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帝国的兴亡》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千年帝国的兴亡- 第44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原南斯拉夫皇太子彼得有一天突然被人发现死在了他的卧室内。经过军官团调查死因是中毒。军官团判断是有人故意在彼得的食物中下毒,毒死了皇太子。负责彼得饮食的一干厨师们成了调查对象。可当军官团派人前往调查时却被发现主厨已经失踪了。于是原南斯拉夫摄政王保罗成了公认的谋杀主谋。塞尔维亚军官团宣传保罗为了南斯拉夫的王位,不惜杀害自己的侄子。

    就在南斯拉夫国内舆论一致倒向塞尔维亚的时候,克罗地亚传来惊人的消息。在彼得遇害一周后,保罗遇刺身亡。众多目击者一致宣称刺客是来自塞尔维亚的军人。这让原本就混乱的南斯拉夫更加混乱。

    塞尔维亚军人居然不顾形象派遣刺客,刺杀王室成员。你在塞尔维亚土地上杀人也就算了,现在居然敢派人在克罗地亚的土地上杀人!你今天能派人在克罗地亚刺杀保罗,明天你就能派人刺杀其他克罗地亚官员。于是克罗地亚当局一时间人心惶惶。

    克罗地亚一心想要脱离南斯拉夫,这与想以塞尔维亚为中心,建立一个强大南斯拉夫王国的塞尔维亚来说是难以接受的,彼此间的矛盾也是不可调和的。双方都清楚解决这种矛盾的方法之有一个。只是因为双方各有一名皇室成员,以及英德两国都明确表示不会直接介入,才让南斯拉夫各势力间维持着相对平衡。

    现在保罗在克罗地亚遇刺身亡就仿佛是压垮这种微妙平衡的最后一根稻草。一心想要摆脱塞尔维亚统治的克罗地亚zhèng fǔ立刻以此为契机,在克罗地亚大肆宣扬塞尔维亚威胁论。也不等塞尔维亚zhèng fǔ对刺杀事件做出回应,便联合一旁的斯洛文尼亚宣布脱离南斯拉夫王室统治,成立克罗地亚国与斯洛文尼亚国。随后在发表声明的2小时后,克罗地亚与斯洛文尼亚联合军便向塞尔维亚发动攻击。

    塞尔维亚zhèng fǔ立刻组织军队反击。在于波斯尼亚联合后一场民族dú lì战争在充满混乱的巴尔干半岛上爆发。

    内战初期,依靠着用本国出产的有sè金属从德国换来的大量武器,克罗地亚与斯洛文尼亚进展神速。两国联合军势如破竹一路南下,将挡在自己面前的波斯尼亚与塞尔维亚军队全部击溃。距离波斯尼亚人的著名城市萨拉热窝仅一步之遥。可就在所有人都以为萨拉热窝的易主不可避免时,塞尔维亚与波斯尼亚的军人们用鲜血告诉世人——无论是在过去、现在还是将来萨拉热窝与他们的首都贝尔格莱德一样永远不会屈服。

    围绕着萨拉热窝的战斗持续了4个星期,城外塞尔维亚联合军用鲜血与生命抵挡着联军攻势,城内天主教、东正教、基督教以及伊斯兰教徒们也在混战。所有人知道这座城市在地理位置上的重要xìng。

    克罗地亚联军想要越过这座城市,将塞尔维亚人赶入东面的山区,控制住这个巴尔干半岛上的这个交通要道。塞尔维亚人要打破联军的企图,以争取得到来自南面伊斯兰教徒的协助。

    到内战爆发后第9个星期,一个更坏的消息传到了塞尔维亚。南面的波黑地区发生内乱。居住在波黑地区的穆斯林族联合科索沃地区的阿尔巴尼亚族这两个信仰伊斯兰教的人民开始制造sāo乱。塞尔维亚一时间陷入前后包围的窘境。更令塞尔维亚人恼火的是,马其顿人以协助平叛为由直接将军队开进科索沃地区,随后大肆驱逐、屠杀伊斯兰教徒。之后更是将军队开进城市后不走了。马其顿人想要趁着南斯拉夫内乱时扩张势力范围的野心昭然若揭。

    在腹背受敌的不利局面下,塞尔维亚联合军被迫撤退。塞尔维亚人向东退入山区,波斯尼亚人则向南退入黑山地区。可就在塞尔维亚联军随时准备继续抵抗追击的克罗地亚联军时,却惊讶的发现克罗地亚与斯洛文尼亚联军在占领萨拉热窝后也停下脚步。

    克罗地亚联军对于萨拉热窝的统治没多久,战火再次席卷了这座城市。这一次的攻击方来自于南面的黑山地区的波斯尼亚人。其实黑山地区在之前也处内乱中,东正教与伊斯兰教争执不断。结果因为一旁马其顿突然出兵科索沃,随后开始驱逐、屠杀伊斯兰教徒让黑山内占人数优势的东正教徒们迅速将伊斯兰教徒驱逐出去。随后他们便再度组织军队向萨拉热窝出发。

    一般认为波斯尼亚人的这次军事行动无异于送死。无论是在士气还是武器上这只残存下来的军队都不可能是克罗地亚联军的对手。可结果再次让外界关注着南斯拉夫内战的人再度大跌眼镜。

