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耕田》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喜耕田- 第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那时她读小学一年级,市里举办了一次儿童书画大赛。她将这幅画交给了学校的美术老师,老师看了之后很满意地说:这幅画的构思和色彩都很好,很有可能会获奖,因为这已经远远超出了同龄孩子的水平。
那确实是她最用心思画的一幅画,画上画着一个小女孩,穿着花裙子,扎着羊角辫,两手托腮,带着一种祈盼的目光蹲在草地上,似乎在等待着什么。而她身旁还有几只飞舞的蝴蝶,身后是两棵迎风摇摆的垂柳,天边还有一轮日渐升起的旭日。
但是成绩出来的时候,却大大出乎了老师的意料,她的画并没有排上名次。美术老师很不甘心,就想办法到评委那里问原因,评委回答老师的话是:这幅画确实不错,构思新颖,色彩鲜明。但是这孩子却犯了常识性的错误,她将旭日画到了西边。
美术老师很是意外,把她叫到办公室问道:“你究竟将太阳画到了哪一边?”
裴子慧很诚实地说:“老师,我将太阳画到了西边,还特意标了方向标呢。”
老师很生气,批评道:“你已经是小学生了,难道不知道太阳是从东边升起的吗?”
裴子慧眨了眨眼睛,清澈的双眸中顿时蒙上了一层水气,她无辜地说道:“老师,我知道太阳是从东边升起的。但是爸爸离开家的那天,他却对妈妈说:若想让我再回到这个家,除非太阳从西边出来,所以我就……”
老师顿时呆住了,办公室的其它老师也都悄悄转过头去抹了抹眼泪。
后来那位美术老师联系上了她的爸爸,没过几天,她的爸爸果然回家了。
虽然没有得奖,但是她却感谢那幅画,感谢那位美术老师。
直到多年以后她长大了,似乎才真正明白,当时在她幼小的心灵里只是单纯地希望爸爸和妈妈在一起。可是她不知道当时他们早已貌合神离,无法在一起生活了,所以家中才有无休无止的战争。
然而现在的一切却与那时完全相反。父亲虽然中了秀才,但却也失了右臂,母亲不但不嫌弃,反而一心一意的照顾他,并且为他生儿育女。
裴子慧觉得,这个家虽然穷,但却从来不缺少温暖。而这种叫做“温暖”的财富,却是有些人沥尽一生也求之不来的。
所以她的心里是欢快的、轻松的、也是幸福的。
就在她正自思索时,段氏已经牵着她走进了厨房。
厨房位于裴玉与叶氏所居住的正房的一侧,也可以说成是正房的耳房。这厨房也是小两间,一间用来存放柴米油盐等杂物,另一间则是用泥胚搭成的灶台,灶台上支着两口一大一小的黑色铁锅,裴家餐桌上的一应吃食,均是由这两口铁锅煮制而成。
母女俩踏进厨房的同时,裴子墨和楚牧也抱着柴各自走了进来。
“娘,我帮您在灶膛内引火。”裴子墨说着便弯腰将一把干柴塞到了灶膛里,而后又在干柴上面架了几块楚牧抱过来的,已经劈好的木头,最后又到旁边摸起火折子,将干柴燃了起来,不一会儿干柴上的木头也呼呼冒起了火苗,这火就算是引好了。
裴子慧则跑来跑去帮助段氏洗米煮粥,所谓的粥其实和米汤差不多,一大锅的水里面只不过放了半碗米,还是那种极为便宜的糙米。待裴子慧将水和米都放到了锅里准备烧火时,段氏则转身从一侧的坛子里摸出了四个青皮咸鸭蛋,她先是将鸭蛋放在清水中洗了洗,然后又放到粥锅里一起煮了起来。
段氏看着几个孩子看着那几个咸鸭蛋发呆,有些不忍地解释道:“这是昨晚你们的奶奶放在这里,让今日煮上的。”她顿了顿,见几个孩子不说话,又继续道:“蛋不多,所以咱们不吃。爷爷奶奶年岁大了,他们一人一个。另一个是你们的小叔的,他还在读书是需要费脑子的,还有,还有一个是给你们小姑的。”
她说完,便不再看几个孩子,目光似乎逃一般地转向了别处。
裴子慧这才笑了笑,仰头道:“知道了,娘。”
段氏这才又转头摸了摸她的脑袋,却是依旧什么也没说。想了想却对旁边一直无语的楚牧和裴子墨道:“你们回去吧,收拾一下,再把子唐叫起来,一会儿过来吃饭。”
裴子墨和楚牧点了点头,出了厨房。而后段氏则利落地挽了挽袖子,又在盆中净了手,然后扳过立在墙面一侧的面板放在木桌上,又伸手将大盆里昨晚已经发好的面倒在面板上,用力地揉了起来。
由于她的肚子已经很大,正好抵在面板边缘,揉起面来倒显得两只胳膊不够长了,看起来很吃力的样子。
“娘,让我来帮您揉面吧!”裴子慧眨着眼睛,有些不忍地上前说道。
“好慧儿,娘不累。”段氏笑着抹了抹额上的汗水说道:“再说你这么小,哪有力气揉得动这么一大团面,你给娘好好烧火煮粥娘就很高兴了。”
裴子慧点了点头,又回到灶前,继续看着灶炕里的火苗,却又忍不住不时担心地看着在面板上挥汗如雨的段氏,心里一阵阵心疼起来。
其实段氏手中揉的面是混合面,一大半的糙米面,一小半的玉米面,最后才放了一小碗的细面粉。正是因为三样面掺到了一起,所以这面加了面碱后揉起来就加倍的吃力。既要把三样面揉均匀,又要将化了水的面碱揉开了,所以不得不说,这揉面果真是一种力气活。
过了半晌后,裴子慧终于将一大锅清水粥煮好了。于是在段氏的指挥下,她用葫芦瓢将粥连同那四个看起来极为诱人的咸鸭蛋一同盛到一个大盆子里,并用一个大大的竹帘盖子来保温。
而后又在锅里装了半锅清水,清水上面放了一个木棍串成的蒸屉,蒸屉上面铺了一块浸湿的棉麻布。
这时,段氏的面终于揉好了。揉好后她先是用刀子将面切成均匀的小块,又将一块块小面团揉成光滑的圆形,最后才将面团一个挨着一个地挤到了屉上。
盖上锅盖以后,段氏洗了洗手,站在那里不停地敲着腰杆。
裴子慧又在灶炕里添了柴后,也赶紧凑过来,用她力气不大的小手为段氏捶腰。
段氏笑了笑,看着她道:“好了慧儿,娘不累。娘在这里看着烧火,你去厅堂里帮娘摆好碗筷好吗?”
