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云路》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青云路- 第11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有儿女,跟着家中的商队到东北来,却是为了家里的营生。他家做的是胭脂水粉的买卖,宫里用的脂粉,有一半是他家进奉的。锦东这里有个小海湾,出产一种小小的珍珠,做饰品不值什么钱,但磨成细粉却格外细白润泽,是做粉的上好原料。他家有意大量进货,弄出一种新粉来进上,就让家中嫡系的子弟亲自带队前来了。但这位年青公子并不是真正做主的那个,随队有位老伙计掌眼,这年青公子无事可做,便整日到处闲逛,竟叫他偶遇上了出门透气的魏红绡!当时的锦东还未经开发,跟周围那些蓬头垢脸的村姑比起来,大家(婢女)出身、举止文雅、穿戴时髦又有几分姿色的魏红绡自然就成了鹤立鸡群的美人。 

    魏红绡虽是楚王妃的心腹侍女,但她最风光的时候,也依然是个侍女,那些官宦人家的太太小姐会因为楚王妃的权势而巴结她,却不会想要为家中兄弟子侄求娶她做媳妇。她当时见这年青公子出身显赫,英俊温柔,又死了发妻,想到自身的情形,就忍不住动心了,若能成为对方的填房,日后就能过上安稳富贵的好日子。正巧,这年青公子的家在南方,除了送货上京,家里人几乎不会有进宫的机会,不是当家主母或嫡长媳又用不着去拜见京中贵人,她也许不会被发现。就是抱着这种侥幸之心,她才会决定跟对方私奔。 

    且不论那年青公子是真的有意娶她做填房,还是哄着她玩玩,总之,在他们差点儿要成事之前,姜锋带人找到了他们。据当时在场的人说,姜锋对她其实一共说了三句话,头两句跟桃红提过的差不多,第一句是:“你要记得你的身份。”第二句是:“你再胡闹我就回京城去了,横竖我也出来几年了。”后面还有一句:“若姐姐怪罪下来,我倒没什么,你还能有命在么?” 

    魏红绡是听到第三句,方才整个人软掉的。那位皇商家的公子本来还打算拿出家里的名头吓一吓姜锋,姜锋眼角都没瞥他一下,就直接转身走人了,完全不管魏红绡如何。是魏红绡自己爬了起来,抱着包袱细软,跌跌撞撞地跟在他们后头走了。那位皇商家的公子在后头叫唤了她好几声,她都没理会。据说她当时的脸色白得象鬼一样,还浑身冒汗。那皇商公子事后还大发雷霆,又叫人打听姜锋与魏红绡的住处,想要找上门去的,是他家老伙计闻讯赶来劝阻,才结束了这场闹剧。 

    曹i明说完事情经过后,看着青云若有所思:“姜九爷似乎真的不认为回京是件可怕的事,而且也不认为自己得罪了楚王妃。他认为即使皇后或是楚王妃要怪罪,也不会真的伤害到自己,反而是魏红绡的麻烦大些。最要紧的是,他说的第三句话的语气……” 

    就象是奉了“姐姐”的命要办什么事,如果因魏红绡跟人私奔而办糟了,他不会有麻烦,魏红绡却要倒霉似的。 

    青云对上曹i明的眼,抿了抿嘴:“即使是这样,我们也依然不知道当年他出走的原因,难道你在暗示,他是奉命这么做的吗?可是……为什么?他奉的是谁的命?姐姐?是哪个姐姐?” 

    姜锋的姐姐里头,能命令他做出这么大牺牲的也就只有两个了,不是皇后就是楚王妃。可命令的内容到底是什么呢?姜锋有必要为了这个命令,与家人断绝联系,跑到这么远的地方隐居好几年,连遇到大旱灾,也宁可跟流民们一起逃亡,而不愿回家吗? 

    青云隐隐有几分担忧,觉得自己似乎即将要打开一个可怕新世界的大门。这已经远远超出她身世秘密的范畴了。俗话说得好,好奇杀死猫,事情都已经过去这么多年了,她似乎没有寻根问底的必要? 

    曹i明看着她的神情,微微低下了头:“你问的这些问题,我也想知道答案。不过……眼下我还没查到什么有用的讯息。等我查到了,再来告诉你吧。” 

    青云暗暗松了口气,露出了笑容:“好,那你慢慢查,不过要注意安全哦。” 

    曹i明笑着应了,低头喝了口茶,目光微闪。 

    姜锋若是奉命出走,未必是奉的楚王妃之命,但若没办好,返回京城,楚王妃倒有可能怪罪。命令的内容是什么?那段时间正好是他父亲去世之后不久,恰逢楚王奉皇命出京办差,楚王世子随行,楚王府里死了一位小郡主,而姜锋身边又带着一个与小郡主年纪相仿、衣着富贵的女童,这其中会不会有什么关联……

    ps:  (不知为什么,昨晚一直进不了后台,ie、火狐和360三种浏览器都无法打开后台,只说连接不到服务器,试到一点多始终不成功,只好今早再试了……) 




