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之誓死不降》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明末之誓死不降- 第6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雨越下越大,团丁们的情绪就越来越低落,抱怨声也渐渐响了起来,认为这么大的雨天自然得找地方躲雨,而不是冒雨前进。不过,当这些埋怨的人得知仇天行走在队伍的最前列时,他们便纷纷闭嘴了。再加上身边的宣讲员的鼓动,一个个又迸发出火热的激情继续前进了。



  人的情绪非常奇怪,它很容易受到身旁事物人物的感染。再低落的情绪被周围欢乐的气氛包围也会一点一点的提升的。原本低落的士气在周围人一鼓动下,纷纷变得昂扬起来,似乎再大的暴雨也阻挡不了他们前进的步伐。



  这时,有人起了个头,一个、两个、三个,许许多多个团丁纷纷唱了起来。



  向前向前向前!



  我们的队伍向太阳;



  脚踏着祖国的大地;



  背负着民族的希望;



  我们是一支不可战胜的力量。



  我们是百姓的子弟;



  我们是百姓的武装;



  从无畏惧;



  绝不屈服;



  英勇战斗;



  直到把鞑子消灭干净;



  中华的旗帜高高飘扬!



  ………………………………………



  保安团的团歌就这样一遍一遍的唱着,可能歌声能给人力量,似乎吼得越响,湿冷的身体就能恢复些温暖一样。



  安陆离应山一百多里,平常行军也要一天一夜。如今这风雨交加的时刻,那花的时间就更多了。



  不过时间不等人,早一刻到达安陆,就可以提升一丝胜率。风急雨大不仅阻碍了保安团的行军,也会麻痹敌人的防守。



  暴雨越来越大,大白天就彷如黑夜一般,大自然的力量让人恐惧,那不时响起的轰轰声和划过天际的闪电更是让人心悸无比。这种天气,那些平日里坏事做尽的人们恐怕都会紧闭门窗,躲在床上瑟瑟发抖吧。雷声有震慑之用,能突破人心的重重防守,直达最隐秘的地方。心中有鬼的人最怕平地起惊雷。



  就在这天色如幕,电闪雷鸣间,一只部队仿若来自地狱一般,从天际走出,伴随着狂风大雨如一条蜿蜒的长龙一样前进。目标坚定,气势高昂。



  队伍刚出发时只是变天下雨,后来又打起了雷。其实仇天行知道雷雨天可不能走在空旷的地方,那是会引雷的。只是命令以下,朝令夕改可是会很伤士气的。无奈之下,仇天行只能咬牙前进,决定赌一把。两军交战战死是死,被雷劈死也还是死。只是被雷劈死象征意义巨大,代表着上天的抛弃。好在六营和七营没有铁甲、长矛刀剑也按照仇天行的命令用布裹了起来,向下拿着。暴风雨过去后,也没有人死于雷击,到是路上走散的大有人在。



  仇天行心中大呼侥幸,总算没有背负不祥之兆。



  当雷阵雨退去后,太阳又出现了。火辣火辣的太阳照在湿漉漉的大地上,气温又渐渐升了起来。团丁们纷纷脱下了蓑衣,折叠绑在身后,然后继续前行。



  又行数十里,大军走过了保安团的势力范围,进入了敌境。一个小镇出现在前方,远远看去,小镇房屋层叠,错落有致,似乎比较富裕。



  总部进军安陆,乃是孤注一掷,大军只有数日粮。一旦安陆不克,耽搁数日,那大军就会无粮自散了。所以,行军路途上征集粮草也十分有必要。



  仇天行命令一个中队前去征粮,收集生姜之物熬汤驱寒,其余大军继续前行。



  匪过如梳,兵过如篦,保安团过后则如洗。洗净污秽,留下朗朗乾坤。当然其中也伴随着人头滚滚,鲜血横流。汉奸鞑子之流丢掉性命,拥护抗鞑的人们则汇聚在民族大旗下奋勇作战,向鞑子发出复仇之音。



  仇天行带着部队离开了,身后那个曾经安宁的不知名小镇就要陷入腥风血雨中了。是对是错,是非曲折,自有后人评定了,仇天行顾及不上,他唯一想做的就是尽一切的力量带着保安团活下去,与鞑子不死不休。



  或许因为大雨的缘故,总部大军一路行军没有遇到路人,更没有遇到安陆方面的探子。于是,第二日下午,急行军上百里的大军在休整一番后便潜至安陆,兵临城下!
第一百零二章 顿兵不前
  因为残明的反攻,湖北方面都是草木皆兵,一日三惊。而总督府又抽调了德安府精锐布防南方边境,安陆的城防能力便大大降低。于是,知府便召集缙绅地主,每户抽调家丁五十。于是,短短三日里,便有了三千联军。



  原本事情并没有这么顺利,可是正是有着保安团的压力,让这些缙绅地主们空前的联合起来。不再计较一兵一钱的得失,而是同仇敌忾,共同抵抗保安团这生死大敌。



  其实,这些缙绅地主们误解了保安团。在德安府鞑子宣扬下,保安团成了闯贼之流,一路行军一路洗劫,财宝带走,土地分掉。这让这些依靠土地耕读传家的地主们恐惧无比,失去土地的他们就会一无所有,烟火鼎盛的偌大家族也会瞬间败掉。这种恐惧充斥在他们的心头,成为所有人的黏合剂。生死大地在前,彼此之间往日的恩恩怨怨都被压制下去,携手共抗保安团。



