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云路》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青云路- 第20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皇帝笑了:“你姐姐让你吃点心,你就吃。自家人,还有什么可顾虑的?”


    青云也轻轻捏了太子的脸蛋一把:“前些天不是还亲热地叫我姐姐吗?怎么又生分起来了?”太子有些羞恼,瞪了她一眼:“别动手动脚的,你还说是姐姐呢,哪位姐姐会象你一样掐我?!我可是太子!”说着挺起了小胸膛,可惜肚子非常不给力地发出一声“咕”,他脸上瞬间爆红了。


    青云笑得扒在炕桌上:“知道啦,肚子饿了的太子殿下,快吃点心吧!”


    太子气哼哼地拣起一块点心就往嘴里塞,谁知才嚼了两下就噎住了,赶紧喝了整整一碗茶下去,方才喘过气来。青云一边猛笑一边给他添茶,又替他顺背问:“好些了吗?慢点儿吃,没人跟你抢。”被太子白了一眼。皇帝止不住笑意,低头咳了两声,心中为儿女相处融洽而欣慰不已。


    皇帝不由得想起皇后近日跟自己抱怨的话。由于青云身份不能公开,她又想留在自己身边侍疾,多陪陪自己这个父亲,自然免不了有不明真相的宫人见了她,私下议论的。有人以为青云是宫女,意图攀龙附凤,便有几个前来请安的低位嫔妃给青云脸色看;有人见青云与太子有说有笑的,又编排她看上了新君,意图勾搭,便有进宫向皇后请安的勋贵大臣女眷暗示太子该选正妃了,并提供自家年纪相当的女孩儿给皇后挑选,话里话外都表示,别让太子被狐狸精带坏了;还有人更聪明一点,怀疑青云是皇帝在外头的沧海遗珠,竟然在卢妃以卢妃所生的宝云公主面前挑拨,让她们来给青云一个下马威……


    皇后为女儿抱屈,更心疼她无法光明正大地出现在人前,已经无数次在皇帝面前哀求,给青云一个身份了。如果怕影响到了太子,大可以将责任都往楚王妃身上推,哪怕只是将青云认为义女,也比现在这样强。但皇帝心中却另有盘算,迟迟没有答应皇后的要求。


    皇后一气之下,就自行给女儿出气去了。宫中那些多嘴多舌的低位嫔妃,被她以为皇帝祈福的名义派了抄写佛经的活,再也没功夫出门闲逛嚼舌头;太子年纪尚小,再过几年才立妃也不迟,那些说错了话的勋贵大臣女眷,都被拒绝了入宫请宫的申请,而且皇后还十分热心地为他们家的女儿牵线做媒,很快就把人都许配了出去,绝了她们做未来皇后的梦;至于卢妃,皇后严查之后,揭破了她收买太医,意欲催生龙胎的真相,狠狠地训斥了一把,将她由妃位贬到了嫔位上,就将她禁足了。


    卢嫔想要催生龙胎,是急着要在皇帝大行前生下孩子,她仍然觉得,只要自己生的是皇子,就还有机会做皇储,至不济也能得个正式的亲王爵,她与皇后一向不和。若是在新君登基后,孩子才出生,母子俩日后的前程就不好说了。皇帝明白这一点,也有些怜惜那尚未出生的孩子。便给了皇后旨意,安排了这胎儿出生后的事,若是皇子,就封什么王爵。若是公主,又封什么封号……皇后对皇帝可说是言听计从,虽然心里不大痛快,还是答应了会善待卢嫔母子。


    皇帝想。他连未出生的孩子都安排周全了,这一向没能在自己身边长大的嫡长女,难道他就真的什么都不做么?


    皇帝很快就有了决定。


    过了几日。他将皇后、太子与青云叫去了。拿出一份帖子给皇后看:“朕已经命人安排好了,你可记得温郡王府?”


    “温郡王府?”皇后不解地接过帖子,“臣妾记得,温王叔去世都已经二十多年了,他儿子也没了十几年,温郡王太妃一直住在陵园附近守孝,很久没上京来了。皇上怎的忽然提起了他家?”


    皇帝道:“从前朕还是皇子时。曾经遇到一个极大的难处,是温王叔帮了朕。可惜等到朕登基时,他老人家已经去世了。朕一直有心要重用他的独子,偏这小温郡王又体弱多病,成亲才半年就没了,连个子嗣都不曾留下。温郡王府就此绝了嗣。如今整座王府就只剩下了老太妃一人,日后还不知由谁送终呢。朕想着,已故小温郡王的王妃恰好是你们姜家女,若说青儿是他们夫妻留下来的遗腹女,倒也不是说不过去……”


    皇后眼睛一亮:“皇上这话说得有理!温郡王妃臣妾是极熟的,她原是长房的女儿,小时候姐妹们在一处玩耍,就数她脾气好,人缘佳,只可惜命薄了些,嫁进郡王府才半年就守了寡,又没个儿女。臣妾听说她随太妃去守陵,第二年就病逝了。算算时间,说她生了女儿也不是不行,就怕老太妃不答应。”


    “朕派心腹前去问过了,老太妃已经答应了,你瞧这帖子,连宗人府那边的记录都做好了呢。”他看着青云,笑了一笑,“只是有一样,她打算在宗室里过继嗣孙,日后她老了,青儿得帮她看顾这个孩子。朕已经替青儿答应了。”


    青云有些发愣,这是……皇帝给她安排的新身份吗?郡王的女儿,“母亲”还是姜家女,而且与皇家关系良好,又长期不跟京城中人来往……


    皇帝又问:“你从前曾经在清河住过几年,可喜欢那地方?”


