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旁观的平淡生活》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红楼旁观的平淡生活- 第6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此时的别院内颇为热闹,两家人都聚集在此等着为二人接风洗尘。水溶自不必说,正陪着未婚妻甄珠巡视别院的布置,务必让黛玉住的舒适自在。而那王爷则是与士隐在客厅商讨政事。至于王妃和凝烟的话题自然就是黛玉了。
待甄逸和黛玉来到别院,自是受到众人的热烈欢迎。接风洗尘过后,黛玉便正式叩拜了义父义母,又见过了义兄水溶。
水溶也一改外面的冷脸,含笑说道:“玉儿妹妹,从今儿起,咱们就是一家人了,你但凡受了什么委屈,尽管说与为兄,为兄定会为你做主出气。”
黛玉心中感动,自是含泪应下。甄逸见黛玉感慨,便凑趣道:“看来日后我可不敢欺负你了,否则靖琪哥哥定会找我的麻烦!不过说来我也不怕,你有哥哥为你做主,我也有姐姐作为靠山,倒是公平的很。”
黛玉破涕为笑,说道:“姐姐所疼者唯我而已,你若欺我,姐姐必不饶你。又岂会为你做主?你这是痴人说梦呢!”
似是为了验证黛玉所言非假,甄珠上前拥住黛玉对甄逸怒目而视。甄逸见此,只能委屈的向兄长求助,结果甄文对他不屑一顾,也站到了黛玉一边。
甄逸无奈,只能低头求饶。见此,众人皆是乐不可支。一家人见黛玉已走出失父的阴霾,自是放心不少。
同是王府,这边亲朋好友团聚一堂,说说笑笑其乐融融。而那忠顺王府内,却是阴云密布,气氛压抑的几欲窒息。
忠顺王水澈在书房内来回疾走,嘴里还咬牙切齿愤恨不平:“咱们真是小瞧了皇上,竟然派了林如海来假意投诚。毁我基业,误我大事,是可忍,孰不可忍!早知这林如海是奸细,就不应该给他下慢性毒药,应该立时要了他的命,才能稍解我心头之恨!”
廉郡王水滔资质平庸,为人怯懦,见堂兄发怒,自是不敢触其霉头,呆坐在一旁胡思乱想。
靖安侯柳伯昇是忠顺王的姑父兼舅舅,此时见他心浮气躁,便劝慰道:“王爷且休着急,胜败乃兵家常事,断不能以一时成败论英雄。前事已不可挽回,咱们应着眼以后。寻找时机以期东山再起卷土重来才是。你如今这般模样,除了被敌人当成笑柄外无济于事,还是静下心来筹划将来吧!”
忠顺王爷眉头紧锁,说道:“经此一事,咱们的势力减弱不少。还有何妙计可扭转颓势?”
柳伯昇眼含算计,冷冷一笑道:“如今皇上正得意之际,警惕之心必有放松。咱们不妨趁此次科举,弄出些事来。一是打击皇上的威望,其次是借此铲除他的左膀右臂,来减轻咱们的压力。此是一举两得之计,咱们定要好生谋划一番不可。”
忠顺王闻言大喜,急问要如何实施这个计划。柳伯昇娓娓道来,一个针对此次科举的阴谋就此产生了! 。




☆、五十六 考科举宝玉受苦 得消息士隐心惊

。 黛玉回到京城,自是瞒不过贾府的耳目。那贾母本想以外祖母的身份,接已成为孤女的黛玉回贾家抚养。奈何黛玉此时的身份不同,虽无实职却是奉皇命执掌侯府,也算是侯府之主,自是不能强硬的逼迫于她。
再加上太后明旨让王府看顾黛玉,不让人打扰其守孝,如此一来就更加无法可想了。宝玉闻听林妹妹回来,在贾母有意纵容下来找黛玉。怎奈黛玉居住的林府本是王府别院,守卫何其森严。宝玉不得其门而入,便痴病发作闹将起来。
那些守卫皆是王府亲信,素来厌恶贾府之人,哪容得宝玉在此放肆,自是毫不留情的予以驱逐了。结果贾母设计的用宝玉毁黛玉名声的计划,因见不到正主而宣告落空。贾母不是不想趁此闹上一场,只是却惹不起黛玉名义上的义父母,北静王夫妻。无奈只得另寻机会了。
宝玉回去后自是不依不饶,说什么王府扣押了林妹妹不让她和亲人相见,叫嚣着非要让贾母去王府把黛玉要回来不可。贾母看着宝玉如此天真无知,不禁懊悔对他宠溺的太过,以至于他完全不懂世事人情。
想到因江南之事,府里损失惨重,贾母就此发起狠来。她叫来贾政,命他好生管教宝玉,务必让他参加此次科举,为贾家挣回一个功名不可。
在贾母心里,宝玉含玉而生,自是来历不凡要大富大贵的。一个小小的功名宝玉定会手到擒来不在话下。就宝玉那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读书生活,也真亏她有如此的信心,真是可笑之极。
宝玉一向闲散惯了,如今硬被逼着读那四书五经、八股文章,自是极难适应。不几日就折磨的不成人样。王夫人心疼儿子,想让贾母和贾政放过宝玉。不料却被两人联合训斥了一顿,责骂她慈母多败儿愚蠢之极。
王夫人心中暗恨贾母:“你这老不死的,宠也是你害也是你,说来说去都是你的错。我反倒替你背了骂名,真是岂有此理!他日我定报此仇不可!”
