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异能兴农家》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带着异能兴农家- 第20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岸边的鬼魂明显要比刚才那岸多,而且貌似还有挺多看上去比较精神的,吵吵嚷嚷的。估计是还没有喝孟婆汤吧。

梁晓乐忽然心生感叹:前生再怎么深恋深恨,走在这奈何桥上,也是步履稳稳不乱丝毫。心静如镜。心沉如石。桥那边寂寂无声,因为心死,失了往生的记忆;桥这边哀哀呛天,因为心动,忘不掉的牵牵缠缠。

桥头上摆着一张石头方桌,石桌上放着一只桶,桶旁边摆着几只碗。一个衣衫褴褛的老婆婆,面无表情的佝偻着腰站在那里,手里端着一只残破的汤碗,每过一个鬼魂,便把手里的汤碗递过去,然后再端起下一只碗。

那喝过汤的鬼魂将碗放到石桌的角上,然后头也不回地朝前走去。

这就是传说中有名的孟婆汤了。

“孟婆汤”是一个古老传说。说人是生生世世轮回反复的。这一世的终结不过是下一世的起点。生生世世循环的人,无法拥有往世的记忆,只因为每个人在转世投胎之前都会在奈何桥上喝下忘记前程往事的孟婆汤。所以,走在奈何桥上时,是一个人最后拥有今世记忆的时候。这一刻,很多人还执着于前世未了的意愿,却又深深明白这些意愿终将无法实现,就会发出一声长长的叹息。这也是这座连接各世轮回的桥命名为奈何桥的原因。

孟婆汤又称忘情水或忘忧散,据说是用人活着时一生所流的眼泪熬成的。

每个人活着的时候,都会落泪:因喜,因悲,因痛,因恨,因愁,因爱。孟婆将他们一滴一滴的泪收集起来,煎熬成汤,在他们离开人间,走上奈何桥头的时候,让他们喝下去,忘却活着时的爱恨情愁,干干净净,重新进入六道,或为仙,或为人,或为畜。

有那不愿意消除前世记忆不喝孟婆汤的主,孟婆也有办法劝你喝下去。梁晓乐的前世曾经流传着一则关于鬼魂被灌迷魂汤的小故事:

说一个书生不愿意喝孟婆汤,便在奈何桥头转悠,以期寻找别的路线越过奈何桥。正传之间,忽见一门口站着一个面目慈祥的老婆婆对着他招手。书生随拾阶而入。

院内全是雕梁画栋、朱栏石砌;屋内,触目皆是精致华丽的摆设,有珠玉做成的帘子,厅中还放着一张玉雕的大桌子。

书生入屋后,老婆婆便叫出三个女孩子来,这三个女孩子分别是孟姜、孟庸与孟戈。三人都穿着红色的裙子和垂着绿袖的上衣,个个如花似玉、貌赛天仙,而且轻声细语地呼唤郎君,还以手拂净席子请书生坐下。

书生坐下后,丫鬟便送上茶水。三个美女环伺在侧,皆以纤纤玉指亲奉送茶,玉环叮叮脆响,阵阵奇香袭人,在如此情境中,实在很难拒绝不喝。

书生才一接过茶杯,便觉目眩神驰,轻辍一口,只觉清凉无比,其能解渴,不禁一饮而尽。喝到底忽见有一匙左右的浊泥在杯底沉着,待抬眼一看,发现原本貌美迷人的美女和老婆婆都成为僵立的骷髅鬼。

书生大惊,忙起身走出门,一看,原先的雕梁画栋尽成朽木,如置身荒郊野外,自己也不明白怎么会来到这里。

就在书生惊慌失措、痛苦不已的当头,忽然大哭堕地,成了一个甚么都不知道的小婴孩儿。

梁晓乐乃穿越之人,自是没有走过奈何桥,没有喝过也没有被灌过孟婆汤,所以保留了前世记忆。

梁晓乐不由大大地为自己庆幸了一把。转身朝桥下走去。

“喝吧,喝吧!只要喝了这碗用你的眼泪熬制的忘情汤,便忘却阳世间的一切情仇。当走到桥的尽头,就是今生情断缘终的时候。”

一个冰冷的声音传进梁晓乐的耳朵里。这还是她在这座桥上听到的第一句话,不由停住脚步,转过身又向桥头望去。

桥头上的孟婆已经离开了石桌,手里端着一碗汤,在劝游走在桥头上的一个年轻女鬼。

“谢谢您,孟婆婆,我……不能喝。我还是要在这里等那个人!”年轻女鬼阴郁地说。

“你这个孩子,怎么这么犟呢,都劝你好几年了,也劝不过来。”孟婆的声音变得和暖了很多:“要再坚持下去,你会变成游魂野鬼的?!”

“我就是变成游魂野鬼,也不放过他。”年轻女鬼口气特别坚定。

“唉,”孟婆叹了口气:“孩子,不知道多少人抢着喝我一碗汤呢!你这么坚持,殊不知你就是碰见了他,他已经成了鬼魂了,又能把他怎样呢?一切都应该消失,因为新的必须开始。”

“他就是成了鬼魂,我也要把他撕烂了。”年轻少妇说着哽咽起来:“那个赖子,他害得我家破人亡,一双儿女没人照管。这个仇,我说什么也得报!”

赖子?!

一双儿女?!

