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股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股王- 第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一家人又拉了会家常,过了中午,李红军和杨万里就准备回金阳了,临行前李红军还嘱咐李逢春“等风儿再大点,要经常把他带到金阳,让我看看啊”“嗯,我们会的”夫妻两人很高兴的答应下来。
(这是我写的第一部小说,希望朋友们多提意见,多多支持,谢谢啊!)
 
   第三章  成长与反思 '本章字数:2697 最新更新时间:2011…02…23 15:58:35。0'
 …………………………………………………………………………………………………………………………………………
 日子一天天的过去,李乘风也一天天的长大,虽然李乘风抓周时一句地道的美国英语让杨晓婉很是疑惑,不过后来李乘风时而也说几句英语,杨晓婉渐渐地也就习惯了,心里开始地想着“呵呵,也许宝宝真的是个小天才吧。”
李乘风不仅英语十分出色,数学也非常的好,所以虽然到了上幼儿园的年龄,杨晓婉和丈夫李逢春商量之后决定高薪聘请滨州教学资历最优秀的家教老师,来家里照顾和教授自己的孩子。
因此李乘风没有去幼儿园接受平庸式教育,而是在家里接受最良好的精英教育,从一开始就为以后的发展提供了很高的起点。
李乘风只用了三年时间就学完了小学的全部课程,七岁开始学习初中课程。前一世只读到小学就一个人去波士顿闯荡,没有足够的理论基础知识,一直是李乘风的一个缺憾,因此现在学习的时候非常认真。
从这个时候起,李乘风已经不仅在学习课本教程了,还经常跑到爸爸的书房,查阅金融、历史、人文之类的书籍。这让李逢春和杨晓婉夫妻两个人都非常高兴和骄傲,所以只要是儿子的合理要求,一概尽力地满足。
李乘风有问题时也会向爸爸妈妈请教,有一次问李逢春“爸爸,什么叫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呢?刮风的时候不是要吹所有的树吗?”李逢春笑笑说“这是一个比喻,说的是人如果太过优秀,就会遭人嫉妒,而受到别人的攻击。”
“那难道人不应该优秀吗?”李乘风问道。
李逢春认真地回答说:“风儿这个问题问的好,人当然应该优秀,但是不应该只顾自己的优秀和发展,还应该帮助身边所有的人,团结所有志同道合的人,联合所有可以利用的力量,形成一个牢不可破的整体,形成一片伟岸强大的森林,这样就不用怕外界的压迫和攻击!”
爸爸的话让李乘风思索了很久“这个道理并不复杂,可是自己以前恰恰是背道而驰,自己独来独往,结果在遭受重创和打击,陷入困境的时候,没有强有力的后盾来支持自己。
对于从亿万富豪到一贫如洗的原因,李乘风反思总结了三个原因:
第一个原因是理论知识不足,对于自己一个小学才毕业的人来说,经济发展的前景预期,政府的政策走向估计,金融行业的运作规律都是很难透彻理解的领域,而这些恰恰是很重要的领域;
第二个原因是实践操作太过投机,凭着对股票市场的敏锐直觉,自己曾经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但是就像波浪曲线一样,自己的事业起起落落,顺利的时候几天可以轻松地赚上几百万,不顺利的时候又很快就赔个精光;
第三个原因是没有一个强有力的合作集体,严重缺乏抵御风险承受失败的能力。如果前世能明白这些道理,自己也不会下场那么惨,如果拿破仑当年学习过《孙子兵法》,欧洲的历史也将会从新改写,可惜世上没有如果,只有现实,只看结果。
随后的几年当中,李乘风不断地学习、总结、反思、提高,结合着过往几十年在华尔街拼杀的经历和眼下系统全面的理论学习,弥补着自己交易系统中的一个又一个不足和缺陷。
有时还会和爸爸讨论国内国际经济发展的一些相关问题,在看待某些敏感的经济问题时,李乘风的超前观点和独特视角让身为工商银行副行长的李逢春都吃惊不已。
晚上和妻子杨晓婉闲谈时都不禁感叹:“看来,咱们儿子确实是个搞金融的天才,我在他这么大的时候,还玩泥巴呢,哪会像他现在就考虑这么多深奥的问题。”
杨晓婉很开心地说:“呵呵,那当然了,我的宝宝是最棒的!”
李逢春笑了笑“你呀,风儿都快9岁了,还叫宝宝呢”
杨晓婉一撅嘴“那怎么了,只要他还没有长大结婚,就一直都是我的宝宝。”
在李乘风成长的几年当中,国内的经济飞速发展,金融改革不断的进行,1990年望海证券交易所正式挂牌成立,是华国金融史上的一座重要的里程碑,标志着国内金融改革迈出了重要一步,意味着华国股票市场诞生了!
