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忽悠》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十年忽悠- 第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作品:十年忽悠
  作者:艾米
  内容简介:
  “艾米三部曲”系列之一,《山楂树之恋》续集。让你从侧面了解山楂树之恋中的人物,并了解是什么人写出了如此纯净的故事!
  艾米半自传体小说,讲述和丈夫黄颜十年的真实感情经历。
  真执着的女孩艾米,迷上了比她大三岁,英俊帅气的Allan。由于年龄的差距,阅历的不同,艾米单纯地认为爱情是“疯狂与自私”的。正当他们爱得水深火热的时候,一个暗恋Allan多年,比Allan大三四岁的女孩Jane为了他割腕自杀,并且到死都没有说出她的爱。这不仅恶化了艾米的“情感危机”,更使得Allan因自责而选择了逃避,离开了艾米。
  十年生死两茫茫,多年来两个人就像是受伤的小动物,远远躲着,舔着自己的伤口,不与对方有任何联系。但出乎意料的是,他们竟在美国的一个大学舞会上再次相遇……他们能否在经历了很多坎坷和伤痛后,成熟地面对这份刻骨铭心的爱?有情人终成眷属的美好寓言是否会在他们身上实现?
  痴心若有罪,情愿自己背一个为爱痴狂的教授千金,一个为情所困的得意门生,注定要携手走过一段心酸的浪漫,当为爱舍身的残酷敲击他脆弱的心灵,当令人窒息的质疑与猜忌充斥她敏感的神经,忠贞与背叛似乎变得遥不可及而又紧紧相依,分离与相聚顿时化作她伤心的点点泪滴……〔冤家〕变〔爱侣〕的路走得好辛苦,但夹杂着忽悠的爱情何时会变得真诚?这份刻骨铭心的爱将会如何继续?听艾米为你讲述她的爱情日记……
  作者简介:
  艾米,畅销书作家,天津人,现居美国。2005年,开始在文学城连载纪实性长篇小说,相继推出《致命的温柔》、《十年忽悠》、《不懂说将来》、《三人行》、《至死不渝》、《同林鸟》等作品,但真正让她在华人世界名声大噪的则是2007年推出的《山楂树之恋》。这部作品以清新淡雅的文笔、感人至深的故事和明快唯美的影像获得读者极大好评,引起空前轰动。
  作为一名常年生活在美国的中国作家,艾米多年来一直关注着中国人的生活状态和情感变化,以清丽、唯美、温情、朴素的文字,书写着凄美感人的爱情故事和平淡复杂的日常生活,她的每一部小说就像一条涓涓的小溪,从作者的笔下静静地流淌在读者心里,使人在不经意间被深深打动、感染。
  编辑推荐:
  “只有最懂爱情、人性,最坦诚的作家才能写出这样的故事,充满激情却又平淡真实。”——严歌苓
  《山楂树之恋》续篇,艾米半自传体小说〔十年忽悠〕倾情演绎一段同林鸟中的三人行,在经历了比〔山楂树之恋〕更致命的温柔后、至死不渝,却不懂说将来……
  “一直都想写点自己的故事,但知道故事的男主角不会同意,所以一直没写,像他说的一样,一个故事,只有到它完结了的时候,才好写出来。故事故事,就是故旧的事嘛,没有成为过去,怎么算得上故事呢?”艾米在讲述她自己的爱情故事前如是说。
  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在生命面前一切制度、道德、规范都是苍白的;真爱无敌,要大胆追求,而不是小心回避。故事中的人也是经历了很多的坎坷和伤痛才明白这一点,才有勇气追求自己想要的东西,他们就像是受伤的小动物,远远躲着,舔自己的伤口,等待时间慢慢平复。然后再过很久很久,才有勇气检视昨天的一切,为了别人不再那么痛苦,把这些以很细腻的笔触写下来。能否真正理解他们所写的,并有勇气克服自己的弱点,大胆追求自己想要的,则因人而异,看每个人的悟性和经历。
  正文
  1
  艾米从中国飞到美国的过程,实在是没有什么好写的,一是她没有看到什么令她触景生情的影片,二是她一路昏睡,几乎没有清醒到能回忆从前的地步,至少是没有清醒到能回忆出几万字、几十万字的地步。可能是上飞机之前的那几天,兴奋过度没睡好,所以上了飞机就开始猛睡。
  即使是没睡着的时候,她也是脑子空空如也,所以这一趟国际飞行,对她来说,就像中国巨龙一样,“昏睡百年”,到了底特律,才“国人渐已醒”,不由得套了一下那个谁的名言:
  那个谁说:“一觉醒来,我发现自己成了名人。”
  艾米篡改为:“一觉醒来,我发现自己到了美国。”
  (读书人,窃个名句,不算偷,更何况还篡改过了,好歹也加入了自己的心血,至少是拥有联合版权了。)
  接机的当然不是Jason,如果是,故事就不是这个写法了。而且对五六年前刚从中国到美国来的艾米来说,Jason这个名字毫无特殊意义,因为她所认识的那个男孩,英文名并不叫Jason,而是叫Allan,中文名当然不叫江成,而是叫成钢。Jason和江成都是他后来才用的名字,可能是为了逃避认识他的人,或者是表一下与过去划清界限、脱胎换骨、重新做人的决心。(不管是什么原因,在艾米看来,都是该打pp的。)
  艾米那时老是说:“艾米艾伦,亲如家人,你是不是我的亲哥哥?”