梁晓乐心里打了一个点儿,抬眼向那个年轻女鬼脸上望去。

这一望不要紧,还真觉得有些面熟——与死去的梁玉云母亲有些相仿。

“傻孩子,鬼魂的精气会随着时间而逐渐减弱的。等见了他,他是新鬼,你是老鬼,又如何打得过他呢?”孟婆又说。

“打不过他,我就抱着他,一起滚进这忘川河水里,和他同归于尽。”

只见孟婆无奈地摇了摇头,叹了口气,说:“咳,可怜的孩子,为了一个仇字,要耽搁多少年呢?”

“谢谢您关照!孟婆婆,我走了。”年轻女鬼说着,转身朝桥下走去。

梁玉云母亲梁晓乐见过,也是这样的脸盘儿,这样的身段,连走路的姿势都一样。

听孟婆说,她已经劝了她好几年了。玉云母亲是梁晓乐穿越的当年死的,算来已经五个年头了。从时间上对的上号。

还有“赖子”、“一双儿女”的词句——她是遭了赖子的强暴后寻短见的,撂下梁玉云和梁宏根一双儿女。在她眼里,孩子没了爹娘,自是成了没人管的孤儿。何况后来的事情她未必知道?!

难道说这个真的是梁玉云母亲的鬼魂?!

不会这么巧吧?!过个阴还能遇见熟人儿?!

梁晓乐疑惑着,猜测着,心里油然生出一种莫名的喜悦。

要说这人啊,最怕的就是孤独。如果在陌生的地方遇到了熟人; 都会十分的高兴。

梁晓乐也不例外,尽管这里是阴间,遇见的也是鬼魂。

可话又说回来,到什么地方你就唱什么地方的歌,到哪座山你就砍哪座山上的柴。在阴间你也甭想遇见阳世间的活人不是?!

管它呢?反正现在自己也是魂魄之体,何不与她交流交流?!如果果真是她的话,就把梁玉云和梁宏根的现状和赖子被通缉的事告诉她,然后动员她去投胎。(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正文 第二百四十二章 奈何桥上遇故人(二)

梁晓乐心中这么一想,便快步跟了上去。

“阿姨,向你打听个人儿。”梁晓乐喊住年轻女鬼,试探地说。按辈分她应该喊梁玉云母亲大娘,由于还不确定是不是玉云母亲的鬼魂,梁晓乐不敢直接称呼。小孩子对所有成年女性喊阿姨在人间十分普遍,谁也跳不出理儿来。想来阴间也是如此吧?!

“打听人儿?”年轻女鬼表现出极大的好奇:“没见过!”

看来在阴间没有打听人儿这一说,梁晓乐算是开了阴间打听人儿的历史先河!

“哦,是这样的,阿姨,”梁晓乐赶紧表现出一副十分着急的样子:“有朋友托我打听她的母亲是否还在阴间?她想多给她母亲送一些钱来,又怕收不到。托我打听一下。”

“你是谁?”年轻女鬼问道。

“我是梁家屯村梁德福的女儿梁晓乐。”

梁晓乐自报家门。心想,她如果真是玉云母亲,必定有所触动;如果不是,也不要紧,反正这里谁也不认识谁,查户口也查不出来。

“你……是梁德福的女儿?”年轻女鬼震惊得眼睛瞪得圆圆的,伸出手来想摸梁晓乐的头,却停在了空中,又追问了一句:“你打听谁?”

“梁玉云的母亲——梁家屯村梁德信的爱人德信大娘。”

“啊,你真的是梁德福的女儿乐乐?!”年轻女鬼惊呼道:“孩子,我就是你要打听的那个人儿,生前是梁玉云和梁宏根的母亲。你……你为什么会到这儿来呢?难道你已经……?”

梁晓乐摇摇头。“大娘,这里不是说话的地方,我们到那边聊聊去。”梁晓乐说着,拉着玉云母亲鬼魂的手。走到奈何桥下面的一个小树林里,见四周没鬼了,便跟她说:“真巧啊。想不到在这边遇见了你。”

“你是怎样看出我来的?”玉云母亲惊问。

“您的模样和身段儿没有变化。又听您说到‘赖子’和‘一双儿女没人照管’,我就联想到了您。不敢确定,所以,就以打听人试探您。”梁晓乐高兴地说。

“我对你的印象还是这么高的时候。”玉云母亲说着,用手比划了一个二尺来高的距离“想不到你这么大了?!”。

“玉云和宏根都比我高半头。他们姐弟两个现在几乎一般高。”

“他们过得好吗?”玉云母亲说到这里,声音有些哽咽。

“好,好着呢。”

于是。梁晓乐便把宏远娘收养梁玉云、梁宏根姐弟俩的情况,以及梁家屯村里的变化,简单扼要地说给了玉云母亲。当然,涉及到自己的事一句也没有提及。

“你娘真是个大好人啊!受了这么多年的委屈,终于等到了老天爷爷睁眼。我那两个孩子。没少吃你家的零食。最终还是依靠了你母亲。谢天谢地,我那两个苦命的孩子遇上大好人了!”玉云母亲说着,还双手合十,对着北方作了三个揖。

说到了儿女,玉云母亲很自然地想起了自己的仇人,眼里立时浮起一抹恨意:“乐乐,那个混蛋还在村里吗?”

梁晓乐自是知道她说的是谁。便说:“没有。自那事以后,他就逃跑了。官府缺席判了他个死刑,秋后问斩。并贴出告示到处捉拿他。”

“这个畜生。早该千刀万剐!”玉云母亲恨恨地说。

“其实,这件事我有很大的责任。”梁晓乐自责道:“那天,玉云姐对我说了赖子去您家的情况。我…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