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清朝当大官》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回到清朝当大官- 第20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就这样,时间过得飞快,秋收的时候到了,李序然不得不将有些任务停下来,重点是收拾今年的粮食,同时,一些条件好的地方在新开垦的地里中的庄稼也有了收成。这对于李序然来说,这不仅仅是粮食的收成,更是他这次革新的收成。

    与此同时,吏治也有了一些进展,单就说河南,七品以上的官员就收拾了十一个,不过,这些人都是作奸犯科之类,所谓的庸官并没有处理几个,不过,李序然给了他们倒计时:从新政正式开始后,如果还没有作为,那就严办,尤其是对新政的推行力度来看。

    李序然这样做也是有自己考虑的,毕竟要给这些人留些时间。一方面要给他们能适应的时间,本身吏治就给他们带来了很多约束,。而另一方面就是要给李序然自己时间。只有过去一定的时间,才能找到更有力和说服力的证据。

    至于剿匪,前面已经说了,李序然在这一方面是很有经验的,所以,这次也不例外,不少山匪已经剿的差不多了。不过,毕竟他来这里的时间还是短了些。而且每个地方的情况都不一样,而河南的情况是在一个叫怀南县地方,目前还有一股匪,这也是最为顽固和强大的一股匪。

    说他们顽固是因为这里的地形非常复杂。崇山峻岭,而且树林茂密,所以,即使方向感很强的人,也不保能进去之后能原路返回。而说他们强大是因为这里汇聚了各路没有剿尽的匪,这里被视为他们最后的避难场所,尤其是他们府总老大花刀脸,是河南境内公认的匪首,非常难以对付。

    按照李序然的安排。他打算接下来要去河北,因为趁着秋收这个时间段正好可以检查一下河北各地落实的情况,而检查完后。就秋收也就结束了,那样,就可以全面在河北开始实行新政了。

    更以进一步的计划是,在明年开春后,他将带着河南河北两地的实践经验去各地督促,而那个时候他就有更充足的理由和更丰富的经验来完善他的这个计划了。到时那个地方有那些问题他很快就能找出来,而河南和河北经验得到他们的宣传后。这些官员也就知道该怎么做了。

    可是,就在他准备走的时候,一个消息令他改变了他的计划。

    这天,杜唐来对李序然说道:“大哥,我们在走之前得要把这最后一股土匪给剿了,不然弟兄们的心里可不好受啊”。

    “剿当然是要剿了,但我们当下还有更重要的任务,我们面对的是大局,不能在这里耗的时间太多,我会派官兵将怀南县围住,并且慢慢的缩小包围圈,同时,就用咱们上次的方法,困住他们,冬天是最缺吃食的时候,一定能把他们给剿灭的”,李序然说着。

    “大哥,你听我说,是这样的,这里就剩这么一股匪了,大家可都看着呢,我们要是就这样把他们放过了,其他地方的官员和百姓们会怎么看呢?这不仅仅是要剿,还要快,要是慢的话,要是靠将士们的话,别人一定会觉得剿匪在短期内根本就没有效果,这将是他们完成不了任务的一个托词啊,我们举起剿匪的这一刀,不仅是给匪看的,也是给那些对新政阳奉阴违的人看的”,杜唐召集的说道,很明显,他是在极力的劝阻李序然千万不能给这些匪一丝的喘息之力。

    李序然放下手中的东西看了看杜唐,然后慢慢的坐下,这段时间以来,他确实累了,心思也乱了,经常这样出岔子,从方才的话来看,杜唐说得很有道理,比他想的要周全多了。

    再看看杜唐,他也明显的消瘦了很多,他既要协助办理吏治的事情,又要督促各地来的文书,还要叮嘱那些剿匪的兵丁,经过多次历练,他也是个懂的很多也能办很多事的人,不过,这次革新的事不比以往,不是一点的耗人啊。

    河南有这这么好的条件:巡抚张晋成对自己很服从,而一些主要的官员也被清除了,最关键的是当地的百姓由于亲身经历了赈灾的事情,所以对新政的拥护程度也不同其他地方,这一点是至关重要的。

    但即便如此,还是有很多问题没有解决,现在权当就是因为时间还短,效果不是很明显吧,那其他地方就更不要说了。

    真是岁月催人老啊,现在好了,这短短的不到一年的光景,李序然就老了很多,甚至要比他在做征北元帅的时候还要艰难。

    想到这里,他就对杜唐说:“哎,都怪我,忙的都糊涂啊,你说的对,那我们就想办法先把这件事办完再走吧,起码我们也算完成了土改、吏治、剿匪中的一项了吧”。

    这时,杜唐高兴的说道:“这就行,只要有大哥的命令就行,我们都想好办法了,你就不用管了,好好的休息一下,我们去办吧”。

    “不行。这怎么可以呢?上次让老十三扮成我,你们就是用迷药把握给哄了,这次你们可不能这样做了。你刚才不是说了吗?我们要给其他地方做个榜样吗?那就由我亲自去办,这样岂不是更好吗?你一说,我就知道你们都有主意了,说吧”,李序然认真的说道。

