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之誓死不降》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明末之誓死不降- 第14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杀ι踔炼疾桓掖蛞徽蹋此酪徊挠缕济挥校缓笞矶咏蟊陈陡沧樱追椎乖谔踊氐牡缆飞稀



  等到鞑子入关后,这样的效果就更厉害了,简直是深入人心。无数座城池不战而下,无数降将降兵一失不发就投靠了鞑子,接着转身就仿佛打了鸡血一般将原来的战友打的屁滚尿流溃不成军。而且鞑子还时不时的就来次屠城,削弱了后面反抗者的抵抗决心。



  以势逼人,无往不利。无论是三百年前明军北伐,不足一年就将江北的数十万蒙元大军逼迫的逃亡漠北,不敢与明军交战。还是曾经的历史上一年后李定国两蹶名王,将鞑子惊骇的想要割让七省与残明媾和。亦或是近三百年后校长的部队以一偶之地北伐,连战连捷后不过年余便名义上控制了全中国。这些都证明了战争的最高境界就是以势迫人,逼敌投降。在这片土地上,因为一营的努力,保安团做到了这一点。



  只是保安团在这块土地上的名声不太好听,对于地主缙绅阶级都是以吃大户政策为主。所以在得知知县想要投降后,城中的地主富户们纷纷惊恐不已,只是此时城外已经被团匪包围的严严实实的,就是想逃也逃不走了。于是,这些畏惧保安团的人们纷纷换上仆役的服装逃亡别院隐藏起来。一时间,街上乱纷纷的。



  相比于一些人仿若末日版的感觉,另一些人却是兴高采烈的。因为从北方传来的消息,只要被保安团攻克的城池,城中的人多多少少都会有些好处的,尤其是加入保安团的,更是还会有一笔物资上补助,其中最让人动心的就是田地了。



  就在全城人心中忐忑不安中,保安团的团丁们进城了。



  因为霍山县不大,所以仇天行只派了一个营进入了霍山县城。刚一进城,这个营的各个中队便迅速的分散开来,控制了城中各个重要的地方。这一举动更是让一些有心人惊骇不已。



  因为知县的投降,仇天行免去了攻打县城的损失,当然也少了磨练部队的机会。不过,总体来说投降还是比抵抗的好。于是在对待霍山知县上,仇天行还是决定不杀了。



  以往,保安团每破一城,城中的鞑子官吏多以被杀被关押改造为主。当初这么做一方面是因为急需原始资本,而原始资本的积累必然是血腥的,另一方面也是保安团的声名不大,鞑子的官吏都以为其是土匪,自然少有人投靠。如今保安团壮大了,也有许多鞑子官吏想要依靠保安团,但是仇天行已经觉得保持部队的内部纯洁性很重要了,不能自己打天下反而让那些墙头草们坐天下,让他们窃取保安团的果实。



  于是,虽然霍山县的知县表露出想要投靠保安团的想法,但是仇天行还是拒绝了。然后将知县、县丞、县尉等人全部贬为平民,家产保留。



  这也是向外界散发出信号,只要不抵抗保安团,那么你就会保住性命,甚至连家产都能保住。而若是抵抗保安团的进攻,那么除了家产全部充公外,抵抗者还要杀头全家老小也要进行劳动改造,最后可能会活活累死在改造中。



  如今保安团已经不是当初的那个不知名的小势力了,在一营、二营、四营和六营的努力下,保安团已经在天下赢得了赫赫威名。自然一些行为要有章有法,不能肆意妄为了。



  当初,保安团还很弱小时,选择了抄家政策,甚至为了显示正义便冠以汉奸之名,然后进行抄家。这样导致了许多反抗,遭遇了许多损失,但最后却赢得了起事的资本。



  如今保安团不可以这么做了。仇天行这次出山想要去的地方是南京,也就是此时的江宁府,然后再拿下东边的镇江府、常州府和苏州府。那里乃是天下最富足的地方,也是地主缙绅力量最大的地方,前明时常州府可是出了影响天下的东林党。鞑子为了控制这片土地,不仅仅是用了屠城,还有**这个武器。连续鞑子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四朝的**不仅敲断了文人的傲骨,也让这片土地上的士绅阶级成为代代被割的肥肉。



  如今,**刚刚开始,还没有涉及到江南的士绅,所以此时他们的力量还是很强大的。若是保安团总部入主江南后,冒然的就实行土地政策,那么会引起这股力量的强烈反弹,不符合仇天行提出的‘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抗鞑’这一方针政策的。可是若是不动他们的话,总部很难迅速壮大的,在外人眼中就会缺乏新朝气象。新朝气象其实也就是旧有的利益集团被打散,新的利益集团从新组建的过程。不在江南省的这些士绅地主们的尸体上汲取营养,保安团这个新的利益集团很难发展壮大的。



  “若是自己入主江南省后,这些地主缙绅们一批批的冒头反叛,那该有多好?”



