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夫临门 作者:落花浅笑》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五夫临门 作者:落花浅笑- 第6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满树的红梅花开得正艳,繁复热烈,好像一簇簇耀眼的红宝石,散发出阵阵浓郁的香气。
李明珠扎着两条麻花辫,身着一袭芙蓉粉的襦裙,正在红梅树下踢毽子。她快乐地笑着,眼神随着毽子上下移动,娇柔的身体灵活地扭动着。
小小的毽子,在她的绣花鞋上,恍若蝴蝶般上下翻飞,起起落落。毽子上的那几根鸡毛,顶端七彩亮丽,在阳光下闪烁着迷人的金光。
沈富贵站在篱笆墙外面,沉默地看着李明珠,同时从怀中取出一根长长的旱烟枪,点燃后放在唇边。
大丫和二丫在一旁为李明珠喝彩,因为李明珠踢出了好几种她们不知道的花样。
“你们看,这是喜上眉梢,踏雪寻梅,千里走单骑……”李明珠一边踢一边讲解,告诉大丫和二丫这些花样的名称。
“还有这个,倒踢紫金冠!”李明珠笑盈盈地说着,猛地跳起,从自己身后飞起一脚,将毽子高高踢起来。
毽子在半空划出一道优美的弧线,然后啪嗒一声,被踢上附近的房顶。
“……”李明珠傻眼了,大丫和二丫也面面相觑,不知道该怎么办。
就在这时,李明珠不经意间看到了沈富贵,他和汤管家都站在篱笆墙边,远远地看着她们的方向。
“沈老爷,”李明珠欣喜地跑过去,指了指房顶上的鸡毛毽子,“你武功这么高,你能不能帮我把毽子取下来?”
沈富贵注视着李明珠,阳光洒在她乌亮的长辫子上,微风拂起她耳畔的发丝。她的小脸红扑扑的,额头上全是细密的汗珠,亮晶晶的眼睛期待地望着他。
在她纯净清澈的目光中,他只觉得心跳越来越快,半晌,他才低声说道:“好。”
话音一落,纵身飞上屋顶,拾起鸡毛毽子,再飘然落下。
“给你。”他把毽子放到她的手心中。
她低头接过毽子,抬头时冷不丁撞进他的眼眸中。他的眼眸是琥珀色的,幽深如夜晚的海洋,好像带有魔力一般,要将她深深地吸进去。
安静的黄昏小院,一阵清风,从他和她之间轻轻回旋而过,卷来红梅清冽的芳香,以及他身上淡淡的烟草味道。
忽然间,她的心猛地一跳,回想起他送她的那块玉佩,再回想起他说自己活不久了,她顿时感到一阵莫名的恐慌和无助,好像有什么情绪,正挣扎着从她心间破土而出,势不可挡。
“我还有事,先走了。”沈富贵淡然地笑笑,转身和汤管家一同离去。
李明珠咬着下嘴唇,望着沈富贵远去的高大背影,心脏好像瞬间被挖空一块,涩涩地痛起来。
不知为何,她恍恍惚惚地想起一句话:不是风动,不是幡动,而是我的心在动,你可曾听见?
想到这里,李明珠再也没有了踢毽子的心思,于是告别了大丫和二丫,没精打采地回到张家院子中。
冬天天色黑得早,李明珠回到家,刚吃过晚饭,夜幕就降临了。寒风呼呼地刮来,吹在脸上就像刀割一样疼。
张小宝照例去洗厨房洗碗,张虎在堂屋内打造木制浴缸,张文和张有财就着油灯光芒,在灯光中争分夺秒地看书。
李明珠穿着厚厚的兔皮袄,坐在火盆旁,不停地往自己的手上呵气,但还是冷得直打哆嗦。
我的妈呀,这是什么鬼天气,冷死人了!
虽然炕上比较暖和,但现在刚吃过晚饭,不可能就上炕睡觉吧?李明珠越想越郁闷,眉头拧成一个结。
就在这时,木门被推开,从木匠铺赶回来的张武,手拎一只大麻袋,风尘仆仆地走进屋内。
“我回来了,”张武将麻袋放到案几上,并解开袋口的绳子,“我买了六只手炉,可以用来取暖。”
“真的呀?”李明珠立刻从太师椅上蹦起来,兴奋地跑过去,从张武手中接过两只雕花铜质小手炉,又把它们分别递给张文和张有财。
张文一手捧暖炉,一手继续翻书,笑道:“小武,你今天怎么这么早就回家了?”
张武叹气道:“天气太冷,集市上根本没几个人,我估计不会有买主来木匠铺,就把铺子关了,也好回来和小虎一起做浴缸。”
张有财喝了一口热茶,皱眉道:“这么冷的天,估计大伙儿谁也不想出门。我们屋里已经放了四个火盆,可还是一点儿也不暖和,我都快冻成冰块了。”
说罢,放下手炉,从桌前起身:“我不想看书了,去做一会儿浴缸,也免得那么冷。”
张文叫住张有财道:“有财,后天我们就要参加县试,你有把握吗?”
