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烧着的火和飘着的灰》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燃烧着的火和飘着的灰- 第6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调查还显示出男女在择偶方面的区别:男人看重女人的是外表和贞操;而女人看重男人的是人品和经济收入,希望自己的男性伴侣达到“三高”:收入高、学历高、身材高。由此可见,男人对女人的人品方面有所滑坡;而女人对男人的贞操观有所滑坡。但有一点让人吃惊的是,女人却并太看重有共同语言,相反更偏重于经济收入。

  而真正进入家庭生活的男女,现在更看重的性生活的质量,如今有一句话流行:“你爱不爱我,就看你*做得怎么样,**,爱是做出来的!”

  三

  现在做男人挺累,他面对的是双重压力:社会压力、家庭压力,承担的责任更多、更高了。于是,那些高学历的男人选择单身的比较多。而现在的女人压力有所减轻,只要装作一副无辜等待拯救的样子,一般会激发男人的雄性荷尔蒙分泌。他会很心甘情愿地做“护花使者”,如果女人再配合一点,作小鸟依人状,这男人一定会觉得“牡丹花下死,做鬼也*”。由此可见,男人天生自贱。这一点,柏杨老夫子在《食色性也》一文中有所点露:

  “大概上帝造人时,赋予男人一种独当一面,挑大梁,唱黑头戏的性格,而赋予女人一种被保护和祈求安全的性格。”

  正因为这种天性,使得男人相对重责任,而女人相对重感情。但现代男人的责任感、女人的感情观不同程度地受到挑战。一般说来,在工作顺利生活富裕的时候,最能检测一个男人是否有责任心,真爱自己的妻子,但是现在好像并不如此,有钱的男人包二奶、养情人之风盛行,有些妻子竟能纵容丈夫如此,甚至认为自己丈夫充满男性魅力。与男人相反,女人在生活困顿物质贫乏的时候,最容易表现她的爱心和坚贞,但是,现在很多女人吃不起苦,当男人提出共同奋斗,她会“为什么非要与你一起吃苦”一言相拒。她们更多地满足于被包养的虚荣,而不愿忍受相濡以沫的高尚。

沉默的背后
文/龙之鸣(老虫)QQ:58852736

  ……… 

  中国人喜欢选择沉默,沉默仿佛成为我们沾沾自喜,高人一畴的生存方法。这篇文章,我想揭穿沉默的背后的东西。 

  有人甚至沾沾自喜起我们的国民性了。他们说,中国太聪明了,选择沉默是最明智的。所以,中华民族五千历史文化都是一脉相传,没有中断过,即使蒙古人、满洲人来了,也让他们不得不学会沉默,化为华族。鲁迅先生开创针砭国民劣根性的先河。他说中国人是极端麻木、丑陋、自私,用“怒其不争,哀其不幸”的阿Q形容不足为过。时代在前进,如果说鲁迅所处的时代,按传统的说法是旧社会,沉默代表的是麻木,那么新社会依然盛行。这种沉默仅仅代表麻木? 

  不!现在中国式的沉默并没有那么简单,是剧毒的一种。可以说是幸灾乐祸式的沉默。别人倒霉,他口头沉默,而内心一阵窃喜,庆幸霉运没有降临在自己的头上;自己倒霉,选择沉默,想的是只要头颅还留在脖子上,便留住了青山,就不用怕没柴烧。一旦霉运全去,可以发号施令,就不会沉默了,只要有生杀予夺的权力给他,就什么伤天害理的事做得出来。 

  沉默的背后是挟嫌,沉默的背后是极端的个人主义。 

  在我看来,中国国民性最难以克服的是其“唯我”的极端的个人主义。许多人批评中国国民性,总是说中国人是从来不能为自己考虑,是没有个人的。所有的体制是压制个人的,根本没有“个人”的概念。像鲁迅这样中国思想先锋们重塑“新人”,也是想使社会化的“人”变成个人主义的“个人”,不希望成为体制下的“无声”的大众。然而,他们却忽视了我们民族是最“个人”化的民族。中国为什么总是形如一盘散沙,无法凝成一股力量——就是这种极端个人主义在作怪。 

  中国人特别喜欢窝里斗,而且阴着来,通过排挤别人,实现“唯我主义”的价值。你行,为什么要你行?历史上的那个周瑜一声“既生瑜,何生亮”叹息——道出中国人有多少严重的极端个人主义!这份“唯我主义”,在非常年代会极端地看重生命本身。异族入侵的时候,快速下跪成为“汉奸”,遵循“好死不如赖活着”的生存哲学。老子的道德经就是极端个人主义的典籍,庄子式的哲学观也有力地支撑这种极端个人主义的作派,难怪老庄之学在中国大有市场。 

  中国式的个人主义,非常提倡趋利避害,苟且自我的。他们总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只扫门前雪,不管人家瓦上霜,毫无全局观。有人对我们的国民性大加溢美之辞,说,中华民族最聪明、最理智、最冷静的一种,其实是小聪明、大冷酷的一种。美英联军出兵伊拉克,先不管这场战争正义非正义,但是平民伤亡总是个事实。许多国家,主要西方国家起来反战*。而中国人呢,只有看戏的热情。正所谓“别人打架,我看戏;别人死人,我庆幸!”他只要自己不是伊拉克就觉得自己很幸福,比上(美国)不足,比下(伊拉克)有余,状态良好。

