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云路》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青云路- 第26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她自然有这个资格的。齐郡王妃寻借口推了几句,马德安都不为所动,只说:“只要订下亲事。什么时候完婚都好说。王妃只管接旨就是,若不然就是抗旨了。”齐郡王妃只得不甘不愿地接了旨。


    男女双方都接了旨意,不管他们各自意愿为何。这门婚约已经算是定下了。湘王郡主仪宾不能再扶妾为妻,关蕴菁也不能再打清江王的主意。消息传开,京城上下说什么的人都有,但无一例外地表示:这对男女虽然岁数差得大些,但论为人品行真是太匹配了!


    哪怕是最严格最挑剔的御史,也只会说太后不该为丧失名节的女子做主,赐婚给别人,应该直接将她送进庵堂清修去才对。


    关蕴菁收到消息后,无论心中有多么怨愤,也只能假戏真做,在城外的庵堂清修起来,完全无视指婚的旨意,但她心里很清楚,到了这一步,想要光明正大地进清江王府为侧妃,已经不可能了,接下来她该怎么办?


    青云也在猜想她会怎么办。皇帝明明派了人监视她和齐郡王妃,但她们似乎总有法子避开外人的耳目,指使暗中的人手去做些丧心病狂的坏事。青云有时候想,若是有什么干净利落的法子,把她给解决掉就好了,至少不必天天提防着。但青云也就是想想而已,终究做不到在没有证据的情况下,将一个活生生的人给人道毁灭。


    她有时候也会在周楠面前念叨这事儿,周楠听得多了,也明白了事情的大概,便问她:“你说这姑娘姓关,祖籍何处来着?”


    青云回答了,她又面露疑惑之色:“这么说来,她跟关通判一家是同族了?我听关通判家的姑娘提过,她家祖籍也是在那地方,多半还是一家子呢。”


    青云忙派人去查问了一下,果然,关通判与蒋家二奶奶的娘家是同族,只不过不是一个房头的,血缘却很近。她想起去年秋天时,曾让牛辅仁派几个人到蒋家祖籍去问当年的事,查清楚关蕴菁到底是不是蒋二奶奶托付给小姑子的那个娘家侄女,却至今没有回音。过年时,牛辅仁倒是托李进宝给她捎过话,说是那几个人在蒋家原籍没查到什么,只打听到蒋二奶奶侄女的奶娘离开了京城,现在正在老家,便转往关家原籍去打听,想来用不了多久就会有回音了吧?


    没想到这回音还没到,周楠就先给她带来了意料之外的消息:“若是关通判的同族,这事儿就有些奇怪了。关姑娘跟我们提过,她族里有一支曾与罗家有过姻亲关系,其实是拐了两道弯的,不是直接的姻亲,但当年却也担惊受怕过一段日子,后来才渐渐好了,也有几个族人科考出仕,没遇到什么阻碍,但想要往高处升,却总是不能成功。日子一长,他们心里也有数了,安心在地方上做个小官。但与罗家有亲的那一支,下场却很惨,不但唯一的男丁没了,连嫁给罗家姻亲的女儿都丢了性命,那男丁原有个女儿,一直养在她姑姑的婆家那儿,族人都以为她平安无事。直到前些年,侍候那女孩儿的奶娘一路从京城乞讨回乡,才知道那孩子原来不到两岁就夭折了。那奶娘也因此被打了一顿,赶出门去,连回家的盘缠都没有,几乎死在路上,她足足讨饭讨了三四年,才回到家乡!”


    青云听得有些发呆:“这么说,蒋二奶奶的侄女,其实早就死了?!”


    周楠点点头:“若关姑娘说的没错,确实是这样。关姑娘是见过那个奶娘的,听说那婆子现在还活着呢。”


    青云顿时严肃起来:“如果说,那个孩子早就死了,那关蕴菁又是谁?!” 


第五十四章 流言


    关蕴菁是谁?这个问题的答案暂时还无法知晓,青云只能等待牛辅仁那边的回复,但她对关蕴菁的怀疑更深了,也给皇帝和清江王那边捎了信去,提醒他们注意这个女子。


    清江王马上就想到传闻中带孕进入齐王府的那个罗家婢女:“关蕴菁会是罗家的遗腹女么?虽然小高子说过,那婢女生的应该是个男丁,齐郡王妃也是利用这个男孩儿,才能控制住罗家死士的,因此齐郡王即使贪了罗家藏起来的财产,这些罗家死士也没说什么。当年罗家就一直盘算着要我娶罗家女,好再捧出一个罗家的皇后来,然后生下罗家外孙做皇嗣,之后就没有我的事了。齐郡王妃之所以执着非常地坚持将关蕴菁嫁给我为侧室,大概也是指望她能完成她的姐姐未能完成的夙愿,生下我的子嗣吧?当然,一旦生下了孩子,我对他们也同样没有了用处。”


    青云听着清江王的话,总觉得他语气中透着悲凉,便安慰他道:“大皇兄别想太多了,如今我们已经有了提防,管她是罗家还是蒋家,都不可能成事,你也不必担心会被利用完后成为弃子,尽管放心吧!”