李乘风非常关注国内股市的发展,但是并没有任何的行动,因为新生的股市就像刚出生的婴儿,成长不会一帆风顺,未来的发展还充满着不确定性,距离正轨还有待时日。
而且对于一个9岁的孩子来说,跟爸爸妈妈要几十万、几百万去炒股,对谁来说都是一件无法理解的事情,所以李乘风只是保持对股市的关注,学习、充实、提高仍是他生活的主旋律。
1995年夏天,14岁的李乘风终于完成了高中的学业,并且在全市高中毕业统一考试中以优异的成绩拿到了毕业证。
同样是1995年,国内股市也较1990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股票家数从创市之初的八支增加到现在的二百七十多支,股票市值从80亿增加到2500多亿,均增长了30多倍。
为此在财政部、中央银行、证监会的共同提议下,江北财经大学从今年开始试点,在滨州分校创办了首个证券人才培育少年班,目的是为未来国内证券行业的发展培育年轻的后备人才。
业内的资深人士对这个少年班都表现格外的关注,从目前国内证券市场的发展速度上看,每年的规模都在翻倍地增长,不出十年,国内股市的市值规模必将达到一个天文数字,到那时这些经过国家重点培养出来的青年人才将会在证券市场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成为未来证券市场的中坚力量。
另一方面,这个特殊少年班中的每一个学生基本都是家资巨富、背景深厚,在这里结交一批同学和朋友,对未来个人和家族的发展都是非常宝贵的人脉资源。因此30人的名额一时间变得炙手可热,一向深谋远虑的各大券商和财团家族都想把自己的子女送进这个未来的精英摇篮。
李家老爷子李红军和杨万里自然也非常重视孙子的未来发展,杨万里执掌的远东集团本身就是搞资本运作的高手,有这样一个绝佳的机会,怎么可能会错过,因此在李杨两家的共同运作之下,为李乘风拿到了其中一个宝贵的名额。
李乘风自己倒是不太在意这事,通过几年对国内股市的观察,发现这里与华尔街有很大不同,这里没有做空机制,每天的涨跌幅度也都限制在10%以内,一旦达到10%的限制,就会涨停或者跌停。
“还真是个不健全的市场啊,设置这样的交易规则似乎是在限制投机,但是实际上,嘿嘿,在某些大户手中却成了很好投机的工具。”
股市中所有股票的股价都很活跃,波动性很强,即使是业绩增长,发展稳健,资产质量良好的公司股票也在随着其他股票一起起伏波动,这显然不是业绩的反映,而是人为炒作的结果。
李乘风就发现一只叫“黑豹股份”的股票,这支股票流通盘只有3000万股,是西南一家从事摩托车生产和销售的公司,行业地位很一般。在内行人眼中,股价被操控的痕迹十分明显,不管是业绩好的年份还是不好的年份,都会有很大的波动幅度,成交一直很活跃,股们民似乎也很青睐这支活跃的股票,愿意在它身上碰碰运气。
庄家的手法很娴熟,能把一支股票炒作的如此吸引股民眼球,也算得上是个高手,应该每年都在这支股票身上赚不少钱。从今年的表现看,庄家收集筹码的耐心比之前的任何一次都要充足的多,技术上也更加纯熟,看来今年这次行情中黑豹股份的表现很值得期待啊。
(大学的少年班真的有,这可不是我瞎编的哦^0^)
 
   第四章  少年班开学 '本章字数:3459 最新更新时间:2011…02…23 15:58:52。0'
 …………………………………………………………………………………………………………………………………………
 八月末的天气闷热的要命,即使是晚上也难得有一丝的风,别墅外草坪里的虫儿蛐蛐倒是叫的无比的欢快,到了晚上九点也没看见有谁家关了灯。人们不是在青石路上散步,就是坐在长椅上一边纳凉一边说说闲话打发着时间。
李乘风冲了个凉水澡,暂时地带走了身上的燥热,神采奕奕地站到卧室里一人高的穿衣镜前。镜子里的大男孩十分英俊,一米七五的个头,留着电影明星般的男士长发,宽宽的额头,细长的剑眉,明亮而深邃的大眼睛,闪烁着智慧的光芒。鼻梁高挺,嘴唇不厚不薄但很有型,让女人看到,就会感受到一种莫名其妙吸引。白净偏瘦的脸颊,衬托出骨感十足的颌骨,使整个人散发着一种坚强硬朗的气质。身上的肌肉不十分突出,但整个身体显得十分协调和匀称,手指细腻而修长,就如钢琴家一般,透露着一种艺术的优雅。
李乘风对自己的形象很满意,可一想到近两个月来出现的遗精问题,又让他有些焦虑。自然地把目光投向了下面半挺的粗壮,李乘风叹了口气“唉,勃发时的个头倒是不小,只是不知道什么时候能真正的派上用场。”
这时有踩着地板上楼的声音传来,接着“咚,咚”两下敲门的声音“宝宝洗完了吗?一会要早点睡觉,明天要和妈妈一起去财大报到呢。”
“啊~,知道啦,一会就睡啦”,直到听见杨晓婉下了楼,李乘风满脸的无奈才慢慢下去。“说了多少回了,还叫宝宝,没办法,多次的抗争都以失败告终,看来在妈妈眼里我是长不大了,真是无奈啊!不过还好,明天就要上大学了,大学的生活应该会非常精彩”想到这里,李乘风的眼睛又闪亮起来。
第二天清晨,早早吃完早饭,杨晓婉就开着黑色新款的Benz ML 500带着儿子从星宫别墅出来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