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帝国的兴亡》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千年帝国的兴亡- 第40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接到斯大林将战略重心转移到西方方面军的命令后,西方方面军总指挥叶廖缅科下令再度强攻奥尔沙陆桥。

    朱可夫被解职后,西方方面军总指挥由铁木辛哥出任。不过之后西方方面军被他们对面的德军阻挡在奥尔沙陆桥的东侧出口,寸土未进,寸功未得让斯大林对铁木辛哥失去了耐xìng。于是叶廖缅科这个在基辅遭到惨败的苏联将军再度接受任命。出任西方方面军总指挥。

    关于安德烈·伊万诺维奇·叶廖缅科这个前苏联元帅有很大争议。一般都认为这个苏军元帅有些名不符实。与他同时期的几名前苏联元帅各个都表现得远比他优秀的多。朱可夫、罗科索夫斯基、马力诺夫斯基、科涅夫等等。(瓦杜丁死的太早,可惜了……)

    叶廖缅科留给人的印象就只有脾气火爆,一有不满就对部下拳打脚踢。以及他那完全没来由的自信。

    基辅合围战前夕,斯大林曾问过叶廖缅科能否靠手中的部队守住基辅。叶廖缅科自信的回答道:他一定能守住基辅,挡住古德里安这个流氓。结果我们都知道,不仅基辅丢了,叶廖缅科本人还被古德里安这个流氓狠狠戏耍了一番。

    按理说,像基辅这种惨败足够将叶廖缅科送上军事法庭了。巴普洛夫在比亚韦斯托克丢掉三个集团军,结果被斯大林直接下令枪毙。叶廖缅科在丢掉了基辅的同时,还葬送了苏联在西南地区的全部力量,更是将哈尔科夫工业区、顿巴斯和克里米亚暴露在德军面前。这样看来,叶廖缅科即便被绑起来用机枪来回扫shè都不为过。

    不过很奇怪的是,斯大林虽然对叶廖缅科失去了信心,但却大度的放过了他。这可能是因为叶廖缅科和伏罗希洛夫、布琼尼一样同样是骑兵出身。也可能是因为斯大林看上了叶廖缅科的优点——那种无论面对如何危险的状况,他都能始终保持着绝对自信。

    铁木辛哥在奥尔沙陆桥表现平平,让斯大林非常不满。这个时候他想起了叶廖缅科,那个时刻都充满着绝对自信的叶廖缅科。

    有时候做不做得到是一回事,想不想却又是另一回事。

    一个指挥官如果没有想过自己能赢得战争,那他又怎么可能带领军队赢得战争呢?

    历史上的42年,在北非的英军全部被隆美尔打怕了。所有人都认为亚历山大不可能守住。蒙哥马利到达后做的第一件是就是告诉在北非战斗的英军,他们能守住亚历山大,能守住北非殖民地。在蒙哥马利的鼓舞下,北非英军在阿拉曼打出一场漂亮的反击。当然你可以说阿拉曼战役,英军全是靠着手中远多于德军的武器才取得胜利的,和蒙哥马利没有任何关系。但你不能否认蒙哥马利为北方英军带来的自信。

    斯大林再次启用叶廖缅科也很可能是为了这个。一个时刻充满自信的指挥官,总比那些摇摆不定的指挥官来得强。



………【第一百四十二章 英雄之城,死亡之城(17】………

    接到斯大林的命令*结果遭到他的众参谋们的一致反对。

    斯大林的命令很笼统只说要占领奥尔沙。

    叶廖缅科的命令也很笼统西方方面军要占领奥尔沙。具体该如何进攻、走那条路、派哪支部队都没有说。

    这到不是叶廖缅科急糊涂了忘了这些。也不是他故意将这些工作全部扔给下属自己当个甩手掌柜。而是因为他根本不需要做什么。

    是的铁木辛哥离开前西方方面军就已经向奥尔沙发起数次攻击。只不过到最后都因为德军的拼死抵抗以及彼此间配合生疏而被迫放弃。在叶廖缅科看来铁木辛哥制定的行军路线已经很完美了无需做任何改变。唯一需要改变的是苏联红军的士气以及让他们战斗到底的决心而已。

    叶廖缅科这么想不代表他的参谋们也这么想。

    既然最高指挥部下令将战略重心由西北方面军向西方方面军转移那么西方方面军必须做出成绩来。否者就对不起国家对不起党。继续沿用一任指挥官的战术怎么看都有种敷衍的意思。

    叶廖缅科可不管他的参谋们在想什么。直接一顿拳打脚踢外加枪毙的威胁后新的命令被传达下去。

    一接到新的命令位于奥尔沙陆桥北面的罗科索夫斯基立刻指挥着他的第14集团军再度向面前的德军发起攻击。与叶廖缅科相同罗科索夫斯基也对自己抱有绝对的信心。他相信只要自己的补给能得到保障这要一旁的加里宁方面军能掩护好自己的侧翼第14集团军一定能在第一时间内砸烂对面的德军冲进明斯克。

    罗科索夫斯基一开始活跃对面负责阻挡他的德国第2集团军一部就开始手忙脚乱。在罗科索夫斯基面前耍小手段无异于关公面前耍大刀。当你面对一个优秀指挥官的时候一切战术欺骗都显得苍白、可笑。

