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耕田》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喜耕田- 第11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由此裴二这一家子又把所有的心思都放在了西山的土地上面。
经过了几场雨之后,之前播种入地的种子都已经长出了幼苗。虽然比别人家熟地里的庄稼看着瘦小了一些,但是就算这样,也足已让裴二喜不自胜了,他每天都念念叨叨地说:庄稼苗又长了,这地会一年比一年好的。
幼苗出来的同时,各种杂草也跟着疯狂地长了出来。所以接下来的任务是锄草。既然人手都集中到了锄草这一块,那么开垦荒地这边的进度就慢了下来。所以往凤阳送木材的时候就少了许多。而那边缺了什么木材,尤五龙不时就进一些货来补空缺,生意一直还算不错。
食醋那边也是越做越好。周大川还和裴二商量着想扩大经营规模。只是裴二这边山上的醋棚子还没有建成,所以这件事情还要再放一放。
然而新开垦出来的土地,除掉移植的一些果树之外,就不知道再种什么了。种些小菜那毕竟不是出钱的东西,只是自己家随便吃吃的。家家都有的小菜自然没有人花钱买。所以要种自然就要种别人家没有的,而且适合这个季节种植的。
裴子慧琢磨来琢磨去,就把目标锁定在了大白菜上面。因为大白菜可以像马铃薯一样,冬天的时候放在地窖里储存,而且还可以腌制酸菜供冬天食用。
再者就是果树苗也要抓紧去买才行。一切计划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在裴子慧计划着什么时候出门去采购时,一年一度四月十八的庙会就到了。
四月十八自然是逛庙会的日子,整个凤阳县之内只有一座寺庙,叫做净觉寺。也许是以稀为贵的原因,净觉寺吸引周遭众人的不但但是香火旺盛,而且每逢庙会之时,更是寺庙旁边那片桃林最美的季节。
烧香拜佛,祈求平安,顺带郊游,浏览美景,岂不是人生一大美事!也正是因为如此原因,每逢这个季节,特别是庙会这一天,竟将净觉寺挤成了一个人山人海水泻不通。
从兰家沟出发,要先到凤阳县城,从凤阳县城里再向东北的方向行八里路,才能到达净觉寺。这是一个平时香客就极旺的寺庙,到了四月十八这一天更是人头攒动,络绎不绝。因为无论是达官贵人、还是富贾绅士,或者是深宅大院的太太,以及久养深闺的小姐们,还有那些远近的村民都要来拜一拜神明,求个签,许个愿等等。
裴二家之所以也要去逛庙会,是因为年后去大哥段新民家的时候,就已经和大嫂徐氏约好了。再者由于裴子洋年纪尚小,夜里有点动静常常受到惊吓,所以段氏也想带着他去找庙里的大师求个符带一带。以达到压惊免灾的目地。
恰好四月十七这天又下了一场大雨,地里泥泞无法干活。所以裴二一家只留了瞎婆婆一个人在家看家望门,其余人都爬上马车,准备一起去逛庙会,就连前院兰家的几个柱子也跟着一块儿去了。
由于去一趟县城,不能只是逛庙会这么简单。首先要到木材行看一看,又要去与段家人一起会合,所以一家人早早就起来收拾了。
裴子慧给裴子洋穿好了衣服,就自己坐在镜子前梳妆,由于是去寺庙,所以她找了一套很是素雅清淡的衣服。不过这衣服是顾青城送的,以前去凤阳她从来都不穿,免得被顾青城看到后,又要投来莫名其妙的目光。但这一次到凤阳是去逛庙会,跟本不去县衙,所以她也就拿出来,放心地套在了身上。
一家人赶着马车到了凤阳后,先去了富平木材行,裴子唐见一家人都来了高兴得一蹦八丈高。又听说要去逛庙会,非要央求裴二自己也一同前去。
裴二不忍心让裴子唐错过这样的机会,就只好抱歉地对尤五龙笑了笑:“五龙兄弟,那今天这儿就麻烦你多费心了。子唐小孩子玩心重,就让他去逛逛!”
尤五龙自然无意见,满心欢喜地答应着:“是该去逛一逛,庙会一年才这么一次。”
一家人周转到段新民家的时候,段家人早已等候在门口了。就连已经出嫁的段婉秀也不例外。
段新民夫妻和裴二夫妻寒喧了几句,几位表姐表弟的也见了礼之后。段新民就开始带着几分炫耀的语气,让大家看他借来的三辆十分漂亮的马车。
这马车是带篷的,有蓝有绿十分炫目。只是到了夏天这篷也只是遮阳之用,其它几面的马车壁都是敞开的,不然在里面会又闷又热。好在这里的民风不是十分的保守,如果不是有一定身份的女子,出门时是不用遮面纱的。
裴二看着马车,脸上就露出赞许的目光。段氏则笑着对徐氏说道:“嫂子,大哥现在是真有本事,这么像样子的马车也借得来。”
“嗨!”徐氏一摆手,笑道:“还不是因为他干活勤恳,敬业,所以县太爷给他几分薄面而已,借了这么几辆马车给他用。”
段氏和裴二都笑着不言语,倒是裴子慧一怔。
县太爷?那不就是顾青城了,难道他知道自己来了凤阳?