  若是仇天行知道这些人的想法,肯定会解释一番。因为保安团的政策是剥夺汉奸的财产,而不是剥夺地主们的财产。汉奸的定位就是主动替鞑子维护统治,主动向鞑子交粮纳税。



  只是,仇天行的这种解释注定会让地主们嗤之以鼻的。在鞑子的统治下,不拥护鞑子,不向鞑子交粮纳税,那么恐怕家族都将灰飞烟灭了,何谈汉奸不汉奸?



  所以,注定的,保安团与这些依靠鞑子的地主缙绅们势不两立。无论口号喊得震天响,也改变不了其核心的利益二字。



  鞑子入关,这些投靠鞑子的缙绅地主们乘势扩大了家族实力,这是第一次利益的重新分配。而仇天行竖起保安团大旗,准备借助这些缙绅地主们的实力扩充保安团的实力,这就是第二次的利益分配。



  夺人钱财犹如杀人父母,掘人根基那更是不共戴天的仇人!两者之间没有一丝一毫的妥协可能!除非一方转变立场。



  于是,就在这种情绪的驱动下,鞑子的官兵懒散度日,而地主联军却枕戈待旦,精神倍振。



  所以,当仇天行的大军杀到城下时,首先发现的就是地主联军。



  “敌袭!”



  “敌袭!”



  凄厉的喊声回荡在安陆城的上方,原本大开的城门缓缓闭合。一个个慌张的身影在城头来回跑动,在被守将砍下几颗脑袋后,便镇定了下来,只是手足依旧颤抖不已。更多的士卒从城中源源不断的涌了上来。



  一炷香时间,安陆便进入了作战状态。



  时间已近黄昏,大军顿兵城下,奇袭失败。其实仇天行也没有将希望全部寄托在偷城上。一来自己没有足够的马军,无法迅速夺门,二来两营初建还在磨合期,没有形成足够的战斗力,硬碰硬不符合总部的利益。



  所以,仇天行的打算就是围住府城,蚕食乡村,迅速的恢复战斗力。



  黄昏的落日照的人心惶惶,凶残的敌人大军逼近,让守城的联军心胆俱碎。那些官府反复宣扬的杀人、批斗、夺田、改造等等邪恶行经,并没有让联军同仇敌忾,反而是无比畏惧,人人自危起来。人的心理十分复杂,同样的人在不同的环境就会仿佛换了一个人似的,英雄能变狗熊,狗熊也能变英雄。许多时候,英雄其实都是被逼出来的。



  这时候,就需要鼓动士气的人了。一个年轻的将领模样的人扯起了大嗓门,在没有扩音器的时代,一个大嗓门是一名基层将领必备的优良素质。



  震耳欲聋的声音果然有很好的效果,在熟悉的声音出现后,慌乱的军心稳定了下来。



  “不要怕!团匪人数很少,都是残兵败将!匪巢应山已破,这些贼寇都是丧家之犬!只要我们顶住,朝廷就会发重兵前来,团匪覆灭指日可待!”



  “一定要顶住!团匪要夺我钱粮,占我土地,掠我同胞,斗我族亲!是可忍孰不可忍!”



  这名将领略有几分文采,看样子是进过学的,不像那些大字不识几个的粗汉武夫。



  虽然将领的话许多人听不太懂,但是意思还是知道,这些团匪贼寇是来杀人夺财的!这可怎么行!凭啥团匪一来,就要杀抢。自己答应,手中的刀子可不答应!



  于是,气势稍微恢复了一些。



  “水兄果然厉害,这不一出马,军心便定,果然有大将之风啊!”



  将领身后一名手拿折扇,头顶光光的只留一条小老鼠尾巴的年轻人击掌叹道。



  “是啊!是啊!杨家五行,水兄最行!杨水兄,小弟佩服佩服啊!”



  听见众人的奉承,杨水没有得意,反而用厉色的目光扫视这些插嘴的人。



  杨家是安陆的地主,家中有五个兄弟,信奉五行相生的父亲便给兄弟五个取了单字名,分别是木火土金水,讲究兄弟齐心,五行相生,一个旺一个。杨水最小,家中排行第五,于是水字名便落到了他的头上。原本水字名很不错,讲究容纳万物,滋润万物的意境,可惜的是配上杨姓却不好了。杨水与阳水发音一样,而阳水就是仇天行前世的羊水。这可让杨水分外难堪,几次想改名父亲都不同意。



  说来也怪,这五行相生,杨家的兄弟几个也是一个比一个厉害。尤其是最小的杨水,更是文武双全,弱冠之龄就中了秀才。在读书之余,他还喜好兵法,暗自里操练自家的家丁佃户。一次土匪来袭,他还率领百余名家丁佃户赶走了土匪,在十里八乡赢得了善战的美名。尤其是他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