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队的日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考古队的日子- 第10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我真的没想到我居然有机会还能够看到世界第一高峰,为此我非常兴奋,跟冯教授谈论了很多关于西藏历史,也学到了很多东西。

    在来之前我认为自己做了不少的功课,可是没想到,我做的这些准备功课,几乎我们同行的人们都知道一些,对于一直在研究中原历史的我很是有些自卑,不得不一有时间就去请教冯教授,冯教授对我的问题也是知无不言,是一位令人尊重的好老师。

    就这样,我们再次经过了一夜的时间,在第二天的下午两点多我们终于到达了列车的终点站拉萨。

    当我们下了车后,冯教授带着我们来到一个宾馆,虽说这里现在打车也很方便,但冯教授还是嘱咐我们尽量不要打车,因为这些藏民有很多对我们这些内地来的游客不是很感冒,所以经常会有宰客的情况发生,所以我们不得不听冯教授的,去坐公交车到了布达拉宫。

    我们来到布达拉宫的时间并不算很长,参观完了布达拉宫后,所有人都忍不住为这座依山而建的宫殿赞叹,要知道,这里可是一千多年前所建造的,并且当时没有任何的现代化工具,并且当时这里的建筑工具比之中原的唐朝还要落后很多,但他们凭着自己的智慧建立了一个奇迹,一个真正的奇迹。

    我拿着相机一个劲的拍照,也帮着很多这次一起来的同事拍照,看得出来,我们都很兴奋。

    一直到了晚上,我们又吃了一顿牦牛肉大餐,这才满意的各自回了自己的房间休息,一直到了第二天早上,我们跟着冯教授早就安排好的车子朝着我们这次的目的地出发了。

    从拉萨到日喀则只有三百多公里,但路上却不太好走,一路上车子需要过雪山,草地,还要走盘山道,总之路况很是复杂,虽说都是公路,但路上开的很慢,这一路上我们还要下车拍照,从上午八点出发,一直到了下午四点才到达目的地。

    到了目的地之后,冯教授将我们安排到了当地的宾馆。

    这座城市并不像内地的城市那么繁华,很多地方都很荒凉,车子也很少,路上的行人倒是不算少,大多数穿着藏族的民族服饰,当然了,也有一些少数的游客,带着相机走在大街上,拍摄着一些当地的特色。

    冯教授在吃完饭的时候宣布,我们已经到达了目的地,我们的行李会暂时放在这里,从明天开始,我们就要进行考察了,我们这次考察的地区很多,大概的时间是一个月。

    我们此次会有一个班的士兵包保护我们,因为我们要去很多荒无人烟的地方考察,所以必要的保护还是需要的。(未完待续)
第五章 萨玛王朝
    ps:什么都不说了,就是需要推荐和收藏,希望看书的朋友轻轻动一下您的手指,给葫芦一个支持吧!

    第二天一大早,在冯教授的指挥下,我们一行人都组织好,按照事先安排好的那样,将行李物品都放在了宾馆,这次虽说来的人比较多,但都是三人间,只有冯教授一个人住了个单间,所以我们要的房子并不多。

    由于这里昼夜温差较大,所以我们只有带着一些换洗的衣服,而且还带了一些考古必要的工具,当地驻军拍了一个班的战士全副武装前来保护。

    而且冯教授还找了一个当地的向导,名字叫洛荣多吉是一个喇嘛,年龄不过四十多岁,对当地的古文化遗址还是比较熟悉的。

    当地的驻军还给我们拍了一辆大卡车,这种卡车就是平时电视上看到的那种运兵卡车,越野能力非常强,并且马力也大,最为适合我们这种野外考察乘坐。

    我们纷纷上了车,将各自的行李放好之后等着开车,其实那种大卡车运送三四十人不成问题,但我们再加上那一个班的战士也就是二十多人,就算是加上行李在卡车里也是空空荡荡的,并不显得有多拥挤。

    等我上了车才发现,除了我们那些必要的行李之外,居然还有一些蔬菜和吃食,当然了,也有一些帐篷,工兵铲等等,这些东西居然占了三分之一的地方。虽然有些拥挤,但毕竟这些东西也有我们一份,所以没什么人发出抱怨。

    车子启动之后。刚开始还是比较平稳的,但有几个人还是出现了高原反应,再加上车子晃晃悠悠的令人感觉到头晕,我还算可以,虽然也有点晕,但还能够坚持。

    就这样,我们一路走走停停。走了快要两个小时,终于走出了日喀则的城市。前面也不再有什么路,只是一望无际的草原和远处巍峨的雪山。

    由于早晨有些冷,所以都穿上了秋衣秋裤,现在太阳渐渐升起。并没有感觉到有多热,而且我们坐的车是那种行军车,四周围都是用迷彩帆布遮挡起来的,所以看不到外面,想要观察四周,必须打开车两侧的观察口才行。

