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之誓死不降》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明末之誓死不降- 第12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望着李太平似乎比自己还要小上不少的模样,何亮想要开口说些什么,但是最后却只是咽了咽喉咙,将到嘴的话吞了下去,默认了李太平这个老哥哥的身份。



  时间渐渐到了中午了,正是保安团午饭的时间,而何亮军中因为缺粮,朝食也没吃。于是,李太平便给何亮的人也安排了午饭,并且让何亮出去了下安抚了他的部下,接着便一起吃了午饭。



  席中,李太平听何亮说山西的大同总兵姜瓖于本月三日在大同反正了,如今山西是一片大乱,何亮便准备在兴安府也来一场起事,策应一下山西方面的斗争,也搅乱陕西的局势。



  听到这里,李太平的心渐渐活络起来,他想到了一条迅速扩充势力的路子。
第一百八十四章 陕晋风云(四)
  虽然仇天行说过要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要打牢基础扎根农村,最后以农村包围城市。只是万事不能教条,机会来临时,天与不取反受其咎。如今山西一片混乱,若是自己带兵进入山西,立马队伍就会十倍几十倍的扩充,然后以战代练,得到一支精兵。



  想到这里,李太平心中火热起来,看来自己跳出铜柏那个小圈子后,竟然有了一片光明的天地。



  “兄弟,我们保安团求贤若渴,不如你也加入保安团吧,我给你一个大队长的职位,一个大队长可以管一千七百多士兵,如何?”



  一听这话,何亮脸上十分难看,难道这就要强迫自己入伙?岂不是火并了嘛。



  见到何亮有些不乐意,李太平只能退了一步说道。



  “要不就当独立一大队的大队长吧,到时候我派几人也给你们整训一下,到时候就和我们一样厉害。”



  听见李太平这么一说,一来是怕再拒绝会扫了李太平的面子,二来是独立两字让何亮以为有很大自主权,三来则是何亮也稀罕四营团丁们的姿势,认为这样就算战斗力不能提高太多即使用来唬人也是蛮不错的。于是,何亮便点头答应了下来。



  见到自己轻而易举的拐骗了三百多人的队伍,李太平心情很好,便拉着何亮的手说道。



  “何大队长,我们四营的营寨就在十里外。走,我带你去见见营寨里的同志们。”



  既然何亮入伙了,那么粮食也就不用单独发放了,干脆在一起吃得了。于是,李太平便将三百多张嘴带了回去。



  吃人嘴软拿人手短,在吃了李太平的饭后,何亮的人马对四营也有好感起来。尤其是得知自家老大入伙了,要带自己去四营里吃饭去,各个都兴奋起来。这寒冬腊月的,若非实在没有吃的了,谁愿意出来打食啊。



  只是他们没想到,保安团的饭可不好吃,吃这碗饭可是要付出努力的。于是,接下来的数日里,四营的营寨中不断的传来哇哇啊啊声,那是训练时出错的新丁被揍了。



  得知李太平的想法后,梅仁信心里也是反复计算着。他对李太平说道。



  “营长,团长说的以农村包围城市那是王道,而这次利用山西的局势大乱一举进入扩张势力那是捷道。王道在于稳扎稳打,只是时间要长很多,但是安全性也有保障。捷道在于弄险,要么大胜要么大败,但是时间要快得多。这要营长你怎么看了。”



  听了梅仁信的话,李太平心里盘算了一番,然后说道。



  “你曾经说过秦末时,汉高祖刘邦从起兵到建立汉朝只花了七年时间。起兵前只是一个小小的亭长,七年后就是大汉的皇帝了。若是一味求稳怎能创下如此的丰功伟业?”



  “所以,我决定了趁着山西这次机会,扩张我们的力量。不过,首先还得去一趟洵阳县城,弄点粮食金银出来才行。”



  三日后,李太平让何亮带着部下在洵阳县城的北方羊山立下抗鞑旗号,宣称要杀进洵阳县城中,将县城里的鞑子全部杀尽。



  又过了两日,兴安府的府城安康得知了这个消息,然后接到命令的兴安镇总兵任珍便带着麾下一千五的部下急匆匆的赶往了羊山,此时已经是大年夜了。



  因为今天是大年夜,出征的士兵士气低落,人人骂骂咧咧的,诅咒这些该死的反贼,也诅咒命令出兵的上官。



  任珍却不像这些士卒一样,因为年每年都能过,而战功却不是时刻都有的。如今兴安府又来了反贼,那真是给自己送功劳啊。任珍想到了顺治四年十二月时,反贼米国珍、李国轩、李世英等在兴安府率兵反抗朝廷。自己亲自带兵去围剿,一战之后米国珍、李世英战死,余众散亡。可是,这次战功却不大,结果自己也没能升官。如今,反贼又一次来了兴安府。



