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谍海火狐-代号007》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谍海火狐-代号007- 第2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特工肖锐锋飞车赶往咖啡馆,见已有一双相同颜色的手套放在衣帽架上,就伸手换了一双退出门外。

  回去一看,手套中果然有宋伟华向今井提供的情报。

  肖锐锋得报后火速通过中统报告蒋介石,蒋介石立即下令次日夜间行动,秘密逮捕宋伟华等一伙间谍。

  第二天入夜,特工人员按照既定方案,化装成各种身份,陆续进入预定位置。

  深夜11点时,宋伟华家中楼上手电光闪烁三次,这是梅花发出的信号:宋伟华一伙已聚集在内。

  一会儿,一个装扮成送外卖的特工以送交外卖为名,叩开大门。

  众多特工突然蜂拥而入,直扑小客厅:“都不许动!

  谁动就打死谁!”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第四十二章。誓以血肉相撑持
一。

  1937年10月29日,淞沪会战失利,南京喋血之际,蒋总裁在国防最高会议发表《国府迁渝与抗战前途》讲话,明确强调,迁都重庆,首先粉碎了日军胁迫中国在南京订城下之盟的图谋,粉碎其速战速决以屈服中国的迷梦,同时表明中国移都抗战到底,建立抗战大后方,坚持持久抗战的大战略立场。

  1937年11月17日凌晨,南京。

  在严密的保安措施和新闻封锁下,年逾古稀的国民政府主席林森率领一千余名官员,携带*印信旗幡,穿过挹江门,漏夜登载内河装甲兵船“永绥舰”,撤离南京,首途重庆。三日后,林森一行抵达武汉,发布《国民政府移驻重庆宣言》。

  在一份就国民政府迁都重庆致军内各级长官的密电中,蒋中正以最高军事当局身份下达指令:“宜抱破釜沉舟之决心,益坚最后胜利之自信,寸地尺土,誓以血肉相撑持,积日累时,必陷穷寇于覆灭!”

  中国共产党派出以周恩来为首的*代表团和中国共产党在大后方的机关报《新华日报》移驻重庆。

  经历了大轰炸,经历了与重庆市民彻夜奔逃的灾难后,发现了一种新的精神在复活:没有哭啼,没有叫骂,火光在后,大家静静的奔向公园。

  偶然有声高叫,是服务队的“快步走”,偶然有阵铃声,是救火车的疾驰。

  火光中,避难男女静静的走,救火车飞也似的奔驰,救护队服务队摇着白旗疾走;没有抢劫,没有怨骂,这是散漫惯了的,没有秩序的中国吗?

  像日本人所认识的中国吗?

  这是纪律,这是团结,这是勇敢—这是五千年的文化教养,在血与火中表现出它的无所侮的力量与气度!

  在“陪都”内外,中华民族的存亡关头,中国的各个党派,各种军队,各个阶层,各种势力,演了一场又一场的正剧,闹剧,悲剧,喜剧。

  回到空无一人的房间,觉得空荡荡的。

  周围的人都说肖锐锋应该找一个人结婚,来告别这种一个人的生活。

  也有很多人热心的给介绍,但是他都拒绝了。

  一个人生活在这个江水,群山环抱中的小城市,感觉也是不错,暂时离开了残酷的战争,喧嚣的社会,有点半隐居的生活。

  让他感觉很放松,对于他这个人已经很满足了。

  有一天这里突然来了很多的官员,穿军装的,不穿军装的。

  他看到在一个头发花白人的身边有一个身影很熟悉,他严肃的站在老者身边,环视着四周,在记忆里搜寻着,渐渐的身影重合,他就是多年前的那个旅行者的伙伴。

  他注意到在下面的人群中有人注视他,他的眼睛转了过来,稍微犹豫一下后就认出了他,微微点了点头。

  他们就这样台上台下相互注视,没有任何的感觉。

  好像很陌生,也许一切的答案只有在未来找到了。

  庆礼结束后,就是告别仪式,依然严格禁止互相留地址,禁止拍照留念。

  好在,大家都习惯了。

  在回来的车上,他默默的看着一闪而过的景物,简直不敢相信,一切因为他的执着和选择而改变。

  未来是什么样子,他不知道。

  二.

  抗日战争是在长达5000公里的正面战场与幅员130余万平方公里的敌后战场进行的。

  两个战场彼此需要,相互配合,协同作战,才最终赢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正面战场的作战,重创了日本侵略者的狂妄气焰,粉碎了其速战速决的战略企图。

  由于中国坚持抗战,使日本逐渐陷入了“中国泥潭”而不能自拔的困境。

  从1938年12月到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的3年时间里,日本内阁像走马灯一样连续更换了7任。

  对敌实行合围,并断其补给。

  并在万家岭设下口袋防御,待该师团一头闯入后,加以包围歼灭!