    清江王笑了笑,怔怔地看向青云:“大妹妹,如今想来,我这辈子最幸运的事,大概是在第一次见到你的时候,就决定与你交好吧?若没有你一直为我在太后与皇上面前美言,又多次为我辩解,我只怕早就陷进那些阴谋诡计之中,无法脱身,除了屈从齐郡王妃和罗家余孽,就再无别的选择了,除非我甘心去死!”


    青云忙道:“大皇兄千万别这么说。咱们好歹也是亲手足。父皇去世前,就一直叮嘱我们要相亲相爱,彼此扶持的。再说,太后与皇上本来就没有疏远大皇兄的意思,他们心里都很清楚大皇兄的为人,你当初还救过皇上呢!若真有异心,当初又怎会为了保护皇上,冒那样的生死大险?所以,不管别人怎么耍阴谋诡计,他们都不会疑心到大皇兄身上的。”


    清江王淡淡一笑。眼神却是怔忡的:“是啊,当初……若是人生重来一回,我依然会那样做的。那确实……是我此生做得最正确的一个决定!”


    青云总觉得他有些怪怪的:“大皇兄?你没事吧?”


    “我没事。只是一时有感而发罢了。”清江王端正了神色,仿佛方才的怔忡只是青云的幻觉,“这件事我会想法子查清楚的。说起来,当初派去蒋家原籍的几个人又往关家原籍跑了一趟,也快回来了吧?但愿他们可以把事情查清楚。一旦确定关蕴菁是罗家余孽。皇上也就不必费心思去处置她了,直接将她铲除了事。”


    青云愣了愣:“大皇兄,您……”她记得清江王对罗家的遗孤还是有几分情份的,比较希望他能平安逃脱,然后一辈子做个安安稳稳的小老百姓。


    清江王却面露冷色:“若这遗孤什么都来不及做,只是被人利用。那自然一切好说。可关蕴菁若是遗孤,她还有什么是没参与过的?光凭她的罪行,死多少回都是应该的!罗家要留她一个女儿做什么?若我不忍心让外祖绝后。等过上三四十年,罗家余党都清除殆尽了,皇上也下旨宽恕他家时,我再从五服外的罗家宗族过继一个孩子给某位小舅舅,也算是尽了心。除此之外。我是什么都不会做的。罗家连我的性命都不顾,我又何必在乎他们?”


    皇帝又怎会宽恕罗家?清江王说的计划是永远不会有实现那日的。青云心知他深恨罗家。只是还有几分念及亡母的情份而已,便笑了笑,什么也没说。


    不过关于关蕴菁的身世,她还有另一个计划,说不定效果更好呢。


    青云有何计划,暂且不提。清江王与严家姑娘的婚事却是真的要做罢了。


    鸿胪寺卿严大人接连上了四、五个奏章,坚持请求皇帝撤消指婚,皇帝最终还是接纳了他的请求,据说皇帝才准奏,严大人就当堂老泪纵横了,出宫后也十分激动地跟家人说:“我的女儿总算保住了性命!”叫人听了唏嘘不已。


    京城中的流言比前几天还要传得厉害,已经到了有人颠倒黑白地议论“严大人身为鸿胪寺卿,他的女儿理当知礼守礼,怎会闹出这种丑闻,让皇室蒙羞,简直罪无可恕,应当全家抄斩”的地步了,甚至有进宫给太后请安的命妇或宗室女眷劝太后说服皇帝早日撤回指婚的旨意,嫌弃严家姑娘丢了皇家的脸面,虽然被太后严加斥责后,个个都不敢再多言,但私下的议论却是禁不住的。严家姑娘明明清白无辜,却饱受非议,她性情刚烈,已经寻了两次短见,还好两次都被救了下来。


    其实无论宫里宫外,明眼人都不少,清楚内情的人更多,都知道严家姑娘其实没受什么伤害。而清江王在宗室里地位尴尬,又不是一位非常受瞩目的实权王爷,他要娶个中等官宦人家的女儿为正妃,压根儿就没几个大人物真正在意。只不过,这世间的事,总是锦上添花多,雪中送炭少,有谁一朝失势,便往往会墙倒众人推。曾经被列为清江王妃候选的姑娘这么多,只有严俏如最终胜出,她无论家世、品貌都不是最好的,凭什么压倒众人?见她倒了霉,自然有无数的人愿意跳出来落井下石了。当然,其中也不乏看不惯清江王,想要给他添堵的人。再有,就是齐郡王府指使的人了。


    皇帝命人暗中留意京中风向,倒是发现了几家从前所不知道的与齐郡王府有勾结的人家。


    婚事既然做罢,严家姑娘就不再是未来的清江王妃了,御卫撤回,嬷嬷们也离开了,严家人决定送女儿回老家去住些日子,等事情过去了再提后事。他家老家就在京城周边的小镇,离得不远。严家借口要送女到乡下清修,无声无息地就把人送走了。接着严大人就开始上书请求告老。他知道自己升到鸿胪寺卿的位置上,已经升无可升了,倒不如早早离开,也省得留下来听人闲话,万一被卷进官场争斗中,越发连个好结果都没有,先退下来,再好生培养几个儿子,严家的门楣还有望再次兴旺起来呢。


    不过皇帝没有批准他的请求。只是给了他半个月假期处理家事,然后私下与他说了半个时辰的话,说的什么。外人也不清楚,只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