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之誓死不降》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明末之誓死不降- 第16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禀告团长,夫人和公子离城不到三里。”



  最后一名信使话音刚落,仇天行便看见了一支庞大的队伍向着自己所在方向前进而来。



  望着这支队伍,仇天行心中满是期待。离开妻儿半年了,不知道妻子过的可好,儿子还吃不吃饭?



  终于仇天行等来了团部留守人员,等来了自己的妻子和儿子。



  周震也在迎接的队伍中,虽然他也很想自己的女儿和外孙。但是饱读诗书讲究尊卑的他落后仇天行一个身位,将自己的期待神情掩饰了下去。如今保安团大业如火如荼,问鼎天下也并无不可。这让周震对仇天行的敬畏更加的深了,平常的一言一行无不注意,更是不敢僭越一步。纵然有时仇天行也会开开玩笑毫无架子,但是周震却不敢接口,反而是毕恭毕敬的。



  当仇天行终于见到周秀和仇地宁后,他对周秀笑了一下,相思之情显露于表。接着,仇天行又将儿子仇地宁抱了起来,紧紧的搂在了怀中。此刻,仇天行觉得,自己抱住了孩子仿佛就是抱住了全世界。



  而仇地宁开始时觉得被勒的有些难受,但是不久后又觉得爹爹的胸膛好暖和好舒服,似乎有一种安全感。



  夕阳的光辉泼洒在这对父子的身上,四周静悄悄的,所有人都目视着这对父子,却无人敢去打扰。
第二百四十二章 军事委员会
  接下来几天里,仇天行抽了空好好地陪了自己的妻子和孩子几天。只是如今团部刚刚落脚江南,内有不甘丢失土地的地主缙绅们屡屡反扑,外有鞑子在苏州府、安庆府的数万大军虎视眈眈。仇天行作为一方势力的首领着实没有多余的时间可供挥霍。于是,即使是再不情愿,仇天行也必须投入工作之中。



  虽然如今内政军事外交等多项工作要处理,但是最重中之重的还是军事方面。总部拥有的四个营的人马如今都由仇天行一人负责,这极大的增加了他的负担。毕竟首领不仅仅将精力放在军事上,民政外交也很重要。所以,仇天行有了设立军政部的想法。只是军政部最高首长也就是部长,如今诸营营长级别和部长等同,所以在级别上军政部部长无法压制住各营营长。二来,仇天行必须要将军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所以若是仇天行兼任了部长,那么副部长人选就难了。提拔资历浅的恐怕难以服众,提拔资历深的,可资历深的大多都是正营了,那又变成了降职。



  苦思冥想下,仇天行绝对在军政部上再设立一个军事委员会的机构,军政部配合军事委员会的工作,军事委员会最高领导是委员长,这一职位由仇天行自己本人兼任。一想到委员长这个名字,仇天行的心狠狠的抽搐了一下。虽然有些抗拒,但是仇天行想了半天后觉得这个名字才是最适合的。因为保安团要集思广益集纳众人力量,所以仇天行设立了委员会,一些军政干部都有了委员的身份,这对团部向外放诸营施加影响很有帮助。只是一直以来委员会都没有一个明确的最高领导的职衔,如今仇天行将委员会的最高领导命名为委员长,这对提高仇天行自己的地位是很有帮助的。



  在仇天行的设想下,保安团军事委员会有了一名委员长,八名委员和八名候补委员。委员长即是仇天行本人,八名委员分别为近卫营营长周朝忠、一营营长陈晨、二营营长孙治、三营营长张连生、四营营长李太平、五营营长张承武、六营营长叶苏、七营营长倪战,八名候补委员就是各营的训导官,即为近卫营训导官张应、一营训导官王大有(因为战功由陈晨向团部申请提拔)、二营训导官马麟、三营训导官徐成、四营训导官梅仁信、五营训导官韩阿大、六营训导官唐成斌、七营训导官王延喜。整个军事委员会共有十七人。



  之前民政部部长周震、政宣部部长刘进财、治安部部长章壮成也是委员会的委员。如今仇天行想要军政分家,自然得要将他们踢出去了。



  虽然仇天行也心慕古代的官员们上马管军下马管民,百姓们拿起刀枪可以作战,握住锄头可以种地。那时的中国就是最强大的时代。可是仇天行也知道军政分离是主流,如今各州府的军职代管民政只是过渡而已。现今大别山军事学院和大别山政法学院也迁来了金陵,自然今后将能为团部培养出源源不断的干部和军官了。当然,它们的名字也即将换成金陵军事学院和金陵政法学院。



  除去成立军事委员会和设立军政部这一部门外,仇天行还要改革军队的编制。以往编制有些权责不清,缺少一些专业的兵种,如探马、炊事兵等,这些兵种都是由普通团丁兼任。如今仇天行想将他们独立出来。



