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王1918》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西北王1918- 第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于伯高兴的招呼两个小崽子,看样子他也确实喜欢小孩,司南在这片讨饭三年,也确实没见过有什么小孩和于伯说过太多话。

    狗子性格外向一些,今年十岁。这一年多在市井间乞讨,把一些俏皮话学的溜溜转,乞头在的时候看不大出来,现在被司南干掉了,狗子的本性就露出来了。

    顺子八岁了,可能因为年龄小年龄小点,在加上入行才半年,这半年多被乞头吓的厉害,在加上昨晚的事情,这会挤在了人堆里,可能有了安全感,一脸憨笑的冲着于伯直咧咧嘴。

    碎女子最小,只有七岁。这里面就司南最大,十二岁,小三年半的职业生涯,要不是灵魂入世,估计还得继续从业下去。

    药熬好了,于伯熟练的把砂锅里的药用筷子和麻纸倒进药碗里。

    “好了,等药凉些,女子喝了就不烧了,三剂药下去就好了,狗子?”

    “于伯,啥事?”

    “这些钱你拿着,去水车巷的粮铺买一斤黑米、然后去糖果铺买一斤红糖,买完赶紧回来。”

    “知道了,于伯。”蹭蹭就不见了人影。

    司南知道于伯的曰子也不宽裕,心里打定主意,过会等碎女子喝完药,就去找张炳玉帮忙把白金鹰洋换成银元,要不然自己觉的亏心,过意不去。

    于伯一边轻吹着药汤,一边用手在碗沿试着温度。

    “于伯,给人瞧病呢?咦司南,原来是你。”司南看着于伯的动作正入神,身旁就传来了张掌柜的声音。

    “张先生,刚才谢谢您,我一会忙完就去找您。”司南正给碎女子敷着脚,没法动弹,就笑着给张掌柜打招呼。

    “小伙子,别这么迂,有这份心就行,以后出息了,多想着点周围的街坊,就当积德行善,等大家伙说起来,也能念我一份好,这善那,就是这么传下去的。还有以后别叫我先生,我是个粗人,要愿意,你就叫我张叔吧!”

    “张叔,知道了。”司南和顺子都大声的应着。

    “于叔,这怕就是司南抓药给治病的闺女吧?”

    “是哦,造孽啊,唉晚来一会就没了。顺子,拿着这个勺子,给女子喂药,一口一口喂,慢点别呛着。”说着,于伯伯把晾好的药汤和一个木勺递到顺子手里。

    “碎女子我是顺子哥,喝了药病就好了,顺子哥给你买糖吃。”就这样,一勺一勺的药汁喂进了女子的嘴里。

    苦难折磨人,但又锻炼人,顺子虽然木讷,但在苦难中也长大了。

    “张叔,我想求你帮个忙?”

    “啥事,说吧。”

    司南遍把那块白金鹰洋的事情原原本本的告诉了张炳玉,希望张炳玉出面去兑换一下,显然让一个小乞丐拿着白金的鹰洋去兑换银元,是不可能的事情。

    “司南,你给叔说说,你换了这个钱,准备干啥?以后你们几个怎么办?”

    “张叔,我换了钱,先租个房子,然后教狗子、顺子和碎女子读书,我念过书,我能教他们。我还要开工厂挣钱,挣了钱我们都去读大学堂,然后留洋,读洋人的大学堂,学一身本事,回来开更大的工厂。”

    “好!有志气的好孩子啊。”于伯伯一拍大腿,念叨着这才是好孩子。

    张炳玉也一脸赞赏的看着司南。

    “我还要办个学校,专门收像我和顺子、狗子、碎女子这样的孩子,教他们识字、做工,我不想在有人像我们以前一样。”

    “司南,你这样得花多少钱你知道么?你怎么挣那么多钱?叔就算给你换了鹰洋,也只够你们几个吃几年饱饭的。”

    是啊!这需要花多少钱呢?怎么才能挣到更多的钱呢?

    钱?钱?钱?一切都是钱惹的祸,自己成功是因为钱、失败也是因为钱,到了这个世道,为了活下去讨饭说穿也也是为了钱。

    司南彻底陷入了纠葛。

    于伯看到司南的样子,心疼的看了他一眼,活了一辈子,反而不知道该怎么劝眼前的这个孩子,此刻觉的自己就像是个老憋屈,手里的火钳子和脚底一块和了煤沫的泥块在打仗。

    ‘煤沫和泥’司南脑中灵光一闪。

    “有了!”司南跳了起来。

    当冬天城市里的人们为了取暖和做饭,不得不烧煤时,就产生了一个很严肃的问题,那些无法放进炉子里的煤沫怎么办?