见求情无用,王夫人无奈,只得在饮食上下功夫。把那好东西不要钱似的,拼命给宝玉滋补,还让宝钗不时的陪着他。宝玉抗争无果只能认命读书。宝钗见此心中喜悦,想着宝玉终于顿悟,如若借此得到功名,那自己的终身也就有靠了。于是心甘情愿尽心尽力的帮助他,宝玉有其红袖添香,觉得倒也不错,那怨气渐渐平息,着实认真了起来。
按下贾府之事不提,再来说说甄家。黛玉入住王府别院后,没了那些讨厌之人的骚扰,倒是可以清清静静的为父母守孝了。
甄逸见此放下心来,便与甄文一起为科举努力去了。
这日,子寒在花园练武,两兄弟在书房中用功之际,太子带着水溶、楚烨霖、梅致远一起来访。这下甄府之中登时热闹起来!
太子几人因经常造访甄府,又有水溶和甄家兄弟的关系在内,所以早就不把自己当做外人了。再加上士隐夫妻并无长辈的严肃和古板,和他们相处自然的就像老友一样,几人在甄家真是随心所欲、自在之极。
有了几人的加入,大家的兴致更加高昂起来。闲谈中,甄逸提到了才华横溢的崔英,言其必是今科状元的有力争夺者。
太子此时正是求贤若渴之际,闻听甄逸如此夸奖此人,知其从不妄言,不免动心起来。他纠缠着甄逸定要他为自己引荐不可,甄逸拿他无法,只能带他去见崔英。
剩余几人皆是好凑热闹之人,见此自是跟随同去。于是七人加上随侍,一行人浩浩荡荡的向客栈奔去。
甄文的想法素来周密,怕自己这一行人会给崔英带来不必要的困扰和麻烦。便建议到客栈旁的酒楼等待,让甄逸将崔英悄悄地带来,这样也可免去一些不必要的是非。
众人闻言,皆点头称是。于是,甄逸便独自一人去客栈找寻崔英去了。
此时距科考仅剩下半旬时间,那大小客栈早就人满为患。那来得晚的士子无奈,只能借住民家。这一来,京城中的各商家皆是生意兴荣,大赚一笔!个个都是笑逐颜开。
崔英虽然贫穷,被同住在客栈的富贵士子瞧不起,但是掌柜的却是对其彬彬有礼,态度和善。毕竟在皇城生活久了见多识广,知道一个道理。那就是:宁欺白须公,莫欺少年穷。谁也不知哪个会一飞冲天成为人上之人,此时还是一视同仁,为自家留有余地的才好。
所以在甄逸询问崔英可否在客栈之时,那些目高于顶的士子皆是诧异无比,没想到那穷鬼竟有如此富贵的朋友。那掌柜忍住心中对他们的鄙视,带着笑脸陪甄逸去见崔英了。
崔英从甄逸口中得知几人的为人和才气后,早就仰慕已久恨不能见。如今得知甄逸的来意,自是求之不得的跟随去了。
过不多时,李君来找崔英未果,便向掌柜的问及他的去向。待得知实情后,李君在无人看见之处露出了嫉妒与愤恨的目光。
崔英对此却是一无所知,他正与太子等人谈的投机而无暇他顾。小小的酒楼雅间内,几个胸怀大志的年轻人,正激烈的褒贬着时政,并未因太子在座而有所收敛。崔英见太子礼贤下士、虚怀若谷,自是钦佩不已。
在得知了太子的抱负后,更是暗下决心尽力辅佐与他,共同创建一个比此更佳的太平盛世!于是政见相同的几个人一拍即合,日后青史留名的“嘉佑七杰”就此聚齐。只待风云际会,便可傲然临世!
几人谈兴正浓,完全忘却了时间。直待日落西沉,才依依惜别各自回府。崔英带着极度的兴奋之情走在路上,却没发现在他的身后有一人,正鬼鬼祟祟的跟踪着他。
待回到客栈,恰碰上李君。崔英与他说话之时,被他含沙射影的讥讽了多时。崔英是大度磊落之人,看在同乡份上,不与他一般见识,自回房攻读去了。
李君看着他的背影一脸阴云、气怒难平。就在此时,一个陌生人走了过来与他说了些什么,李君的面色顿时转阴为晴,陪着笑脸跟随那人走出了客栈。
此后的日子,李君又恢复了往日的神态。不再尖酸刻薄,反倒与崔英一起苦读,并不时的找些试题与其一起探讨。崔英心中安慰,自是对其一如从前。
时光稍瞬即逝,弹指间,已是八月十八,后日之时就是决定万千举子命运的时刻了。为此,众多举子连中秋佳节都未曾好生过,皆都争分夺秒的进行着最后的努力。
这日的朝堂上,洪庆帝宣布了主考官的名单。他本想让士隐担任主考官,但士隐以家中有士子参考为由,拒绝了此差事。于是主考官便落到了翰林院学士梅善甫,与礼部尚书翟大人身上。
散朝后,两人跟随洪庆帝来到御书房,洪庆帝将密封在匣内的试题交予二人,命他们好生保管,切勿泄露出去。两人自知事情重大,自是随身保管,再不假手他人。
处理完所有朝政,洪庆帝便来到太后宫中问安。御驾到时,发现梅萱竟在此处。洪庆帝自皇后那里早就得知了梅萱钟情水溶一事,在他的心里颇为认同皇后和王妃的意见。这梅萱并不适合水溶,如若强拉在一起,必定会造成一对怨偶。
洪庆帝暗自盘算着从此次科举选出的人才中,挑选一个极出色的配给梅萱,也算自己对母族的一番心意。
有此想法,洪庆帝便示意太后将梅萱打发出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