    青云呆呆地点了点头,皇帝便笑了:“甚好,那就暂时封你为清河县主吧。加封的事,日后再说,横竖是糊弄外人罢了。”


    青云有些担心地问:“这真的能行吗?要是有人知道了真相,泄露出去了呢?”


    太子皱眉道:“泄露就泄露了,有什么要紧?孤很快就会站稳脚跟,到时候有孤在,谁敢动母后与你分毫?!”


    青云嗔了他一眼,心中倒是暖暖的。有兄弟这句话,她真的安心了许多。


    皇帝则取出一个小小的黑檀木匣子,递给青云:“这里头是密旨,你好生收着,别让人看见了。若有人拿你的身世说话,威胁到皇后与太子的地位,你就把密旨拿出来。朕在旨上明言你的身份,确认了你的真正封号,也声明了太子是朕的亲子。任何胆敢以流言动摇太子皇位的人,皆杀无赦!”


    青云肃然接过小匣子,只觉得它沉甸甸的,坠手得很。


    皇后欢喜地将帖子仔细收起来:“太好了!臣妾如今总算安心了,青儿有了身份,就可光明正大住在宫里。明儿臣妾就告诉人,说臣妾收了青儿做养女。皇上,让孩子留在宫里过年吧?”


    皇帝笑了:“当然,不但青儿,把震云也叫来,再叫上宝云,咱们一家人团团圆圆地在一起,高高兴兴地在一起过个年。”


    皇后忙道:“既如此,就该给孩子们做新衣裳了,臣妾这就叫人送料子来给孩子们挑!皇上,大皇子还住在清江园,怪冷清的,那园子里一到冬天就冷得紧,不如明儿就接进宫里来?他的衣裳宽大,比别人都要费时费力,该早些做才是。”


    “就依你。”


    皇后高兴极了,又问青云:“好青儿,你喜欢什么样的料子?过年想做什么?今年出了好几桩晦气事,新年怎么也得热闹一番才行。你觉得什么好?花灯会么?还是花会?这天气里能开得好的花没几样,似乎不大合适……”


    皇后念叨个不停,皇帝微笑地在旁听着,随手拣过一本散文翻看,太子板着脸对母亲说:“孤要处理政务去了,母亲您跟姐姐商量就是。”然后迫不及待地想脱身,却又被皇后扯住袖子跑不得。


    青云手托下巴,看着眼前这副全家和乐的景象,脸上露出了温煦的微笑。


    PS:  (第二卷 完)



第三卷


    绮年玉貌,锦衣玉食,背后还有大靠山,似乎已经没什么可忧愁的了,但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


第一章 送菊


    三年后,金秋九月。


    青云推开窗,看了看院子里摆放的菊花盆景,笑着回头问丫头:“金秋苑那边的菊花开得可好?今年天时不错,想来那几种名贵少见的菊花都开了吧?”


    梅儿笑着捧过一盏香茶:“好些都开了呢,我今儿早上才去瞧过。县主瞧院子里这几盆花儿开得可好?这是我才叫人从金秋苑搬过来的。”


    青云不由得赞她一声机灵:“我最近忙,顶多也就是到香雪林走走,金秋苑离得远,我哪里有空过去?没想到才半个月没理会,菊花就已经开得这样好了。要不是你搬了这几盆花过来,我只怕还不知道呢。”又让人去拿竹篮子和竹剪,“我要过去折几枝好的,插了瓶送到宫里去,给太后赏玩。”


    梅儿连忙拿竹篮竹剪去了,桃儿拿着一本账册从门外走了进来:“李总管过来送上个月的帐簿,说过两日庄里的庄稼就要收割了,到时候还要从外头雇几个人来,问县主可有什么吩咐?”


    青云想了想:“我没什么要吩咐的,这事儿前两年都有旧例,当时是怎么做的,今年也照着做就行了,不用来问我。这点小事儿,李进宝怎的还特地跑一趟?”


    桃儿与找了东西回来的梅儿对视一眼,抿嘴一笑,悄悄瞥了瞥正坐在旁边做针线的尺璧。


    尺璧自打桃儿进门说话,就竖起了耳朵,手上的动作也慢了,自然也能察觉到两个丫头的打量,她红了红脸,眼中隐隐带着几分气愤,冷冷地笑道:“县主说得不错,这李总管从前看着还好。如今也越发不着调起来了!若事事都要问过县主才能决定,还要他这个总管做什么?!”说罢将针线活丢回篮子里,拎着就出了房门。


    青云看得讷闷,问桃儿梅儿两个:“尺璧这是怎么了?她对李总管有怨气?”


    桃儿笑道:“她哪里是有怨气?这是在害臊呢!李总管的老婆死了两年,他家里孩子又小,早就想着要续弦,只是一直没挑到合心意的,直到前两月才看中了尺璧,这是特地来瞧她呢。尺璧如今也大了,原本去年就该放出去。她吵着闹着一定要留下来服侍县主,县主心软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