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果夫与陈立夫:国民党兄弟教父》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陈果夫与陈立夫:国民党兄弟教父- 第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本来,他的肺病刚刚有所好转,吐血已愈。
  但来武汉后,白天紧张的工作,晚上又睡不好觉,极少休息,渐渐身体支持不住了。
  有一天晚上,他与部队一起运子弹到黑山,回来时,摇铁道上用的手摇车,十分吃力,但他还是坚持摇,忽然觉得天旋地转,倒在地上便不省人事,长达10余小时才醒过来。
  他醒来后,二话没说,即投入工作,同伴们见他身体如此虚弱,都劝他回去休息,但他不肯,与大家一起,坚持下来,使其他士兵深受感动。
  10月28日,冯国璋率清军向汉口发起总攻击,民军英勇拒敌,广大市民也积极参战,他们自动给民军探消息、送粮食、送军火,汉口商人也“出应箪壶,供给粮秣,所需款项,皆系解囊自助”。
  军民同仇敌忾,奋力战斗,打破敌人数次进攻。
  但由于军事指挥上的失利,汉口终于失守。
  汉口失守后,汉阳便成了战争的前沿阵地,汉阳军民曾经几次组织反攻,均没成功,自己反受损失。
  这时,清军也摸清了汉阳军事实力,即向汉阳发动强大攻势。
  民军英勇御敌,战斗十分激烈。
   。。

江汉从戎(2)
此时,陈果夫受命守卫设在汉阳兵工厂的民军司令部,他与其他士兵日夜坚守岗位,不敢懈怠半分。
  一天,清军所派的奸细在民军司令部附近放火放枪,以策应清军大部队的进攻。
  司令部人员以为敌军已攻进汉阳城内,有的急到军中亲自指挥,有的去组织救火,还有个别的竟临阵逃避。
  司令部主持工作的几位头面人物一下子全走光了,只剩下陈果夫与四五个卫兵守着空空的司令部大厅。
  有的士兵见此情况,也要离开,他们认为守着一个空房,不如直接投入战斗。
  但陈果夫坚持不离开。
  他认为司令部指挥官虽然走光了,如果卫兵在这儿,还可以唱唱空城计,如果卫兵都走了,那人们一定会以为司令部完蛋了,军心将会大乱。
  于是,他让几个卫兵守在门口,自己选了一支最好的枪,带足了子弹,坚守在大厅里,演出了一场“空城计”。
  不一会,民军及当地市民将放火放枪的奸细抓获,一个个送到司令部。
  他们以为陈果夫是司令部指挥人员,便交给他处理,陈果夫只好假戏真做。
  但司令部只有几名卫兵,他一人又不好审问,审问了也不好擅作主张处置,因此,他便装着严厉的样子说,今天时间已晚,明天审理,便要卫兵将这些奸细分别关在大厅旁的房间里。
  几小时后,清军攻势退下,火也被扑灭,司令部的人陆续回来。
  民军负责人听了陈果夫的报告后,对他在紧急情况下的机智与勇敢行为进行了表扬。
  后来陈果夫想起这件事来,还真有些后怕。
  他说:“幸而那些奸细没有知道我们虚实,否则我们虽扣着门,而窗子是洞开的,又没有将他们缚住,或者我们胆怯了些,就不会得到这样顺利的处置了。”陈果夫与革命军坚守汉阳一个星期后,当战局进入关键时刻,黄兴来到了武汉,任战时总司令,民军士气大振。
  黄兴来汉后,遇到陈果夫,他见陈只当了一名士兵,觉得委屈了他,便把他转到汉阳府中的军政科办事。
  军政科的任务主要是招募、训练新军,为保卫汉阳输送武装力量。
  陈果夫到任后,经常到民众中宣传,强调保卫汉阳的重要性,动员群众参军参战,于是一些市民和郊县的农民都前来参军,很快便组织起了一支近千人的防城营和巡城营。
  陈果夫每天对这支部队进行训练。
  他将在陆小和陆中所学的军事知识都教给战士,训练十分严格。
  短短的时间,这一千人的队伍便掌握了初步军事知识,能够应付战争需要了。
  陈果夫的出色工作,令科长刮目相看,也对他十分信任。
  科长常常有事到武昌,整个科的大小事情都托陈果夫代理。
  11月23日,清军向汉阳猛扑,民军扼守的米粮山、锅底山、扁担山先后失守。
  清军突破三眼桥防线,夺取汤家山,并与乙支队会合,进攻十里铺,汉阳形势十分危急,军政府各机关人员也纷纷上前线杀敌。
  陈果夫将在汉阳的原南京陆军中学的学生集中起来,组成一支100多人的队伍,也拉上前线,配合大军战斗。
  陈果夫与陆中同学作战勇敢,奋力杀敌,一些同学先后牺牲,鲜血洒在了江城。
  26日,十里铺一线终被清军攻破。
  27日,民军总司令部所在地汉阳兵工厂也被清军占领,梅子山、龟山相继丢失,民军的精华已丧亡殆尽。
  在此情况下,只好退至武昌,汉阳终于为清军所占领。
  黄兴悲痛地说:“汉阳失守,吾何颜见人,惟一死耳!”想以死殉职,后在同志的力劝下退至武昌。
  黄兴撤退至武昌后,连夜召开军政紧急会议,认为武汉已连失汉口、汉阳两镇,武昌已成孤城,现在应顺流而下进攻南京,建立东南革命基地,到时再收复武汉。
  黎元洪赞同黄兴意见,但多数革命党人都表示反对。