“应该没问题,”张有财一边说,一边走向堂屋,“虎哥,你歇着,我来换你。”
“好的。”张虎笑笑,放下手中的锯子,转身去厨房洗手。
走到门边,恰好碰到张小宝洗完碗回屋。
“文哥,我长冻疮了!”张小宝嘟着嘴,一脸委屈地扑到张文怀里,又把冻得通红肿胀的手指举到他面前给他看,“好痒,以后我不想洗碗了。”
“让我看看,”张文心疼地抓过张小宝的手,细细端详一番,又对张虎道,“小虎,你把抽屉里的冻疮药拿来。”
张虎很快拿来冻疮药,张文便轻轻地替张小宝涂药,一边涂一边道:“从明天起,你去守木匠铺,让小武做饭洗碗。等县试结束后,就由我来做饭洗碗。”
“文哥你最好了,”张小宝笑嘻嘻地说,“今晚你和有财哥早点睡吧,明天早晨早点起床,我用牛车送你们去县城。我们早点出发,你们也好在客栈中寻间上房。”
张虎捧着暖融融的手炉,笑道:“还是我去送文哥和有财吧,小宝你都长冻疮了,应该多呆在屋里,少出门。”
五兄弟就这样你一言,我一语地说笑起来,唯有李明珠一声不吭,陷入了久久的沉思之中。
古代没有空调,怎样才能取暖呢?
仅靠小小的火盆和手炉,显然是不够的,若是能制作出一种有效的取暖器具,想必定能大卖特卖!
李明珠柳眉微蹙,脑筋快速地转动着,把她所知的取暖器具,在脑海中通通过滤了一遍,最后,她敲定了火桶。
穿越前,李明珠去乡下的外婆家玩时,曾见过外婆用火桶取暖。
所谓火桶,就是一种用木板加工制作出来的取暖设备,它操作简单,在冬季的乡下,是较为理想的取暖器件,能够温暖全家人。
具体说来,火桶是一只圆锥形或方形的木桶,高约半米,内部中空,中下位装置有隔火和负重用的镂空木栅,底面放置炭火盆。
寒冬腊月时,人们坐在火桶里的木栅上取暖,若还是觉得冷,就可以用棉被盖住膝部和桶的外缘。
只是,由于棉被等遮蔽物的摆放不当,很容易因此引起火灾,所以使用火桶时必须非常小心,时刻保持警惕。
方才说的那种高约半米的火桶,乃是大火桶,根据面积大小不同,可容纳4到9人;
还有一种是小火桶,跟大火桶的原理一样。
它的外观很像泡脚的木桶,桶的高度和椅子差不多。人们读书写字时,坐在椅子上,将双腿放进小火桶里,小火桶下面也有炭火盆,能够暖脚。
俗话说,“寒从脚下起”,只要双脚被小火桶一暖和,全身也就跟着暖和了;如果手上再抱着手炉,屋里再燃着火盆,那这个冬天,可就真的不太冷了,轻轻松松就能度过!
思及此,李明珠不禁兴奋不已,连忙放下小手炉,从抽屉里翻出文房四宝,大笔一挥,洋洋洒洒地勾勒起火桶的图样来。
作者有话要说:亲们,下图中是大火桶:
下图中是小火桶:




、69没那么简单

见李明珠二话不说就埋头画图,五兄弟觉得很奇怪,不约而同地凑过去看。
李明珠画完图,就给五兄弟讲述了火桶的构造和原理,又告诉他们这是用来取暖用的设备,说不定能够卖上一笔大钱。
五兄弟听了李明珠的构想后,全都又惊又喜,连夸她聪明绝顶。
李明珠转转眼珠,看着堂屋内尚未完工的木制浴缸,说道:“现在天气这么冷,估计浴缸就算做出来,也没有多少人买。不如我们把浴缸改造成火桶,先卖火桶,等春天时再重新制作浴缸去卖。”
闻言,五兄弟都认为这个主意不错,于是便将前些天囤积在西屋内的那些浴缸搬出来,先后改造成大火桶和小火桶。
接下来的几天,张文和张有财去县里参加县试,张小宝去守木匠铺,张虎和张武都留在家中打造火桶。
等到县试结束,几十只火桶就正式出现在张木匠的木匠铺里,大火桶每只售价为100文钱,小火桶每只售价为12文钱。
时值寒冬,天寒地冻,火桶这种新型取暖设备刚一面市,就被村民们抢购一空。
原来,由于天气实在太冷,所以大家根本等不及盗版火桶出现,便迫不及待地将火桶买回去取暖。
见火桶如此畅销,李明珠的眼睛笑成了月牙儿,她突然觉得,自己应该给沈富贵送几只火桶。
说干就干,这日下午,李明珠和张文张武一同坐着牛车,将一只可容纳9人的大火桶,以及五只暖脚的小火桶送到沈府里。
来到沈府的花园内,李明珠看到沈富贵坐在凉亭里,正悠闲地与两名美貌女子玩扑克牌。
他身着一袭雪白虎皮长袍,乌黑的长发披垂在身后,以一根淡金色的锦带系住。冬日的暖阳倾洒到凉亭内,将他棱角分明的脸庞映上一片迷离光影。
凉亭外,香雪身着樱桃红披风,嫣然含笑,纤纤玉指在琴弦上飞舞。悠扬的乐声好像珠落玉盘一般,从她指尖流泻而出,在寂静的花园里扩散开来。
“沈老爷,别来无恙?”李明珠信步走进凉亭,笑道,“最近天寒地冻,我想出了一种取暖的物什,叫做火桶,今天我就是专程来给你送火桶的。”
说罢,吩咐张文和张武将那只大火桶抬过来,而五只小火桶都装在大火桶内。
沈富贵看了看那只巨大的火桶,脸上露出若有似无的笑意:“火桶么?我早就听说了,你还真是闲不住,一天到晚就捣鼓一些新奇玩意儿,你不累吗?”
李明珠笑嘻嘻地说:“不累啊,赚钱怎么会累?”
沈富贵命令小厮将火桶抬到堂屋去,然后将手中的扑克牌倒扣在石桌上,又打开石桌上装茶叶的瓷罐,往三只茶杯里分别舀了一勺茶叶。
“你和张文的牌技练习得如何了?”沈富贵拎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