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之誓死不降》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明末之誓死不降- 第4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一日,正当牛四香在村东头训练少年团时,远方走来了两个人,这两人正是陈博与陈涉兄弟俩。



  “哥,前面就是马家村了。”



  “是啊,终于到了。等进了马家村,俺们就去找农会,将农会带去俺们村,将范建这厮家宅田地统统给分了!”



  来的路上,两兄弟了解了一些农会的事情,在两兄弟的眼里,农会就是组织大家分掉恶霸地主的田地,带领大家一起种田致富,顺便打打鞑子的组织。所以,他们迫切的想将农会带回他们村去。



  “站住!什么人?来干嘛的?”



  一个少年团的团员,手拿着棍棒,威风凛凛的喝问道。



  见眼前这厮还没自己高,身体也更是孱弱,似乎一拳就能打倒。不过,一来他拿着棍子,二来此地是马家村,他们是来求救的,所以也不好一拳打倒。于是,哥哥陈博恬着脸说道。



  “这位兄弟,俺们是上石桥后岗村的,听说你们马家村这里来了农会组织,俺们那里可是期盼的紧啊!那里的地主老财可是将俺们欺负死了,俺家的田地就被姓范的地主老财夺了。俺们是来向农会求救的!希望农会能去俺们村那,带俺们一起斗地主!”



  一听这是一件大事,小团员不知道如何回答,只是说道。



  “你们在这等着,俺去找俺们团长,你们有啥事跟他说!”说完,就一溜烟的跑了,留下陈博陈涉两兄弟在一起大眼瞪小眼。



  “这不带俺们去找农会,反而让俺们在这里等着,这是咋回事啊?”陈涉嘀咕道。



  不多时,刚刚跑走的小团员领着一个人过来了。



  “团长,这就是俺说的两人!”



  陈博瞧着来人,只见来人十五六岁摸样,和自己相仿。不过,脸庞较黑,身材也较为健壮,比自己成熟多了,看起啦就有一股威严的感觉。



  “这位兄弟可是农会的?”陈博拱手问道。



  “不是,我是少年团的!”牛四香也在上下打量着来人,随口回道。



  见牛四香不是农会的,陈博很是失望,少年团是什么,他根本没有听说过。



  “这位兄弟,俺们弟兄两要去找农会,还请帮忙带我们去,不胜感谢。”



  “哦?你们要去找农会?有何事?”



  “俺们是上石桥后岗村的,俺们那里的地主恶霸太坏了!趁俺们兄弟父亲病死,将俺们家的田地都夺走了。俺们找农会就是想请农会去俺们那,将俺们家的田地夺回来!”



  一听这两兄弟似乎是带路党,牛四香顿时激动了。这马家村太小,搜刮一番后也只是六十个团员。听说这后岗村可是一个大村,若是能去那里,怎么着也能再有百来号团员吧!



  想到这里,牛四香心里激动了,他笑着说道。



  “找农会很简单,不过你们可先要加入我们少年团。农会规定,十六岁以下的少年可是都要加入少年团的!只要你们加入我们少年团,农会立马派人跟着你们回后岗村,到时候那夺你们田地的恶霸地主肯定没有好下场。农会肯定会将他们斗死的,让他们知道作恶多端欺负穷人的下场!”



  一听这话,两兄弟眼都乐开花了。他们仿佛看见范建被他们打得活活吐血,然后跪在地上苦苦哀求的模样。



  “成!俺们加入了!”陈博陈涉两兄弟异口同声的说道。



  日后,像他们这样逃离家乡然后又带着保安团回到自己家乡的人们,在那些地主们口口相传中,有了一个赫赫有名的称呼——还乡团!
第六十一章 扩军建营
  崇祯十九年,也是隆武二年,顺治三年。五月,清军占领关中,威胁大西政权。七月,张献忠弃守成都,杀妻绝子,北上抗清。八月,隆武帝于福建阵亡沙场。由此,中华大地的抗清事业顿时陷入一片昏暗中。



  此时已经是仇天行来到这个王朝末世第三个年头了。他原本只想与宋秀儿一起过着安生的小日子,可是命运却不想让他这样。鞑子入关了,又南下了,于是中原大地一片腥膻。秀儿也被鞑子抢走了,从此生死不知。连宋安也是走散在茫茫人海里,再也没有出现。仇天行因为恨极了鞑子,恨极了自己当初的软弱,从此也走上了抗鞑复仇的道路。



  这一年多来的努力,让仇天行有了一点小小的基业。虽然这个基业还很弱小,但仇天行觉得自己所要做的就是充当一根旗杆,一面旗帜,将所有誓死抗鞑的人们吸引过来,让他们不在独自作战,而是聚集在一起,用团体的力量打败敌人。虽然敌人越发的强大了,中华大地抵抗力量越来越少,但是仇天行和他保安团的下属们却越发的充满了信心,他们笃定,保安团的抗鞑大业一定会成功的,胜利是属于保安团的。



