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旁观的平淡生活》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红楼旁观的平淡生活- 第6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岂料,那梅萱对水溶并未死心,此番进宫也是想缠磨着太后,让她能答应自己的痴念。今见皇上似是要和太后商讨自己的婚事,哪能就此放心离开?遂躲在偏殿偷听。
说来也是命该如此,那偏殿之中平日多有人来往,今儿倒也巧了,空无一人。这也让她无惊无险的偷听了多时。
在得知皇上与太后打算将自己配给此科士子后,梅萱失魂落魄、万念俱灰。就在她欲转身离去之时,忽听得皇上在太后面前自夸,说自己出的试题是如何如何的好。
梅萱对此不以为意,心情低落的来到御花园发呆。正在她伤心之际,迎面走来了德妃之女永福公主。
那永福公主素来仗着其母德妃之威,在宫中飞扬跋扈仗势欺人。她素来对梅萱瞧不入眼,今儿见了自是冷嘲热讽了一番。
也不知她从哪里得知梅萱对水溶有意,便故意拿甄珠来刺激与她。那梅萱被提起伤心事,心中恼怒。只是不敢朝公主出气,便把满腔怒火转嫁到了甄珠身上。要是没有她的出现,自己何至于落到这步田地。
她阴沉着脸,任永福作践与她,心中却谋划起来。想到方才偷听到的消息,再加上听说甄珠的双胞胎弟弟,要参加此次科举,顿时一个损人不利己的想法就此产生。
梅萱知道德妃一派早就对甄家不满,恨不能除之而后快。所以她故作不经意间将试题透露给了永福。
那永福虽然个性嚣张,却也是聪明之人,比哥哥水韬还略胜一筹。在听到梅萱之言后,自是立即发现了其中的机会。
于是永福立即将此事告知了德妃,而德妃又将此事告知了兄长柳伯晟,于是他们立即抓住这个机会,把原先的计划推翻,重新作了谋划。
他们此次的计划就是,收买一个与甄家两兄弟亲近之人作为棋子,假借探讨学问之际,不露声色的将试题夹杂其中,让甄家兄弟解答,留下物证。
为了让戏演得逼真一些,不引起兄弟俩的怀疑。这三场试题只告知他们一场,这样一来,纵然他们在考试之时发觉试题一样,也会认为是凑巧了而已。
至于这一场试题能否害到兄弟二人,忠顺王早有对策。他派人哄骗那棋子,让其做完全部考题,到时一起把他们揭发出去。
如此一来,甄家兄弟纵然百般狡辩,也难脱同谋之嫌。至于那颗棋子的死活与他何干?纵是棋子反咬,他也不怕,因为与棋子联系之人打得是礼部尚书翟家的旗号。
再说此人已经一命呜呼死无对证,世人只会认为是翟大人泄露了考题,攀扯不到他的身上。就算梅萱知晓此事,见事闹大,更是不会愚蠢的说出此事,自找麻烦。
在此证据确凿的情况下,皇上也不敢明目张胆的包庇甄家,扳倒了甄士隐与翟大人这两块绊脚石后,自己的宏图大业便会顺遂许多。
忠顺王的此番计划倒是极为周密,如若不是张氏偶然得知了此事,说不定真能让他阴谋得逞。叹只叹他时运不济,精心谋划的一切竟毁在了一个鬼魂的手里。只能说,天佑善人啊!
听完前因后果,甄逸皱眉道:“这试题得自崔英,但以他的品行断然不会做出此事!那他又是从何处得来的呢?”
士隐笑而不语。甄文略一思索,随后说道:“我知道了!可是崔英的同乡李君?”
见父亲点头,甄文继而说道:“初见此人之时,我便察觉他心胸狭窄,嫉贤妒能。且对权势极为热衷,他被人哄骗收买,当在情理之中。”
甄逸对李君全无好感,倒是担心崔英会不会因他而受到牵连。士隐便安慰与他,言说皇上知道崔英是无辜的,再加上太子曾多次赞誉其才,皇上自是不会迁怒与他的。闻听此言,兄弟俩才放下心来。
在接下来的几日,此案的后续消息纷纷传来。因忠顺王的手脚做的太干净,牵扯不上奈何不了他。皇上无奈只能暂且放过了他。
至于那永福则被皇上圈禁在自己宫中闭门思过,而德妃也因教导不严而降位为嫔。至于那梅萱,皇上将其交由太后处置。太后对其心思歹毒、吃里扒外的行为失望至极,不顾梅萱的哭喊吵闹,叫来侄儿商议过后,寻了一户普通人家将其远嫁了。
而那李君则被杖刑一百驱逐出京,并取消其应试资格,永世不得录用。也算是做了坏事而得到的报应!