不待多想,段新民已经在催促大家上马车。而裴二赶来的只有一个车板的拉货马车,则拴在了段新民家的院里。众人则很有顺序地爬上了带篷的马车,准备出发。
第一辆马车由段新民赶着,里面坐着段氏抱着裴子洋,以及段新民的妻子徐氏和段新民的儿子段雨辰。
裴二赶第二辆,里面坐着段婉秀,段婉琴,还有裴子慧。
第三辆则由裴子唐和楚牧协助赶着,里面坐着几个柱子。
马车出了段家所住的弄堂,就拐上了县城的大道,而后一路不停,三辆马车同时向东北方向疾驰。经石桥,光福路,一条官道,相当宽广。还没到达净觉寺时就已经是一路上轿马纷纷,异常热闹了。
但是裴段两家组成的这三辆马车的车队,却是特别的吸引众人的目光。因为三辆马车豪华不说,且都是同装同色。特别是第二辆马车里面坐着三位女子。虽然同样穿着朴素,但却也同样婉约得体,俏伶伶地坐在马车里,当真是并不多见。轮声鞭影中,不断有人指指点点。但是段氏姐妹和裴子慧只稳稳地坐着,不轻言笑,倒是有了一种大家小姐的风范。
等望见了净觉寺的塔影,同时也望见了一道长桥,马蹄得得,轮声辘辘,过了桥就到了净觉寺。

第132节 求签
 
凤阳县城本来地方不大,但是为何净觉寺如此闻名,多半原因皆是因为眼前这座七级浮屠古刹。
马车就在塔前停了下来。虽然这两家人来得并不晚;但是已有更早到者;已经随着熙熙攘攘的人流上山去了。而山下的情景更是人山人海,热闹异常。
远远望去,山下茫茫人海中已如十里长街一般曲折蜿蜒。茶铺,饭馆,各色小吃,千奇百怪的小手工制作,琳琅满目,多姿多彩。再加之不远处的桃林,随风传来的阵阵幽香,令人大感心旷神怡。
如此盛景,别说是一群孩子早已欢呼雀跃,就算是几个大人也觉得异常欣喜。
安顿好马车,段新民开始布置今天的行程。首先是大家一起上山烧香拜佛,给裴子洋求平安符。接下来大家一起去求签堂,想求就求上一支。再后面就是大家分成几组分头行动,只要不走得太远,皆可以随便逛逛。接下来他又给大家分发了一些铜钱以供零花,虽然裴二一再推辞,称自家的孩子自己可以给,但是段新民还是一再坚持全部由他分发。
安排结束后,第一件事自然是上山请香烛烧香拜佛。段氏和徐氏都很虔诚,恭恭敬敬地上香磕头祈求家业平安,风调雨顺。紧接着又给裴子洋求了平安符之后,一群人就来到了求签堂。
由于时间尚早,求签堂内的人并不多。但是既然想求签自然也是长幼有序,裴二笑着让段新民先来。
段新民却摇了摇头不肯,他笑着说道:“我还是罢了,也不知道求点啥问点啥。逸之,还是你来求求看,你今年初年开垦荒地,问一问是否吉利顺意?”
裴二笑着欣然点头,“也好。那我就求一支。!”
一签求完,倒是个上上签。签条上写着:“风水宜有又宜无。用心积德方可图;平地无吉高山吉,洋洋自得顺心意!”
“哎哟!”段新民望着裴二手里的签条抚掌称妙,高呼道:“逸之求的这可是大吉大利的上上好签啊!可喜可贺!”
其它人听了自然也是高兴,裴二更是笑得合不拢嘴。
接下来到了徐氏和段氏,两人求得皆是上上签。家财子禄,无一不好。
到了段婉秀时她有点忸怩,犹豫着不知道该不该求,但也经不住大家的怂恿,最后还是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求了一签,签条上写着:“俏语声声羞嫁娘 清歌曲曲愧红妆 桃花流水三** 杨柳飞花四月香。”
虽然这签也是上签。但是大家却都没有参透其中的寓意。只好将签将给解签的大师来看。
大师呵呵一笑。看了段婉秀一眼。从她打扮和头饰中便看得出,她已是出了嫁的妇人。说道:“如果是妇人求得这张签,主得贵子,大吉大利。”
“哎哟!”这下段新民和徐氏更是高兴了。口中连说若是婉秀真得了贵子,一定再来烧香。裴二和段氏也笑着向段新民夫妻和段婉秀道贺。段婉秀一张俏脸“腾”的一下子就红了,连耳根子到脖子都是红的。
几人谢过大师之后,就到了段雨辰和裴子墨上前求签。
段雨辰的签条上写着:“岁寒松柏古栽培,雨雪风霜总不摧。异日必当成大用,功名作个栋梁材。”裴子墨的签条则写着:“只要求谋本不难,也须涉水并登山。千秋何事功名早,黄卷曾将映雪看。”
两人皆是在功名上大有前途的好签,两对父母早已心花怒放。
下一个轮到了楚牧。但是楚牧似有敌意一般的坚决不抽。裴二和段氏也明白他的用意,自小父母双亡,自然是苦命的。即便是抽了,签上也不一定会写着什么好的,所以二人对视一眼。心下了然,也就由他去了。
“到我了,到我了!”裴子唐在一侧却早已迫不及待。
但是他抽的签条上写着的内容,却让大家本来眉开眼笑的脸上,有了一些凝重。签条写着:“奔波役役重重险,带水拖泥又渡山。更虑他方求别用,千山万水不回还。”
裴子唐不识得几个字,自然看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