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之誓死不降》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明末之誓死不降- 第12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艽罂赡苁钦腋龅胤揭悠鹄椿蛘吒纱嗑褪撬秤烦绷魍督调沧印



  没有痛彻心扉就不会感同身受,只有发生了宋秀为了救自己被鞑子抢走的这种事,才能激发主角发自内心对鞑子的仇恨,才会义无反顾的举旗抗鞑。当然,这段记忆只会深深的存在主角脑海里,宋秀也再也不会出现了,就和死在这个乱世之中的数千万妇女们一样。



  写这本书的目的也是因为自己爽文看多了,就想写一写一个平凡人在明末挣扎的故事。告诉大家乱世不仅是野心家的天堂也是普通人的地狱。



  以往每次看明末历史时都有种种遗憾,南明不是没有机会,相反机会还很多。高杰北伐、剃发易服令、金声桓王得仁反正、李成栋反正、姜瓖反正、两蹶名王、郑成功张煌言南京之役,等等等等。无数次的良机都失去了,仿佛明朝是不得不亡一般。所以,主角来到这个乱世将要弥补这些遗憾,在这一次次的民族气运转折点中逐渐壮大自己,不过,这是需要时间沉淀的。



  当然,主角最后肯定会取得全国胜利的,不过那将是几十年后的事情了。这也体现了江山的得来不易,让所有人都要珍惜。



  最后,看完这个帖子后,喜欢本书的读者可以随着主角一起走下去,不喜欢的也可以离开。不过,即使你离开了,也曾经来过,谢谢你们的支持了。
第一百八十八章 陕晋风云(八)
  就在吴三桂带着骑兵怒气冲冲的向北追击中,他发现了道路上竟然扎下了一个营寨,将自己北去的路堵塞了。



  “吁!”



  吴三桂手下们纷纷勒住了马,让马儿的速度慢慢的停了下来,最后停在了营寨的一里之外。



  望着眼前这个简陋的营寨,吴三桂心里松了口气,总算是追上了这伙儿反贼了。这一连追了一百多里地,若是再追不上,或许自己就要回去了。



  看了一会儿后,吴三桂手一挥,在一名将领的命令下,一支五十人的骑兵便冲了上去,用手中的套锁套在了营寨的栅栏上,然后纷纷打马跑回。随着绳索的绷直,在马儿的疾驰下,营寨的外墙便被扯飞了。



  当然,当这些骑兵接近营寨时,也受到了营寨里的弓箭射击。大约十余名骑兵被射下马来。



  见到如此轻易的就破除了敌营的防御,吴三桂轻蔑的笑了一下,然后五百名的鞑子开始了冲锋。此地道路狭窄,人多了反而起不到多大作用,五百人刚好。



  当五百名骑兵在一名参将的率领下冲入敌营时,只见到数百名反贼已经列阵等候多时了。



  “冲啊!”



  虽然吴三桂麾下的这些鞑子们装备了很多三眼铳,远了可以射击,近了也可以当棒子使。但是火器毕竟价值高,坏了修补不易。再说眼前这些几百人的反贼还没让带队的参将放在眼里。所以鞑子们都抽出了马刀,向着四营留守部队冲去。



  望着疾驰而来的鞑子,第一中队的中队长王敏心中无比紧张,他咽了咽唾沫,手里感觉湿漉漉的。上次救援应山时,他没有参加。所以这次是他第一次遇到如此众多骑兵的冲击。不仅仅是他,其余的团丁们也是如此,胸膛里的心脏在剧烈的跳动着。这个时代的骑兵对步兵的威慑力和数百年后的坦克差不多了。



  “竖枪!”



  “顶住!”



  王敏只能无奈的喊道,面对骑兵的冲击,阵列单薄的第一中队就是一个有死无生的下场。虽然他们对于骑兵的冲锋很是惊骇,但是他们并没有放下武器投降。保安团挑选兵员都是以与鞑子有血海深仇的为第一梯队,善战者为第二梯队,只为饱食者是第三梯队。第一大队是李太平的心腹部队,当然这里的人都是与鞑子有血海深仇的。这也是在鞑子刚刚入关的这几年,若是再过十几年,当与鞑子有血海深仇的那一代人死去了,后辈之人便会慢慢的淡去了仇恨。保安团的这一招就行不通了。



  想到了自己亲人惨死,想到了自己日日夜夜被仇恨所煎熬,想到了部队里宣讲员们反复强调过的民族气运与国家兴亡。团丁们便觉得勇气倍增,哪怕是战死也不畏惧,那样就可以挺起胸膛去见死去的亲人了,因为自己为他们报了仇。当然,前提是多杀几个鞑子才行。



  鞑子的第一排战马被长枪拦住了,当然,手握长枪的团丁也纷纷吐血,手里的长枪被战马巨大的冲击力撞击的断裂开来。



  当第二排第三排骑兵扑倒在地后,第一中队的枪阵已经支离破碎了,然后便被骑兵的洪流吞没了。



  只是参将脸上并没有喜色,反而是惶恐不安。仅仅三百多的反贼竟然让自己承受了近百的损失。要知道反贼只是手拿长枪的步兵,而自己麾下可是耗资巨大的骑兵啊!早知道就不心疼那点火器了,离得远远的就要拿火铳射击才是。



  不仅是参将,当听到战果的消息后,吴三桂也是心疼不已。杀死了三百多名反贼就消耗了八十多名手下,虽然这八十多名手下近半只是受伤,但是伤愈后还能回到部队的却不足两成。自己真实亏大了!



