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会被人笑话的700个熟语典故》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不知道会被人笑话的700个熟语典故- 第1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于下流。
  在唐尧时期,有一个人叫许由,由于他很有才能,尧就想把天下交给他来管理。可是许由听到这个消息之后,他就逃到山林里隐藏起来。尧又召他做九州长,许由又不想听到这个消息,于是跑到河边去洗耳朵。正在这时,有名的隐士巢父牵着牛到河边来喝水,看到许由在河边洗耳朵感到很惊讶,就问其原因。许由说:“尧要召我做九州长,我不想听到这个消息,所以就到河边来洗耳朵。”巢父说:“如果你隐居在山谷中,与世隔绝,又有谁能够知道你?而你却到处乱跑,让人家了解你的名声。真是很虚伪啊。你在这里洗耳朵,我的牛在这里喝水,会玷污了我牛犊的口。”于是就把牛牵到河的上游去喝水了。
  后来人们就用“洗耳”一词来比喻以接触世事为耻辱,指代超尘脱俗,不问世事的人。
  ■ 先生
  “先生”一词,由来已久,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有记载。
  在各个历史时期,“先生”一词是称呼不同对象的。如《论语?为政》中有:“有酒食,先生馔。”这里的“先生”指父兄,意思是有酒肴,就孝敬了父兄。《孟子》中有:“先生何为出此言也。”这里的“先生”是指长辈,并且是有学问的人。
  到了战国时代,“先生”一词均是称呼有德行的长辈。《国策》中有:“先生坐,何至于此。”
  其实在古代,“先生”这个词主要是称呼老师的。第一个用“先生”称呼老师的,始见于《曲礼》:“从于先生,不越礼而与人言。”注:“先生,老人教学者。”
  清初,人们称相国为“老先生”,到了乾隆以后,官场中已少用“老先生”这个称呼了。
  辛亥革命后,“老先生”这个称呼又开始盛行。人们彼此见面,对老成的人,都一律称呼为“老先生”。
  现在“先生”的用法更为广泛,凡是德高望重的人,都可以被尊称为“先生”。妇女也将自己以及别人的丈夫称为“先生”。

两字篇 第七章(2)
■ 小康
  典出《诗经?大雅?民劳》:民亦劳止,汔可小康。
  “民亦劳止,汔可小康”中,“小”是稍稍的意思,而“康”是指安乐、休息、安宁。这里的“小康”并未成为一个独立的文化符号。
  西汉儒家学者记载战国、秦汉间儒家言行的《礼记,礼运》中,有段孔夫子对“小康”的专门论述。孔子参加完祭祀活动后,对子游说:“禹汤文武成王周公,由此其选也。此六君子者,未有不谨于礼者也。以著其义,以考其信,著有过,刑仁讲让,示民有常。如有不由此者,在者去,众以为殃,是谓小康。”孔子所说的“小康”,更多的是注重精神内涵,即“圣人定法、世人守法”,与现代所说的“小康”,无论从其本源,还是在深度和广度上,都完全不同。
  后来,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用“小康”这个词,十分形象地描述了未来我国将要出现的广大人民安居乐业,家庭经济生活比较富足的喜人景象。
  “小康”是一个相对概念,现在通常指某一个社会历史时期家庭处于中等宽裕、能够安危度日的生活水平。因此,不同历史时期的小康水平是不同的。
  ■  悬壶
  典出南朝?宋?范晔《后汉书?费长房传》:市中有老翁卖药,悬一壶于肆头,及市罢,辄跳入壶中,市人莫之见。
  壶公乃是东汉时一位卖药的老翁,有道术,善用符治病。东汉时有个叫费长房的人。一日,他在酒楼喝酒解闷,偶见街上有一卖药的老翁,悬一壶于市头卖药,等集市结束时,老翁就悄悄钻入了葫芦之中。
  费长房断定这位老翁绝非等闲之辈。于是他买了酒肉,恭恭敬敬地拜见老翁,老翁知他来意,领他一同钻入葫芦中。他进入葫芦一看,只见葫芦里富丽堂皇,奇花异草,宛若仙山琼阁。后来,费长房随老翁十余日学得方术,临行前老翁送他一根竹杖,骑上如飞。
  等费长房返回故里时发现,时间已经过去了十余年。从此,费长房能医百病,驱瘟疫,令人起死回生。
  后来,民间的郎中为了纪念这个传奇式的医师,就在药铺门口挂一个药葫芦作为行医的标志。如今,虽然中医大夫“悬壶”已很少见到,但“悬壶”这一说法保留了下来。
  “悬壶”现在即指行医、卖药。
  ■ 丫头
  “丫头”一词的来源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是,源于古代女孩子的梳头方式;一种说是,“丫头”是“鸦头”的讹传。