  反思历史,近代以来中国人最耻辱的历史莫过于两件:一、外侵——日本侵华;二、国人内讧——*。如果不是这种极端的个人主义作怪,我想,中国人不会有如此的耻辱。在日本人侵略的时候,国人面对南京大屠杀,且不说30多万中国军民惨死于日本人的军刀下,达到如何的麻木不仁。其他逃难者、苟活者,竟然也会表现得如此麻木?对他们来说,只要日本军刀不架在自己的脖子上,便可万事无动于衷,真是最最彻底的“唯我主义”。至于六七十年代的*,一些国人认为只要*没有降临自己头上,也就选择沉默或选择看看戏,不表态,为了活着,可以像狗一样。正因为这种极端个人主义,也难免有人会去*别人,落井下石,挟私报复别人,从而使保全自己,谋取个人利益。 

  其实,说到这里,可以说——选择沉默,恰恰说明我们心里有鬼。一有机会,这鬼会像猛兽出笼。试问*期间,有多少人选择沉默了? 电子书 分享网站

爱情絮语
文/龙之鸣(老虫)QQ:58852736

  …… 

  1

  爱情是人性开出最美丽的花朵。只有爱情才使社会达到和谐,使人类趋于平和。爱的力量是让双方相互燃烧,并用这种燃烧温暖整个世界。

  2

  男人和女人本为一体,他们只有通过与对方结合才能得到完整,而两性的结合就是追求心理与生理上一体化的表达。任何偏颇都是不正确的。

  男女通过性的结合才能真正成为一个人,找回失去的一部分,即,女人找到了女人的另一半,男人找到男人的另一半;同时人也就懂得了自身来自何方。

  3

  有人说:世界上根本没有爱情,只有被*蒙蔽,爱情的出发点和归宿点都是肌肤相亲。

  寻求异性时的第一冲动力是*,但是人毕竟是有理性的动物,有伦理的,讲究艺术,使这件最具有野性的事变成了最罗曼谛克的事,使得两性的结合达到了甜蜜与和谐,这一点是无可厚非的。

  4

  一朵玫瑰、两行眼泪、一腔肺腑言可以换取爱情,但有时连生命也无法换取。

  穷的时候,一朵玫瑰来之不易,倾注了赠者的一片深情;若是富了,一朵可以变成两朵,甚至一车皮的玫瑰,然而那时的玫瑰不再是爱的表达了,更多的恐是爱的敷衍。

  爱,一朵玫瑰足以表达,甚至只要一个深情的眼神。

  5

  男人将爱情看作功与利的副产品,理智胜于感情。但是有时男人也会为感情弯下他的黄金膝。

  女人将爱情当作事业来追求,感情胜于理智。所以哲人说女人带有人的天性,只有她才能拯救人类身上恶的因素。可是正是因为这点,女人往往成为男人的玩物。

  6

  世界上最大的悲剧莫过于一个自惭形秽的男人爱上了一个美丽而高傲的女子。但相反,如果这样的女人爱上了这样的男人也是个莫大的悲剧。自卑的男人他不能去爱,也不值得被人爱,因为他是不懂得爱,甚至不懂得人生的乐趣。

  7

  真正多情的人是极重视感情的人。这种人常常因为对感情执着而不肯轻易付出感情。旁人看来,他们是无情,不近情理。其实对感情太认真了,是唯美主义者,不能逢场作戏,所以很容易受伤。他们的爱情往往很难美满。

  8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咽”,爱情有时会变得凝重,为了爱而不爱,也是爱,是爱的升华。爱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给予对方幸福,如果不能就选择不爱。

  我爱你的动机是为了得到你的爱,从而使你幸福。既然别人能给你更大的幸福,那么他应该得到你的爱。尽管,我会伤心,但为了爱你,成就你最大的幸福,默默离开,这不是爱吗?

  9

  爱情可能会衍生出另一种情感,那就是恨。但恨并不是爱的终结,而是爱的延伸。爱之愈深,恨之愈烈,断之愈难。爱情这东西很微妙,或许只是一种感觉,没有真理,也无法加以定义。

  10

  因为爱情没有真理,只是感觉,所以理智些,不能自作多情、一厢情愿地喜欢上一个不可能爱你的人。爱情是以双方互爱为前提的。单相思,这种感情并不是爱情,痛苦的人也只有一个人,而不是双方的。

  11

  有“大河不拒小流”的泛爱精神的人,也有“曾经沧海难为水”的痴爱精神的人。其实,这两种都是情种。就心境而言,后者可爱一些,具有爱的恒心。

  泛爱的人可以多次结婚,甚至可以数不清的艳遇。痴爱的人却只能爱一个人,结一次婚,心里藏着就是一个人,他即使有了第二个人,也是将那个人当作第一个人的影子。他是属于在众多人里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