  “或许可以凭借这次剿匪的功劳升官吧!”任珍想道。



  当任珍带着部下来到羊山后,他发现反贼已经列阵在前,等候着自己了。



  望着那数百人懒懒散散的站在那里,任珍心里充满了不屑。不仅是任珍,他的部下们也是如此,都认为如此军容几如流民的队伍竟然还想着反抗朝廷,真是白日做梦。



  因为他们与这些反抗军屡屡交手,自然知道这些反贼的战力如何。可是有时候经验会害死人的。



  就是因为任珍和他们的部下们太自大了,所以他们忽视了周边的环境。此时何亮率着部下站在一处山坡上,两侧都是树林。因为如今已经是冬日,所以林中的树叶都已经掉落,放眼望去可以一览无余,毫无伏兵之地。于是,想当然的任珍也忽略了伏兵的存在。



  当然也是因为视野原因,任珍看不见两侧树林后面不远处其实有两个下坡。这就是李太平精心选择的地形了,两个下坡里一个埋伏了一千团丁,一个埋伏了两千团丁。到时候打起来一千团丁在鞑子左翼攻击,一千团丁在鞑子右翼攻击,还有一千团丁堵住鞑子的后路。当然,选择这样的战术也是李太平对自己部队的集合能力很信任。若是其他的军队敢这么玩的话,在没有严格的纪律控制下,恐怕在战阵集合完成前就被敌人消灭了。



  望着面前手拿弓箭长矛的反贼,任珍轻蔑的笑了一下,然后出动了五百手下前去攻击。因为他觉得面对这种敌人,超过五百人简直就是浪费力气。这时,任珍还有些后悔,早知道反贼是如此实力,自己就不用带这么多人了。人多不仅费钱费粮,还费时间。



  任珍的这个决定为他保留了一丝机会也给李太平带来了一些麻烦。



  “杀!”五百名鞑子呐喊一声然后向着四营的独立大队冲了过去。



  剩下的一千名鞑子则停在原地,等待着同伴消灭反贼后好赶快回去过年。



  在五百名鞑子冲锋后,剩下的鞑子心态突然放松了起来,都认为大局已定。



  就在这时,突然一阵箭雨袭来,留在原地的猝不及防的鞑子纷纷受伤倒地。



  “敌袭!”



  原地的鞑子纷纷惊呼起来,这让冲锋的鞑子们放慢了脚步纷纷回头望去,而此时四营的独立大队也开弓射箭招呼起这些数典忘祖的东西。一时间,只听见弓箭发出的嗖嗖声。
第一百八十五章 陕晋风云(五)
  被人突袭后,鞑子纷纷骚乱起来,原本还算严整的阵列也松散开来。



  “列阵!列阵!盾牌手顶上!”总兵任珍大喊道。



  只是弓箭连绵不绝,这让任珍无法掌握手中的部队。好在此时大部队都是禁止在原地,否则要是都冲锋了,那恐怕早就乱开了。



  一盏茶时间后,弓箭稀拉了下来,任珍总算松了口气,将部队整合起来。其实虽然弓箭连绵不断,但是一来数量少,二来力道弱,三来士卒们也在躲避,所以被弓箭杀死的没多少,只有二十来号人,但是受伤的却相对多了。



  不过,任珍刚刚松口气后,便突然发现自己的左右以及后方被反贼包围了。一杆杆长枪直指自己,枪尖磨得亮堂堂的,似乎能闪出光来。



  见到自己被包围了,刚才已经士气有些低落的鞑子如今更是士气大落了。



  “中了埋伏了!”任珍心中狂震不已。



  他心里快速的盘算着,自己前后左右都有反贼,前方反贼力量最弱,可是那里是山上,往山上跑也是死路一条。后方与两侧都被堵得严严实实的了,不论反贼战力如何,单单这如今的势态外加反贼数量远超自己,自己也打不过反贼了。无论自己往哪里冲锋,都要面对四个方向的敌人,自己的后背和侧翼都将暴露在敌人的攻击之下,这是有败无胜的结局。



  “怎么办?是战还是降?”任珍眼中的目光闪烁不定。



  战就是给朝廷尽忠了,降或许还能保留一命。任珍迟疑不定,连带着他的手下们也是犹豫不已。



  见鞑子迟迟没有冲锋,李太平突然神色一动,或许自己可以招降了。于是,一名宣讲员拿着铁皮喇叭喊道。



  “诸位兄弟,我们都是一族之人,何必给异族做牛做马?山西的兄弟们已经起来反抗鞑子了,如今就轮到我们陕西了!”



  只是这名宣讲员浓厚的河南腔让许多人听不懂,最后只能让一名何亮的手下翻译了一遍,这才让被包围的鞑子们听懂了。



  见到手下们似乎不愿意白白送死了,而且转换阵营在这个时代也是很正常的事情,有的甚至能来来回回的转个好几次。又想到自己去年消灭米国珍、李国轩、李世英等反贼时朝廷竟然没有封赏,这让任珍越想越是来气。



  “降了。”任珍终于做出了决定。



  在任珍的命令后,他的部下们都松了口气,纷纷丢下了手中的兵器。于是,剩下的一千四百多鞑子便做了俘虏。



  当得知任珍的身份后,李太平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