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帝国的兴亡》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千年帝国的兴亡- 第1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相信无论是什么人,都有好人与坏人之分。就像在二战中中国也有买国求荣的汉奸,德国也有德奸。任海济对日本的厌恶完全来自于他们的政府。以任海济的话来说:人孰能无过。知错能改,善莫大焉。做为一个男人,做错事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做错事却不愿承认。日本政府不仅不承认还不停地篡改历史,误导下一代。长此以往,既然上梁不正又如何期望下梁不歪?在这一点上任海济还是非常钦佩德国,错了就错了。勇于承认并努力让别人接受自己。这就是任海济欣赏德国而唾弃日本的原因。

    “有时候啊,不要以为自己一时的强大就可以欺压在别人头上。总有一天那些欺压者会突然现那些被欺压的人所爆出的力量将彻底地摧毁他们。就如英,法。他们总有一天将会在德意志的熊熊烈火中被烧成灰烬。那么,你们呢?”

    没有等待对方的回答,任海济站了起来。取过爱莎椅背上的外套并为她披上后带头向门口走去。

    “我们有缘再见吧冈成阁下。希望我的话对你能有些作用。”

    任海济没有想到他再次与冈成治三郎相会是在14年之后。1932年6月,冈成治三郎受到召唤作为侵华日军随军记者前往东北三省。1937年8月随侵华日军进入中国内地。1937年12月14日随侵华日军第6师团进入南京。1937年12月24日因忍受不了自己的同胞在南京的所作所为,联想到任海济的话携带大量珍贵资料逃离南京,隐居中国内6。1945年在宋美龄的陪同下见到了已成为德意志元的任海济。从而避免了整个日本民族被灭绝的结果。这一切都是后话暂且不提。

    1932年总统竞选开始了。戈培尔的宣传机器全力以赴地开动起来。在施维茵家的支持下,希特勒周游全国。在好几十个群众大会上向大批群众演讲,把他们驱入狂热的状态。他乘飞机,坐汽车,从一个竞选会场赶往另一个竞选会场,每到一处都千篇一律地重复着一种姿态:摇唇鼓舌,滔滔雄辩,千百次地挥手致意,把孩子搂到胸前,吻着妇人们的手背。他的信徒们经常要等上好几个钟头,望眼欲穿地恭候他的到来。希特勒的演讲被冲锋队员们排列出来的仪仗队,吹奏乐队以及颇具风格的元旗装点上了一层宗教色彩和军事化的浓郁气氛。冲锋队和纳粹党的竞选仪仗队以声威和力量表现得十分令人瞩目。

    希特勒也充分施展了他的演说才能;他凭着自己的煽动天才毫不费力地比那些只会批评和许诺的保守党的演说家们高出一筹。他的群众大会安排布置得老幼皆宜,十分巧妙,既能够引起老一代人的兴趣,也很合乎青年人的胃口。他所提出来的竞选口号在农民,工业中产阶级,小商业者,职员,大学生和青年人中间被证明颇有市场。

    然而他的主要竞争对手兴登堡却说了句让人印象深刻的话:“如果选举一个代表片面的极端派观点的党人,这将使祖国生严重混乱和不安,其后果是无法估计的。我为责任所驱使,必须防止这种人当选……如果我竞选失败,我至少可以免于这种指责:在危机时刻,我自动懈怠了职责……凡是不愿投我票的人,我并不要求他们的选票。”

    兴登堡是成功的。到3月13日选举结束时,结果是:兴登堡1865149349。6%,希特勒113394463o。1%。4月1o日选举结束时,结果是:兴登堡1935998353。o%,希特勒1341854736。8%。兴登堡以过半数再度当选德国总统。

    任海济冷眼看着这一出闹剧。他想起了那个时空中的美国总统选举,那种虚假的公平。他甚至有些嗤之以鼻。



………【第二十四章 野心与欲望的交织(5)】………

    任海济静静地坐着,看着面前那位满头白的老者。以往那种虚假的微笑此刻完全被严肃所取代。

    “我想上次就已经对你说过了,我们没什么好谈的。我绝不会向一个满是暴力与野心的政党低头的。更何况你们那个政党对犹太人所做的那些事,我绝对不赞同。在那个人的带领下德国只会走上战争,只会走向灭亡。我要说的就这点,你可以回去了。”

    面对老者那近乎咆哮的口气,任海济微微摇了摇头。

    “我可以理解阁下的愤怒。如果我没猜错的话阁下的下一步将是举家移居美国吧。”任海济的话到这里停了下来,正眼望着老者。

    “似乎你在来之前就已经准备好了。我是无论如何都无法活着离开德国了?”

    “不,不。阁下。您误解我的意思了。现在我们还未能控制海关,如果您持有美国大使馆签的护照依然能离开德国。甚至有必要的话我能以个人名义协助你离开。但是……您这样一走了之真的好吗?”

