银行都可以做的“。

    听李序然这么一说,杜唐便觉得这个银行还确实有些来头,里面的门门道道还真不少。这是一个专门弄银子的地方,而且是越有钱越好挣钱,李序然担心的以后一旦用钱处多了银子不够的问题还真是非这个银行莫属了。

    但是。考虑到银行这个名字太过新鲜,李序然便叫人把银行的名字改为银庄,但从事的业务和银行查不多。

    这一时期,一些商业活动也发展了起来,尤其是两江这种富裕的地方,现在李序然能做的就是给他们正确的引导。适当的培育出以批做大事、能做大生意的商人,这对于以后大量的资金调动和保障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同时,对于人们的思想有很重要的影响。

    几天后,李序然将建银庄的这个想法告知了各省的巡抚和布政使。让他们先找地方在房间的门头上写上银庄的大名。与此同时,向各地的百姓们大力宣传银庄的内容和经营范围,同时让他们知道其中的好处,包括利益的好处,还有安全和便利等。

    银行的事情就这样安排下去了,枪炮和战船的试验研制正在进行,各地的经济蓬勃发展,银庄也在筹建中,而剩下的一项改革也在稳步的推进。

    在这个时代。类似书院和学堂之类的地方还是不少的,尤其是在文化氛围比较浓厚或者是富裕一些的府县都有,甚至于私塾这样的地方也是由来已久。

    所以,当李序然提出再次要建讲学的地方时。大家并没有觉得很陌生,而且还能有一些吃的,这倒是听着新鲜。在秋收闲下来的人们便都聚集在各地新开的讲堂来听讲。

    刚开始的时候,只一些小孩还有闲来无事的人去听讲。由于李序然提倡要提高女性的地位,所以,后来也有一些闲在家的女人来听讲。

    他们当初是把这些地方当成是像听戏听曲这样聚集热闹的地方。但是没想到后来人们渐渐的发现的这个什么新课还真是有意思,什么地理、物理化学,政治什么的,就像是听说先生说的那么遥远一样。

    听的人多了,渐渐地,一些读书人也来听了,并且讲课的内容也成了大家最热议的话题。

    北江的北王府外的一条街上的小饭馆里:我说店家,你到时快点上菜啊,对了你这开水达到一百度沸点了吗?要是水开了,可千万要小心,热气烫伤了比开水烧伤还疼,那个叫什么气化液化的,对气化,哈哈哈……

    就这样,这些人把这些新名词当做一种时尚而流行,这在李序然看来都是些中学的的知识被人人们津津乐道,不过,这倒也是件好事起码,李序然让他们提前进入到了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了。

    就这样,百姓们有着自己的新生活,而李序然他们也在有条不紊的进行着他们的枪炮战船的强军路。

    记得曾有人说过失败是成功之母,这就意味着他们要经历无数次的失败和重新甚至重复的试验。

    这只在书籍和影视作品中见过这种生活的和经历的李序然可算是领教过了其中的滋味了。

    就单单一个火枪,确切的说一个螺丝,一个小口,都关系到最终的成败,射程、准星,杀伤力,这些听起来只是个名词的语言,可要经历过了多重反复的计算、试验、演变等,其中的艰辛和复杂只有亲自参与了的人才能体会到。

    现在要把火炮改为铁炮,同时要装上更稳固的铁架,所发射的弹丸也有了很大改良,杀伤力会很大,但是研制起来也就更复杂,需要的时间也就会更长。

    至于战船,主要在于铁甲称重里和发动机的问题,之后便是在上面加固铁炮的问题,这样一来,战船的作用才能真正的体现出来。

    之后,朝廷每年都会派一些人去国外参观学习,而李序然也每次通过他在京城的关系和影响力来安排有针对性的安排一些人去学习和参观,同时,专门专门告诉他们一定要将一些书拿回来,比如一些更专业性的构造学和力学等。

    在两江的人到国外学习,回来之后再实践,实践的时候有了自己的亲身经历,同时又有了书籍和图纸参考等,同时,两江的具体情况也迫使他们不停的提出新的思路,完善新的想法。

    就这样。一转眼就是三年,这三年里李序然几乎都几乎重复同样的生活,他既像是个科学家,又像是个老师,既像一个指挥家,又像是个善于钻研的学生……

    可不管怎么说,他有了成绩,功夫不负有心人,这三年的时间,他确实没有白费。

    这天是他们进行这样试验的三年整。李序然命令大家开展一次全面的大试验,也就是相当于演习。

    火枪已经成功的造出,数量已经达到了五千条,射程准度杀伤力都是领先的,李序然要他自己记忆中的“三点一线”来训练他们,而且还帮石头绑在枪头以锻炼举枪的稳定性,现在军中会打枪的人已经不是什么新鲜的事了。

    铁炮也可以发射炮弹了,其威力要起之前的火炮要厉害数十倍,有人戏说看了他们现在的铁炮。之前的那些个火炮简直就像是放鞭炮。现在已经有五十门铁炮,当然,只要有了第一,后面的就是照猫画虎。简单多了。

    最难的还是战船,因为,里面牵扯的布局和构造及其复杂,他们缺乏具体精细的图纸和数据。同时,蒸汽机的原理李序然尽管知道,但要用到这个大铁船上。还是颇有些难度。况且,战船上安置铁炮也会是极为复杂,真正的战时要不停的变换角度,这一点是很难掌握的。

    不过,经过这三年的努力,还是有些进展的,现在造出的这个铁船就是将原先的的木制外表变为现在的铁甲,而且变大了,同时还有铁炮在上面,但是要真正的灵活战斗,还是需要一些改进的。

    改进的条件有了,人员也有了,经过三年的培养和成长,已经有一批专门从事这方面研究和试验的人,同时,其他相关的辅助设施如厂房还是运输等都非常完善了,所以,大家的干劲十足,信心大增。

    条件是有了,但时间却快要到了。

    大家都记得很清楚,当初说的是:李序然这个北王在北沙和两江这三个省待三年,过了三年之后回京,回京后他依旧是北王,京城的北王府依旧在那里,但是,回京后他就不是北沙和两江这三个的北王了。

    其实,三年的时间早就够了,因为,这些武器研究和试验是在他做了大半年北王之后才开始的,现在距离那个时候已经是三年半了。

    在前段时间,也就是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