  其一,古代女孩子在及笄之前,头上都要梳着两个“髻”,左右分开,对称而立,像个“丫”字,所以称为“丫头”。唐代刘禹锡《寄赠小樊》诗云:“花面丫头十三四,春来绰约向人时。”另外,古代婢女经常梳丫髻,所以“丫头”又成为婢女的称呼。
  其二,据《潜居录》记载,大约在五代之前,吴越一带的妇女以黑发为美。每年除夕,她们便提一只乌鸦,用米面果子好好喂养,待过一段时间,早起梳妆,便以梳篦木节理乌鸦的羽毛,边梳理边祷告,然后以五色缕系于鸦颈放飞,看它飞行的方向,来卜算一年的吉凶。
  现在,“丫头”泛指女孩,另外,“丫头”也指男友对女友的昵称。
  ■ 映雪
  “映雪”的来源与晋朝御史大夫孙康借雪光刻苦读书有关。
  在晋朝,有一个御史大夫名叫孙康,在他年幼的时候家境非常贫寒,但是他却非常喜欢读书。白天的时候他要到田地里去干活,上山去砍柴,到了晚上他就拿出时间来苦读。虽然晚上读书安静,然而在古代并不是像今天这样,有电灯非常方便,古代需要油灯,由于孙康的家境贫寒,他买不起灯油,因此他看书的时间也是有限的,他多半时间都是在心中默默地回忆书中的内容。经常要很晚才能睡觉。有一次,他又躺在床上回忆学过的功课,突然发现窗外很亮,他想正好可以趁此光亮来读书,于是他推开窗户一股寒气迎面扑来,这才发现是下雪了。雪光把外面的树木、山川、房屋照得通亮一片。孙康想这雪光不是不需要灯油吗,不是也可以用来作为照亮读书用的光线吗?此时虽然已经是夜深人静,孙康却没有一点倦意,他穿好衣服借着雪光开始认真地读起书来。尽管是寒风刺骨,孙康也从来没有放弃过。

两字篇 第七章(3)
后来每逢下雪的日子,孙康都会利用雪光来读书,由于他不畏艰难困苦,学而不倦,他的学识也大有长进,后来终于当上了御史大夫。孙康映雪读书的故事广为流传。“映雪”也被借用为勤学苦读的意思沿用至今。
  ■ 知音
  典出《吕氏春秋?孝行览第二》:伯牙鼓琴,锺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锺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一个中秋的夜晚,俞伯牙所乘的船停泊在汉阳。他一边欣赏月色一边对月弹琴。后来,他发现一个樵夫躲在芦苇丛里听他弹琴,就问他:“你听得懂吗?”樵夫说:“您弹的是《孔子注颜回》。”俞伯牙对樵夫的回答十分吃惊,当时以礼相待。
  过了一会儿,俞伯牙接着弹琴,请樵夫欣赏。他望着月光下的青山,动情的弹琴,樵夫说:“峨峨兮若泰山!”俞伯牙俯身看滚滚的江水,动情的弹琴,樵夫说:“洋洋兮若江河!”俞伯牙大喜,激动地说:“您真是我的知音啊!”后来询问得知,樵夫名为钟子期。于是两人结为兄弟,并约定来年中秋再见,不料,第二年,伯牙赴约时,子期已病故。伯牙于坟前祭拜后,摔琴以谢子期知音之情。
  “知音”原指精通音律的人,后来用“知音”指了解自己的人。
  ■ 钟馗
  “钟馗”是由古代“终葵”一词的偕音发展而来的。
  “终葵”原为古时一种家用器物,今称之棒槌。据说古时家中若有人病了,便以为鬼在作祟,即用棒槌(终葵)去赶鬼。自终葵被公认为有驱鬼避邪的作用后,从六朝开始,很多人都给孩子取名为“钟葵”。
  据《逸史》记载,唐开元年间,唐明皇染上了恶性疟疾。一天夜里,他梦见有小鬼偷太真的紫香囊和小玉笛,这时又赶来一个大鬼把它吃掉了。大鬼说他是终南山的进士钟馗,因应试武举不第,自己触阶身亡,他发誓变成鬼后要帮皇帝除尽天下的妖孽。唐明皇醒后,病也好了。于是便命吴道子画出钟馗的像,并印发钟馗捉鬼图,发给大臣每人一张,在除夕的晚上悬挂在大门上以驱妖除邪。随后此法传入民间,钟馗便成了各家各户的守门神了。
  现在,人们所说的“钟馗”即是中国民间传说中驱鬼逐邪之神。
  ■ 足下
  “足下”来源于晋文公怀念介子推。
  在春秋时期,有一个名叫介子推的大臣,曾跟随晋国的公子重耳流亡过国外十九年,在流亡的过程中,介子推曾经割下自己腿上的肉来让重耳充饥,并且骗他说是麻雀的肉。后来看见介子推一瘸一拐的走路,重耳才知道他吃的是介子推的肉,重耳非常的感动,说在回国以后一定会重重的赏赐介子推的。后来重耳真的回到了晋国,并且做了国君,可是他竟然一再的疏忽介子推,介子推在很伤心的情况下,离开朝廷,过上了隐居山林的生活。重耳知道后曾多次派人去请介子推,都被他拒绝了,于是重耳就派人在介子推所隐居的山林放火,想用此办法来逼迫介子推出山。没想到介子推性情刚烈,宁死不愿意答应晋文公的请求,于是晋文公抱着大树烧死在山林里。晋文公听说以后,悲痛万分,就用介子推抱着的那个树做了一双鞋,每天穿在脚上来怀念患难与共的日子。
  今天我们用“足下”一词来表示对平辈或是朋友之间的敬称。引申为睹物思人,感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