  于是,在保安团内部的群情奋勇下,在神州抗鞑大业陷入低潮下,仇天行觉得自己有必要竖立起人们的抗鞑信心。



  经过这一年多来的发展,尤其是满清剃发易服令一出后,保安团势力扩充迅速。今年初,保安团的三大主力,第一大队陈晨出兵光州;第二大队孙治出兵汝宁府;第四大队李太平出兵南阳府。因为满清的两线作战以及保安团的春节出兵出其不意,各自取得了不菲的战果。



  第一大队不仅势力遍布光州,还向湖北、安徽发展,还在大别山中建设了几个后勤基地。不过,第一大队没有攻打县城,只是在乡村发展。第二大队则专攻城市,在与满清的半年多来的拉锯战中,不仅稳固了信阳的防御,还偷袭了罗山与正阳,和第一大队会师,牢牢地掌握了这一代的统治。第四大队则专注吸纳有志于抗鞑的武林人士,不论是走镖还是劫道的,李太平统统都要。如今,虽然地盘不大,但论队伍人数,则是最多的,足足有近两万了。当然,陈晨与孙治也没有放松扩军的任务,第一大队与第二大队也有了一万多人了。只是因为编制跟不上,所以大多都冠以独立中队的名号。



  见到形式喜人,仇天行也准备将步子迈的更大一些。如今保安团拥兵数万,虽然其中大多数都是新兵,且武器装备不全,战斗力也弱小。但架不住人多啊!光是数万的兵力,或许就会将一些人吓得腿颤抖吧!



  这队伍扩大了,编制跟不上不是一件好事。不仅指挥不力,更是会让一些渴望升职的人埋怨不已,时间久了,或许还会离心离德。于是,仇天行准备在大队编制上设立营级编制。



  一营包含五个大队,增设一个营直属大队,后勤部、外加正负营官、各级宣讲员、卫兵、勤务兵、通讯兵等等,接近一万一了。



  按照后世,这一万一可以算是一个师级编制了,可是仇天行为了保住保安团的名号,生生的将师变成了营。不过,大家都喜欢营这个单位,各个大队长也喜欢营长的称呼,觉得十分威风。古有细柳营、先登营、陷阵营,今有保安团第一营、第二营、第四营。这是陈晨、孙治、李太平三人开会碰头时说的。只是,让他们气虚的是,这第一营、第二营、第四营似乎名号不响,远没有猛虎营、飞熊营和神鹰营来的响亮。不过,仇天行为了自己方便记忆,便否决了这些怪怪的名字。



  如此一来,第一营、第二营、第四营外加扩充完毕的第三营与第五营。保安团拥兵六营,达六万六千人。再加上后勤部队,达到七万人。虽然其中有许多都是老弱,但仇天行一直以来就不是走精兵路线,他奉承的是人海战术,人多压死人少的。只要核心军官还在,只要组织机构还健全,加上钱粮充盈,那么军队就会源源不断的构建起来的。



  如此庞大的兵力,虽然是遍布数县各地,不能全部集合起来的,但这也让仇天行心中豪情顿生。麾下雄兵数万皆热血儿郎,军旗所指之处人人都悍勇争先,他日将兵伐鞑都,剿灭鞑族,直将江山变了颜色!



  此时此刻,仇天行的心简直就是自信爆了棚。如此兵力怎能继续隐忍老虎沟?当得提兵数万,讨伐应山,据此周围八百里当为根据之地。



  此时,仇天行的老对手范千总终于活动成功调往他处了。应山方面因为仇天行的刻意低调,也只有不到两千的兵马,如此,仇天行决意攻占应山,可谓是从幕后走上台前了。毕竟先前的三个大队入豫和鞑子绿营干了几番,也只是他们各自为战而已。就算打出了保安团的名号,鞑子也不知道保安团在哪,是为何方组织。



  而这次仇天行决意攻占应山,将保安团的团部放在应山,就意味着他终于掀起面纱,将保安团彻彻底底的放在天下所有人的眼前了!



  近三年了,仇天行终于有了能攻城陷地的实力了!
第六十二章 赤旗天下
  在老虎沟的保安团大规模的调动兵力时,数十里外的应山县陷入一片惊慌中。他们得知仇天行即将攻打应山时,都惊恐万分。



  因为保安团在崛起过程中是以抄地主家,灭汉奸们来获取维持保安团发展壮大的资金。所以,在这一年多来,许多胆小的地主都贱卖田地逃往他乡,剩下的留在这里的都是坚信鞑子可以消灭这股贼人,并大肆低价收购曾经让自己艳羡不已的良田美宅。可是,随着时间的流逝,他们对鞑子的信心越来越弱。德安府组织的军队与保安团的几次小范围交手都是以失败而告终,德安府知府试图对仇天行招安了几次也没有成果,只得僵持着。如此,虽然鞑子在南方与西方节节胜利,可是在应山这个两省交界之处,却是保安团局面占优。



  虽然长久以来盘踞在老虎沟的保安团从不攻打应山县城,可是他们的势力已经侵占了应山的方方面面,特别是应山的乡下,许多村子都已经建立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