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云路》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青云路- 第30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多半是令尊令堂都愿意结亲了?既有父母之命,又有贵人做媒,石统领还要拒绝,那恐怕最有可能的,就是石统领另有心仪之人了?”


    石明伦脸sè微变,看向曹玦明的目光已经带上了几分凌厉。他不过是寥寥数语,曹玦明居然就已经猜出了他的心事,真是不能叫人小看。


    曹玦明察觉到他的异样,微微一笑,然后马上就收起了笑容,脸sè也带上了几分冷凝:“石统领有话尽管说,不必藏着掖着,也不必想着用什么把柄来威胁我。曹玦明虽然只是小人物,不敢与皇亲国戚、当朝大将相比,却也不是你几句话就会屈服的人!我也不怕实话告诉你,若你胆敢伤害清河县主半分,我便是拼了xìng命,也不能让你得意!”


    石明伦脸一沉,冷笑了声:“你待要如何?”


    “很简单!”曹玦明冷冷地道“你婚事多年未决,从不曾听闻你与谁家女儿有sī情,若真有意,大可以禀告父母,遣媒提亲,既然不曾这样做,可见年代并不久远,多半是落在锦东一地。锦东府中,能与你时常相见,又配得起你的女孩儿,统共也没几个。恰好你回京时,与龚知府同行,路上龚知府家有人病倒,滞留途中,你也跟着留下了,若说是你与龚知府相交莫逆,因此热心相助,也不是说不过去。偏偏我出身岍州,岍州有名‘药都’,从来以医者闻名于世,恰好有一位世交,月前刚从北地回转,曾言道在南下途中,遇上锦东知府龚大人家的病人,乃是一位姜家姑娘,得了风寒,因体弱又旅途劳累,一直难以痊愈,他施于妙手,好不容易让姜家姑娘的病情有了起sè,他家人却不知何故忽然要提前起程返京,以至这位姑娘的病未能得到充分休养,只怕会有后患。他曾多次劝诫,龚大人夫fù也有意在当地多留些时候,却是病人坚持起程,他也只好无奈答应了,给病人留了个温补的方子,只盼着能有所助益。”


    他话刚说完,石明伦就十分紧张地问:“这位大夫不知如今在何处?他着实是位杏林妙手,我当时不知道,待与他分离,才知道他的医术高妙,早有心要去寻访,可惜回头已经不见其人了。小曹大夫既知他行踪,还请告知,石某感jī不尽!”


    曹玦明似笑非笑地看着他,石明伦心知已然暴lù,也不再搪塞了:“你说得不错,我确实与姜家姑娘两情相悦。本想回京后,待她身体好转,就向父母禀告,遣媒上门提亲,不想还未成行,太后就已经召见家母,提及赐婚之事。当日姜姑娘在回京途中病倒,乃是因为我粗心大意导致,后来她不顾病情,坚持启程上路,也是因为担心我未能按时回京,会触怒君王。她对我情深意重,若我辜负了她,岂不是禽兽不如么?”


    一番话说得曹玦明也不由得动容了:“原来如此。石统领也是天涯沦落人……”


    石明伦正sè道:“石某今日前来,正是为这门婚事。某与姜姑娘情投意合,小曹大夫与县主有多年情谊,奈何太后不知内情,乱点鸳鸯,若不想个法子制止此事,莫非要成怨偶么?别的不说,小曹大夫就真能甘心?只怕县主也不甘心呢!”


    曹玦明当然不甘心,他好不容易考中了秀才,成绩还不错,又得了县尊推举,可以优贡身份入国子监学习,只等乡试下场,再夺功名,离青云就越来越近了。青云都不嫌弃他的身份,愿意顶住太后与皇上的压力等他考取功名,他又怎能轻易放弃呢?


    他看向石明伦:“石统领,婚姻之事,女儿家不好插手,只怕还得从你那边下功夫,无论是令尊令堂,还是太后皇上,还要请统领多多设法才好。统领也不必担心婉拒婚事会惹来滔天大祸,毕竟你是先帝元后的亲外甥,当朝皇上多有优容,婚约之事又不曾外传,想必皇家不会因为这点小事,就怪罪于统领的。”


    石明伦眉头一皱,深觉棘手。这曹玦明真不愧是清河县主看上的人,都是一般精明,居然不约而同地想将责任推到他身上。看来他要平安顺利地解决这门婚事,还要跟清河县主与曹玦明这一对儿斗智斗勇呢!


第九十章 回庄


    姜融君随青云坐着马车出京,不过一个多时辰,就到达了后者的庄园。


    青云见不得她脸上郁郁的模样,自打出了龚家门,就一直无精打采的,便笑着推了她一把:“发什么呆?快瞧瞧我的庄园,我这三年可花了不少功夫去整治呢。眼下正是夏天,虽然比不得春日盛景,却也是花木繁茂的好时节,你就不欣赏几眼吗?进了庄,可就看不到外头的景致了,还是你打算改日骑马出来再瞧?”


