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云路》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青云路- 第1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周康又沉默了许久,才开了口:“你说的我会着人查清,若果然属实,我也不会继续追究,但若你有半点欺瞒……” 
  “卑职任大人处置就是!”钟县丞迅速接了话,便开口告辞。 
  青云迅速倒退十多步,来到仪门上,然后装作刚到的样子,稍稍放重了脚步声往里走,见钟县丞出来,还笑着向他福了一福:“钟大人好。” 
  钟县丞的脸色有些不大好看,理都没理她就走了。青云又往厢房走,只见刘谢一头汗地迎了出来:“青姐儿?你怎么来了?是来拿东西的?” 
  青云有些吃惊,说真的,方才她还以为刘谢不在里头呢,连忙道:“是,我来拿篮子。” 
  刘谢抬手拦住她不让进屋,自己回屋拿了篮子出来塞给她:“快回去吧,瞧这日头晒的,别热着了。” 
  他这是不让她看见周康在屋里?青云满腹疑虑地答应着,转身出来了,回想方才听到的话,忍不住摇头不止。 
  周康居然还在揪钟县丞的小辫子?他就不能把心思放在更重要的地方吗? 
  有了这个插曲,青云也没心情去搭理葛典吏夫妻了,直接回了住处。等到晚上她送饭给刘谢时,见周围没人,屋里也只有她和刘谢,她就忍不住问了对方。 
  刘谢有些吃惊她居然听到了这些话,但也没有多加责怪,只是叹气:“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儿。衙门的公账上虽还有几千两银子,但实际上连一百两都没有了。没有钱,如何安置流民?不是周大人不想,实在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 
  青云大吃一惊,清河县居然已经穷到这地步了吗?! 
 

第十四章 内斗
 
  清河县前任县令黄念祖,是个罪行令人发指的大贪官。他原本只是个监生,因姐妹嫁给了淮王府的总管,仗着王府的势,当上了县令,从没想过要为治下的百姓做些什么。清河百姓私下曾议论过,他当日上任时,只带了一家子寥寥数人,坐着两辆大车,三五个包袱,连衙门里的部分小吏手头都比他宽裕。可他在清河只待了半年,就已经迅速积攒起上万两的身家,之后的两年多时间,贪污的钱更是翻了十几、二十多倍! 
 
  黄念祖什么钱都要贪,也什么钱都敢贪!无论是县衙的库银、各地上交的税赋钱粮、预备买种子农具分发给农民的钱、修缮县衙房屋的钱、朝廷每年拨下来修水利的银子、安置流民的赈灾款……他还私自将县衙库房中为了预防灾年而备下的存粮,以及朝廷发下来救济流民的粮食,全都卖给了与淮王府关系密切的米行,又大幅提高吏员的顶首银,逼得一些能办实事但家境穷困的吏员不得不离开,代替的人多是付了大笔钱财才进了县衙,而当这些人成为正式吏员后,就更变本加厉地帮着黄念祖搜刮百姓的钱财。 
 
  前任主簿就是这些人中最狠的一个,而刘谢也是在那时不得不花光了所有的积蓄,只带着两个包袱搬进了县衙的吏舍,因为他身上的钱已不足以支付他在城中租房吃饭的费用了。 
 
  在将近三年时间里,清河县内的富户,只要是没有靠山的,几乎全都被黄念祖等人整得倾家荡产,好几家主人都进了大牢,少数几家在破了财后举家外迁,才得保平安。据说,黄念祖上任后头两年还算收敛,不敢对那些有子弟或亲戚在朝中任务的大户人家伸手,但最后半年却是越发疯狂了,一户士绅人家有个兄弟在御史台,只因拥有大笔田产,身家丰厚,还不买黄念祖的账,后者就给那位士绅安插了罪名,将他夫妻儿女都拉进了大牢,还将人打得半死。就是因为这件事,那位御史上本参奏淮王府纵恶行凶,皇帝才下旨治了淮王的罪。 
 
  黄念祖恶名远扬,臭不可闻,因此许多人本着不惹麻烦的念头,都尽可能绕着他走。河东码头就在清河境内,离县城不过几里路,但往来的客商上了岸后,都直接赶路去淮城,宁可夜宿野外,也不肯进清河县城。这种情况直到黄念祖倒台后,又有钟县丞多番努力,才稍稍有了好转。 
 
  刘谢回忆起过去的事,感叹万分:“黄县令真象个疯子,贪官我也听说过,还见过,从前咱们清河的几位县太爷,就没人是不贪的,但象他这么无法无天的实在少见!他贪这么多银子,有什么用?瞧他吃穿用度不过跟寻常乡下土财主似的,咱们周大人不贪,却比他气派多了!也不知他那几十万两银子都用到什么地方去了!朝廷上派来查案子的官儿查了许久,只查到几万两银子的下落,其他的黄县令只说是用了,难道他吃饭也是吃的银子、金子不成?要是这个钱能留点儿下来,如今周大人也不必烦恼没银子可用了。” 
 
  对此青云只能安慰他:“他现在也得到报应了,贪了这么多钱,一定会判死刑的!至于那些银子,总会有查清楚的一天。” 