  Allan就龇牙咧嘴:“你说得我汗毛立正,细胞跳舞,亏你——”
  艾米从来不叫他成钢,却叫他“百炼”;不叫他Allan,却叫他“Poe”。这只是她比较持之以恒的两个称呼,大多数时候,她几乎过两天就会想出一个新的词来称呼他,而他也早就习惯于她的瞬息万变、有始无终了。不管她叫他什么,他都是扬一扬眉毛,表示知道那是在叫他。
  刚到美国的时候,艾米还不知道Allan就在她将要去的C大。她已经很久没有他的消息了,也很久没有费劲去打听他的消息了。俗话说,“哀莫大于心死”,但艾米不舍得让自己的心死掉,所以就安慰自己说:“只当他已经死了。”
  不过她也就是“只当”一下。她知道他肯定没死,他应该是在国内什么地方。全国所有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他都有可能去,就是不可能在国外,因为他是学比较文学的,而在国内,很多搞比较文学的是隶属于中文系的,中文系的人出国?有当然是有,不过通常是换了专业,不然的话,万里迢迢跑到美国来学中文或者中国文学,总给人一种滑稽的感觉。
  Allan跟着艾米的爸爸做研究生时,搞的是诗学研究,但你不要以为他是个诗人,像他自己说的那样,他不仅算不上“诗人”,连“散文人”都算不上,最多最多算个“杂文人”。
  所谓“诗学”(Poetics),其实是文学理论的意思,也就是说,他是对中西方文学理论做比较研究的。他说他跟作家和作品的距离,用“隔靴搔痒”都还嫌太近了,应该是在靴子外面包一层皮子之后再搔。因为搞文学评论的人对别人呕心沥血泡制出来的文学作品指手划脚,而搞文学理论比较研究的人,则对文学评论家呕心沥血折腾出来的文学评论指手划脚。那么谁对搞文学理论比较研究的人指手划脚呢?
  艾米说:“当然是他们的女朋友或者老婆,所以说她们才是文学作品的终极审判者。”
  不喜欢对人指手划脚,是Allan弃文从商的原因之一。他比较爱说的话就是:自己写不出漂亮的文学作品,也就罢了,还要指指戳戳地评价别人的心血?过分了点。而做文学理论比较研究的,竟然是指指戳戳别人的指指戳戳,那就太过分了。是可忍,孰不可忍。
  私下里,Allan常问艾米,如果这世界上从来就没有什么文学评论,是不是中国文化就不存在了?一部《红楼梦》,如果没有人评价,究竟会发生什么?
  这样的问题,艾米答不上来,不过那时候的艾米,年少气盛,从来不承认世界上有自己答不上来的问题,所以总是很有理地说:“如果《红楼梦》没人评价,那些红学家靠什么谋生?如果没有文学评论,那我爸爸靠什么赚钱养家?”
  Allan便会笑着说:“记下这句,以后编撰《艾米格言》的时候用得上。”
  所以艾米认为Allan是死硬爱国派,打死也不会出国的。他父母移民去加拿大后,也一直劝他去加拿大,办探亲移民也好,办技术移民也好,总之是跟父母待在一起就好。但Allan不以为然,他说:“我一个学英语、学文学的,到加拿大那种地方去干什么?去教加拿大人怎么说他们的母语?还是去教他们中国文学?”
  这种爱国的态度是好的,艾米当时也是很赞成的,因为她不想他去加拿大,怕他一去,自己就再也见不到他了,所以每每对他的这种想法大加鼓励,看到一个中国移民在加拿大混得不好的故事,就拿来添油加醋地讲给他听。他起先是一本正经地听,听多了,就笑她:“艾米,你不用跟我搞爱国主义教育了,我不会跑那地方去的。只怕有朝一日,你改变了主意,自己跑出国去了。”
  一语成谶,现在真的是她自己跑出国来了。
  艾米想:我跟Allan的情况不同呀,我是学英美文学的,我不出国,谁出国?在国内拿个英美文学的博士学位,谁把你当回事?不管怎么说,你的英语也是跟着中国老师学出来的。
  她记得他们系有个不成文的规定,就是中国老师什么都可以教,就是不可以教英语口语,因为系里信不过你的口语。英语系的口语课都是请外教教的。有一次,那所谓的外教,其实并不是英语的nativespeaker,而是比利时人,只不过嫁了一个美国人,当丈夫来B大政治系教书的时候,妻子也就到英语系教口语,好像只要是在美国待过几年的都可以教英语口语一样。
  既然是学人家的语言文学,就干脆跑到别人的大本营去学。艾米到美国混个博士学位的决心是早就有了,但也是像她所有的决心一样,想的时候是很慷慨激昂的,等到要干的时候,就怕苦怕死,怕累怕输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