    姜融君勉强笑了笑,凑过车窗望出去,果然见到前方一条平整的灰白石板路,弯弯曲曲延伸至远处的房屋丛中,道路两旁杨柳依依,青翠可人,杨柳之后,却是一大片青绿田地,阡陌交通,随风轻轻起伏,如同绿色的海洋般,顿时觉得耳目一清。


    青云的庄园曾经过整修,重新修了道路,又在路旁植树种花,今日天气正好,在阳光下美景更为动人。青云对此有十分的自信,见到姜融君的神色变化,脸上也露出志得意满的笑来。


    姜融君看了一会儿景,忽然问道:“我瞧你这里的农家房屋,似乎有新有旧,旧的大都座落在道路两旁,零零散散的,大门也都朝不同的方向开,但新的却是整整齐齐,连房屋式样也相差不离,莫非这旧屋是原有的农舍,新屋则是这几年你接手庄园后才建的么?我瞧着竟觉得有几分象锦东那边给老兵修的屋子呢。”


    青云闻言十分佩服:“你看出来了?新屋确实是这几年里新建的,本来都在后山一带,但也有不少农家,因为家中房屋老旧,家里人口又日益增多,老屋都住不下了,但家中有老人。搬去后山又不方便照顾,就来求我,问能不能在老屋旁边建屋。我答应了,还替他们规划地方格局,虽然有人嫌我多管闲事,但庄子是我的庄子,我自己出面规划,看起来就整齐漂亮多了,省得他们乱建乱造,把我好好的庄子弄得乱七八糟的。不过我也就是划出地盘来。限定他们的选址而已,屋子的式样却不是我强行要求的,却是他们见我命人在后山建的屋子式样不错。跟着有样学样罢了。”


    姜融君微微一笑:“你倒是个机灵的,锦东那边为老兵修建的房屋,虽是照着北边的习惯建的,画式样的却恰好是南边人,屋子格局大体上还是跟着南边的习惯来的。你直接拿来用,倒不至于不合适。”


    青云一昂下巴:“那当然,我还不至于没弄清楚就下命令。当初这房屋图纸下来的时候,我可是跟在干爹身边研究了好些日子的,这里动工前,也问过积年的老人和专业工匠呢!”


    马车行驶入庄。又遇上了新景象。两三个中年庄汉赶着一大群牛,从后山坡上下来,正与马车擦身而过。庄汉们兴许都认得马车。纷纷停下脚步,向马车行礼。


    姜融君一见他们就马上将头缩了回来,直到马车驶过他们,方才有些好奇地问青云:“你该不会告诉我,连庄子里的牛羊牲畜。你也是照着锦东的做法,统一放在一处饲养照料的吧?”


    青云挑挑眉:“那有什么不行?我庄上的佃户。各家贫富不均,有人有牲畜,有人没有,有人的牲畜是老牛老马,做不了什么活了,有人的牲蓄却正年青力壮。要是由得他们各自为政,种出来的粮食是多是少,不都是我的吗?我反正不缺这点儿钱,为什么不盖个大牛棚、大马棚,再找些擅长侍弄牲畜的人手来养这些牛马呢?这样佃户要用它们耕种时,直接拉走就行了,没有牛马的人家,也不必担心劳力不足。这棚里还有大半的牛马,是我自个儿出钱买的呢,佃户们不花钱就有牲畜使,哪里找比我更好的地主去?”


    姜融君见她这副得意样,不禁扑哧一笑,轻哼道:“别人倒罢了,既是你的主意,我才不信你是个甘愿吃亏的!想来那些佃户只是佃了你家的地去种,各自都有私产,牲畜自然也不例外,如今却都被拉到你家的棚子里去,用在你家的地里,你等于是平白得了好些牛马,只是出些草料钱罢了,哪里吃了亏?居然还在这里卖乖!”


    青云笑道:“我也没说那些牲畜是我的,不过是帮人养罢了,他们自个儿要拉走也无妨,但不是为我干的活,草料就得他们自备,严格来说也没人吃亏,若想拉了牲畜在别人的地头上干活,却牵回来叫我养活,那就行不通了。我可不是面慈心软的小地主,真有刁民要占我的便宜,就别怪我翻脸不认人。无论是附近镇上,还是应天府,哪里召来的差役都够他们喝一壶的!”


    庄中佃户众多,青云早就示意李进宝从中选择出三位德高望重的老人,专门负责调解、劝说的工作,如果真有佃户或雇工偷奸耍滑,自有人去责备他们,实在调解不过来,才去求助官府。只要在舆论上站住了脚,她才不怕有哪个极品跑外头去胡说八道败坏她的名声呢。


    几年下来,佃户与雇工们心里也是有数的,她这个地主既好说话,又不刻薄,田租是附近最低一等的,对底下人体恤,逢年过节都有福利,庄里的田地都是上等良田,还能免赋税,庄中更有蒙学,免费教孩子们识字算数。在这里干活,只要年景过得去,一年下来不但衣食无忧,还能有点节余,两年下来,就能供得一两个孩子识字学手艺,三五年过去,新屋也能盖两间。万一实在困难得过不了日子,东家还设有救济金救济粮。如果这还不满足,他们自己都觉得过分了,闹将开来,自家亲戚乡邻的唾沫星子就能淹死人。


    青云心中很是感激先帝将这块土地赐给了他,大概因为曾是先帝私产的关系,所有佃农都是经过挑选的,基本上都是老实纯朴之人,不会有什么花花肠子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