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强记忆力训练法:倍增记忆力与学习效率的大脑训练》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超强记忆力训练法:倍增记忆力与学习效率的大脑训练- 第2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播放一些心旷神怡的乐曲。
  随着时间的流逝,能保持的记忆量也会随之减少。
  假设你现在正要去听两小时的演讲,听完后,你将演讲的内容尽可能地全部回忆一遍, 会有什么样的结局呢?大概就和艾宾浩斯遗忘曲线一样,最初的时候,大部分的信息都还记 得,在结束的时候也记得差不多。但是,在演讲的过程中,记忆却流失了许许多多的信息。
  因为,演讲刚开始的时候,听众想要去听的意愿还很强,而且所得到的信息量也还不够 。但是,演讲持续进行,信息互相干扰或结合,理解就变得艰难起来。最初的紧张感也逐渐 散去,开始感到疲倦、不耐烦。不过到了最后,因为信息是最新最完整的状态,所以仍能轻 易地留存在记忆中。
  像这样中间过程轻松的情况要怎么办才好呢?
  首先,缩短学习的时间。每20分钟到40分钟休息一次,会保持相当高的记忆效果。如果 每两三分钟就休息一次的话,由于学习时间太短,对于下一个信息就无法有效理解,注意力 更是容易变得分散,能记住的东西就非常有限。
  两小时的学习完成后,则需要长时间的休息。接下来学习的最好是完全不同的东西,效 果更佳。
  再怎么有趣的内容,连续集中精神两小时也很难。再怎么拼命,集中力大约也只能维持 一小时,随后便会出现精神涣散、脑中跳入其他事物等现象。这是因为人能够完全集中精神 听课的时间,正确说来不超过20分钟。而年幼的小朋友,集中力大概只能维持5分钟而已, 他们的注意力本来就很容易动摇,很容易被周围的零星琐事所吸引。不过,如果是自己感兴 趣的事,就完全没有集中力长短的问题了。只有在单纯记忆学习的场合中,会较快产生厌烦 与不耐,所以需要适度的学习时间和休息。让你的大脑有充分的时间去储存资料并重新开机 ,更新内存是很重要的。
  比如听演讲,经过24小时,我们记得的内容还有多少呢?由记忆现象与复习效果原理来 看是再清楚不过了。刚听完演讲没多久的记忆最清楚。此种情形称为记忆现象。这种场合是 显示短时间的记忆,无意义的信息或学习运动等方面的记忆,在5~10分钟后,记得最清楚 。如果是散文诗等有含义的信息,效果则在两三天后出现。
  所以,在考试前一天才临时抱佛脚地熬夜猛啃书,效果是不可能好到哪去的。想要去记 什么的时候,会在脑中产生所谓的记忆痕迹。这个痕迹可以在任何时候唤起回忆,所以反复 地练习加深印象是必要的。根据研究表明,在学习后5~10分钟记得最清楚,所以第一次复 习在此时最好。接着在学习的24小时后,大约会流失原本80%的记忆量,这个时候必须再复 习一次才行。然后,一个星期、一个月后,信息尚未完全丧失前,赶紧再复习一下,这样就 能确定地刻划其记忆痕迹了。

超级记忆力训练法 第二部分(24)
什么样的复习方法才是最好的呢?反复练习,能在记忆中储存数月到数年之久。儿童的 头脑可以说是白纸状态,好比一块吸纳量很大的海绵。如果印上了某种印象,就会一直记得 牢牢的。而成人的脑海已经有一定的知识体系,新的信息会和脑海中原有的知识连结,再重 新改写。如果既不考虑事实,也不了解意思,只是死记硬背,儿童的功夫比大人厉害。有这 样一个规律,年纪愈大,对于无法理解的事物就愈不容易记住。
  死记硬背实在是聪明的成人们不该做的事。要将所拥有的信息好好地整理,并充分理解 才是更高层次的记忆之道。
  彻底地学习与粗略地学习更能长期记忆。因此,即使自己认为已经记住了,也必须多次 学习。心理学上称此为“过剩学习”。或许有人听到“过剩”一词会认为是学了多余的没有 用的东西,但事实并非如此。例如:我们刚听到一个英文单词时,如果不做其他的练习记忆 ,很快就会遗忘。但如果我们听到单词时,就立即查字典,弄懂它的意思,然后一遍遍地使 用这个单词,自然就不会忘记了。
  为了让记忆牢固,初期的反复过剩学习最好尽可能多点。不过,相同的事物要避免机械 式的反复过剩学习。因为这样可能会令人丧失灵活的思考,使自己的观点狭隘。
  当知识都彻底记忆后,最好能每隔一段时间去应用和复习。
  过剩学习的效用常显示在对自己来说是愉快而有趣的体验的记忆上。比起不愉快和失败 的经验,我们比较能记住愉快的回忆与事件,我们常会跟家人和朋友提好几次或者顺着话题 讲出来。也就是说,与反复的次数多也有关系。
  因此,当我们阅读诗歌、散文并为之感动时,首先请重复地演练、复习,到自己能将它 背诵出来为止,然后在聚会或婚宴等场合中将它应用出来,这样的学习对记忆的提高是很有 助益的。