    负责指挥第2集团军与后方第5集团军的瓦尔特·莫德尔临危不乱。依照一个月前的经验见苏军来势凶猛他立刻命令位于普里皮亚特沼泽内的第2集团军一部向后撤退试图拉长战线利用沼泽再度拖垮苏军。

    莫德尔的战术成功了一半因为南侧的苏联第30集团军再次“淹没”在泥沼中进退维谷。不过北侧的第14集团军可不吃这一套罗科索夫斯基相信这次他们北面的加里宁方面军一定能掩护好他们的侧翼。

    任海济一边走一边摘下头的军帽他随手将军帽扔在一旁的桌子这个动作让原本放置在桌面的纸张四处飞扬。

    无视身边法密尔怒视自己的眼神无视女孩走前弯腰捡起件的身影任海济环视一下四周后冲着站在一起的克莱茵和凯尔两人问道:“凯尔什么事?”

    “我的元首……”向任海济行了军礼后凯尔将手中的件递了来。

    凯尔的话和动作让任海济一愣。他知道凯尔和克莱茵很少会对自己直接使用“我的元首”这个称呼。尤其是凯尔当这个纯粹的rì耳曼军人使用如此正式的称呼时一定代表着他接下来说的话很重要。

    接过凯尔递来的件任海济微微皱眉看着凯尔。似乎在等对面这个高大的男子接着说下去。

    “我的元首来自柏林的三重加密电报。”

    “艾瑞卡送来的吗?”任海济低头看向手中的件同时问道。

    “不。看签名来自陆军指挥部。”

    “哼~布劳希奇那家伙吗?”任海济略带笑意地轻哼一声后看着手中的件不过随着他一行行扫视过件内容后脸的微笑逐渐消失了。等看完后他将件一把塞到法密尔手中同时大声道“法密尔回电。”

    女孩一声不响从衣口袋中掏出记事本与铅笔站在任海济身边静静等待着。

    “一切决定权完全交由军队各指挥官手中。战役第三阶段实施时间不变各前线指挥官必须依照原定计划行动。以此为前提他们可以在他们认为必要的时候放弃一切他们认为可以放弃的东西。但在战役进入第三阶段前预备队不得随意调动。前线指挥官必须依靠手中仅有的一切完成计划中的任务。告诉他们如果做不到那就去死吧!”

    在任海济说完的同时法密尔的笔也停了下来。这个女孩盯着自己的记事本看了半天后又用手中的铅笔来回涂了涂才撕下这张纸递到任海济面前。

    任海济看了看法密尔递来的纸张确认内容没有任何问题后他又扭头看了看身边面无表情的女孩。随后他再次低头看看手中写着自己回电内容的纸张再看看法密尔毫不畏惧瞪视自己的眼神。

    “关于这个你没有什么要解释的吗?”任海济看着法密尔扬了扬手中的纸张。

    “我记录的有问题吗?我的元首。”

    见法密尔若无其事地看着自己任海济将手中的纸张递还给女孩。

    “不没有。”

    “我明白了。”从任海济手中接过纸张女孩头也不回向一旁恩格尼码cāo作员走去。她手中那张写着任海济回电内容的纸张任海济说得最后一句话被女孩用铅笔涂掉了。

    得到任海济的回电莫德尔立刻命令与苏联第14集团军对持的第2集团军一部向北移动。第2集团军的举动让zhōng yāng集团军群总司令博克急得蹿下跳。

    与第14集团军对峙的第2集团军一部向北移动这等于为苏军让出一条通往明斯克的道路。莫德尔的举动在博克眼中简直就是叛国。

    6月11rì莫德尔被召唤到位于明斯克的zhōng yāng集团军群指挥部。

    在作战会议莫德尔与博克两人发生激烈争执。博克要求莫德尔让第2集团军一部回到他们原来的阵地。继续阻挡苏联第14集团军的攻击。而莫德尔则坚持认为自己现在的命令才是正确的。因为无法得到预备队补充他必须充分利用手中每一支部队。

    会议最后莫德尔大声质问博克:“现在到底是谁在指挥前线部队?是元帅阁下你?还是我?”

    博克最后妥协了只是他依然不忘提醒或者说是威胁莫德尔道:“我希望你明白自己在做什么。将军。我也希望你已经做好准备为自己下达的命令负责了。”

    向博克行礼后莫德尔头也不回走出zhōng yāng集团军群指挥部。当天他就返回奥尔沙。

    战况的发展证明了莫德尔无愧于“战术大师”这个称号。

    第2集团军一部舍弃他们对面的第14集团军向北移动一头扎进第3装甲集群的控制范围。与此同时莫德尔越过zhōng yāng集团军群指挥部直接致电陆战最高指挥部。接到莫德尔电报的布劳希奇立刻下令将这些第2集团军一部编入霍特的第3装甲集群。

    北的第2集团军一部就像一种催化剂随着他们的大胆举动与莫德尔大胆的想法整个zhōng yāng战局完全活跃起来。

    整编完第2集团军一部增援的第3装甲集群实力立刻超过他们面前的加里宁方面军。实力大增的霍特立刻转守为攻。他将重新整编后实力大增的第41装甲军放在左侧靠近北面的普斯科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