  在仇天行的设想中,最基础的单位还是伍,一伍五人,其中正副伍长各一人。



  两伍为什,再加上正副什长,共计十二人。



  五什为小队,小队有正副小队长两名,配小队宣讲员一名,警卫员三名、通讯兵两名、医护兵两名、炊事兵五人、旗手一名,共计七十六人。



  五个小队为一个中队,中队队部有正副中队长两名、中队宣讲员一名、贴身警卫员三名、一个小队的直辖兵力、一个什的通讯兵、一个什的侦察兵、一个什的医护兵和一个什的炊事兵、旗手一个伍。中队队部拥有人员一百三十五人,加上五个小队的的三百八十人,共计五百一十五人。



  一个大队拥有五个中队,大队队部中正副大队长和大队宣讲员共计三人,贴身警卫员三人,一个中队的直辖兵力、一个什的通讯兵、两个什的侦察兵、两个什的医护兵、一个什的炊事兵和一个旗手鼓手什。大队队部有六百零五人,连同五个中队,共计三千一百八十人。



  五个大队合成一个纵队,纵队队部有正副纵队长和纵队宣讲员三人,贴身警卫员六人,一个大队的直辖兵力,一个小队的通讯兵、一个小队的侦察兵、一个小队的医护兵、两个什的炊事兵和两个旗手鼓手什。纵队队部有人员三千四百六十五人,加上其余五个大队的兵力,共计一万九千三百六十五人。



  而一个营则是五个纵队,加上营部直辖的纵队和其余营部人员,总人数将近十二万。一伍五人,一什十二人,一小队七十六人,一中队约五百人,一大队约三千两百人,一纵队约两万人,一营约十二万人。



  到时候拥有四个营的总部总兵力几乎达到五十万。如今整个团部兵力连这一半都没有,而且其中的医护兵、侦察兵等兵员更是大大的缺乏。如今医士可是技术性很强的职业,没有各类仪器没有各种化验,这时代的医士完全靠经验,靠师傅传承,没个十余年无法出师。所以这时代医士数量也是稀少的。想到这里,仇天行发现自己似乎有必要成立医学院了,召集各类杏林名手,让他们在医学院中教书育人,好给自己培养源源不断的军医。



  这一刻,仇天行雄心壮志,坐拥天下膏腴之地的保安团总部有了大干一番的本钱。只是当他脑海里划过本钱二字时,他又想到了另外一桩烦心的事情。
第二百四十三章 财政
  仇天行想到的烦心的事情就是军饷。因为初期资金的缺乏和对团丁战斗欲望的激励,保安团实行了缴获提成制度。只是这种制度必须要在战时方可使用,没有仗打没有缴获时,就意味着团丁们就没有收入。在山里时候还好,可以通过劳动来自给自足。可是如今不行了,即使不打仗也必须大军驻扎在外,且时时需要训练。这样团丁们就成了职业军人。



  虽然攻破了金陵城,团丁们人人皆有封赏。但一来这些团丁都是老丁,他们要拿这钱去娶妻生子在金陵城安家落户。这金陵城可是六朝古都奢靡之地,物价那是高高的,老丁们自然要攥紧了钱袋子。而那些战后招募的新丁们则没有了这份封赏,他们有的有家室要养,有的也即将娶妻生子。他们加入保安团或是为了一份口粮或是为了建功立业,可是若没有一份军饷,他们或许将难以坚持下去。即使团丁们都有田地的赏赐,但是并不是所有人都会种地的,也不是所有人种地都能挣钱的。可以预见的是,若是再没有军饷的话,许多团丁都将要开始卖地换钱了。



  同时,文职干部也没有工资,他们一直以来的收入来源于两个方面,一个是口粮的配给,一个是战后发放的奖金。同样,如果再不制定工资制度,恐怕他们的生活将难以为继,甚至会被这奢华的风气所腐化的。他们连团丁都不如,至少团丁们还有土地。纵然仇天行清廉无比,但是却不能保证手下们不被腐化。



  所以,制定工资制度乃是当务之急。可是如此的话那么总部的财政压力可就要大了,就算只是一月五钱银子的工资,如今文职人员有数千,团丁更有二十万,那么每个月都要十万两多点的工资,全年就要一百多万两。还有战争耗费的钱粮武器,战乱造成的破坏,政府运行的费用,军械的研发制造等等,一年两三百万都打不住。纵然如今团部新控制诸府所获颇丰,但是这只是一锤子买卖,接下来还要开源才行。



  什么最赚钱?当然是海贸。如今的松江府,两百多年后可是远东第一大城市,一切都靠海上贸易。可使如今松江府还在鞑子手中,得要拿下才行。于是,在想着工资制度时仇天行又考虑到了松江府的攻势。不过好在仇天行知道现在拿下松江府乃是千难万难的事情,还是首先考虑工资制度吧。



  反复思量后,仇天行觉得还是用钱粮共同充当工资的好。无论是文职还是武职在发放工资时每月都可以一部分粮食和一部分银子。团丁因为要打仗自然待遇要好些,级别最低的团丁每人都得到一石粮食和二钱银子。粮食是用粮票支付,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