    但我们毕竟不是来旅游的,再加上每个人都或多或少的有一定的高原反应和晕车的现象,都没有心情去看四周的风景了。

    我们在卡车里摇摇晃晃的大概行进了将近四个小时,这个时候车子停住了。这时,一个班长跳下车敲打着我们的车帮大声喊道:“快,快下车。马上做饭,吃了饭再走。”

    跟我们挤在一起的战士们闻听,纷纷抱着自己的武器下了车,我们也陆陆续续的下车,基本上每个人都有些腿软。

    当我们下车之后,不少人开始抱怨。他们没想到这一趟会这么受罪,抱怨归抱怨。倒是没有一个人嚷嚷着退出,毕竟队伍里还有女孩子,估计他们是想保住自己男人的尊严吧。

    下了车后,我观察着四周围,还算是不错,四周围全部都是荒山野岭,甚至连根杂草都比较少,全部都是那种深沟巨山,知道的我们是来考察的,不知道的还以为我们是来遭受虐待来了。

    我们整个队伍里有三个女孩儿,这三个女孩儿都有些高原反应,甚至有个看上去比较娇弱的女孩儿下了车之后一个劲的干呕,看上去痛苦不堪。

    有当兵的走过来拿了一个氧气罩给她,看样子这些当兵的还挺不错的,就在这种荒山野岭,就算是把我们都枪毙了都不会有人发现。

    冯教授下了车,仔细观察着每个人,当看到我后,微笑着朝我走过来。“小张,还真是不错,第一次来高原就能够适应这里的环境,这身体还真不错。”

    我苦笑着摇摇头道:“冯教授,您就别笑话我了,我也有有点头晕胸闷,但还好,能够坚持下来。”

    “谦虚了,我看你的体质还是不错的,如果以后有机会的话,就跟着我一起研究西藏文化吧。”冯教授微笑着说道。

    我点点头道:“行啊,我倒是求之不得呢。”不过我看冯教授精神矍铄,赶紧问道:“冯教授,我看您年龄虽然大了点,但您老的身体倒是不错,能够适应着高原的生活。”

    “呵呵呵,我第一次来的时候比你们还不堪呢,但是我到现在为止已经来了西藏三十几次了,可以说每年都来,在这里考察研究,甚至住在高原的时间比在内地都要多,所以早就适应了这边的环境了。”冯教授笑着说道。

    只知道冯教授研究西藏文化,没想到他在那么长的时间里住在这里,怪不得对这里的气候没有一点不适的反应。随后我们又聊了一些其他的东西。

    冯教授告诉我,我们这次的目的地就在不远处的一个荒无人烟的山脚下,那里曾经是吐蕃国统治过的地方,虽然历经战火,但还留着一些残垣断壁,由于路途遥远,甚至连放牛的都到不了那块儿地方,只不过一些苦行僧到过,也不过是路过去朝拜神山而已。

    我听完之后一个劲的点头,说实话,自从对器物和文化感兴趣之后,我对古代西藏地区还真研究过一些,不过西藏在器物方面的文化显然不如中原器物文化博大精深,一些出土的西藏器物从研究来看,大多数都属于实用器物,不像中原器物的种类繁多且精美。

    西藏器物虽然实用性比较强,但其造型非常独特,粗犷,大气。

    当然了,也有的东西非常精美,比如说吐蕃后期所建立的政权古格王朝,那里就曾经出土过很多精美的金银器,甚至其技术在同时期就连中原都比不上,对于这次考察我也是心有向往,虽然现在头晕脑胀的厉害,但并不能消减我的热情。

    等饭做好以后已经是下午一点左右了,按照当地的时间习惯,现在也只是刚刚开始吃饭而已。

    开水在高原上是不可能得到的,看着水开的滚烫,但最多只有六七十度,这是缺氧造成的,所以我们吃着煮的半生不熟的面条,借着牛肉罐头吞了下去。有些人有点不太适应这种环境,甚至连饭都吃不下。

    我倒是还可以,经过一上午的颠簸早就饿了,一连吃了三碗半生不熟的面条之后又吃了一整罐牛肉罐头,这才拍着肚子满意的站起来走走,吃得太多有点撑,所以只能到处走走消化一下。

    当一切都收拾完毕后,我们再次上了车,一直到了两个小时后,这才到达了此次的目的地,一个雪山脚下的荒无人烟的地方。下了车后,我们观察着四周围的风景,说实话,这里风景确实是美如画卷。

    就在我们眼前,一座高耸的山峰在蓝色的天空下显得幽静典雅,山顶上有着万年不化的积雪,而我们则驻扎在了一条小河的旁边,这条河水源清澈见底,甚至还可以看到里面的游鱼。

    我不是研究生物的,并不知道这游鱼的名字,在我们营地大概三百米的地方有一个湖,湖水虽说不大,但在太阳的照射下显得清冷异常,雪山风姿卓越的倒映在湖里,四周围全部都是草原,看上去真的很美。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