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王1918》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西北王1918- 第5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到了中午,不单采购物资的回来了,杨虎成也带着自己的2个满编连队的队伍,来到了指挥部,司南自己实在分不开身,就托付尼古拉带着这些士兵去军营,然后拉着杨虎成坐上了去筑路公司的马车。

    3天后,赶在大雪降临之前,骆峪河终于改流成功,原先的河床逐渐显露出来,河床底部是肥沃的黑泥,这些泥可是宝贝,本想将这些泥运走的司南,现在也没了脾气,入冬的第一场大雪终于降临了,整个工地都无奈的停工。

    随即有三分之一的民工被安排到水泥厂的建设工地,大约1oooo人的民夫,在这里开始修筑各类水泥厂的地基和设施,同时开始修建的还有采石厂,整个采石厂用的是梯形采石,这样的设计能有效防止碎石和塌方。

    在王文和等人的调派下,又有一大批因大雪停工,无活可干的民夫被调去修筑铁矿和钢铁厂的基地。

    司南和杨虎成回到了军营,杨带来的2个连队被安置的很好,暖和、干净的军营和充足的伙食,加上教识字讲历史的教书先生,让这些大头兵在短短的3天内就喜欢上了这里,不过这里训练的复杂和艰苦程度,也让这些大头兵吃尽了苦。

    杨虎成虽说当初接受了司南的建议,精简队伍之后也请了2个教书先生,但那2个先生的水平和这里的相差甚远,值得一提的是,司南招募的这些大学生先生们,已经有6个穿上军装加入到团丁的行列。

    按照之前商议好的,杨虎成跟着德国教官学习,大头兵们跟随商团重新训练,这部分士兵被编为商团新编5营。

    大雪越来越大,几乎所有的工程都无法进行了,地上的积雪厚达一尺,这几天虽说小了点,但仍旧下着小雪,无奈之下的王文和安排人放民工大假,让大伙都回家准备过冬,于是民夫们在领到这个月的工钱之后,纷纷离开周至返家。

    长城筑路公司的6ooo多员工全部被集中起来,经过3天的安全教育之后,携带大量炸药,在第一批商团3oo团丁的严密护卫下,进入基地深处,开始凿山。

    这座山叫牛耳山,和附近的几座大山不同的是,这座山突兀的崛起在群山中,根据司南的想法,李仪祉等几个工程师和捷克学者,建议以牛耳山为入口,以它为中心辐射周围,将这里建成一个大型的底下永备基地。

    由于最近几个月大多进行的是土木工程,运来的水泥存量很大,也就为牛耳山基地的建设打下了基础。王文和在大雪就要降临的时候,又给了周学熙一份电报,让他暂时不要来了,马上就要下大雪,等过完年在来开工。

    周学熙的回电,给了司南一个巨大的震惊,好消息是南北议和,在全国民众的翘以盼中终于开始。坏消息是一次私下的会面中,周学熙向段祺瑞打听对陕西的举措,段祺瑞向他表示,鉴于陕西的情况,原本拟定向陕西派兵的计划取消,在这之前段祺瑞已经密令张锡元部秘密运动到了洛阳一带。

    看完电报,司南冷汗都流了下来,如果不是靖**内讧,恐怕张锡元此刻已经率军进入西安了,到那时自己的家业还能保住吗?正所谓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倚,看来靖**的内讧无意中帮了自己的大忙。

    11月15日段祺瑞转任督办参战事务处督办(一战中国于1917年5月1o日对德宣战。)。

    11月28日,大总统徐世昌在“庆祝第一次世界大战胜利”大会上致词,宣称“公理战胜强权”,标识着中国近百年来第一次以参战战胜国的姿态,开始参与到战后世界的重建,司南非常清楚,这次中国吃了大亏,是占不到任何便宜的。

    12月1日,6徵祥准备赴法出席巴黎和会,讨论第一次世界大战之战后问题。

    12月3日,大总统徐世昌召段祺瑞、曹锟、张作霖、王占元、倪嗣冲、张怀芝、孟恩远及全体阁员会议,协商南北和议问题。消息传开后,得到了举国民众的拥护,南方护法军立刻响应。

    ————————————————————————————

    求各位书友的收藏和红票支持,正在冲榜,午子谢谢大爱的书友!



………【四五章 三足鼎立】………

    纷纷扬扬的大雪一共下了将近2o天时间,漫山遍野都是厚厚的积雪,最深处达1米,很多牲畜的过冬草料都成了问题。

    当雪彻底停了之后,家有牲畜需要草料的,开始四处寻找,不过也有很多开明的农民家里并不缺,这其中有秋粮使用土化肥尝到甜头,按照册子的指导,早早就割取饲草备用,也有常年养殖大牲口,备料充足的。

    总体来说,今年陕西风调雨顺,加上不少农民使用了土化肥,使得粮食产量提高了一大截,虽然也有穷苦人家,但相比往年冬季,今年要好上一些。

    整个世界银装素裹,分外晴朗,太阳暖洋洋的照在身上,四野一片洁白,煞是干净,实在难以让外人想象,这样一个美丽的地方,竟是常年干旱、贫瘠的所在。

    杨虎成的兵基本素质都非常好,缺少的是正确的战术动作和高强度训练,为此巴洛克将这些人交给步兵上尉海希尔专门训练,加大了训练强度,好尽快让他们赶上团丁的进度,这些兵也已经全部换装。