八月末,乡试名次贴出。此次京城乡试共录取了六十名,值得庆贺的是,崔英与甄家兄弟瓜分了前三名,让太子等人为他们好生庆贺了一日。
而出乎意料的是,那贾宝玉竟然也高中了!虽然位列五十九名,但也让贾家欣喜若狂,大肆庆祝了三天。期间,贾母借此喜事要接黛玉过府庆贺,被黛玉以守孝为名婉言谢绝,只打发下人送了一份礼物也就罢了。
贾母十分恼怒,可见到黛玉连甄家的喜宴都没有到场,无错可挑只得就此作罢。自此那贾府众人,开口闭口称呼宝玉为举人老爷,将其捧得飘飘然不知所以然,很是得意了一番。
宝钗见宝玉中举,心中暗叹终身有靠,便对其嘘寒问暖,很是温柔贤惠。王夫人和薛姨妈对此乐见其成,贾母却是十分不喜。
她见暂时摆布不了黛玉,也不想便宜了宝钗,便把湘云接了过来。这下,两女便为了宝玉明争暗斗了起来,再没了消停的时刻。
且说此次科举是皇上特批的恩科,是以会试、殿试皆要在本年内完成。所以一众举子在清闲了几日后,为了九月二十的会试,又废寝忘食的苦读去了! 。




☆、五十八 喜登科甄家欢庆 悲落第贾府失落

。 自甄家两兄弟乡试喜中亚元以来,那巴结之人便已开始上门了。毕竟两兄弟今年才十四岁,依着如此推算,将来的前程不可限量。是以早早打好关系,免得将来巴结不上。甄家对此的反应却是闭门谢客,低调的很。
可这种情况只维持了几日就宣告失败了,原因无它,在随后的武举第一场的武艺比拼中,十六岁的封子寒竟力压群雄,获得第一名。这下甄府算是在京城中出尽了风头。
虽然有那眼热之人,说了几句嫉妒之言,却无人敢对子寒的第一名有所质疑。因为这不同于文试是可以作假的,那武艺比拼可是实打实打出来的,所以人们对这个少年真是佩服的五体投地。
那朝中的武将,家中有女儿的,已经开始盘算着等子寒高中,便派人上门说和亲事了。只是子寒对此却不上心,每日里只顾着打熬力气,钻研兵法策略,还不时的找楚烨霖切磋一下,忙的不可开交。
就这样,在几人的忙忙碌碌中,九月二十的会试如约而至。甄家两兄弟再度下场,因有了前次的经验,此番自是更加的从容淡定。
三场完毕,兄弟俩从礼部衙门出来。还未等凝烟缓口气,就又忙着子寒的武举第二场。为此甄家主仆,从上到下皆是忙的脚不沾地。
如此辛苦自然就有回报,待文武名次出来。甄家又是收获颇丰!两兄弟依然蝉联第二、三名的成绩,而子寒则在二试中屈居第二。这三人的成绩如此骄人,士隐再不遮掩,热热闹闹的为其庆贺了一日。
那老友新朋聚集一堂,很是开心。因崔英已连中两元,一众好友皆祝愿他能连中三元,好一展其胸中抱负。崔英感念众人情意,郑重表示定当全力以赴,不负好友期望!
相对于甄家的顺风顺水、春风得意,那贾府却是愁眉苦脸,气氛低沉。究其原因,却是宝玉在会试之中落第了!这对期望值很高的贾府来说,不亚于一次沉重的打击。
王夫人心有不甘,每日里辱骂主考官贪赃枉法,阅卷不公,完全不去思量一下其中原因。
她也不想想宝玉虽然有几分聪明才智,却素来厌恶读书。仗着临时抱佛脚的苦读一时,能获得举人之名已经实属侥幸了。如若凭着这点子才华就能获得第一,又将那些十年苦读的士子置于何地呢?
只是如王夫人这样自以为是的人,是断然不会在自己身上找原因的,他们只会抱怨别人屈待了自己,恨不能所有人都要听从他的吩咐,不要违拗才好。
宝钗虽然为此感到遗憾,却犹自想着,如若宝玉继续苦读下去,待下次科举必定有所作为。所以她苦口婆心的劝说宝玉继续苦读。
岂料宝玉早就厌倦了这种苦日子,见自个落第不悲反喜,将手中的书本一丢,可劲的玩耍去了。
贾母毕竟疼爱宝玉,见事已至此也就算了。怜他前些时日很是辛苦,便下令让他放松些时日,等缓过劲来再读不迟。
贾政见宝玉得了举人已是出乎他的预料了,对于如今的结果也能接受。他的想法与宝钗相同,想着下科再努力也就是了。今见贾母发话让宝玉暂歇,便默认了此行为。
这下,宝玉算是解脱了。每日里与薛蟠等人一起寻花问柳饮宴取乐,日子过得何其逍遥!期间他多次到别院求见黛玉,皆是无功而返。
这让他的心里很是不自在,整日里念叨着:“林妹妹怎的就变了心呢?枉我对她的一番情意。那嫁人有什么好的,还不如与我和姐妹们欢聚一辈子的好!”
宝钗见他冥顽便多说了几句,却招来宝玉的厌烦很是躲了她不少时候。此举却让湘云暗中欣喜,她从来不对宝玉讲这些大道理,每日里只和宝玉吃喝玩乐,倒是赢得了宝玉知己的名号。
宝钗见他不听劝说,又被湘云勾去了全部心神,自是不甘示弱。也放下架子陪宝玉胡闹起来。这宝钗才学过人,又见多识广,自不是湘云这侯府千金所能比的。略施展了些手段,便把宝玉的注意力重新吸引到了自己身上。
如此一来,背后各有靠山的二人算是彻底杠上了。而宝玉则成了二人争斗的棋子,在两人之间来回徘徊,不过他倒是乐在其中罢了!
洪庆十七年的十月二十,决定举子们命运的殿试来临。举国上下皆在翘首以盼,看今科三甲会花落谁家。
此日凌晨,一众天之骄子们皆按名次入场。在洪庆帝亲自主持下,殿试开始……
此时甄家上下皆是坐立不安,等着两兄弟的消息传来。黛玉也从别院过来,正陪着凝烟和甄珠一起焦急的等待。
这时,一个丫头匆匆赶来,以为殿试有了消息,凝烟与甄珠、黛玉赶紧站起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