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宋朝人》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我是宋朝人- 第1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间最可贵的文风最盛的太平盛世。
  从历史上的名气来说,刘娥比不上武则天;但是从推动历史前进的作用来说,武则天远远比不上刘娥。武则天是个精神变态的混世魔王,一生都在闯祸。就凭她那种以制造冤案为乐事的癖好,也足以让后人千秋万代骂下去,永远引以为戒。刘娥的一生虽然也有过错,究竟功大于过。她的功劳是:
  一、执政20多年,尽心竭力维持宋王朝的稳定。史称,她公正无私,所以“恩威皆浩荡”;虽然“政出宫闱”,但是“号令严明”,为大家所信服。
  二、培养了赵祯这样的一个好接班人,既是假儿子,又是好儿子。从此开创了历史上一个辉煌的时代。惟一令人觉得遗憾的是,赵祯生活在这个女强人的阴影之下时间太久,精神受到压抑,性格稍显软弱,成为一个带有悲剧色彩的历史人物。
  但是历史上哪有十全十美的事情呢!
  为清官树立样板
  历代帝王,野心家多,书呆子少。野心家坐上了高位是为了自己享受荣华富贵;书呆子坐上高位,是为了做成几件大事,让老百姓过上平安的日子——天下太平。赵祯就是个书呆子。他从刘太后那里接受的教育就是公正无私,依法办事。所以在亲政以后,就在考核全国官员的时候,有心物色品德高尚,秉公执法的大清官,从地方提到京师来,加以扶持。赵祯在位的时代,中国历史上最大的清官包公出现了。包公这个人物,无疑是中国民间最出名的一个人物。一般的老百姓,可能弄不清三皇五帝,可能不知道秦皇汉武,可只要是个中国人,就没有不知道包公的。这是为什么?其实这也不难理解,在专制王朝时代,所有的司法部门,都是“八字衙门朝南开,有理无钱莫进来”。那里的官老爷无不官官相护,互相勾结,狼狈为奸。老百姓有冤无处伸,有苦无处诉。那种敢于主持正义敢于为民伸冤敢摸老虎屁股敢碰皇亲国戚的青天大老爷实在是太少了,包公就是其中最突出的一个。几千年悠悠岁月,老百姓碰到的好事是不多的,但是遭冤枉受委屈的事随时都有。大家一旦含冤负屈,求告无门,首先想到的就是包公。就会仰天高呼“包青天你在哪里?”
  包拯像
  包公敢于主持正义,为民伸冤,就得严格执法。他不许别人犯法,自己就得公正严明,做一位典型的清官。有些朝代贪污腐败一塌糊涂,很难找到清官,因为清官没有立足之地。包公这样一位典型的大清官不出在别的朝代,而出在北宋,决非偶然。
  在中国历代王朝中,宋代是惟一的重文轻武的朝代。开国之君赵匡胤虽然是职业军人出身,但他看够了军阀专政内战绵延给老百姓带来的无穷灾难,所以在上台以后,实行重文(重视国内经济文化的发展)、轻武(不再穷兵黩武,与民休生养息)的国策,并且准许知识分子说话,立下誓碑,告诫子孙不许擅杀知识分子与“上书言事人”(提出不同政见的人)。在这种相对宽松的环境下,冤案就会少得多。要是在唐朝的武则天时代,她所豢养的一批酷吏如索元礼、周兴、来俊臣等人专以制造冤案为职业。他们制造冤案不是一个一个的制造,而是一批一批的制造。出现冤案,不是某个官员的无心错误,而是女皇帝有意为之。女皇帝制造大批冤案,是为了加强恐怖气氛,压服政治对手,也就是震慑反对她的人。这样,谁会给你伸冤,谁敢给你伸冤,遭到冤案的人只好自认倒霉,根本就没有“平反”、“伸冤”的可能性。在这样的时代里,绝对出不了包公。

君子满朝的仁宗时代(4)
有许多朝代在考察文官政绩的时候,常常以数字来衡量。那就是,地方上的财政收入越多,地方官的成绩也就越大。至于民间有没有冤枉,他们是不管的。宋代考核地方官居然提出了这样的要求:“狱讼无冤,催科不扰,为治世之最”。也就是说:地方官要能为民伸冤,最好不出冤案;就是出了,也能及时解决。增收赋税要不扰民,钱当然是要的,不过要钱也该要得文明一点,不能恶打恶要,伤了老百姓的心。
  家天下的专制王朝在一般情况下还是要严惩贪污。例如汉武帝规定,对贪赃枉法的官吏处死后,一律陈尸示众。他的小舅子也因为贪赃被处死。唐太宗于公元634年下大赦令,连已判死刑的重犯都可赦免,但是特别声明,贪赃枉法者一律不赦。宋太祖在位16年,两次颁布大赦令,都规定贪赃枉法者不赦。为什么连判死刑的重犯都可以赦免,惟独不赦贪官,他们也自有一番道理。因为老百姓每每迫于饥寒而为盗贼,但是贪官都享有俸禄,绝对没有一个是迫于饥寒才当贪官的,为什么要赦你!每一个皇帝都懂得,贪官一方面盗窃了国家的财产,另一方面又“官逼民反”,把老百姓逼到造反那条路上去,造成天下大乱。严惩贪官,既保护了皇家的利益,得到一大笔收入,又赢得了民心,得到老百姓的拥护,一举两得,何乐不为!