    听到任海济的反问,老者一时间陷入了沉思。自己就这样走了真的好吗?自己出生在德国。自己的父亲担心他的犹太人身份遭到欺负而特意为自己弄到了德国公民身份证。自己在这片土地上成长,在这片土地上结婚,生子。自己还是深爱着这片生养他长大的土地。而现在这片生养他长大的土地即将遭受到战火的摧残。自己却一走了之,这真的好吗?但自己留在这里又能做些什么?

    突然一个声音打断了自己的思绪。

    “虽然现在说这个还有些早,但无论如何请您留下来。留在我身边。这不是要求,是请求。作为一个德国人的请求。”

    在自己面前,那个纳粹党年轻的副领袖,有着神之子之名的黑男子正向弯下他的腰。

    “德意志将会走上战争的道路,这是不可避免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尊严,试问如果阁下你们犹太人,人民遭到欺压,国土被分割。恩,就像你们的圣都耶路撒冷被别人无理的占领。阁下您的心中会怎么想?德意志或许并不想要战争,但决不会回避战争。为了德意志的人民,为了德意志的尊严,为了德意志的子孙后代。那么,阁下认为一旦开战,最后等待德意志的会是什么?”

    “我是个科学家,不是军人。我不能评论什么。”面对任海济的话老者淡淡地回答。

    “是失败。”任海济毫不犹豫的说出这个惊人的答案,“德意志根本就不可能取胜。或许在那个人的带领下德意志会取得一时的胜利,但那个人的野心却不会就这样停止。而缺少资源,人口稀少的德意志不可能支持起那个人的庞大野心。失败将会是德意志最后的结局。那么你们犹太人呢?我可以预料无论是初期的胜利还是最终的失败,你们犹太人都将遭受到无情的屠杀。阁下,您或许可以离开。但那些在德国土生土长的2o万普通的犹太人,他们将会为那个人的野心陪葬。即便这样也可以吗?”

    “你不也是纳粹党徒吗?还是那个人最亲密的朋友。”

    “是的,我是纳粹党徒。但在那之前,我是一个德国人,一个日尔曼的孩子。我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德国。我许诺过,在那个人将德意志带上灭亡之前一定会阻止他。所以,不是为了我,也不是为了纳粹党,而是为了德国,为了那2o万普普通通的犹太人,请将您的力量借给我。”

    “我已经老了。”老者长长叹了口气,“我只想有个地方能让我专心进行自己的研究,平时和家人在一起就可以了。无论是在德国还是在美国。”

    听到对方的回答,任海济知道自己此行的目的是达到了。立刻笑着说:“这请您放心,所有的一切都交给我们施维茵家。我会将一切都安排好的。”

    “是吗?但请不要忘了,我这么做并不是为了你,也不是为了什么纳粹党。而是为了德国,为了我们犹太民族。”

    “我知道,阿尔伯特?爱因斯坦阁下。”

    对于爱因斯坦是否会参加未来的“u计划”任海济根本就不在乎。他早就知道用哪种元素进行核裂变,甚至他能直接画出原子弹的基本结构图。那些“u计划”的参与者所要做的仅仅只是找到人为控制核裂变的方法而已。但是出于对爱因斯坦的崇拜,任海济还是很希望他能留在自己身边。哪怕仅仅只是作为一个老师。

    1932年5月兴登堡出任德国总统,然而出人意料的却是他提名自己的竞争对手希特勒出任国家总理。这让布吕宁(原德国总理),施莱切尔(历史上第三个德国总理。第二个是巴本。被施莱切尔为了总理之位推上去的傻瓜),奥斯卡?冯?兴登堡(兴登堡的儿子,施莱谢尔的好友。历史上施莱切尔上台的主要功臣。)措手不及。

    任海济可不管这些,现在他还有更重要的事要忙。上次受骗答应的事依然让他郁闷无比。想自己聪明伶俐结果却栽在两男一女手中。不过所答应的事对任海济来说依然是小事一桩。将剧本交给克莱茵后原本以为没自己什么事了,却被克莱茵拖住要自己演剧本中的主角。用克莱茵的话来说:作者是最能把握人物的性格。所以戏份最多的主角当由作者自己来演。

    任海济差点晕到。感情你都计算好了的。既然你不仁就休怪我不义。于是任海济一句:和女主角青梅竹马的男配角就你了。旁白就是凯尔了。任海济的意思就是你们一个都别想白看戏,全都给我上舞台去。

    看着克莱茵一脸的苦恼,凯尔不由叹了口气。

    还好自己负责旁白,到时候自己只要躲在幕后照着剧本?就可以了。真要让自己上台演那还不要了自己的命啊。不过齐格飞这个剧本还真是……

    于是,爱莎的生日庆祝晚会混乱又井然有序的准备着。



………【第二十五章 野心与欲望的交织(6)】………

    ……

    ……

    “你爱她吗?你根本就不爱她。你只是想要zhan有而已。因为你从她身上看到了这数百年来你唯一所爱的人的影子。”

    “你恨他吗?你根本就不恨他。你仅仅只是嫉妒而已。因为他拥有你这数百年来都不曾拥有的东西――爱。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