    克罗地亚联军在占领萨拉热窝后因为之后的战略出现分歧而分裂。

    克罗地亚坚持必须控制更多的矿山才能向德国换到更多的武器,有了更多的武器才能获得更多的领土。对克罗地亚人来说,战争只有这样进行,才能进入良xìng循环。可斯洛文尼亚并不这么认为。斯洛文尼亚人认为占领萨拉热窝后就可以停手了。即便之后塞尔维亚反攻,他们也已有了一片军事缓冲区。毕竟他们不与塞尔维亚人控制的土地直接接壤。维持现状后等塞尔维亚承认自己dú lì就可以了。

    于是联军分道扬镳。当波斯尼亚人的军队前锋赶到萨拉热窝时看到的却是东倒西歪正在休息的斯洛文尼亚军队,这只军队就差没有刀枪入库,马放南山了。于是单独行动的波斯尼亚军队完成了一个连之前塞尔维亚联军都没能完成的壮举。他们成功收复了萨拉热窝。

    已经向东移动的克罗地亚人一看自己的后路被敌人掐断了,只能一边大骂斯洛文尼亚人愚蠢,一边不甘地后退。至此南斯拉夫国内第一次大规模混战到此结束。塞尔维亚勉强保住了自己的山地领土,波斯尼亚失去了萨拉热窝以北的南斯拉夫大片中部土地。马其顿夺取了科索沃地区。

    一场大混战后,没有赢家,而南斯拉夫王国则成了最大的输家。



………【第一百八十七章 其他人(6)】………

    ()    大规模内战是暂时停止了,但南斯拉夫的内乱还远没有结束。受到驱赶与屠杀的伊斯兰教徒潜伏在东正教控制的城市内,四处破坏。马其顿忙着扑灭他们控制区内的sāo乱,波斯尼亚人忙着夺回萨拉热窝以北的土地。克罗地亚忙着攻伐东面的塞尔维亚人,斯洛文尼亚则急着重整军队。

    由克罗地亚与斯洛文尼亚出发的列车装满了各种有sè金属,经过奥地利后驶入德国。一场大战后倾向于德国的克罗地亚与斯洛文尼亚需要更多的物资来彻底取得南斯拉夫的控制权。两个新dú lì的国家一边下令加紧挖掘本国现有的矿山,一边在占领区内用子弹与鞭子将波斯尼亚人赶入矿山,强迫波斯尼亚人为他们挖掘有sè金属。

    与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相比,塞尔维亚的处境就糟糕多了。

    塞尔维亚倾向与英国结盟。结果德军占领希腊,罗马尼亚与保加利亚先后投入纳粹阵营后整个巴尔干半岛其实已经被围在德国人的势力范围内。英国人的支援物资根本无法通过海路与空路送到塞尔维亚人手中。当然前提是在北非的英军还有能力去支援地中海另一边的塞尔维亚。于是塞尔维亚人只能寻求其他方法解决武器的问题。

    塞尔维亚找上了自己东面的邻居——罗马尼亚。在一番商谈后罗马尼亚的dú cái者安东内斯库同意塞尔维亚的:以有sè金属换战争物资的条件。

    虽然嘴上说着不会与纳粹德国同流合污,但塞尔维亚的举动其实已经打破了他们原本的立场。因为罗马尼亚已经明确与德国站在一起,提供给塞尔维亚的武器都是像98K、MP38这类德制武器。而交换来的有sè金属,大部分也送往德国。在这场交易中罗马尼亚更像个中间商,从塞尔维亚人提供的有sè金属中抽取一步分作为佣金。

    随着时间的推移,到1942年9月,交战各方都已经忘了自己最初的目的。所有人都只知道,自己必须占领更多的土地。

    只有占领更多土地,才能控制更多矿山。

    只有控制了更多矿山,才能有换到更多武器。

    只有换到跟多武器,才能占领更多土地。

    南斯拉夫就像任海济当初设想的一样,在多民族、多宗教的对抗中陷入无止境的混乱。而作为交战各方唯一的军火商,德国人成了最大的赢家。

    站在国家角度来看,德国是唯一,也是最大的赢家。南斯拉夫出产的有sè金属不仅全部落入德国手中,更是间接迫使南斯拉夫的有sè金属产量达到极限。而且这一切甚至不用德国花费一份力气。

    但站在人道角度来说,德国是挑起南斯拉夫内战的罪魁祸首。德国不仅不救助,反而提供武器诱使南斯拉夫内战规模扩大。坐视、甚至是挑动南斯拉夫各民族互相杀戮,让数万无辜平民在冲突中死去。更是让南斯拉夫各民族的双手都染上了永远洗不干净的鲜血。

    或许在这场内战中会有个南斯拉夫人突然清醒过来。反思自己的行为是否正确?这种以暴易暴的举动是否合理?但在南斯拉夫这个多民族,多宗教的国家,一个人的力量是渺小的。

    话虽然是这么说……不过总会有个人例外……而这个人也是任海济最担心的……也是任海济一直让西瑟寻找的。

    约瑟普·布罗兹。

    这个在二战结束后将南斯拉夫各民族紧紧团结在一起的男子

    这个敢于违抗苏联共产国际命令,反对霸权主义,推行“不结盟运动”的男子。

    这个对待新生的南斯拉夫联邦各加盟国,像对待自己孩子一样的男子。

    这个摒弃僵硬冷战思维,摆脱意识形态狭隘偏见。以国家和民族利益为尺度,dú lì自主处理本国内外事务的男子。

    这个在历史上颇有争议,却让今天已经dú lì的克罗地亚依然缅怀的男子。

    约瑟普·布罗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