  9月底起,对日军发起多次进攻,第66军克石头岭,第74军攻占长岭,张古山,双方争夺惨烈,阵地一天数次易手。

  将敌压缩在三四平方公里的3个村子里,从四面层层包围,发起猛攻。

  然后薛岳命各师挑选奋勇队,采分进合击战术,由两翼围歼万家岭日军不顾敌机轰炸,奋勇杀敌。

  双方为每一个山头,都展开了激烈的争夺战。

  阵地易手了五次之多。

  突击队更是血战5小时,主阵地展开激烈的攻防战,当日夜间战斗进入最高潮,日军106师团更是自师团长以下全体动员,拼命突围!

  下午6时许,可能双方都已用过晚饭,于是向对方高喊“我们开始吧”(敌我相距不过数十米,说话都能够听到),接着便是冲锋枪枪战。

  全阵线枪炮声不断,像煮粥一样,到第二天早上9点左右又归于平静,就像现在的正常上下班,说来也有趣。

  但是拉锯战造成的伤亡是很重大的,防线不得不日渐缩小。军部的指挥所开始时设在五桂岭,但最后只能退守在中央银行的地下室里。

  阵地被重炮和飞机反复轰炸,几无一间有瓦的房屋,处处是颓垣断壁,尸体遍地,无处掩埋,臭气熏天,伤员和尸体一样躺在瓦砾中。

  但是拉锯战造成的伤亡是很重大的,防线不得不日渐缩小。

  师部的指挥所开始时设在岭上,但最后只能退守在中央银行的地下室里。

  城区被重炮和飞机反复轰炸,几无一间有瓦的房屋,处处是颓垣断壁,尸体遍地,无处掩埋,臭气熏天,伤员和尸体一样躺在瓦砾中。

  日军至第二日早晨,战斗方告一段落。

  日军派飞机空运弹药粮秣救援,又派27师团增援。

  正面战场的顽强抵抗,对敌后战场的建立,发展起到了支援作用。

  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的协同作战,显示了中华民族的顽强意志,必胜信念和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生存能力,使国际社会刮目相看。

  赢得了美,苏的航空支援及太平洋战争爆发之后美,苏,英更大规模的宝贵支持,更为结成国际反法西斯同盟,直至打败法西斯阵营奠定了基础。

第四十三章。刻骨铭心的史诗
一。

  “当时敌机每天都来狂轰滥炸,城内每天拉三四次警报,军长冯天晓认为老百姓继续在城内有危险,必须在鬼子到来前把百姓疏散到安全地带。”

  当时城内有大批来自东北,江浙,上海等地的难民,因为一路逃来,好不容易落下脚,所以不愿意再走。

  他说,“城里必将有一番血战,所以要下令想尽一切办法也要让老百姓先撤走,部队为做百姓工作磨破了嘴,老乡们才含泪离开,本地人到乡下投靠亲友,外地人则继续向更远的后方逃难。

  一个多星期后,城内百姓所剩无几,到6月23日保卫战开始前,城内只有百十多个老百姓。”

  百姓撤离后,日军杀到。

  日军第11军中将司令横山勇下达进攻命令,参战日军达万多人,而中国守城部队仅万多人,装备无法与日军相比。

  然而,中国军人血战到底的决心,使日军3天内拿下这里的叫嚣成为笑话。 

  防御战期间,他多次来到战况激烈的山顶阵地。

  印象最深的是战士们变形的脸。

  “日本人攻山城,先是飞机轰炸,投下很多燃烧弹,然后毒气跟着就来了。

  毒气一般是黄色的,那情形,就如同天上下了黄沙一般,视线很模糊。

  我们很多战士都是农家子弟,受一个月军训就上战场了,防毒知识缺乏,往往一下子就晕倒一大片。

  中毒的战士身上长出大大的黄色水疱,看起来非常痛苦,他们的脸部完全扭曲,变形。”

  这已经是城破半年之后了,在街道上还可以看到几百个伤兵,他们都是重伤,根本走不动的那种。

  他们只能用盐水清洗伤口,但当时盐价也涨到一斗米一斤,所以他们甚至连盐水也只有一点点。

  伤口长了蛆,脸色实在太难看了,日本人根本不会管他们。

  一个伤兵拉住我:老乡,我们都是中国人,给我一颗子弹吧!我这没吃没药,让我死得体面些。

  一部分因埋葬较深,挖出后尸体尚未完全腐化,一些尸体中还有少许子弹。

  因不能取出,又覆土掩埋。

  还有一大部分忠骸因无标记,埋葬地点不明,无从收集。

  不少骨头被敌炮弹击破者,均在左边杂骨堆中。

  二。

  革命传奇故事从始至终洋溢着浓郁的对党的忠诚与激情,可谓是情深意长。

  这种情怀,不是让人反感的矫情,也不是单纯赚人眼泪的悲情,而是流露自内心的实感真情,是催人奋进的豪迈激情。

  浓郁的情感令人为之动容,更撼人心魄,不愧为历史上一首“让整个民族都刻骨铭心的精神史诗”。

  敢于在那个“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年代里为自己的国家和理想抛弃自己的荣华富贵甚至生命,这是难能可贵的。

  没有诗歌赞美,有的是记述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