  在企图想起某个人或某件事时,我们总会先想起各种与该对象相关的事物。例如,当我 们试图想起某个人的名字时,我们总是会专心试着回想这个人的姓、第一次见面时的情景、 他的长相特征、最后见面的地方等等,最后大致上都会成功地想起来。如果还不行,那么就 暂时放弃,隔一天再重新回想。
  经过这种重复的回想程序,总会激发出比以前更详细的信息。这是因为记忆间的结合会 因为不断地思考而恢复的原因,也就是说,通过给记忆一个明确的方向,就可以使思考获得 进展。
  准备资料或解决问题也是一样,转动思绪、激发记忆信息可以说是一道非常重要的手续 。当得不到充分信息或线索,可是问题依然要解决时,一般人总会先尝试从某个地方着手。 一方面想看看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会有什么样的结果,另一方面也期待或许在某个地方可以 得到有效的线索,因此就会采取错误的行动。
  可是,除非单独被置于完全未知的问题当中,否则一般人不会轻易尝试错误。大部分的 人多多少少都会拟定系统性的假设,以检验的形式去尝试,通过一次又一次的尝试,假设就 会被修正,成为一种正确性相当高的想法,错误自然就会减少。这期间,记忆也一直不停地 起着作用。利用手边的信息拟定解决方案(假设),就是一种凭借推理的动作而间接解决问 题的过程。
  我们之所以在无法明确地回想起事情的时候依然可以在空白处填上适当用语,是因为我 们可以从文章的脉络过程或前后关系中推断得知,故推理可以说是模糊记忆的支柱。下面这 个例子将证明这一点。 。。

超级记忆力训练法 第二部分(25)
美国前总统尼克松在位期间曾发生过“水门事件”,当时的总统事务官约翰?迪恩以证 人的身份出席听证会。他非常清楚地“回想起”和总统之间的对话,因此被称为“如录音机 般记忆的人”。可是后来和真正的录音带对照之后,发现他的证词并不正确。因为在回忆模 糊的记忆时,来自听证会的压力促使他偏向对自己有利的立场。
  所以说,在“回想”的过程中,我们往往会动员和回忆相关的大量知识,以便推理出应 该要想起来的事情。而我们之所以能通过推理回想,是因为被整理成形的各种知识都被储存 在长期记忆之中的缘故。
  因此,以记忆片断为线索进行“回想”时,事实很可能会扭曲。相反地,如果送进来的 记忆信息在处理的过程中充分被理解的话,“回想”就会变得很容易,只要根据被给予的“ 线索”就可以清楚地重现。可惜的是,我们的想法或观点往往会因长年的习惯或价值观或态 度而固定成形。
  那么我们该如何减少自身存在的习惯或观点上的阻碍呢?
  理解事情必须动用活动状态中的记忆。短期记忆的容量是7+2或7-2强克(强克是记忆 的单位),所以1872×69的数字没办法在脑袋中进行计算。如此一来,遇到必须持续思索的 一连串事情或不同种类的信息的时候,就必须先将其放进长期记忆中。
  要了解我们不懂的事情,基本上必须先呼叫出已经知道的事情的记忆来帮助理解。可是 ,我们拥有的知识或记忆未必是绝对的,故向他人说明自己的想法时,使用能被一般人了解 的说*比较有效。或者也可以使用和自己的想法类似的事物或比喻,这样就可以防止因为 记忆的个人差异而产生的偏差,避免不仅是记忆的量和质,还包括记忆的自我中心所产生的 扭曲。
  记忆可以通过结合新旧想法而产生新的理解。利用动态记忆的特性不断更新自己的计划 ,可以提高我们的理解力。
  记忆力好是不是就代表脑筋好,且富有智能?
  关于智能,有许多不同的定义与解释,但是此处的智能,基本上是指个人可以满足地过 社会生活,亦即在变化的环境中维持自我和适应环境的能力。第二,则是指归纳和演绎的思 考能力。第三,则是指创造力。以上代表的都是妥善使用被储存的记忆的能力。由此看来, 我们也可以说,智能是依赖记忆力的。但是,有人记忆力不佳,智力却很高;也有人看似有 智障,却又表现出天才般的记忆力。
  一提到创造性或创造力,可能有人会马上联想到灵感或直觉。其实,创造并不是无中生 有。储存在脑海中的知识或经验越多,就越能从该处衍生出某种新东西。
  所谓创造,本来是以独创的方法将各种没有关联性的信息结合起来,制造出新的统一体 。从这一层意义来看,我们可以说创造力也是依赖记忆力的。可是,记忆是将以前所取得的 信息储存起来,以备不时之需的一种功能,因此堪称为人类一切精神作用与运动技能的基础 。所以,我们不妨把创造力和记忆力视为某种过程的构成要素。
  那么,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上的大发现,或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