  吴三桂的兵马都是自己的私军,没多死一个吴三桂的实力都会削减一分,而鞑子的心也会多宽慰一分。



  此时,吴三桂心里有了保存实力的想法。只是此时若是回返的话,恐怕军心会受到震动。



  “追!继续追!”



  万马奔腾,滚滚北去。过了十里后,吴三桂又发现了一个枪阵。这次,鞑子没有用骑兵冲击了,而是远远地用三眼铳射击。



  见到鞑子没有近战而是用气了火器,带队的中队长无奈之下只能让部下们四处逃命了,能逃几个是几个。



  李太平也不想这样一路丢下弃子,只是若是不这么吊着鞑子的话,或许鞑子会掉头转道追上北上的大部队。那样的损失是李太平无法接受的,于是只能这样不断的弃车保帅。而且李太平一边逃跑一边点火破坏桥梁,这给吴三桂的追击带来了很大的麻烦。虽然吴军可以踏冰而过,但是一来马匹重量太大要分批过河,二来牵着马过河速度也慢,就这样吴三桂心中的退兵念头愈来愈烈。



  最后当吴三桂率兵追到了蓝田县,一连驱散了四支抵抗队伍后,人困马乏下便不再继续追击下去了,而是决定带着俘获的团丁打道回府。因为后几位中队长不想部下白白送命,让团丁们各自逃命的缘故,鞑子抓到了一些俘虏。



  虽然许多被俘获的团丁们死咬牙关不松口,但是在酷刑下也纷纷招了出来。如此,吴三桂得知了这支部队的底细。



  一支千里之外的反抗军来到陕南只有一个月,竟然掀起了如此风浪。而且保安团的团丁悍不畏死,誓死不降的意志也让吴三桂十分惊讶。就是这些松口的俘虏许多也是被鞭打的血肉模糊这才开口的,甚至还有人被活活的打死了。



  这让吴三桂心中升起了一丝忌惮,隐约之间觉得这个保安团或许是一个大敌。但是如今追出了数百里,人困马乏也只能回去了,毕竟汉中经过龙可望的肆虐也需要总兵驻守才行。



  于是,李太平很幸运的逃出了吴三桂的追击,并于十日后到达了陕西府的宜川县,与梅仁信、贺珍等人胜利会师。
第一百八十九章 陕晋风云(九)
  当梅仁信等人看见李太平带着百余名残兵败卒仓皇失措的跑到宜川县时,纷纷大惊失色。



  “营长,你这是怎么了?第一大队其余人呢?”梅仁信焦急的问道。李天平带的一个大队可是如今四营主力中的主力了。如今只有一百多人回来,这种损失是四营难以承受的。这几乎就是损失了能扩编整整一个营的军官了。



  终于见到了自己的部队,也意味着自己安全了。想到一路上不断的弃车保帅,想到那些不得不做出牺牲的同志们,李太平突然悲从心来,他语气哀伤的说道。



  “你们走后,我率着第一大队留在营地准备阻击鞑子的。结果却遇到了鞑子的大股骑兵了,看那阵势足足有上万之多。当时留下拼了也是白白送死,只能北逃,在殿后部队节节抵抗下,我这才逃了过来。”



  “可是一个大队兵力如今也只剩下了不到半个中队了。这些都是我们四营的骨干力量,都是老兄弟啊!”



  李太平的话让梅仁信姚怀圣等人伤怀不已。毕竟大家相处几年了,里面很多军官都是熟识之人,同住同吃的,这就要生死别离了。但是,乱世之中这种事太常见了,伤感了一小会儿后,大家也不在做这种小女子作态了。



  过了一会儿后,前兴安府总兵任珍开口说道。



  “营长,那肯定就是驻扎在汉中府的吴三桂的兵马了。平西王的关宁铁骑不仅仅弓马娴熟,更是有着众多的三眼铳,远之能射,近之能砸,十分厉害。营长你这次能逃回,已经十分幸运了。”



  因为任珍乃是降将,所以李太平也不放心让他带领队伍,于是在将任珍的部下打散后,便挂了一个第二大队副大队长的名头。这次任珍随着姚怀圣一路北上,因为山西大乱的缘故让临近的陕西几个府也是人心动荡,两路人马这才有惊无险的来到了宜昌县。



  看了一眼任珍,又望了望何亮、贺珍等人,李太平心中猛然惊醒。自己虽然明面上是损失了一个大队,但因为这个大队全是老团丁,潜力上能值一个营,所以也可以说自己的麾下直系部队战力减半。这可是一个很危险的事情,如今乃是乱世,能拉起兵马的人没一个是省油的灯。当务之急乃是要立刻进入战时,在战争中壮大自己嫡系实力,削弱这些外系的势力。



  将心思暗藏在心底里后,李太平转头问贺珍。



  “贺大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