    传统的灶膛虽然能利用煤沫,但只能煮饭,却无法兼顾取暖,于是勤劳的老百姓就有了一个智慧的明,利用黄泥的粘性,按照比例和煤沫混合成煤球,这样的煤球,极耐烧而且兼顾了取暖和煮饭,但仍旧有两个巨大的缺陷,那就是燃烧仍然不够充分且火种不易保留。

    司南将自己的设想和打算详细的说给张炳玉听,为了证实自己的设想,司南拿起墙角的一块砖头,连着砸了好几块于伯炉子里烧过的煤球。

    尽管于伯为了省煤,已经把煤球里黄泥的比例提高了很多,烧过的煤球中间仍然有黑色的未燃烧部分。



………【第三章 恩重如山】………

    听完司南的对比讲述,这下张炳玉似乎相信了,真要是比煤球还要耐烧、热时间更长、火力更均匀、更容易保留火种,那这个买卖干的过。

    不过,按司南的要求,得先帮司南找到在城里那个店里卖铅笔和全套的桌面制图工具,这个就需要张炳玉的人脉了。

    一个一穷二白,长期没有科学技术和进步文化的国度,铅笔这么一个很普通的物什,也要通过进口,一个毫不起眼的微小消费品,也成为了经济侵略的一份子。

    现在在中国销售的几乎都是外国的铅笔,如果有国产的铅笔参与进来竞争,哪怕是在微不足道的份额,也能成为一个盈利机器。

    可冷静下来,自己还是没钱,满打满算,四个准乞丐也只有区区一个白金鹰洋,合两百来个银元,啥时候自己才能有足够的资本呢。

    蜂窝煤司南是打算送给张炳玉了,这是报恩,不存在任何利益上的交换。

    毕竟,以张炳玉的实力,也更容易让蜂窝煤快普及开,对这片国土上贫寒的民众也是一个福音。

    温饱,一个如此沉重的话题,饱司南没办法解决,但温能提高就提高点吧。

    狗子把黑米和红糖买回来了,于伯铜壶里的水已经烧开,拿出小铁锅开始给碎女子熬稀饭,碎女子现在吃不了别的,身体虚弱,虚不受补。用于伯的话说,大补最好的世间就是碎女子的病完全康复。

    张炳玉跑回自己的铁工厂,安排活不多的伙计到城里的各个大学堂附近去找铅笔和制图工具,又滴溜溜跑到赵家茶馆嘱咐店里的伙计多问问来喝茶的客人。

    等他忙活完了,老老少少又挤在一堆,这会都晌午了,炉子上给碎女子煮的粥“咕咕嘟嘟”的冒着香气……

    “狗子去和顺子到南口德兴楼去,嘱咐马掌柜来四个热菜,两烩两炒,要肉多实在的,再来五碗羊肉泡,十五个馍。”

    “张叔,我们带着馍呢,不买馍了。”未等狗子和顺子离开,司南赶紧接上话。

    “带着,那呢?”

    顺子解开放在炉边小马凳上的包袱,露出大大小小的黑面、杂面、烧饼和几个菜团子。

    “张叔,这都是平时街坊邻居给的,我们平常都舍不得多吃,里面还有于伯给我的呢,咱就吃这个吧,吃完了我好好琢磨怎么画图,早一天出煤,早一天挣钱,有了钱多给遭罪的街坊送几个馍馍,我们几个皮实惯了,这已经够好的了。”

    “那行,听司南的,狗子你和顺子赶紧去叫饭,让他们做好赶紧送过来。”

    三个老少爷们坐在于伯的炉子边聊天,这时张炳玉才从于伯的絮叨中知道司南已经在这个地方讨饭三年多了,那会才八岁多点,要不是司南狠,估摸着还得继续讨下去。

    讨饭时的司南就像个瓜子,谁打跟前过就给谁磕头,咚咚一点不带假,而这恐怕也就是司南能在这三年多的时间里活下来的原因,因为人实在。谁看着他都可怜,所以得的多些,虽然也挨饿,但总归比其它乞丐要强。

    于伯说司南头天来这讨饭的时候,穿的衣服虽然有些脏,但一看就是好料子,那时候多白净秀气的一个孩子,第二天一身好衣服就不见了,穿了一身破褂子来讨饭了。

    于伯时不时的给司南些吃的,看着他一天天长大,于伯开始称呼司南叫大娃了。

    司南知道,那时候的那个小乞丐,一是被乞头打怕了,二是被父母遇害、家仆扔下不管吓傻了。

    “这狗曰的世道,司南,你还能记的你家在那么?你父母是被谁害的?”张炳玉眼珠子都快瞪的掉下来了。

    “我家在富平,害死我全家的人已经死了,一个跳梁小丑。房契、地契全在我家栓子叔身上,当年他带我逃出来,没人知道,要让别人知道,我根本活不了,在西安城里担惊受怕的几个月,他就扔下我跑了。现在想起来,我也想不追究了,毕竟他救了我一命。”

    “我跑出来快四年了,等把他们安顿好了,我想回去看看我爹娘。”

    “好!叔跟你一块去,路上也好有个照应,我也看看,到底是咋样的水土,能养出这么有志气的小伙子。”

    “于叔,您老去不去?也出趟门去进一回货吧,马上就年节了,就当您出去转一圈。”

    张炳玉的脾性就跟炮仗似的,一拨一拨,让司南无法拒绝,于伯眯缝着眼,笑眯兮兮。

    “行咧,我这个老身板也好几年没出门了,富平也不远,去趟就去趟。”

    “来大娃,把锅端着,把女子的饭倒碗里,稍微晾一下。”

    喷香的黑米稀饭,倒进碗里,于伯拆开糖包,舀了几勺红糖倒进碗里,馥郁温润的香气马上飘散在烟摊的小棚子里。

    “吆,老了,年轻那会刚进营,折腾几宿都没事,哪像现在稍稍折腾下就累的荒。”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