  就在仇天行苦思良策时,北方的情报传了过来。仇天行打开看了一眼,惊叫的站了起来。



  “什么?黄河决堤?”
第二百一十八章 出山(四)
  本月初,鞑子的三省总督张存仁率领着数万鞑汉大军由济南府进入东昌府,意图攻击曹州府。为了这次进攻,鞑子朝廷从山西调回了部分军队。因为在本年八月,姜瓖被杀大同被破,鞑子的这支部队便算腾出手来了。在留下足够的部队包围太原后,鞑子围攻大同的这支部队便来到山东,暂时归属在张存仁名下,听令其指挥。



  得到兵力补充的三省总督张存仁意气风发的带着大军杀入了东昌府。在东昌府他击败数股教军,连克被教军攻占的高唐州、清平、博平、茌平等县,然后又攻下了东昌府的府城聊城,一时间闻香教、门罗教、弘阳教、黄天教等诸教兵马大溃。



  唇亡齿寒,孙治率领二营连同榆园军兵马一起北上救援诸教,却被兵强马壮火器精良携大同大胜之余威的鞑军一举击败,后与榆园军残部教军残部退回了曹州府。



  得知北方战局有变,陈晨也率领一营的精锐北上救援,和二营、榆园军、教军残部固守在曹州府,并击退了鞑子的进攻,收复了东昌府部分县城。



  却不曾想到,鞑子竟然丧心病狂的掘河了。为了消灭盘踞在东昌府曹州府的团匪,为了攻陷榆园军在濮州至范县的地道,鞑子便于河南封丘县荆隆口处掘开了黄河。致使曹州府、东昌府、兖州府都被淹没。一时间一营、二营和榆园军、教军损失严重。



  大水过后,鞑子三省总督张存仁立刻率领大军乘舟攻击,大败保安团榆园军和教军三方联军。阵斩张七、梁敏、李三帽沿、黄镇山、石岿然、张粹等人。好在一营和二营撤退得快,除了基层团丁,主要的军官伤亡较小。尤其是两个营的主官没有受到损害,这让仇天行心中松了口气。



  “北方有变,恐怕要影响江南省的战事啊!”仇天行叹了口气。



  原以为此时天下大势有利于抗鞑势力,所以仇天行才决定出山的。可是他没想到自己才刚刚出山,北方的一营和二营就吃了败仗了。原本他还想命令一营发兵一万和总部共同攻打江宁府。看样子似乎一营只剩下自保的能力了。



  山东的保安团势力的损失势必会影响到山西陕西的四营,再想到南方一片万马齐喑的抗鞑势力,仇天行清楚的意识到凡事都要靠自己。总部不能总是指望那些外放的营,指望他们来打开局面。总部要依靠自己的力量建立起根据地,要有余力支持那些外放的诸营,这样才能成为他们心中的定海神针。只要实力强大了,自然凝聚力就大了,归根所以还是要靠力量。没有力量光是玩心眼玩手段是糊弄不了人的,到时候还是会一个弱干强枝的下场。而实力强大了,自然诸营甘受驱使。



  于是,总部大军在霍山县休整两日后,便留下了一个中队扩军,其余大军齐齐北上六安州的州城,准备一鼓作气拿下州城。



  就在仇天行准备拿下州城重塑总部威望时,四营那里形势严峻。



  当四营拿下太原后,李太平便将营部迁到了太原。只是好景不长,大同陷落后全部的压力都转到了四营身上。如今虽然四营兵力雄厚,但是大多都是老弱伤残。近两年的战争让四营疲惫不堪,因为战损太高,已经过度的透支了根据地的民力。当李太平来到太原后,陕西方面的战事便由梅仁信指挥了。因为与总部恢复了联系,所以代理的训导官梅仁信也成为了正式的训导官,乃是四营的二号人物了。



  陕西方面鞑子越攻越急,鄜州已经陷落,同州府也是摇摇欲坠。此时王永强也从山西退回了大军在延安抵抗鞑子的进攻。如今四营和各路义军只盘踞在晋南这半个省份苦苦支撑。因为四营攻下了太原,而大同又陷落了。所以李太平如今乃是山西各路义军的盟主,手下又多了十余支独立大队。



  总兵力虽然还有十余万,但是士气却不高。大同乃是山西首义之城,如今却失陷了,这让许多义军对前途十分茫然。这时候需要一支强心针,需要一个鼓舞士气的事件。



  巡视过城防后,李太平回到了营部,正想要休息一会儿时,卫兵送来了一封梅仁信的信件。



  李太平拆开信件后看了下去,当他看见了“闯王已去,天下太平”这四个字时,眼睛猛地收缩了一下。



  “闯王已去,天下太平!”李太平心中犹如惊涛骇浪一般。



  一者意思是闯王死了,天下就太平了。另一者意思是闯王死了,天下还有太平,这太平就是他李太平,他李太平就是闯王第二?亦或是天下是属于他李太平的?



  前明的“十八子主神器”还未久远,今日就要又有“闯王已去,天下太平”这个谶语了?



  谶语都是野心家散播开来的,这个时代人愚昧,大都信这个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