    杜唐看样子是拗不过去了,杜唐只好把事情都给李序然说了。

    原来,这个匪首花脸刀放出去话。他只要有机会就把李序然给杀了,不管事在路上。还是在那个官府,不管是在河南,还是在其他地方,哪怕是京城。只要有机会就一定要李序然的人头砍下来,为他们死去的几千兄弟报仇。

    而当杜唐他们知道这个消息后,就和安刚还有十三骑的人商量,还是让老十三去扮李序然,到时将这些匪给引出来,然后再一举拿下。

    当李序然知道了他们的这个想法后,严厉的训斥了杜唐,并告诉他再也不能这样替他冒这个险了,之后他完善了这个计划。

    这个计划的关键在于一个“引”字。所以一定要在表面做足文章,李序然亲自去,自然把这场戏演的更真一些。

    第二天的时候。李序然便向各地发出告示,说了自己要去河北的消息,而这个怀南县正是经过河北的必经之路。

    为了把戏演的更真一点,李序然有意让各地官员严密封锁他去河北的消息,同时,他又有意派人在沿路守护。这样一来,他的行踪自然很快就被那些匪知道了。

    李序然这次没有骑马。而是和上次一样,他坐了轿子,而他随身带的侍卫并不是很多,他将人马分了几拨,有之前的先遣军还有后面殿后的。但是,他们之间拉开了距离,这样做的目的就是想告诉他们李序然要来了,同时,也想将山匪引出来更多,因为,他们一定会怀疑李序然到底在那个轿子里,所以他们就会派出更多的人来暗中窥伺,到时就可以一举拿下了。

    而最为关键的十三骑全部到位,他们将化作普通士兵跟在李序然的左右,同时,李序然从京城带来的亲信也化作各路的士兵,一旦有设么风吹草动,就全力上前剿匪,这些人中大部分都在北征的时候上过战场,作战有经验,同时,武功高强,比起打仗的场面,这还真算不上大风大浪。

    就这样,李序然一行便大摇大摆的向河北方向走去,而快到怀南县的时候,他命令随行的人员在怀南县衙休息,第二天再走,以保证有足够的体力。

    当晚,他将杜唐和安刚叫来,吩咐他们:千万要小心,不能露出丝毫的蛛丝马迹,因为,谁也不敢保证,在这县衙里没有匪的耳目。

    第二天的时候,大队人马便依照计划行事。

    而在这里盘踞的山匪早就开始了他们的部署,花脸刀命这些人同样也分几个部分,要从几个方向来扰乱李序然的随行人马,最后集中力量主攻李序然的轿子。

    在这个山匪里面,有个叫杨明统的人,他不会武功,也没有杀过人,甚至他都不缺食少衣的,他之前还在衙门里当过小吏,也不知道他怎么就混到了土匪里,而且还做到了二把交椅的位置,同时也是山寨军师的角色。

    对于李序然这次途径这里,他确实也表示了一些怀疑:依照李序然的风格,他是不会用这么多的人来为他护卫的,这样劳民伤财的事李序然从来就没有做过,现在又恰逢新政之际,他本人也是变法的主导者,他们怎么可能冒这个天才之打不讳?

    但是,毕竟他是军师,其他的人可不像他这样周密的考虑问题,他们是匪,他们只会打打杀杀,其中也包括匪首花脸刀,他们全部主张必须要将李序然杀掉。

    同时,这也是他们绝好的机会,不然的话要等李序然再次这么近距离的和他们接触,那也是难上加难啊。所以,这个杨明统也只好同意了他们的刺杀计划。

    也不知道这些山匪到底是从那里得知的消息说是李序然有极深的内力,所以,他们竟然在路上挖了陷阱,要将李序然先困住,然后再杀掉。

    但是,他们这次想错了,错就错在他们低估了李序然之前就知道他们的伎俩,错在他们低估了李序然手下亲信的战斗力和武功,同时也错在他们低估了形势的判断:这种事情不是杀一个李序然就能了事的。

    就这样,还没等这些人靠近李序然的轿子的时候,他们就被拿下了,而这个时候,李序然还没有走到他们所布置的那个机关前。

    其中大部分匪已经被当场斩杀了,而之后怀南县又来了一批官差,他们按照李序然的命令顺藤摸瓜找到山匪的老巢,将他们一网打尽。

    就在大家准备再次出发的时候,李序然特意注意到那个叫杨明统的人,他是这帮匪里很有特色的一个人,他没有武器,也没有杀人,刚开始的时候,他在后面指挥着,而当这些山匪患被制服后,他也就主动伸出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