  既然给你十分优厚的待遇,当然就更有理由要求你奉公守法,不得贪污。宋代对大贪官绝对严惩,在《宋史》一些传记中间,隔三岔五地会出现“坐赃弃市”、“坐赃杖死”、“杖毙之”等等记载,使人触目惊心。即使是小贪,受了处分之后还要记录在案,每次调动,都要把罪行交代一次。退休后的待遇也要低人一等,该给子弟的荫庇也就没有了,让贪官在晚辈面前丢脸。一个人一次犯贪污,终身受歧视,因此,大家相戒不敢随便伸手。影响所及,有些家族也定出家规,凡是有过贪污行为的人,死后不许葬入本族坟山,永作孤魂野鬼!宋代这些反贪良法,值得万世效法。
  不过,光有反贪良法还是不行,因为“徒法不能以自行”,还得找有魄力的大清官去执行。但是要找真正的清官,却不那么容易,因为清官难当,要能管得住贪污腐败现象的大清官就更难当。他必须铁面无私,秉公执法,不讲情面,不怕报复,敢于得罪皇亲国戚。一般的皇帝接受臣下拍马屁的时间都不够,哪有工夫去物色和访求真正的大清官。反过来说,一个人要想当大清官,也必须找到一个书呆子皇帝来支持你。如果在办大案要案的时候,你在前面冲锋陷阵,皇帝不坚决给你撑腰,你这个案子是办不下去的。包公出来办案的时候,正遇上赵祯在位。这个书呆子皇帝宅心仁厚,治国宽松,在《宋史》中被称为仁主,所以日后谥为仁宗。包公从考中进士,出来做官,一直到受重用,全在仁宗时代(包拯死于1062年,仁宗死于1063年)。有一个肯负责任的皇帝,能够铁了心支持你一辈子,一些良法才有执行的可能。只有这种千载一时,才能出现包公这样的大清官。从包公的一生经历来看,他从考中进士走上仕途,从一个小知县做到枢密副使,从一个小小的地方官成为名震中外的大清官,30多年来他只在一个皇帝手下做事,而这个皇帝又是个通情达理的皇帝,所以环境单纯,麻烦绝少,容易做出成绩。不像有些官员,一生经历几个皇帝,会遇到几上几下的折腾,最后一事无成。
  话既说到这儿,我们就会发现,从表面上看来互无联系的三位历史人物之间竟然产生了因果关系:
  女强人刘太后刘娥为了争一口气,花费多年心血教子成才教出了书呆子皇帝赵祯。
  书呆子皇帝赵祯一心要把国家治好,努力访求并且终身支持大清官包公。
  可见,要出个大清官也不容易,两千多年才出这么一个。
  真包公与假包公
  正因为包公的名声太大了,历史上就出现了两个包公,一个是真的,也就是史书上记载的真人,他姓包,名拯,字希仁,安徽合肥人。生存年代是公元999到1062年,是北宋出名的清官,是当时及后世老百姓十分爱戴的人物,一生经历斑斑可考,对于这个真包公,我在下面就直称之为包拯。另一个是假的。那就是真包公在一千年来的流传中,被逐渐夸大,逐渐神化,最后成为一位半人半神的非凡人物,正义之神。从一般事物来说,真的都比假的好,假的有作伪、冒充的含义。但是我们所说的“真假包公”并不是这样,假的不比真的差,真的假的,各有千秋,真包公是历史人物,了解真包公的事迹可以鉴古知今,古为今用。假包公是艺术形象,他既有历史的真实,又有艺术的加工,在流传中,老百姓把自己许多美好的愿望都加到他的身上,他的色彩比真包公更明亮,他的形象比真包公更高大。对于这个假包公,我们不说他的大名,而是使用民间对他的尊称——包公。
  那就让我们来看看真包公的历史吧!
  包拯28岁进士及第,取得了当国家命官的资格,不算很早,也不算很迟,如果是急于做官的人,一定希望早日分配,立刻走马上任。他却因父母年纪大了,身体不好,决心在家照顾父母。直到父母去世,守丧期满,才肯外出做官,这一耽搁,将近10年。这就说明他很重亲情。不过,现代人不可能学他,如果你有官不当,要陪父母,人家不说你神经病才怪!你的父母也不答应。赵祯在物色清官之时,一定会注意到他的这段经历。别人大都热衷于求官,他为侍奉父母,居然有官不做,拖延如此之久。这样的人绝不会是贪官。。 最好的txt下载网

君子满朝的仁宗时代(5)
他的大儿子包繶很年轻就病死了,大儿媳崔氏19岁嫁到包家,21岁就当了寡妇。包拯很可怜她,劝她改嫁,崔氏要抚养幼子,不愿改嫁。可是非常不幸,过了4年,幼子又病亡。包拯夫妇不仅自己劝崔氏改嫁,而且动员亲家母吕氏(崔氏之母)也来相劝。吕氏劝崔氏说:“丈夫死了,你守着孩子,现在孩子又不在了,你还守什么呢?”崔氏却坚决地说:“谢谢妈妈的好意,现在公婆已老,家里只有一个幼弟,我怎么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