“嗯!”裴子慧重重地点了点头,她因为自己能为这位善良勤劳又质朴的母亲分担一些家务而感到非常高兴。
于是段氏又简单地说了一遍碗筷的摆放位置,和家中这些人所坐的位置。
裴子慧细细听着,并一记记好后,这才乐呵呵地跑到厅上摆起了碗筷。


第004节:谦让
 
裴家的正房一共有两座,其中一座高大且明亮的四间是裴玉和叶氏带着他们的龙凤胎儿女所住。
四间正房中间是厅堂,左侧第一间是裴玉和叶氏的卧房,第二间是裴逸静的卧房,然而中间隔着厅堂之后,就是裴家老四裴逸清的卧房和书房。
另一座三间的正房是裴家老三裴逸涧和宋氏所居。再接下来就是裴家老大裴逸安和肖氏以及三个孩子所居的东厢房了,这房子虽然是厢房,但是足有三间。不但墙面厚实,墙柱挺拔,而且还算宽敞,裴大裴逸安夫妻二人一间,两个女儿一间,一个儿子一间,住得倒是极舒服的。
仔细看来,就唯独这裴家的独臂老二裴逸之的房子不好,不但低矮,而且年久失修,怎么看都像一副经不住风吹雨打的样子。裴逸之曾经和裴玉还有叶氏提过一次要翻修这房子的事。但是叶氏却说那房子的正梁已经歪了,若是翻修就要什么都换,虽说土胚可以自己做,木头也可以自己上山去砍,但是请两个木工总是要钱的,那做地基和垒墙的师傅也是要钱的,而且若是村里的人知道咱家翻修房子,总要有那么一些人过来帮忙,虽说不要钱,这么多人的饭钱又从哪里出。而且眼下家里什么都不要紧,最最要紧的就是逸清读书这个头等大事,只有逸清出息了,这一大家子才算是能熬出个头。
总之叶氏就是以各种理由搪塞着而拒绝修房,裴逸之夫妻尽管听着她说的话不是十分入耳,但碍于她是裴家的掌权人,又是裴逸之的继母,自是不好再去争辩什么,所以这事也就压了下来。
好在这摇摇欲坠的西厢房还是很坚强的,又经过一个夏天雨水的冲刷,居然仍坚持着立在那里,而没有倒塌下去,所以裴逸之夫妻还是很感到庆幸的。待入了秋,雨水就渐渐少了,到时用谷草好好的和一些泥巴,然后用泥巴将屋子的外墙再厚厚的抹上一层,想必这个冬天还是可以熬过去的。
裴子慧走进这小小的,有些破败的厅堂内,刚刚吃力地支好桌子,正在认真地摆着碗筷时,大伯母肖氏从屋外走了进来,人还未到声音却飘得老远,“哟!这不是子慧吗?看样子你这身子是好了,可以出来走动了。”她瞥了裴子慧一眼,很是嗤之以鼻的样子,后又斜着眼睛,阴阳怪气地说道:“还当自己是城里的闺中小姐呢,竟这般娇贵,只不过是摔了一跤,却足足在炕上躺了三个月。”说着她又用鼻子冷冷地哼了一声,才道:“不过这也倒是个偷懒的好理由,我要是从山上摔下来,那我就躺上个半年也不起炕。”
这话却被一脚门里一脚门外的裴子唐听到了,他呵呵一笑,半是促狭,半是认真地说道:“大伯母,要不今儿我带您上山转转,您就找个陡峭的地方,闭着眼睛往下一滚,准能躺上半年。”
裴子唐刚说完,却又被刚刚进来的裴子墨和楚牧听到,他俩想笑,却又不敢笑。
那种忍也忍不住的表情极是滑稽。
“你这小子,是不是皮子紧了,还敢和你大伯母耍贫呢?”说着肖氏眼睛一竖,伸手就对着裴子唐的脑袋抽了一巴掌。
事出突然,裴子唐躲闪不及,生生挨了一巴掌却也不敢说什么,只得吃痛地咧着嘴揉了揉脑袋。
这时裴子慧已经认真细致地摆好了碗筷,这才抬头看了肖氏一眼,微微一笑道:“大伯母早!”说罢她又冲着几个男孩莞尔一笑,甜甜说道:“几位哥哥快坐好了,马上开饭了。”
这几位哥哥倒是很听话,都应着坐到了自己的位置。
肖氏愣了愣,看着她转身出屋的背影有那么一瞬间的发呆,好一会儿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