  共进会领导人张振武当即拔刀而起,厉声说:“敢言放弃武昌者斩!”全体掌声如雷,一致决议守武昌。
  黄兴见大家不赞成他的意见,开完会后即乘轮离汉东下。
  陈果夫认为黄兴的主张不无道理,在武汉战事紧张的情况下,光复南京是挽救武汉危局、支持武汉首义的正确决策,可以起到围魏救赵的作用,因此在谭人凤的支持下,也离汉东下。
  当他望着饱受战火洗礼的武汉时,那焦土余烟、断垣残壁似乎格外使他留恋。
  武汉是他离开学校走上社会、参加革命的第一站,那历历晴川,还回荡着他的呐喊,那萋萋芳草,也留下他奔走的足迹。
  短短的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他甚至没有来得及领略一下武汉的风光,便要离开了,但他又不得不离开。
  他要到南京去,他希望能亲自参加光复南京的起义,以南京的胜利解武汉之危。
  他是匆匆地来武汉的,现在又匆匆地离开了武汉。
  

沪上讨袁(1)
当陈果夫离开武昌,匆匆东下的时候,南京已在沪军与江苏、浙江等地民军联合进攻下光复,他为没能赶上这一战斗而深为遗憾。
  这样,他干脆直抵上海,找到二叔陈其美,希望能参加一些实际的革命工作。
  陈其美根据陈果夫的身体状况,便分配他去做接待工作,因为当时汉口、汉阳被清军占领后,很多革命党人纷纷东下,云集上海,这些人来后,需要有人接待并安排适当工作。
  陈果夫接受任务后,便在上海望平街租了一间房子,作为招待所,专门接待东下的革命党人。
  他态度和蔼,诚恳热情,每当有人来时,先安排住处,发给生活费用,然后弄清每个人的专长并征求其对工作的要求,最后才将他们介绍到军队及革命机关中去工作。
  这种接待工作并不如战场上的斗争轰轰烈烈,却十分麻烦、艰苦。
  陈果夫的细致工作,使从首义之区东下的革命党人来上海后如坐春风,感到十分温暖,都更加努力地去参加上海的革命,这对上海的光复起了很好的作用。
  11月3日,陈其美领导上海的同盟会发动工人、防营、会党举行起义,次日攻克江南制造局,占领上海,起义取得胜利。
  在上海影响下,江苏、浙江也宣布独立,这就稳定了全国的形势。
  1912年元月,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通告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
  也就在这一年,陈果夫第一次见到资产阶级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
  对于孙中山,陈果夫早就十分景仰,还在当学生时,就总是听他二叔陈其美讲到孙中山是一个伟大人物,说“此刻中国有世界眼光,有建设计划,有坚忍不拔精神的,除了孙中山先生以外,再没有第二人”,但却一直没有见到孙中山,亲睹伟人风采,更没有聆听孙中山的讲话。
  民国成立后的一天,陈果夫与一位同志到沪军都督府办事,第一次见到了孙中山。
  据他回忆:“总理正和一位廖君谈话,用广东话,我听不懂。
  但他慈祥而又沉着的态度,使我肃然起敬。”但此时的陈果夫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瘦小青年,孙中山不认识,他也不可能与孙中山谈话,只能是在一旁多看几眼这位伟人。
  不久,陈果夫再次见到孙中山,并且有幸聆听了他的讲演。
  他说:这次见到孙中山,“是在上海南京路国民党本部。
  总理对世界各种社会主义分析批评,至为详尽。
  他演讲的姿态、声调,非常动人,那次留下的印象,永远没有淡忘”。
  后来陈果夫又多次见到孙中山并聆听训示。
  如有一次,听孙中山详细地讲解瑞士的地方自治制度;还有一年元旦,陈果夫和许多同志去给孙中山拜年,总理见面的第一句话便是“恭喜发财”,然后又借题发挥,谈“大家发财”的民生主义,这些都令陈果夫难以忘记。
  他从孙中山的演讲中受到教育,也为孙中山的革命意志和人格所感动,因此,陈果夫参加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意志更坚定,思想也日趋成熟。
  民国成立后,整个社会一度呈现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革命党人认为革命已经大功告成,可以刀枪入库了,于是有的去从事实业,有的重新进入学校读书,有的要出国留学,似乎一个建设新中国的时期已经到来了。
  这时,陈果夫原来所在的南京陆军第四中学已恢复正常学习,好多同学都返回学校,继续学业。
  陈果夫原也想复学,但经医生检查身体后,认为他肺部有病,不宜再学军事。
  他本来对军事兴趣不大,也就放弃了。
  不久,又有人建议他到法国去勤工俭学,他接受了这一建议。
  他向往那产生过卢梭、伏尔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