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之治》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贞观之治- 第5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李世民:你们河北人从小就很明白伦常吗?
  魏征:伦常之于我们,就好像算术一样简单清楚。
  李世民点点头,又摇摇头。
  魏征:陛下对伦常的处置,会影响天下人心啊!要谨慎啊!
  李世民严肃起来:对,立杨妃为皇后的事,到此为止吧。这样吧,我把我和杨妃生的儿子过继到海陵王元吉的名下吧。
  魏征摇摇头:不立杨妃为皇后,做对了,把自己的儿子过继给自己的弟弟,嗯,因为母亲的血亲,还是有些做错了。
  李世民见魏征不明真相,便不辩解,微笑。
  长孙无忌与褚遂良对坐。
  长孙无忌:你父亲(褚亮)当年在秦王府做文学,我们也是风里来雨里去随陛下打天下。你们这一代想做高官不容易啊。天下太平时靠的是什么?
  褚遂良:文才。
  长孙无忌摇摇头:天下太平,人人都读书,人人都写字,读得好的,写得好的,随处都是,凭什么你就比别人好?除非你是天纵之才。
  褚遂良:天纵之才我倒不是,字还可以吧。
  长孙无忌点点头:嗯,字不错。你做到谏议大夫,凭的是你的字吗?
  褚遂良有点犹豫:字好算是一条吧。
  长孙无忌笑:人人都天天写字,东晋以来,王字为天下楷模,一代一代都写王字,每天每天都写王字,人人都写王字,再笨的也写得差不多,你的字好,有什么了不起呢?
  褚遂良:也是,也是。那我是凭什么呢?
  长孙无忌:你有个父亲,陛下打天下的功臣,当朝的自己人。你要想再做大,字是帮不了你的。
  褚遂良点头:那我要怎么办?
  长孙无忌:你是凭人脉做到谏议大夫,再往上做,还是凭人脉。
  褚遂良:大人到底是前辈。那我要走哪条人脉呢?
  长孙无忌敲着案几:不开窍,不开窍,你这是在谁的府上?
  褚遂良笑了:我明白了,我明白了。
  长孙无忌:你不明白。我没有治权,就像你是谏议大夫,说什么都可以,但做什么就是另一回事了。现在有一个机会,抓住了,就往上走了。
  褚遂良:对,对,是这样,请长孙大人指点。
  长孙无忌:朝廷中,谁赋闲在家?因何赋闲在家?
  褚遂良:尚书省左仆射,因督导太子不力呀。
  长孙无忌:对,可是触犯朝廷律法没有?
  褚遂良:没有。
  长孙无忌:对,只是过失。你是谏议大夫,你知道过失的结果是什么?
  褚遂良:惩戒一下,到时官复原职。
  长孙无忌:尚书省左仆射有何权力?
  褚遂良:总揽朝政,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褚遂良逐渐微笑起来:左仆射的人脉?可是我平时攀不上啊,难道长孙大人要帮我?
  长孙无忌:孺子不可教!我重新再问你,朝廷中,谁赋闲在家?现在官复原职了吗?怎么让他官复原职?
  褚遂良:那得陛下说了算呀。
  长孙无忌:陛下是自己想通了,还是怎么想通的……
  褚遂良:恐怕是要陛下自己想通了吧?
  长孙无忌长叹:孺子不可教!你这个谏议大夫平常都谏议些什么?!
  褚遂良:啊!我来写左仆射复职的谏议书给陛下就对了。
  长孙无忌点点头:你这个笨鼓!敲出我一身汗来!
  房玄龄家,长孙无忌与房玄龄对坐。
  长孙无忌:陛下今天去芙蓉园观风俗,你要出头啦。
  房玄龄:怎么会?
  长孙无忌:褚亮的那个儿子褚遂良不是做谏议大夫吗?前天奏请陛下起用你,陛下很高兴,今天去芙蓉园,会路过这里。
  房玄龄:这个谏议大夫倒是很懂事。
  长孙无忌:对,听说奏章写得文采很好,字也好,陛下把它贴在屏风上。
  房玄龄:陛下要是真来了,我得准备一下。
  房玄龄想了想,命仆人马上把厅堂重新擦洗一遍。
  两人走出房外。
  长孙无忌:你若复出,要记得为什么赋闲呀。
  房玄龄:当然,当然。
  长孙无忌:承乾太子是我妹妹心上一块病啊,去世前还特别叮嘱陛下,不要因为太子脚疾而废掉太子。
  房玄龄惊异:会废掉太子?
  长孙无忌:唉,太子是将来一国之君,残疾总是危机呀。
  房玄龄思索:传言说,陛下看中魏王,恐怕不是空穴来风。
  长孙无忌:这种消息你应该第一个知道啊?
  房玄龄:为什么?
  长孙无忌:你的儿子每天都在魏王府出入啊。
  房玄龄:是啊!
  长孙无忌:陛下如果心在承乾太子,你就要避嫌魏王,叫你的公子避开魏王。
  房玄龄思索:我们都曾经是秦王府的人,话不避轻重,你说,万一陛下立魏王为太子,会怎么样?