  刘谢叹气着摇头:“我是不指望了,只盼着县里能渐渐恢复元气就好。其实我也只知道周大人信不过钟县丞他们,一来是黄县令在时,县衙里有许多跟他同流合污的吏员,虽说有些人已经被撤职治罪了,但一大半的人都还在呢,谁知道当中是不是有漏网之鱼?周大人品行端正,眼里容不得沙子;二来,也是那账册上确实有亏空。钟县丞原也是好意,想着大家都在黄县令手下撑了这么久,即便有些小错,也是不得已,因此想法子填上亏空,保下了我们。若不是周大人急着用钱,也不会盯着这事儿不放。我明白他们的难处,但周大人心里着恼,我想劝,也不知该如何劝起,夹在中间实在为难。” 
 
  青云想起今日去县衙送饭时,那些人对自己的殷勤态度,倒是有几分明白了,便笑着劝他:“周大人品行端正是不错,但应该不是蠢人,衙门里总要人当差办事的,大家又不是把公家的钱贪了自己使,错都在黄县令身上,他总有一天会想明白。您素来是个老实厚道的人,稍稍帮说几句好话也没啥,只是别被卷进去,也别做违反法令规矩的事就好了。” 
 
  刘谢叹息着点头,又有些愧疚地对青云说:“青姐儿,你托我的事,我知道十分要紧,但实在是无法可想。县衙连下个月的俸银都不一定付得出来呢,哪里还有银子养活流民呢?要不……你跟钱老大夫、王掌柜他们商量商量,看能不能给那些下山的流民寻个营生?” 
 
  那可有几千人呢,上哪儿给他们找营生?钟县丞又烧了他们以前住过的窝棚,还要另找地方安置他们。这么多的事,没有钱财支撑可不行。 

  青云皱紧了眉头苦苦思索:“前些时候王掌柜带着人又是开路又是建桥的,县衙不是很赞成的吗?想来清河县这么大,应该有不少地方要铺路修桥的,不如就让流民去做?只要负责伙食,再给点甜头,应该能吸引不少人去的。” 
 
  刘谢苦笑:“还能给什么甜头?原本这都是钟县丞负责的,可周大人上任后,钟县丞就把事情全都撂开了手,什么都不管了,当初答应的事也没履行,外头人知道了,都怪是周大人耽误事儿,可周大人也是为难……” 
 
  青云嘴角抽搐,深觉自己小看了钟县丞,谁说他是清白无辜的白莲花?人家早就跟新县令干上了,这勾心斗角的戏码比她想象的还要热闹呢! 

  接下来会怎样?要是周康继续跟钟县丞作对,钟县丞就继续无作为,然后流民们失控,再闹出点事儿来,钟县丞也许讨不了好,但周康肯定要得个无能的评价,就算是高门大户出身,也要吃个大亏,今后的仕途就要添上一笔不光彩的纪录了。但他初来乍到的,强龙不压地头蛇,手头又没钱,要如何处置好流民?也许最终还是要让步,只是得小心,别被西风压倒了东风,从此叫钟县丞骑到头上来。 
 
  青云一时间也没想出什么好方子应对,刘谢吃过饭就匆匆打发她回家了,还嘱咐她:“晚上走路小心些,要是遇上坏人,记得大声喊。” 

  青云不由失笑:“干爹,这里是县衙呢,我出了后门就直接到家了,周围的邻居十户里有六户是官差,哪个坏人敢到这里撒野?” 

  话虽如此,但她心里还是很高兴刘谢如此关心她的,也就答应下来。刘谢见外头天都黑了,还寻了个灯笼来给她提着。她就这么一手提着牛皮灯笼,一手挽着篮子,穿过后衙往高大娘家的方向走去。 
 
  即将到达县衙后门时,她被一个忽然从路边跳出来的人影吓了一跳,因没看清楚,还以为真有坏人敢在官衙里头撒野呢,立时就大声尖叫起来。 

  那人影被她的尖叫吓了一跳,忙道:“青姐儿,别喊!是我!我!你葛婶娘!” 

  青云的尖叫声嘎然而止,提灯一照,认出眼前这个脸上擦了厚厚一层粉又在唇上涂了鲜红色胭脂画成樱桃小口状的女人正是葛典吏的老婆,顿时又好气又好笑。平时白天见到她,也不觉得她这妆恐怖,没想到在夜里灯下看来,却象鬼一样。 
 
  青云一边拍着胸口,一边嗔着抱怨:“葛太太,你怎么大晚上拦着我唬人呢?可吓死我了!我还以为是江洋大盗潜进县衙来了呢!” 

  葛太太没听出青云话里的讽意,还笑得十分亲切地对她说:“好孩子,我方才远远见着有人过来,瞧着个头就猜是你!今儿你葛叔不在家,我怪闷的,你来陪我说说话吧?早就让你葛叔叫你来的,你怎么总不来呀?!” 
 
  青云打了个冷战,干笑道:“今儿有事呢,就没顾得上。我原想着明儿再去瞧你的。现在太晚了,我再不回去,高大娘就该担心了。” 

  葛太太一挥手帕:“高大娘知道你是来县衙,不会担心的。顶多明儿我见了她,亲自向她陪个不是!”说罢不管三七二十一,死活拉了青云进典吏宅。 

  典吏的宅子也是前后两进的院子,因葛典吏一家平时是住在外头的,直到最近周康上任,才举家搬回来住,所以院子里很多房间都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