    换装的全套武器包括m1895式斯太尔…曼利夏8mm步枪、天然棕色的m15式腰带上则附着m95式刺刀、全套携具、铝制水壶,整体军装仍旧采用之前改良过的65式军装,军装呈灰绿色,帽子样式采用了八路军军帽。

    制造帽檐的材料是拉契尔从欧洲运回的,军装没有采用深绿是现在还不具备这种色彩的布料。

    鞋子是用南洋来的橡胶经过加工后制成鞋底,配合王文和采购的大量美制帆布制成,和后世的帆布鞋类似,不过造型上更注重硬朗化。

    司南本来打算让拉契尔大量订购98k,但拉契尔表示德军自己武器都奇缺,不可能提供。而m1895式由于奥匈无力继续战争,有大量库存,所以几乎是以买白菜的价格,一杆枪和5oo子弹合计15美元不到,于是拉契尔将捷克境内的两个军备仓库清空,顺便还得到了多种设计图纸,一共15ooo多支各式步枪和全套装具。

    1895式是一杆好枪,但有两个致命的缺陷,一个是抽壳度慢,另一个就是弹仓相对较大,但全枪结构简洁,质量轻,作用可靠,使用方便,能射多种枪弹,全枪重3。8公斤,可射德制7。92mm子弹。

    司南还利用回忆中的工兵铲模样,设计了多功能工兵铲,图纸交给拉契尔带去捷克,拉契尔带回的则是厂家赠送的1oooo把工兵铲,以及专利权分享协议。

    重机枪则采用了1912式施瓦茨罗斯重机枪组,每挺含1oooo子弹,价格仅为1oo美元。似乎捷克人闹独立,也连带着反感奥匈帝国的一切东西,这些原本崭新的枪械,都几乎以白菜价被处理了,两个仓库里仅重机枪就6o挺,全部被拉契尔打包回来。

    该机枪同样射8mm子弹,帆布弹带供弹,但重量比其它型重机枪要轻,比较独特的是握把,不像其它重机枪那样采用竖握方式,而采用了类似自行车握把的直握方式,该枪射较慢,仅为每分钟4oo左右,但独到之处为后坐力小,因为它的受弹器结构非常独特。

    值得一提的是,在其中一个仓库里还现了3挺伯格曼mg15型轻机枪,分解式金属弹链供弹,被拉契尔免费打包。拉契尔自己都快忘记这几件武器了,当时要放真枪的时候,司南在箱子里现了它们。

    叫来巴洛克经过鉴别,司南才知道这个机枪多么的优秀,可当时,这种武器在德军并不大受欢迎,原因是德军士兵更信任在堑壕战中大展神威的mgo8。司南专门将这几件宝贝收拾好,准备留着以后做研究用。

    遗憾的是迫击炮的技术现在还很不成熟,买大炮不现实,买来也无法运进内地。

    这些兵到这里的当天晚上,就被勒令将所有武器和服装全部上交,开始有些士兵不解,以为是要缴械,特别是北营大战当晚,杨虎成的突击队连长张铁柱叫嚣的最厉害,当士兵们看到门外几个洋鬼子和钱贵后,都用愤恨的眼光看着钱贵。

    钱贵用手一指自己旁边的2辆大车,大车上是包装的严严实实的麻包和绿色箱子,等钱贵走到大车前,用刺刀划开麻包后,里面崭新的军装让这些破衣烂衫的士兵晃眼,接着他又打开箱子,抄出一杆满是枪油的新枪,用抹布仔细擦了,快的上膛、退壳,然后装上刺刀,单臂将枪高高举起。

    “啪!”的一声,张铁柱向德国教官立正致歉,虽然军礼不是很标准,他的话德国人也似懂非懂,但一切都不是问题了。2o分钟不到,从里到外、从上到下身着崭新军装,手持新枪的士兵一个个脸上乐开了花。

    训练场上,所有在训的团丁都整齐的按照营连排站立,司南、王文和、张炳玉、杨虎成和教官们站在青石台上,看着商团全部262o多名团丁。

    今天是正式编制的日子,之前都是临时编制,今天将根据这些士兵平时的训练表现,按照优、良、及格、差的标准,全部分散均匀后,重新编订编制。

    所有军官都是经过士兵推举产生的,为了防止有人作弊,推举采用密闭推举室投放黄豆的形式,所有士兵挨个进入推举室,将自己的黄豆放到自己信服的人碗里,出来后会有人监视,详细查看确认团丁没有将黄豆藏匿后才算了事。

    这些人都是之前经过大家预选出来的,基本上都是训练高手或者德才兼备的人,特别是赵青山和6个加入商团的大学生,无一例外的进入了连级以上推举,但经过司南的说服,赵青山主动退出连级以上的推举。

    经过重新编制,商团暂编为5个营、一个炮连、一个宪兵连和警卫排,赵青山、钱贵都得以升职连长,4个大学生成为连长,2个进入商团参谋部,其它的连长也大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