  长孙无忌:你的话倒很直接,当然要避免立魏王为太子。
  此时,仆人过来,告知宫内监传陛下敕,陛下即刻驾临。房玄龄命快去召唤遗直、遗爱接驾。一边望着长孙无忌,一边站起来,向外走着:让你说着了。
  长孙无忌坐在席上,满意地搓着手。
  李世民走进房玄龄家大门口,房玄龄率家人跪拜。
  李世民:左仆射,我来看你了。
  房玄龄:陛下这是何必!召臣入宫就是了。
  李世民:今天的日子你忘了?
  房玄龄思索:六月初四?
  李世民点点头:十二年前,这一天跟我在一起的,我都不会忘记。走吧,跟我回宫。
  李世民发现房遗爱,房遗爱拜。
  房玄龄:这是我的二郎。
  李世民:我见过。
  房遗爱:魏王编纂《括地志》,我在魏王府文学馆辅助魏王。
  李世民:我记得。玄龄啊,他们这一代,是文治的一代。(对房遗爱)用心辅助魏王。
  房遗爱:是。
  房玄龄随李世民走到车旁。
  李世民思索了一下:玄龄,你家两个儿子娶亲没有?
  房玄龄:正在给大郎遗直定亲。
  李世民:女儿家是谁?
  房玄龄:长安卢家,不太容易。
  李世民:你在长安还有不容易的事?
  房玄龄:卢家是大姓。
  李世民:什么卢不卢的!我嫁个女儿给你家大郎。
  房玄龄:太好了,陛下,太好了。臣应下。
  房玄龄府。
  房遗直:我不要什么高阳公主!
  房玄龄:放肆!
  房遗直:皇族的公主哪个伺候得了?!人不是说吗,世上两件难事,陪太子读书,做公主驸马。我不想委屈自己。
  房玄龄:这倒是。看来,给你起的名字遗直里的这个直,你还真做到了,可是也耽误了你。
  房遗直:耽误就耽误吧,碰到公主,宁可耽误。
  房玄龄:这不是叫我为难吗?
  房遗直:遗爱不是拼命往魏王府钻吗?叫他娶了魏王的妹妹算了。
  房玄龄:啊,这倒是。可是怎么跟陛下说呢?
  第三十六章
  尚书省,许敬宗与魏征对坐。
  许敬宗:侍中身为散官,仍然在省劳形案牍,实在是朝臣的楷模。
  魏征看了许敬宗一眼:你是说朝臣都不尽职吗?为什么说我是楷模?
  许敬宗有些尴尬:我是心感佩之,说得不恰当,侍中原谅。
  魏征:你没有事情吧?
  许敬宗:没有什么事情……啊,倒是……最近内宫在准备聘充华,有的忙了。
  魏征:内宫的事自有宫内监管理,你不必操心。
  许敬宗:侍中大概不知道吧,内宫准备聘的这位充华是郑氏女,而这个郑氏女其实已经许聘陆家了,而陆家没有解聘。
  魏征愣了一下:没有解聘?这样的事,你怎么知道?
  许敬宗:原来我为我儿子请聘这个郑氏女,后来不成,郑氏就与陆氏联姻,郑氏之女就许聘陆家了。
  魏征:郑氏是荥阳的郑氏吗?
  许敬宗:是,正是荥阳郑氏,而且这个郑仁基在隋朝为通事舍人,是个有头有脸的人。陆氏的这个儿子陆爽,是个读书人。好婚姻不好婚姻不去说它,郑陆两家没有解聘,宫内监就去聘郑氏女,恐怕对陛下名声有碍吧?
  魏征点点头:确实不妥啊。如果是这样,我要谏阻。
  两仪殿,李世民与房玄龄对坐。
  魏征进来,呈奏章。李世民接过展阅,很惊异,将手折转递房玄龄。
  李世民:你说的这个事,我怎么不知道?
  魏征:臣事先也不知道,但郑氏女已许聘陆家,此事臣查过了,属实。
  房玄龄放下奏章:郑仁基并没有说女儿已经许聘陆家,他也是做过官的人,难道不知道欺君之罪?聘礼已经下了,不能中止。皇家下聘礼,是天下最大的信用,中止了,损害太大。
  李世民:先令册使停止,查一下。
  房玄龄:请陛下急召士人陆爽。
  陆爽入层层宫禁,面有惧色。内侍引陆爽进入两仪殿。
  房玄龄:陆家已经聘了郑家的女儿吗?
  陆爽:没有。
  房玄龄:可是有人举报,郑家已经许聘女儿给陆家。如果查有实据,郑家是欺君之罪,你在陛下面前说没有,也是欺君之罪!
  陆爽沉默,拜:婚姻之议确实有过。
  房玄龄:你现在要句句说实话。
  陆爽:郑家确实已经许聘女儿给我。因为郑氏女要入宫为充华,郑家就退聘了。
  房玄龄:这么说,你们两家已无聘约了?
  李世民:郑氏女不会再入宫为充华了。
  陆爽伏拜不起。
  魏征:你这是谢恩呢,还是觉得得罪不起呢?
  陆爽:我与郑氏女曾经有过聘约,绝未行过婚礼,现在聘约也解除了。
  李世民:这是宫内监做事不周到,你没有什么过失。你可以和郑氏女继续聘约。
  两仪殿外,长孙无忌与许敬宗走出来。
  长孙无忌:陛下要立杨妃为皇后。魏征挡了。陛下聘充华,魏征又挡了。你看魏征总是挡这类事,总会得罪陛下吧。
  许敬宗:恐怕是。
  长孙无忌:听说阻挡陛下聘充华,是魏征听你的说法,才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