第二十二章 融君
 

    转眼就到了府衙众闺秀们约定要出城游猎的日子。 

    因为都是女孩儿们,并不象那些公子哥儿似的,每人都要备上全副武装,高头大马地骑到目的地去,她们只需要坐着马车到目的地去就好了。关通判家的姑娘近水楼台,早就按照人头在她们既将要去的地方准备了十来匹温顺的小马、母马,又每匹马都配备了一个熟练的马倌,不要年轻力壮的,反而都是至少五十岁以上、经验丰富的老倌儿,也有几个是马术娴熟的婆子,专门负责给姑娘们拉马缰。 

    没错,就是拉马缰。青云本来还以为这骑马游猎的活动是真的让姑娘们自己骑着马去玩一玩的,没想到就是个形式。这些官家闺秀们多数是深宅大院里娇养大的,哪里有这胆子?她们也就是坐到马背上做个样子,由得懂行的人拉着马缰,带她们四处溜一溜,散散心。若有心学骑马,也有人可以教导,等她学会了,再自行骑一小段路不迟,而这整个过程中都是有人守着的,否则出点儿小意外,关通判就得吃不了兜着走了。在到达目的地之前,姑娘们都舒舒服服地坐着家里派的马车,带着丫头婆子随身侍候,衣裳、零食应有尽有,聊的也都是女孩子们喜爱的话题,一路高高兴兴地往城外去,就跟平日里春游没啥两样。 

    青云坐在出城的马车中,听着关姑娘介绍活动的真相,无奈地跟周楠对视了一眼,深深为两人当日的担忧和顾虑而惭愧。她们早该想到的,她们不会做的事,其他文官家庭出身的千金又怎会做? 

    关姑娘乐呵呵地笑说:“现在才入夏,草原上有风,很凉快的,风景又好,你们就先学一学骑马。玩一玩弓箭什么的。至于游猎,要等到秋天才是最适合的季节。到时候你们也学会骑马了,射箭也会了,再去试试运气打兔子好了。” 

    周楠苦笑着看了看身上新做的骑马装:“我还特地叫家里人新做了衣裳,赶制了两天两夜来着……” 

    青云倒是没有做专门的骑马装,只是把旧衣裳中比较结实耐磨的拣了出来穿上。此时与周楠完全没有共鸣:“算了,反正是迟早要做的。你现在又不会骑马射箭,关姑娘的安排不是很贴心吗?” 

    关姑娘笑着下车去了。她今日作东,要每辆马车都跑一趟。由于大家是一大早就从府衙后门出发的,她没多少时间做寒暄的工作。就把这件事挪到路上办了。青云觉得此时的她比平日看起来要有活力多了。往日见她,她穿着中规中矩的千金小姐衣裳,头上身上玉步摇一样不少。除了说话中气足些,就是个端庄闺秀的模样,没想到今日换了一身骑马劲装,竟有种将门虎女的感觉。 

    周楠小声对青云道:“我听说关家原是世代习武的,关通判是身体不好才读书科举,没想到养了个女儿,倒颇有乃祖之风……” 

    青云抿嘴笑道:“这样也不错,我觉得她过得比你自在多了。你也别觉得郁闷。关姑娘这样安排,咱们这样什么都不会的人就轻松多了,你也不用怕会被人比下去。” 

    周楠也想到这点。心情顿时好起来。 

    青云倒是想起了被关姑娘形容为“学了几年都不敢独自骑马”的知府家表小姐,她既然是姜五太太的养女,跟自己也算是亲戚了。却一直没机会得见。听说今天她也来了,只是方才在府衙里,人多车多,乱糟糟的,没留意到哪个是她,不知待会儿是否有机会跟她说话? 

    她们一行人浩浩荡荡地,足足走了大半个时辰路,方才到达了目的地。那是锦东城外西北方向三十多里地的一片草原,远远可以看见北方低矮而延绵起伏的深青色山脉。草原一望无际,此时正是草色青翠的时节,又有无数野花夹杂其中,五彩缤纷,星星点点,映衬着白云朵朵的蔚蓝晴空,实在是无法形容的美景。 

    青云跳下马车,眺望着眼前的景致,脸上不知不觉就露出笑来。一阵轻风吹过,掀起她鬓边的碎发,带走了身上的暑热与烦躁。她深深吸了一口气,风中夹杂着花香与青草香,还有一种无拘无束的味道。她忍不住笑了两声,向前方空旷的草原跑去,速度渐渐加快,脚下软绵绵地,风声在她耳边呼呼作响,那一朵朵低垂的白云,就象是棉花糖般,仿佛她只要跑到天边的山脚下,就触手可及。 

    周楠在她身后下了车,双手压着将要飘起的裙脚,有些着急地喊她:“青姐儿,快回来,你发什么疯呢?!” 

    青云回头看她,大笑着跑了回来,拉起她的手就要奔跑:“你也试一试,迎着风跑,很好玩的!” 

    周楠尖叫一声,被她扯着跑了一路。随行的两个丫头婆子慌慌张张地跟上,那婆子还一路在叫:“姜姑娘,你别拉着我们姑娘胡闹!”后来见她们往关姑娘那边去了,方才暗暗松了口气。 

    关姑娘笑呵呵地迎上她们:“如何?这里很有趣吧?我瞧姜姑娘马上就领略到其中趣味了,就是周姑娘有些放不开。这里是关外之地,不用讲究什么礼仪规矩的,怎么高兴怎么来。横竖回到城里,咱们又做回乖女儿了。”她还指了指周围的人:“你们瞧,大家都是这样的。这里没有长辈在,不必拘束。”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